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曾國藩語錄

    時間:2022-10-05 17:02:06 經(jīng)典語錄 投訴 投稿

    曾國藩語錄

      1、凡行公事,須深謀遠(yuǎn)慮

    曾國藩語錄

      2、裝得一片愚蠢

      3、位太高,名太重,皆危道也

      4、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5、長短不吹江月落;高樓遙吸海云來。

      6、養(yǎng)得胸中一種恬靜

      7、處此亂世,愈窮愈好

      8、銀錢則量力資助,辦事則竭力經(jīng)營

      9、沽虛譽(yù)于小人,不若聽之于天。遺貨財于子孫,不若周人之急。

      10、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11、夫?yàn)樯埔,積善難。士之于善也,微焉而不厭,久焉而不倦。幽隱無人知而不間,招世之疾逢時之患而不變。是故根諸心,誠諸言行,與時勉勉,不責(zé)其功夫,然后親友信之,國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積未至,其疇能與于斯乎?

      12、自修之道莫難于養(yǎng)心

      13、以后作人,當(dāng)?shù)靡凰勺忠馕?/p>

      14、須自我體察所溺之病

      15、學(xué)人之長,克己之短

      16、簡當(dāng)

      17、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吾曹同講補(bǔ)過盡忠之道,凜心箴即是官箴。

      18、舍己從人,大賢之量;推心置腹,群彥所歸。

      19、寡言養(yǎng)氣,寡視養(yǎng)神,寡欲養(yǎng)精

      20、坐這山望那山

      21、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

      22、終身讓人道,從不失寸步。

      23、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jié)

      24、君子所性,雖破萬卷不加焉,雖一字不識無損焉

      25、或謂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26、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27、居官有四敗,居家有四敗

      28、溺愛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jié)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

      29、禁大言以務(wù)實(shí)

      30、得不足喜,失不足憂,總以發(fā)奮讀書為主

      31、明師益友,重重夾持,能進(jìn)不退也

      32、好譽(yù)者,常謗人;市恩者,常奪人。其傾危一也。

      33、善于學(xué)習(xí)

      34、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因此為愚也。——曾國藩名句

      35、勿過多憐憫

      36、日中則昃,月盈則虧

      37、英名百戰(zhàn)總成空,淚眼看河山,憐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業(yè)幾生磨不盡,癡心說因果,愿來世再為哲弟,亦為純臣。

      38、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dāng)。

      39、凡家道因此持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yuǎn)之家規(guī),不恃一二人之驟發(fā),而恃大眾之維持

      40、五夜樓船,曾上孤亭聽鼓角;一樽濁酒,重來此處看湖山。

      41、事后論人,局外論人,是學(xué)者大病。事后論人,每將智人說得極愚。局外論人,每將難事說得極易。二者皆從不忠不恕生出。

      42、主敬則身強(qiáng)。內(nèi)而專靜統(tǒng)一,外而整齊嚴(yán)肅,敬之工夫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為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yàn)也。聰明睿智,皆由此出。莊敬日強(qiáng),安肆日偷。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qiáng)健,又何疑乎?——曾國藩名言

      43、以穩(wěn)重為主

      44、長笛不吹山月落;高樓遙吸海云來。

      45、墮落下流,不必問他矣

      46、治軍之道,總以能戰(zhàn)為第一義,能愛民為第二義,能和協(xié)上下為第三義

      47、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曾國藩名言

      48、夫志心篤行之術(shù),長莫長于搏謀,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樂莫樂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誠,明莫明于體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無常,短莫短于茍得,幽莫幽于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敗莫敗于多私。

      49、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輕營。有必不可勸之人,不必多費(fèi)唇舌。

      50、兩點(diǎn)金焦,劫后山容申舊好;萬家食貨,舟中水調(diào)似承平。

      51、博學(xué)偉才

      52、善始善終

      53、蒼天不忍沒斯樓,全仗那國手神工,再造千秋名勝;黃鶴依然來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長吹一片承平。

      54、舉止端莊,言不妄發(fā)

      55、何必?fù)竦?何必(fù)駮r?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56、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dāng),用意不如平心。

      57、五千里秦樹蜀山,我原過客;一萬頃荷花秋水,中有詩人。

      58、必慎思而明辨之

      59、不好隨波逐流

      60、處毀譽(yù)要識有量,今之學(xué)者反有向上底,見世所譽(yù)而趨之,見世所毀而避之,只譽(yù)我而喜,聞毀我而怒,只是量不廣,真善真惡在我,毀譽(yù)與我分毫無干。——曾國藩名言

      61、觀人者,當(dāng)觀其心

      62、不敢存絲毫僥幸之心

      63、自食其力

      64、向人說貧,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貧,嘵嘵者可厭也。

      65、與人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

      66、吾惟盡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敗不能復(fù)計較矣

      67、有活潑潑之胸襟,有坦蕩蕩之意境

      68、功不獨(dú)居,過不推諉

      69、優(yōu)娼輩好嗤笑人,而敢為無禮,此自不賤本色。其趨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70、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71、凡事戒爭勝之心

      72、盡人事以聽天,吾唯日日謹(jǐn)慎而已

      73、覓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視之而不見。他日無事于覓也,乃得之。非物有趨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從容,而失之急遽。——曾國藩語錄

      74、以氣象光明俊偉為最難能可貴

      75、兵者,陰事也

      76、須有定識定力

      77、在官斷非久局,須常作退居窮窘想

      78、禮義廉恥,能夠律己,不能夠繩人……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dāng)∑渚。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hellip;…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79、恒言平穩(wěn)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wěn)。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wěn),故君子居易。

      80、惡莫大于毀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81、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

      82、古來名利客,誰不到長安

      83、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jì)物是富相

      84、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85、天下斷無易處的境遇,人間哪有空閑的光陰

      86、一向貪美名,必有大污辱之事

      87、總從波平浪靜處安身,莫從掀天揭地處著想

      88、有詩書,有田園,家風(fēng)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zé),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巨付兒曹。——曾國藩名言

      89、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種面貌,一種神態(tài)

      90、有一種人以姑息匪人市寬厚名,有一種人以毛舉細(xì)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寬,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無所容。

      91、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

      92、莫管閑事

      93、愛君憂國之志終有不可奪者,可謂一世之偉人

      94、甚至必剜其腐肉而生其新肉

      95、養(yǎng)活一團(tuán)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語錄

      96、漣水湘山俱有靈,其秀氣必鐘英哲;圣賢豪杰都無種,在儒生自識指歸。

      97、貴忠誠切直

      98、清淡者,崇德之基也。憂勤者,建業(yè)之本也。古琿無富貴之圣賢,無宴逸之豪杰。

      99、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修德不求報,為文不求傳

      100、亂世之名,以少取為貴。——曾國藩語錄

      101、遇事讓三分,天空海闊;心田留一點(diǎn),子種心耕。

      102、綺語背道,雜學(xué)亂性。

      103、盛怒極喜時,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須一商之有識者。不然,悔隨之矣。

      104、畢竟先知后行,至于純熟,乃能合一。

      105、釀五百斛酒,讀三十年書,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營萬間廣廈,何日能之。

      106、在人不在器

      107、二十年來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

      108、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109、一切廢置不問者,非一朝夕之故

      110、放開手,使開膽,不復(fù)瞻前顧后

      111、名節(jié)至大,不可妄交非類。

      112、微雨晴時看鶴舞;小窗幽處聽蜂衙。

      113、譽(yù)望一損,遠(yuǎn)近滋疑

      114、萬里神通,渡海遙分功德水;六朝都會,環(huán)山長護(hù)吉祥云。

      115、節(jié)氣文章,二者缺一不可

      116、雖賢哲難免過差,愿諸君讜論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屬略同師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盡我心。——曾國藩名句

      117、食能止饑,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118、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

      119、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將,俱要好師好友好榜樣

      120、不輕進(jìn)入,即異日不輕退人之本,不妄親人,即異日不妄疏人之本

      121、擇眾論之善者而從之

      122、有才干,定要表現(xiàn)之

      123、是夜思人之見信于朋友君父外人,皆絲毫不可勉強(qiáng),猶四時之遠(yuǎn),漸推漸移,而成歲功,自是不可欲速,不可助長

      124、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后能夠持久

      125、與外國人交涉,別有一副機(jī)智肺腸

      126、寧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127、隨時以法言巽語相規(guī),為諸君導(dǎo)迎善氣;斯民當(dāng)火熱水深之后,賴良吏默挽天心。

      128、愛之而反以害之

      129、丈夫當(dāng)死中圖生,禍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130、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131、凡事須逐日檢點(diǎn),一日姑待之后補(bǔ)救,則難矣

      132、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133、不必愛此小便宜

      134、尖酸語稱快一時,當(dāng)之者終身怨恨。

      135、凡事留余地

      136、有過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居

      137、慎能遠(yuǎn)禍,勤能濟(jì)貧。

      138、須先立堅卓之志

      13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40、事莫待來時忍,欲莫待動時防。即來思隱,即動思防,如火熾水溢,障之甚難。

      141、切勿孟浪

      142、多躁者必?zé)o沉毅之識,多畏者必?zé)o踔越之見,多欲者必?zé)o慷慨之節(jié),多言者必?zé)o質(zhì)實(shí)之心,多勇者必?zé)o文學(xué)之雅。

      143、獨(dú)享大名為折福之道

      144、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學(xué),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145、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wù)

      146、見人耳語,不可竊聽?炙灾,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議我短長,聞之未免動意,且使其人慚愧無地自容矣。

      147、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則可變?nèi)釣閯;清則易刻,惟襟懷閑遠(yuǎn),則可化刻為厚。——曾國藩名句

      148、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yè)

      149、姑息必成大忍(過),面譽(yù)必至背非。

      150、凡有一長一技者,斷不敢輕視

      151、日日留心,專從厚重二字上用功

      152、綸綍褒崇邁古今,生而旗常,歿而俎豆;忠誠浩氣塞天地,下為河岳,上為日星。

      153、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趣遠(yuǎn)大者。

      154、蓮香入座清,筆底當(dāng)描成這般花樣;湖水連天靜,眼前可悟到斯道源頭。

      155、儉以養(yǎng)廉,譽(yù)洽鄉(xiāng)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

      156、氣宜聚不宜散

      157、凡人無不可為圣賢,絕不系乎讀書之多寡

      158、謹(jǐn)言慎行

      159、夢泛扁舟鏡湖月;身騎瘦馬劍關(guān)云。

      160、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161、總須有勤敬二字

      162、人心之壞,又處處使人心寒

      163、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zhì)

      164、以體察人才為第一

      165、士有三不斗:毋與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斗巧。

      166、甜酸苦竦宜嘗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發(fā)奮去修身。

      167、隘路打勝仗,全在頭敵

      168、聲聞之美,可恃而不可恃

      169、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

      170、天下有三門,繇于情欲,入自禽門;繇于禮義,入自人門;繇于獨(dú)智,入自圣門。

      171、法者,天討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172、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閑的光陰。

      173、君子與小人斗,小人必勝。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懼禍而誤入小人之黨,亦不可恃為君子而有與小人角勝之心。——曾國藩語錄

      174、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quán)術(shù)

      175、均須三思

      176、恭而無禮,遇君子固所深惡,即小人亦未嘗不非笑之,枉自卑謅耳。

      177、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yàn)中耳。

      178、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

      179、大抵浮生若夢;姑從此地銷魂。——曾國藩名言

      180、處有事當(dāng)無事,處大事當(dāng)如小事。

      181、莫假手于人

      182、切不可浪擲光陰

      183、得失有定數(shù),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yīng)有。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184、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85、內(nèi)斷于心,自為主持

      186、組練三千朝踏浪;貔貅十萬夜觀書。

      187、君子之道,莫大乎為善

      188、舍命報國,側(cè)身修行

      189、若日日譽(yù)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90、天涯懷友月千里;燈下讀書雞一鳴。

      191、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92、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能夠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xí),則難望有成

      193、務(wù)必忍辱負(fù)重,咬牙做去

      194、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195、竭盡血誠

      196、自古大亂之世,必先變亂是非,而后政治顛倒,災(zāi)害從之

      197、素食則氣不濁;獨(dú)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198、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199、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jié)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200、總宜平心靜氣,穩(wěn)穩(wěn)辦去

      201、水道曲折,立岸者見而操舟者迷。棋勢勝負(fù),對奕者惑而傍觀者審。非智有明暗,蓋靜能夠觀動也。人能不為利害所汩,則事物至前,如數(shù)一二,故君子養(yǎng)心以靜也。

      202、善人種德,降祥于天。惡人種禍,貽殃于后。

      203、古之成大事者,規(guī)模遠(yuǎn)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04、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05、業(yè)紹二南,群倫宗主;道承一貫,累世通家。

      206、遷善改過

      207、軒冕而敬,偽也。匿就而愛,私也。

      208、貴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興,貧視其所不取,窮視其所不為。

      209、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210、人必誠,然后業(yè)可大可久

      211、遇憂患橫逆之來,當(dāng)稍忍以待其定

      212、為事求人,要須低頭下氣,死心塌地,萬不可稍存意氣

      213、荷氣竹風(fēng)宜永日;花光樓影倒晴天。——曾國藩名句

      214、為文全在氣盛

      215、戰(zhàn)戰(zhàn)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曾國藩語錄

      216、遇疾惡太嚴(yán)之人,不可輕意在他前道人短處,此便是澆油入火,其害與助惡一般。

      217、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18、人見其近,吾見其遠(yuǎn),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xì),曰精明

      219、善果證前因,愿斯世無災(zāi)無害;拈花參妙諦,惟神功能發(fā)能收。

      220、功名之際,難得終身始完全也

      221、居高位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

      222、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

      223、利可共而不可獨(dú),謀可寡而不可眾。獨(dú)利則敗,眾謀則泄。

      224、好勝人者,必?zé)o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22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226、以一縷精心運(yùn)用于幽微之境

      227、凡人皆不可侮,無用人尤不可侮。

      228、任事者當(dāng)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dāng)設(shè)身利害之中。

      2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230、吾人身心之間,須有一種清氣

      231、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232、家和則福自生

      233、勿揚(yáng)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23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wěn)當(dāng),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235、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236、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曾國藩名句

      237、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38、常常提其朝氣為要

      239、民宜愛而刁民不必愛,紳宜敬而劣紳不必敬

      240、不可輕率評譏古人

      241、守篤實(shí),戒機(jī)巧,守強(qiáng)毅,戒剛愎

      242、自審精神魄力,誠不足任天下之重

      243、千萬忍耐!忍耐千萬!

      24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245、靜坐然后知平日之氣;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費(fèi)間;閉戶然后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曾國藩名言

      246、責(zé)己厚而責(zé)人薄耳

      247、小屈以求大伸,圣賢不為。松柏生來便直,士君子窮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難事,姑韜光忍恥,以圖他日貴達(dá)之時,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來源為兩截人,即既仕之后,又為兩截人矣。

      248、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禍。小人不知禍福之相倚伏也,則僥幸以為嘗。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見利而不見害,知存而不知亡也。——曾國藩名句

      249、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dú)居守心。

      250、馮唐易老,雍齒且侯,三字故將軍,四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處士,蘆簾紙閣夜談龍。

      251、說得出,做得到

      252、熟思要計

      253、因此他能不動心

      254、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255、思與學(xué)不可偏廢

      256、花未全開月未圓

      257、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曾國藩語錄

      258、百戰(zhàn)山河,剩此樓頭煙樹;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259、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

      260、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261、巨石咽江聲,長鳴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戰(zhàn)績,永奠湖湘子弟魂。——曾國藩語錄

      262、人稟陽剛之氣最厚者,其達(dá)于事情必有不可掩之偉論,其見于儀度必有不可犯之英風(fēng)

      263、行事常思退一步。

      264、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

      265、天下有三大患:一曰人才,二曰財用,三曰兵力

      266、無好小利

      267、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dú)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diào)劑人情,發(fā)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后動有成,事可久。盤庚遷殷,武伐紂,三令五申,猶恐弗從。蓋恒情多隱于遠(yuǎn)識,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壞之,雖有良法,胡成胡久。

      268、處事宜決斷

      269、人雖至愚,責(zé)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皆。爾曹但常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賢地位也。

      270、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dú)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yàn)中耳。

      271、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272、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無貪榮擅寵之心,何嫉妒之有?

      273、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曾國藩名句

      274、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也

      275、悠悠疑忌之來,只堪付之一笑

      276、信算命,信風(fēng)水,皆妄念所致。讀書明理人以義命自安,便不信也。

      277、千頃太湖,鷗與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鶴隨何遜共移家。——曾國藩名句

      278、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279、既不俗為小人,即不勉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280、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281、不輕進(jìn),不輕退

      282、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

      283、智慧愈苦而愈明

      284、智大心勞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285、牢騷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286、大節(jié)已虧,此后難自立也

      287、人有求于我,如不能應(yīng),當(dāng)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288、養(yǎng)活一團(tuán)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289、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

      290、大筆高名海內(nèi)外;君來我去天東南。

      291、回首前非,悔之何及

      292、寧可數(shù)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293、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xué)業(yè)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人徒傷,不勝悚惶慚赧。今將永別,特立四條以教汝兄弟。

      294、以能立能達(dá)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295、留意者,從其做不了處看之;大膽者,從其做了處看之

      296、外重者內(nèi)輕,故保富貴而喪名。節(jié)內(nèi)重者外輕,故守道德而樂貧賤。

      297、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298、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xué)問。

      299、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300、吾觀鄉(xiāng)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301、非望之福,禍必繼之。急當(dāng)恐懼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驕則不可救矣。

      302、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機(jī);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303、人倫明,則禮樂興。

      304、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煨氖聛,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305、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yuǎn)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國藩名言

      306、一心履薄臨深,畏天之鑒畏神之格;兩眼沐日浴月,由靜而明由敬而強(qiáng)。

      307、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

      308、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309、作善豈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禍也。

      310、盡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盡其不可知者于天命也

      311、治事之外,須有一段沖融氣象

      312、才覺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313、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314、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yù)為之計

      315、求仁則人悅。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我與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愛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祿,高居人上,則有拯民溺救民饑之責(zé)。讀書學(xué)古,粗知大義,即有覺后知覺后覺之責(zé)。孔門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達(dá)達(dá)人數(shù)語。立人達(dá)人之人有不悅而歸之者乎?

      316、少年英銳之氣不可久挫

      317、文章之雄奇,其精處在行氣,其粗處全在造句選字也

      318、忿怒二字,圣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319、大筆橫飛,顛張醉素;名山高臥,鶴骨松心。——曾國藩名句

      320、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能夠殺身。

      321、世情淺薄如此

      322、不妄求人

      323、須步步留心

      324、成大事者,多在銖積寸累上用功

      325、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xué)問。

      326、以誠為之本

      327、口腹不節(jié),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328、知人之明

      329、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勵志天下lizhi)

      330、一念忽略,便有錯言錯事。

      331、辦大事者,以選替手為第一要義。——曾國藩語錄

      332、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33、凡與人晉接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無文飾以將之,則真意亦無所托之以出,《禮》所稱無文不行。

      334、才下手便想到究竟處。

      335、腳踏實(shí)地,不敢一毫欺人

      336、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

      337、爵祿能夠榮其身,而不能夠榮其心。文章能夠文其身,而不能夠文其行。

      338、未免有情,憶酒綠燈紅,一別竟傷春去也;誰能遣此?悵梁空泥落,何時重盼燕歸來?

      339、習(xí)勞則神欽。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jìn)之食,與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nóng)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shù)石之粟數(shù)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yè),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賢相,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為一身計,則必操習(xí)技藝,磨練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后能夠增智能而長才識。為天下計,則必己饑己溺,一夫不荻,引為余辜。大禹墨子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勞而見棄,勤則博濟(jì)斯民而神祗欽仰,逸則無補(bǔ)于人而神鬼不歆。

      340、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41、吾引退而長終山林,則公私之幸也

      342、廣其識則天下大

      343、“堅忍有恒”四字,最為辦事要著,勿畏難中輟,勿滋生弊竇,勿遺人口實(shí)。照此進(jìn)行,何患不達(dá)目的?

      344、改過則長善矣,甘貧則足用矣。

      345、世事多因忙里錯;好人半自苦中來。

      346、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347、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于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348、凡事皆貴專

      349、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350、順勢而為

      351、空言無益

      352、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曾國藩語錄

      353、尖酸語最易傳布,正經(jīng)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354、人才難得

      355、知天地萬物于一體,則能愛矣。

      356、前世所襲誤者,能夠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能夠自我創(chuàng)之

      357、小仁者,大仁之賊

      358、時賢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359、無求速效

      360、惟學(xué)做圣賢,全由自我作主,不與天命相干涉

      361、常存一不敢為先之心

      362、見異思遷,欲求長進(jìn)難矣

      363、萬不可性急

      364、不問收獲,只問耕耘

      365、荊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聞雅頌聲。

      366、毀譽(yù)之要,如飄風(fēng)然,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

      367、期望同事們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處世之道由此能夠覽見。

      368、心至苦,事至盛也

      369、久視則熟字不識,注視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yīng)。

      370、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報,若市道,吾實(shí)恥之。

      371、在自修處求強(qiáng)則可,在勝人處求強(qiáng)則不可

      372、不為圣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獲,只問耕耘。

      373、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謙柔卑退者,德之余,強(qiáng)暴奸詐者,禍之始。

      374、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375、既有定識,又有定力

      376、小人其心,君子其飾,名是而實(shí)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377、入孝出忠,光大門第;親師取友,教育后昆。

      378、總以嚴(yán)肅為要

      379、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是謂大勇。

      380、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381、少年文字,總貴氣象崢嶸

      382、聽其言,即知其人

      383、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384、陰,小人者。陽,君子也。進(jìn)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畢矣。

      385、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為無慚神鬼;休預(yù)怕之后災(zāi)禍,只要暮年心氣感召吉祥。

      386、百戰(zhàn)勛威,半壁東南摧上將;九天溫詔,再生申甫佐中興。

      387、凡正話實(shí)話多說幾句,久之人自能亮其心

      388、知足天地寬

      389、甘苦自得。

      390、不怕打不著,只怕打不勝

      391、以習(xí)勞苦為辦事之本

      392、獨(dú)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義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慮也。

      393、只得委曲徐圖

      394、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

      395、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毀譽(yù),是有待于外也。

      396、責(zé)備賢者,須全得愛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則為小人者,反極便宜。

      397、君子大過人處,只在虛心而已

      398、不敢自詡為有本領(lǐng),不敢自以為是

      399、知足則樂,務(wù)貪必憂。

      400、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qiáng)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曾國藩名句

      401、人之處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處之。——曾國藩名句

      402、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

      403、人生適意之事不可多得

      404、消磨歲月書千卷;嘯傲乾坤酒一樽。——曾國藩名句

      405、嘲戲人自事惡事,尤不可入一二壯語,入壯語則戲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規(guī)人過失,不可入一二戲語,入戲語則真者畢戲。每令人玩,失規(guī)人之旨矣。

      406、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407、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408、盛世創(chuàng)業(yè)之英雄,以襟懷豁達(dá)為第一義

      409、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欲,故以得欲為樂。欲無時可足,故樂不勝憂。理無時不存,故隨在皆樂。至樂順理?v欲之樂,憂患隨焉。

      410、務(wù)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411、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guī)其短

      412、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yù)。因此古人臨大節(jié)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413、謹(jǐn)言

      414、擴(kuò)見識,立遠(yuǎn)志

      415、棟材盡杞梓梗楠,帶來衡嶺春去,蔭臨吳地;源派溯湘資沅澧,分及洞庭秋月,照徹秦淮。

      416、務(wù)必日新又新,慎而加慎

      417、天可補(bǔ),?商,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fù)追。——曾國藩語錄

      418、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

      419、戒情莫如早起

      420、樸誠如古木

      421、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zāi)星。

      422、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于保惜

      423、常存冰淵惴惴之心

      424、不好錢,不怕死

      425、吾近來在外,于忍氣二字,加倍用功

      426、不可怨天憂人

      427、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能夠變其氣質(zhì)。

      428、一日無進(jìn)境,則日日漸退矣

      429、國家之強(qiáng),以得人為強(qiáng)

      430、圣代褒崇邁古今,生而旗常,歿而俎豆;忠臣精氣塞天地,下為河岳,上為日星。

      431、立身之道,內(nèi)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能夠接物,不嚴(yán)不能夠馭下。

      432、人之制性,當(dāng)如堤防之治水。?制渎〾闹。若不顧其泛濫,一傾而不可復(fù)也。

      433、經(jīng)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多一分享用,減一分志氣。

      434、本以不顧生死自命,寧當(dāng)更問毀譽(yù)?

      435、不枯不搖,而后可漸生漸盛

      436、動如水,靜如山

      437、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438、水不能不遇風(fēng),長川巨浸,泓澄無底,雖大風(fēng)不能使之濁。心不能不應(yīng)物,欲盡理明,表里瑩徹,雖酬酢萬變,不能使之昏。無風(fēng)則清,有風(fēng)則濁者,塵滓之伏于下也;靜之則明,動之則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439、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礪我之德性

      440、歸去來兮,夜月樓臺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風(fēng)雨鷓鴣聲。

      441、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

      442、好飾者,作非之漸。偏聽者,啟爭之端。

      443、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44、勤儉謙

      445、規(guī)模先要個極大,意思先要個安閑。古之人先約而豐人,故群下樂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審處,故己不勞而事極精詳。褊急二字,處事之古礙也。

      446、文涵萬古江山氣;道續(xù)千年絲竹聲。

      447、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于此,鄉(xiāng)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44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wěn)當(dāng),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dāng),又要簡捷

      449、為人之道有四知,天道有三惡

      450、君子出則忠,入則孝,用則知,舍則愚。

      451、有理義以養(yǎng)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茍為不然,則昏于豢養(yǎng),敗于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

      452、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53、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貸而富者曰文。噫!吾將謂得時乎?尊而驕者不為矣,吾將謂失時乎?富而安者吾為矣。

      454、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455、凡事留余地

      456、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shù)自窮。——曾國藩名言

      457、或曰:交處乎世,如何能夠免乎謗。曰:“去六邪,用四尊,則可矣。”曰:“諫未深而謗君,交未至而則友,居未安而罪國家,家不儉而罪歲,道不高而凌貴,志不定而羨富,此之謂六邪也。自尊其道,堯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親,天下不得而絀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娛也。自尊其志,刀鋸不得而威也,此之謂四尊也。”

      458、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yǎng)奮發(fā)于定之中耳。

      459、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460、知己之過失

      461、處天下事,前面常長出一分,此之謂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謂裕。如此則事無不濟(jì),而心有余樂。若盡煞分?jǐn)?shù)做去,必有后悔。處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則能夠廣聽。留在人不盡之情,則能夠全好。

      462、與官相見,總以謙謹(jǐn)二字為主

      463、“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強(qiáng)自立做出”

      464、家中之事,切不可日趨于奢華

      465、慎獨(dú)則心安,主敬則身強(qiáng),求仁則人悅,習(xí)勞則神欽。

      466、立意要將此事知得透,辦得穿

      467、務(wù)名者害其身,多財者禍其后。善惡報緩者非天綱束,是欲成君子而滅小人也。禍福者天地因此愛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萬物。故君子恐懼而畏,小人僥幸而忽。畏其禍則福生,忽其福則禍至。傳所謂禍福無門,惟人所召也。

      468、王政不能有恩而無威

      469、雖賢哲難免過差,愿諸君讜論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屬略同師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盡我心。

      470、湖山積久發(fā)奇光,藉此地鼓舞軒鼚,聊寄酬洞庭衡岳;科目何嘗無國土,愿諸君淋漓感激,安排作孝子忠臣。

      471、凡危急之時,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472、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473、到老始知?dú)赓|(zhì)駁,尋思只是讀書粗。

      474、美成在久

      475、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國藩名句

      476、好漢打掉牙,和血吞,此二語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訣

      477、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478、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47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jìn)步也。

      480、見人有得意事,便當(dāng)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dāng)生憐憫心。皆自我真實(shí)受用處。忌成樂敗,何預(yù)人事,自壞心術(shù)耳。

      481、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

      482、處事當(dāng)務(wù)詳慎,不可盡興燥脾。凡飲食舉動言語筆墨,盡興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無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殺身,終至殺身而有余也。——曾國藩名句

      483、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

      484、與人為善

      485、見面前之千里,不若見背后之一寸。故達(dá)觀非難,而反觀為難。見見非難,而見不見為難。此舉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獨(dú)覺也。

      486、期服去官,有猶子能行古禮;儒仕為俠,如先生豈是今人。

      487、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jìn)德之事,一者修業(yè)之事

      488、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于世,勿悖于道。

      489、輕信人不必須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輕信。——曾國藩名句

      490、名節(jié)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jié),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jié)難保。

      491、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謂之修。一語不敢茍徇,斯可謂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謂之廉。

      492、世不若不求利,即無害。若不求福,即無禍。——曾國藩名句

      493、能夠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紛,此亦不必過為退避也,但因以為利,則市道矣。

      494、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495、另起爐灶,重開世界

      496、愿諸弟學(xué)為和平,學(xué)為糊涂

      497、君子貴于自知,不必隨眾口附和也

      498、此四條為余數(shù)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并傳之于子子孫孫。則余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

      499、躬身臨事

      500、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fēng)味

      501、凡事豫則立

      502、特患業(yè)之不精耳

      503、術(shù)字亦有不可少處,但必不得已而后用。專意利人而用,謂之圣賢。可不必用而用,專意利己而用,謂之奸雄。

      50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葉發(fā)生,能自暢茂者也

      505、男兒自立,務(wù)必有倔強(qiáng)之氣

      506、今日所說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

      507、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508、吾常見夸己者,以要譽(yù)而受嗤也;吾常見媚人者,以求悅而招鄙也。夫士處世,無為可議,勿期人譽(yù),無為可怨,勿期人悅。

      509、甘讓君子其志卑,不讓小人其量淺。

      510、于漢宋間,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511、艱苦則筋骨漸強(qiáng),嬌養(yǎng)則精力愈弱

      512、受挫受辱之時,務(wù)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513、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514、無實(shí)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515、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51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517、貴有恒

      518、好談己長只是淺。

      519、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520、有其功,必有其效

      521、鄉(xiāng)間無朋友,實(shí)是第一恨事

      522、人人料必勝者,中即伏敗機(jī),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機(jī)

      523、內(nèi)圣外王

      524、自今日始,當(dāng)斬然更新

      525、極盛之時預(yù)作衰時設(shè)想

      526、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

      527、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那有空閑的光陰。

      528、埋頭任事

      529、人不可無良友也

      530、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531、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532、聞人之善而疑,聞人之惡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惡而無善。故不知世間復(fù)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會以誣善良,鬼神必殛之。——曾國藩名言

      533、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534、生死何奇,且完卻一生忠孝;哀榮畢備,只益增九陛憂勞。

      535、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536、居鄉(xiāng)勿為鄉(xiāng)愿,居官勿為鄙夫。

      537、堅持定見

      538、為人不可過于聰明

      539、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540、不怨不尤,但反身爭個一壁靜;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曾國藩名言

      541、無日不以龔黃召杜相規(guī),愿諸君力行古道;斯民正當(dāng)水火刀兵之后,賴良吏默挽天心。

      542、謹(jǐn)于小而反忽于大

      543、勿以人負(fù)我而隳為善之心,當(dāng)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zé)報也。縱遇險徒,止付一笑。

      544、天物愚者真,智者偽;愚者完,智者喪。

      545、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546、聞叔績不生,風(fēng)云變色;與岷樵同死,日月增光。——曾國藩名言

      547、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548、聲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見,苦于不自知

      549、地仍虎踞龍蟠,洗滌江山,重開賓館;人似澧蘭沅芷,招邀同賢,同證鄉(xiāng)關(guān)。——曾國藩名句

      550、人不可無缺陷

      551、慎無存半點(diǎn)官氣

      552、放眼瀛臺;置身天地孤。

      553、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

      554、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將來或終有成就

      555、慎獨(dú)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yǎng)心;養(yǎng)心之難,又在慎獨(dú)。能慎獨(dú),則內(nèi)省不疚,能夠?qū)μ斓刭|(zhì)鬼神。人無一內(nèi)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熳銓捚,是人生第一自強(qiáng)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wù)也。

      556、氣為心害,養(yǎng)心當(dāng)先制氣。——曾國藩語錄

      557、亦通才也

      558、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曾國藩語錄】相關(guān)文章:

    曾國藩經(jīng)典語錄10-07

    曾國藩經(jīng)典語錄11-21

    曾國藩名人語錄01-05

    曾國藩經(jīng)典語錄11篇12-02

    曾國藩座右銘語錄90句精選01-01

    曾國藩經(jīng)典語錄12篇12-11

    曾國藩經(jīng)典語錄(12篇)12-11

    曾國藩座右銘語錄60句01-12

    曾國藩座右銘語錄40句01-14

    曾國藩座右銘語錄匯總(精選50句)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