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語錄了吧,語錄具有語言簡潔樸素、生動形象、明白易懂的特點。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語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1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
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病栋遵R篇》
4.滿招損,謙受益!渡袝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6.鞠躬盡瘁,死而后已!T葛亮《后出師表》
7.我們不可能改變整個世界,但可以改變我們自己。——莫愛智
8.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1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侗饼R書·元景安傳》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2
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杜甫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3.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8.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9.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1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1.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12.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三國志)
13.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6.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17.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18.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20.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2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22.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大學)
2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24.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25.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
2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7.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2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30.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1.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最愛)
3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34.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36.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37.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38.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40.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4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4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4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jīng))
44.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45.不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46.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4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jīng)·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3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yǎng)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 (淮南子·說林訓)
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4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史記·留侯世家)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3
1、在我們生長著的這片神奇的沃土上,孕育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從輝煌的古代文明到水深火熱的近代磨難,從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到意氣風發(fā)的跨世紀,一個個新的崛起,一個個盛世的昌榮,古國文明被一代代炎黃子孫傳承。
2、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一一(中國古代皇帝)武則天
3、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飛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內(nèi)而外開放的。同樣,在美麗的雕刻中,常潛伏著強烈的內(nèi)心的顫動。這是古代藝術的密。
4、古代的人雖然外貌和野獸有相似之處,但卻都有高尚的品德;現(xiàn)在有許多人雖然有一副人的處貌,但他卻有野獸一般的內(nèi)心,又有誰能看出來?
5、鎮(zhèn)而不舍,金石可樓。(中國古代思想家)茍況
6、源靜則流清,本國則豐茂內(nèi)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中國古代學者)魏子
7、古代的智慧雖不能一成不變地搬運到現(xiàn)在,但是它卻有一種啟示性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今日的人以把握自己生命實現(xiàn)的原則。劉述先
8、鮑鵬山,百家講壇主講人作家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他既守得書桌之寂寞,埋首典籍,從事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研究。又能面對追隨的目光,侃侃而談,誠摯而專業(yè)地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
9、古代關于效率的名言--與高效率有關的名言
10、心的陶冶,心的修養(yǎng)和鍛煉是替美的發(fā)現(xiàn)和體驗作準備。(中國古代學者)宗白華
11、圖書的作用,甚至在古代就已經(jīng)被挪威和瑞典人一諾爾曼人一所肯定了。他們認定,他們的魯恩(北歐古金石文字)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盧伯克
12、圖書的作用,甚至在古代就已經(jīng)被挪威和瑞典人一諾爾曼人一所肯定了。他們認定,他們的魯恩(北歐古金石文字)具有超自然的力量!R伯克
13、富貴人不肯從寬,必招橫禍聰明人不肯從厚,必夭夭年。(中國古代學者)吳少賢
14、清理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15、知道者必不自矜,知義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國古代學者)張成
16、中國看不起說大話的人。而在我看來大話并無甚,好比古代婦女纏慣了小腳,碰上正常的腳就稱“大腳”;中國人說慣了“小話”,碰上正常的話,理所當然就叫“大話”了。敢說大話的人得不到好下場,嚇得后人從不說大話變成不說話。
17、百善孝為先!袊糯
18、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探索總非真。(中國古代詩人)元好問
19、古代的科學成為了現(xiàn)代迷信,現(xiàn)代的科學將成為未來迷信。
20、古代,有千千萬萬的待解謎題,等著千萬個未來的人去解決。未來,我會是一名優(yōu)秀的考古學家。我會發(fā)掘各種奇怪現(xiàn)象,讓真理掌握在我的手里,讓答案公之于眾,讓他們漫游在妙不可言的古代謎題之中。
21、所食愈少,心開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損焉。(中國古代學者)張華
22、中華有著遼闊的疆土。在世界的土地面積中排名第三位。中國還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魯番盆地,世界最長的古代防御工事萬里長城。兩條長河貫穿大江南北,孕育著中華兒女,滋養(yǎng)著祖國大地。
23、,我想在北朝十六國時期生活一次,做職業(yè)軍人。,想在初唐生活一次,當官。,想在南宋生活一次,做知識分子。,想在現(xiàn)在中國的江南和西北各活一次,做農(nóng)民和小市民都行。,想在古代阿拉伯的一些地方生活一次,研究天文或經(jīng)商。算起來這輩子不夠,可能會要八百年才行。
24、清理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25、古代的人雖然外貌和野獸有相似之處,但卻都有高尚的`品德現(xiàn)在有許多人雖然有一副人的處貌,但他卻有野獸一般的內(nèi)心,又有誰能看出來?
26、科學的真理不應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jīng)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伽利略(意大利)
27、EM(拓展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28、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經(jīng)是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經(jīng),還有一本《樂經(jīng)》,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后來亡于秦末戰(zhàn)火,只剩下經(jīng)。藝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種基本才能,包括禮樂射御書數(shù)。禮即禮節(jié),樂即音樂,射即射騎技術,御即駕馭馬車的技術,書為書法,數(shù)為算數(shù)。還有一種說法將藝解釋為經(jīng),即《易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禮記》《樂經(jīng)》《春秋》。
29、知道者必不自矜,知義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國古代學者)張九成
30、清理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31、克莉奧特拉(前&mdsh前,埃及女皇,古代有名的絕代佳人)的鼻子如果短一分,全世界就會為之改觀。--帕斯卡爾
32、中國古代哲學名言名句精選,先賢智慧解讀!
33、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jīng)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
34、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孔子曾經(jīng)以言警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學者也有這樣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就是說,行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人共事。
35、百善孝為先。中國古代名言
36、古代詩人,曾經(jīng)有一句話把奮斗形容得淋漓盡致——"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小時候是每個人受啟發(fā)和影響最深的。所以我們應該從小養(yǎng)成奮斗的意識。日后必定成為名揚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
37、EM(拓展孟德斯鳩,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不僅是世紀法國啟蒙時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歐洲國家比較早的系統(tǒng)研究古代東方社會與法律文化的學者之一。)
38、中國古典詩歌與白話詩之間巨大的鴻溝使得古代詩歌對當代詩人是營養(yǎng)而非壓力。因為白話詩歌的李白,現(xiàn)在還沒有出現(xiàn),還有待于我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
39、考古學提倡發(fā)掘墳墓以后,好多古代死人的朽骨和遺物都暴露了;現(xiàn)代文學成為?蒲芯恳院,好多未死的作家的將朽或已朽的作品都被發(fā)掘而暴露了。被發(fā)掘的喜悅使我們這些人忽視了被暴露的危險,不想到作品的埋沒往往保全了作者的虛名。假如作者本人帶頭參加了發(fā)掘工作,那很可能得不償失,“自掘墳墓”會變?yōu)槊芙y(tǒng)一的雙關語掘開自己作品的墳墓恰恰也是掘下了作者自己的墳墓。
40、每一次演出都是重新的一次人生的經(jīng)歷,不管他是一個什么人,不管他是一個古代的人還是一個當今的人,還是一個帝王,還是一個百姓,都是一次你的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
41、釋義不學古代讀書人在書本上學《六韜》,不學迂腐無用的學者牽強附會地翻譯《五經(jīng)》。舉子封建時代參加應試的人!读w》《五經(jīng)》書名。腐儒迂腐無用的學者。穿鑿牽強附會。"
42、文章當以理智為心胸,氣調(diào)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衣冕。(中國古代學者)顏之摧
43、看不起說大話的人。而在我看來大話并無甚,好比古代婦女纏慣了小腳,碰上正常的腳就稱“大腳”;人說慣了“小話”,碰上正常的話,理所當然就叫“大話”了。敢說大話的人得不到好下場,嚇得后人從不說大話變成不說話。
44、中國的長斯封建社會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45、古代企業(yè)治理的沉小義務,就在于謀供企業(yè)目的取集體指標二者的統(tǒng)一,二者越分歧治理后果就越糟。
46、在古代,我們不電話,不短信,不網(wǎng)聊,不微博,不漂洋過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過兩座山,走里路,去牽你的手。
47、科學的真理不應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jīng)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伽利略
48、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jīng)常在我們眼前打開著的最偉大的書里面的,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們必須去讀它。伽利略
49、百善孝為先。中國古代名言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4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
3、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睹魅崭琛
4、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妒酚洝せ袀鳌
5、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侗饼R書·元景安傳》
7、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兑捉(jīng)》
10、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1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2、有志者,事竟成!逗鬂h書·耿傳》
1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1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印
16、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17、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1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1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20、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后漢書·陳蕃傳》
23、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4、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5、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26、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2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國魏晉南北朝
28、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墩撜Z》
29、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3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
3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32、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
3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逗鬂h書·廣陵思王荊傳》
3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3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36、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37、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38、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進酒》
4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4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5
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沒有受過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礦石中的銀子。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玩物喪志。
5、有志者事竟成。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8、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9、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2、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fā)春華。
13、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14、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17、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1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19、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22、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2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2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2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7、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28、至長反短,至短反長。
29、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30、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3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33、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
34、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
35、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36、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37、有志者,事竟成。
38、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3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41、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42、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43、志當存高遠。
44、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45、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46、士為知己者死。
4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48、志不強者智不達。
49、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50、學無止境。
5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5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54、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55、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5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5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5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6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6
進則安居以行其志,退則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則進亦有為,退亦有為也。 ——張養(yǎng)浩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王守仁
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 ——羅大經(jīng)
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定功。 ——林逋
一個有志氣的人,他為之奮斗的目標應該是遠大的`,高尚的,而決不是被私利障住眼睛的懦夫。 ——殷慶功
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 ——汪洙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石玉昆
老來益當奮志,志為氣之帥,有志則氣不衰,故不覺其老。 ——申涵光
男兒一付好身手,拼將熱血灑神州。 ——李貫慈
君子或出或處,可以不見用,用必措天下于治安。 ——戴震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顧炎武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 ——戚繼光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畫工須畫云中龍,為人須為人中雄。 ——秋瑾
丈夫當為黃鵠舉,下視燕雀徒啁啾。 ——王士禎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 ——蘇舜欽
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張耒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棄疾
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書功。 ——錢謬
愿隨壯士斬蛟蜃,不愿腰間纏錦絳。 ——蘇軾
莫道玉關人老矣,壯志凌云,依舊不驚秋。 ——京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 ——陸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潛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魯迅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7
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睹献印
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獏浅卸鳌段饔斡洝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f子·養(yǎng)生主。
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大經(jīng)《鶴林玉露》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では蟆
7、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侗饼R書。元景安傳》
8、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赌蠄@》
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1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8
1.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2.三思而后行!墩撜Z》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5.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6.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逗鬂h書·廣陵思王荊傳》
7.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
9.沒有受過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礦石中的銀子!惶m克林
1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9
1、古代的君子都像懷抱美玉而不愿輕易出售一樣,而后來的人卻拿石頭冒充美玉而在市場上向眾人炫耀,比喻君子有德才而深藏不露,而勢利小人則弄虛作假來炫耀自己。"
2、掙錢是能力,花錢是智慧。有能力的人很多,有智慧的人不多。在企業(yè)當中也是這樣,你可以掙到錢,那是你具有企業(yè)家的能力。但是你把它分勻了,分得大家還有干勁,這就是企業(yè)家的智慧了。所謂“盜亦有道”,古代的盜跖講的盜者之道是“圣勇義智仁”。小偷是沒有“道”的,所以,一旦被人抓住,他就臉紅。江洋大盜與小偷的不同在于,他是有理念的。
3、古代治理,就是以己為核心的管理;所有管理的糟壞,皆是我所發(fā)明影響與決議的。
4、革命軍隊所以必要,是由于只有強有力才干解決的使命,而在古代奮斗,強力的組織就是軍事組織。
5、清理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斯對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在條件----
6、中國看不起說大話的人。而在我看來大話并無甚,好比古代婦女纏慣了小腳,碰上正常的腳就稱“大腳”;中國人說慣了“小話”,碰上正常的話,理所當然就叫“大話”了。敢說大話的人得不到好下場,嚇得后人從不說大話變成不說話。
7、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8、中國古代讀書名言更燈火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9、所食愈少,心開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損焉。
10、注釋《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抖Y記》一書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xù),到唐代只剩下了篇。戴圣選編的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jīng)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jīng)典,到唐代被列為“經(jīng)”之一,到宋代被列入‘經(jīng)”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11、鎮(zhèn)而不舍,金石可樓。
12、在我國古代也有孔融讓梨的故事。幼小的孔融主動地把大的更好的梨讓給兄弟姐妹們吃,而自己吃小的?兹诘男袨榈玫郊抑虚L輩們的表揚。后來這個孩子成為我國漢代有名的'經(jīng)學家和有修養(yǎng)的人。"
13、知道者必不自矜,知義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
14、喜不應喜元喜之事,怒不應怒元怒之物。
15、中國古代的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世紀之前更是如此(關于這一點可以毫不費力地加以證明)。
16、古代的智慧雖不能一成不變地搬運到現(xiàn)在,但是它卻有一種啟示性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今日的人以把握自己生命實現(xiàn)的原則。
17、古代的科學成為了現(xiàn)代迷信,現(xiàn)代的科學將成為未來迷信。
18、古代企業(yè)治理的沉小義務,就在于謀供企業(yè)目的取集體指標二者的統(tǒng)一,二者越分歧治理后果就越糟。
19、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物質(zhì)豐富,我們面對古代先賢的智慧,依然應該反省,應該什么是孝?也許你承諾將來?讓父母住高樓大廈,穿綾羅綢緞,吃山珍海味,用金銀家具。
20、圖書的作用,甚至在古代就已經(jīng)被挪威和瑞典人一諾爾曼人一所肯定了。他們認定,他們的魯恩(北歐古金石文字)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21、“我不是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我只是個(道家)得道者,我們在這里面臨著人類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難忘的表現(xiàn)在中國古代(道家)哲學中的一些互補關系!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10
1、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锻蹶柮鳌
2、戰(zhàn)勝了敵人,我們共同分配獲得的財物!冻杉己埂
3、飽諳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是慵開眼;會盡人情,隨教呼牛喚馬,只是點頭!逗閼鳌
4、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队赫
5、三杯渾白酒,幾句話衷腸。何時歸故里,和她笑一場!短埔
6、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7、古之所謂善戰(zhàn)者,勝于易勝者也。——《孫子兵法》
8、草煙中尋粉黛,斜陽影里說英雄!犊咨腥巍
9、勤儉持家富,謙恭受益多!对鰪V賢文》
10、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对鴩
11、能言不是真君子,善處方為大丈夫!——《增廣賢文》
1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独钋逭铡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14、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对鴩
15、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锻蹶柮鳌
16、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对鴩
17、狗咬對頭人,雷打三世冤!对鰪V賢文》
18、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对鰪V賢文》
19、亮再不能興兵討賊,悠悠蒼天何薄于我!吨T葛亮》
20、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jīng)》
21、一家養(yǎng)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增廣賢文》
22、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羅貫中》
23、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墩撜Z》
24、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欲不入!逗閼鳌
25、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也!兑捉(jīng)》
26、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蛾P漢卿》
27、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兜赖陆(jīng)》
28、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
29、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逗閼鳌
30、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短K軾》
31、唇齒相依關共運,戚欣與共勝天倫。——《于謙》
32、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对鴩
33、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34、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兜赖陆(jīng)》
35、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稇(zhàn)國策》
3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37、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兑捉(jīng)》
38、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短K軾》
39、凡學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王陽明》
40、君子雖不玩物喪志,亦常以借境調(diào)心!逗閼鳌
41、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恶T夢龍》
42、以我轉(zhuǎn)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天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毫便生纏縛。——《洪應明》
43、血染征袍透紅甲,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幼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读_貫中》
44、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杜甫》
45、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經(jīng)》
4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論語》
47、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幸以成功!恶T夢龍》
48、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恫苎┣邸
49、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锻蹶柮鳌
50、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墩撜Z》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11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妒酚洝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娊(jīng)小雅鶴鳴》
3、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4、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睹献与x婁下》
5、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6、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睹献颖M心上》
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盾髯尤逍А
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睹献痈孀酉隆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妒酚洝
11、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
1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13、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秾O子兵法謀攻》
1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15、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墩撜Z微子》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12
1、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4、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6、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7、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8、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1、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強與父,留之何用。
12、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3、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14、圣人無死地,智者無困厄。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6、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17、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8、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9、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
20、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2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3、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6、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27、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28、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29、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0、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13
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墩撜Z》
2.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吨芤住
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穭
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墩撜Z》
8.也許人類最真實的尊嚴就是能夠輕視自我。——桑塔亞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10.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 篇14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2.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
3.不以一眚掩大德!蹲髠鳌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5.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
6.小人之過也必文!墩撜Z》
7.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袆e捷夫
8.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古代經(jīng)典勵志語錄】相關文章:
古代勵志語錄12-24
古代風格的勵志語錄10-19
古代的勵志座右銘10-07
古代經(jīng)典的勵志名言10-06
古代經(jīng)典勵志名言10-05
古代勵志名言05-16
古代勵志名言09-23
古代勵志座右銘10-06
古代勵志經(jīng)典句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