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

    時間:2022-10-07 17:33:13 專題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

      總結(jié)歸納精選(1):

      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

      或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山茱萸,其實山茱萸是一種我們常見的中藥,有著極大的功效和作用。在日常的應(yīng)用中葉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

      或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山茱萸,其實山茱萸是一種我們常見的中藥,有著極大的功效和作用。在日常的應(yīng)用中葉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下方就讓小編給大家說一下吧。

      山萸肉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jīng)。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止帶止崩、收斂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婦女體虛、月經(jīng)過多等癥。正因它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物,因此不論陰虛或陽虛,均可使用。

      山萸肉的功效

      1、補虛固脫

      近代醫(yī)家張錫純云:“茱萸救脫之功,較參、芪、術(shù)更勝哉!”又說:“救脫之藥,當(dāng)以萸肉第一”。山萸肉善補肝,凡人身氣血將散者,皆能斂之,故其善治陰陽兩虛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瀉等危重證候。臨癥常以山萸肉50~100克煎濃湯服。

      2、滋陰斂汗

      肝為厥陰,其虛極之時,可見虛汗淋漓,或但熱不寒,汗出而熱解,或又熱又汗之危候。因肝膽相為表里,厥陰肝經(jīng)之忽熱忽汗之癥,尤如少陽膽經(jīng)之寒熱往來之候,治療需補肝滋陰以除寒熱!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謂山萸肉主寒熱,其實為肝經(jīng)虛極之寒熱,因山萸肉能斂汗,又善補肝,故用于肝經(jīng)虛極、元氣欲脫之寒熱往來、大汗淋漓之癥有效。

      補肝舒肝

      《內(nèi)經(jīng)》云:“過怒則傷肝”,肝藏血、主筋。肝傷,氣血虛,則筋失所養(yǎng)而筋脈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又肝膽中藏相火,肝虛則疏泄失職,相火難以周流全身,以致郁于經(jīng)絡(luò)之間,與氣血凝滯而痛。治療宜補肝舒肝并舉,補血活血同施!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云:“山萸肉主溫中,逐寒濕痹。”山萸肉不僅僅能補肝,且能舒肝通利氣血,故臨床常用于治療肝虛所致腿痛,有補肝行痹之功。

      3、收斂固澀

      山萸肉具有收斂之功,又兼開通之力,可補肺絡(luò)及胃中血絡(luò),又不致有留瘀之患。久咳不愈而氣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虛火旺損傷胃絡(luò)之吐血患者,臨床常用山萸肉加龍骨、牡蠣,或加三七粉沖服,?善鸬揭馔庵熜。

      山萸肉的藥理作用

      4、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山萸肉有強心作用,山萸肉注射液2-8mg/kg靜脈注射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縮性和心輸出量,提高心臟工作效率。犬注射后,動脈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血壓、左心室內(nèi)壓均升高。山萸肉注射液能對抗家兔、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使休克動物血壓升高,腎血流量增加,延長動物存活時刻。

      5、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山萸肉不一樣組分對免疫系統(tǒng)影響不一樣,水煎液可降低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抑制SRBC或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遲發(fā)型超敏反應(yīng),抑制T淋巴細(xì)胞的活化。山萸肉總苷和熊果酸能明顯抑制T淋巴細(xì)胞增殖、轉(zhuǎn)化,抑制LAK細(xì)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xì)胞)生成和白細(xì)胞介素-2的產(chǎn)生,對器官移植產(chǎn)生的排斥反應(yīng)有明顯的對抗作用,每日腹腔注射山萸肉總苷500mg/kg,連續(xù)給藥6天,可明顯延長小鼠移植心臟后的存活時刻。而水煎液對體液免疫有促進(jìn)作用,可加速血清抗體IgG、IgM構(gòu)成。

      6、抗炎、抗菌

      山萸肉水煎劑對二甲苯、蛋清、醋酸等致炎物引起的炎性滲出和組織水腫及肉芽組織增生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腫脹組織中PGE含量無明顯影響,能降低大鼠腎上腺內(nèi)維生素C的含量,減輕腎上腺細(xì)胞損害。提示其抗炎機理與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有關(guān),對PGE合成釋放無明顯抑制作用。山萸肉對表皮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7、抗應(yīng)激、抗氧化、降血脂

      山萸肉能增強機體的抗應(yīng)激潛質(zhì),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勞潛質(zhì),增強記憶力。山萸肉能提高紅細(xì)胞中SOD活性,對抗脂質(zhì)過氧化。其醇提物還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含量,抗動脈硬化。

      8、其他作用

      山萸肉在體外有殺死腹水癌細(xì)胞的作用。亦有抗實驗性肝損害的作用。對因化學(xué)療法和放射療法引起的白細(xì)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山萸肉甙毒性很低,不溶血,但有較弱的興奮副交感神經(jīng)的作用。

      總結(jié):透過上方的說,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了吧。山萸肉是山茱萸的果實肉質(zhì)部分,是醫(yī)學(xué)上應(yīng)用較多的一種中藥。在我們?nèi)粘I钪幸灿兄匾淖饔,期望小編的說對大家有所幫忙。

      總結(jié)歸納精選(2):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性微溫;味澀、酸;歸肝、腎經(jīng)。

      功效

      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

      禁忌

      命門火熾,肝陽上亢,及素有濕熱,小便不利者禁服

      山茱萸

      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功能補肝腎、斂精、補血,是一味滋補的常用藥。如六味地黃丸、腎氣丸、左歸丸、右歸丸等配方中,都有山茱萸。

      山茱萸一藥,近代名醫(yī)張錫純對它情有獨鐘,并以它作為救急之藥。他說:"山茱萸能收斂元氣,固澀滑脫,振作精神。"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張氏曾以一味山茱萸肉挽救垂危的病癥。

      山萸肉止汗作用確實有效,筆者在臨床遇盜汗或自汗之人,凡大腿部汗多,都用萸肉10~12克,即可見效。

      山茱萸的中藥故事

      山茱萸,又稱山萸肉、萸肉,是一味補益而又具有收澀功能的常用藥。它之因此名山茱萸,有一段歷史性的故事。

      傳說早在戰(zhàn)國時期,諸侯紛爭,戰(zhàn)亂頻繁,當(dāng)時太行山一帶地區(qū)都屬于七雄中趙國的土地,山區(qū)的居民大多靠上山釆藥為生,同時若采到了名貴的藥材,務(wù)必向趙王進(jìn)貢。有一次,一個采藥的村民給趙王進(jìn)貢,獻(xiàn)上一種藥,趙王問:“此藥何名,有何作用?”村民答曰:“名叫山萸,是一種補藥。”趙王聽其所答含糊不清,趙王不悅:“小小山民敢將此平庸草藥當(dāng)貢品,豈不小看本王,故念你無知,趕快帶此草藥回家。”這時有位姓朱的御醫(yī)急忙走了過來,對趙王說:“山茱是一種良藥,這位村民聽說大王有腰痛疾,才特意采了送來。”趙王卻說:“寡人不需用什么山茱。”村民聽后,只好沒精打采地走出了宮門。朱御醫(yī)聽后見村民怏怏而走,急忙走了出來,對村民說:"請你把山萸買給我。"村民聽后就將采來山萸全部買給了朱御醫(yī)。朱御醫(yī)便將它種植在庭院中,2年后長得十分茂盛,他便將它采收、洗凈、晾干、儲藏后備用。有一天趙王舊病腰痛復(fù)發(fā),疼痛難忍,坐臥不寧。朱御醫(yī)見狀,忙用山萸煎煮,熬好藥餳,給趙王服下,趙王服后腰痛漸輕,連服3天,康復(fù)如初。趙王問朱御醫(yī):“寡人所服何藥?如此神效。”朱御醫(yī)回答:“此藥就是當(dāng)年村民進(jìn)貢的山萸。”趙王聽后大喜,下令大批種植山萸。有一次趙王的王妃得了崩漏癥,陰道流血不

      止。趙王傳旨,命朱御醫(yī)配藥治療。御醫(yī)又以山萸為主,配制藥方,治愈了王妃的崩漏。趙王更為欣喜,趙王為了表彰朱御醫(yī)的功績,就將山萸更名為"山茱萸"。之后就將山萸正式命名為"山茱萸"。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山茱萸花

      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jīng)。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止帶止崩、收斂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婦女體虛、月經(jīng)過多等癥。正因它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物,因此不論陰虛或陽虛,均可使用。

      應(yīng)用:

      第1步用于肝腎不足,頭暈?zāi)垦,耳鳴,腰酸。與熟地、枸杞子、菟絲子、杜仲等配伍。

      第2步用于遺精,遺尿,小便頻數(shù),及虛汗不止。對腎陽不足引起的遺精、尿頻均可應(yīng)用,常配合熟地、菟絲子、沙苑蒺藜、補骨脂等同用;對于虛汗不止,本品又有斂汗作用,可與龍骨、牡蠣等同用。

      第3步此外,本品又能固經(jīng)止血,可用治婦女體虛、月經(jīng)過多等癥,可與熟地、當(dāng)歸、白芍等配伍應(yīng)用。本品入于下焦,能補肝腎、固沖任以止血。治婦女肝腎虧損,沖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經(jīng)過多者,常與熟地黃、白芍藥、當(dāng)歸等同用,如加味四物湯(《傅青主女科》);若脾氣虛弱,沖任不固而漏下不止者,常與龍骨、黃芪、白術(shù)、五味子等同用,如固沖湯(《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第4步大汗不止,體虛欲脫。本品酸澀性溫,能收斂止汗,固澀滑脫,為防止元氣虛脫之要藥。治大汗欲脫或久病虛脫者,常與人參、附子、龍骨等同用,如來復(fù)湯(《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證,多與生地、天花粉等同用。

      ①《本經(jīng)》:"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

     、凇独坠谥苏">雷公炮炙論》:"壯元氣,秘精。"

     、邸秳e錄》:"腸胃風(fēng)邪,寒熱疝瘕,頭風(fēng),風(fēng)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皰,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明目,強力。"

      ④《藥性論》:"治腦骨痛,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療耳鳴,除面上瘡,主能發(fā)汗,止老人尿不節(jié)。"

     、荨度杖A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臟,除一切風(fēng),逐一切氣,破癥結(jié),治酒皶。"

     、蕖墩渲槟摇罚"溫肝。"

     、摺侗静萸笤罚"止久瀉,心虛發(fā)熱汗出。"

      山茱萸

      山茱萸的藥理作用

      第1步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山茱萸有強心作用,山茱萸注射液2-8mg/kg靜脈注射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縮性和心輸出量,提高心臟工作效率。犬注射后,動脈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血壓、左心室內(nèi)壓均升高。山茱萸注射液能對抗家兔、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使休克動物血壓升高,腎血流量增加,延長動物存活時刻。

      第2步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山茱萸不一樣組分對免疫系統(tǒng)影響不一樣,水煎液可降低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抑制SRBC或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遲發(fā)型超敏反應(yīng),抑制T淋巴細(xì)胞的活化。山茱萸總苷和熊果酸能明顯抑制T淋巴細(xì)胞增殖、轉(zhuǎn)化,抑制LAK細(xì)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xì)胞)生成和白細(xì)胞介素-2的產(chǎn)生,對器官移植產(chǎn)生的排斥反應(yīng)有明顯的對抗作用,每日腹腔注射山茱萸總苷500mg/kg,連續(xù)給藥6天,可明顯延長小鼠移植心臟后的存活時刻。而水煎液對體液免疫有促進(jìn)作用,可加速血清抗體IgG、IgM構(gòu)成。

      第3步抗炎、抗菌

      山茱萸水煎劑對二甲苯、蛋清、醋酸等致炎物引起的炎性滲出和組織水腫及肉芽組織增生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腫脹組織中PGE含量無明顯影響,能降低大鼠腎上腺內(nèi)維生素C的含量,減輕腎上腺細(xì)胞損害。提示其抗炎機理與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有關(guān),對PGE合成釋放無明顯抑制作用。山茱萸對表皮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第4步抗應(yīng)激、抗氧化、降血脂

      山茱萸能增強機體的抗應(yīng)激潛質(zhì),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勞潛質(zhì),增強記憶力。山茱萸能提高紅細(xì)胞中SOD活性,對抗脂質(zhì)過氧化。其醇提物還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含量,抗動脈硬化。

      第5步其他作用

      山茱萸在體外有殺死腹水癌細(xì)胞的作用.亦有抗實驗性肝損害的作用.對因化學(xué)療法和放射療法引起的白細(xì)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山茱萸甙毒性很低,不溶血,但有較弱的興奮副交感神經(jīng)的作用.

      山茱萸副作用

      山茱萸圖

      毒理研究

      透過檢測山萸肉水提液對脊椎動物胚胎的致畸作用,確定山茱萸水提液的LD50>10g/kg,蓄積系數(shù)K>5,山萸肉水提液沒有致畸胎作用。顯示山茱萸水提液沒有急性毒性和蓄積性,山萸肉水提液對脊椎動物胚胎無致畸作用,為將山茱萸開發(fā)為功能性保健食品帶給了科學(xué)的依據(jù)。山茱萸冷凍干燥提取物在250~300mg/kg對實驗小鼠有致命性,這種致命物質(zhì)與蛋白質(zhì)有關(guān)。透過離子交換色譜初步純化其凝集素,且其凝集素在必須的溫下穩(wěn)定,在pH4~7穩(wěn)定。

      藥(毒)理學(xué):果肉及果核水煎劑作急性毒性實驗,結(jié)果兩者毒性都很低,果肉LD50為53。55g(生藥)/kg,果核LD50為90。8g(生藥)/kg。

      山茱萸的使用禁忌

      第1步凡命門火熾,強陽不痿,素有濕熱,小便淋澀者忌服。

      第2步《本草經(jīng)集注》: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fēng)、防己。

      中藥山茱萸的功效

      未成熟的山茱萸

      第1步補虛固脫

      近代醫(yī)家張錫純云:“茱萸救脫之功,較參、芪、術(shù)更勝哉!”又說:“救脫之藥,當(dāng)以萸肉第一”。山茱萸善補肝,凡人身氣血將散者,皆能斂之,故其善治陰陽兩虛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瀉等危重證候。臨癥常以山茱萸50~100克煎濃湯服。

      第2步滋陰斂汗

      肝為厥陰,其虛極之時,可見虛汗淋漓,或但熱不寒,汗出而熱解,或又熱又汗之危候。因肝膽相為表里,厥陰肝經(jīng)之忽熱忽汗之癥,尤如少陽膽經(jīng)之寒熱往來之候,治療需補肝滋陰以除寒熱!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謂山茱萸主寒熱,其實為肝經(jīng)虛極之寒熱,因山萸肉能斂汗,又善補肝,故用于肝經(jīng)虛極、元氣欲脫之寒熱往來、大汗淋漓之癥有效。

      第3步補肝舒肝

      《內(nèi)經(jīng)》云:“過怒則傷肝”,肝藏血、主筋。肝傷,氣血虛,則筋失所養(yǎng)而筋脈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又肝膽中藏相火,肝虛則疏泄失職,相火難以周流全身,以致郁于經(jīng)絡(luò)之間,與氣血凝滯而痛。治療宜補肝舒肝并舉,補血活血同施。《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山茱萸主溫中,逐寒濕痹。”山茱萸不僅僅能補肝,且能舒肝通利氣血,故臨床常用于治療肝虛所致腿痛,有補肝行痹之功。

      第4步收斂固澀

      山茱萸具有收斂之功,又兼開通之力,可補肺絡(luò)及胃中血絡(luò),又不致有留瘀之患。久咳不愈而氣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虛火旺損傷胃絡(luò)之吐血患者,臨床常用山茱萸加龍骨、牡蠣,或加三七粉沖服,?善鸬揭馔庵熜。

      一盤山茱萸干

      (一)古代研究

      第1步萸肉微溫而不熱,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品,不論陰虛或陽虛,都可配用。它既能補益肝腎,又能收斂固澀;能補能澀,是它的又一特點。

      第2步本品經(jīng)炮制后,形如黑棗的皮,故有些地區(qū)稱作“棗皮”。由于它酸澀收斂,如內(nèi)有濕熱、小便不利者不宜應(yīng)用。

      第3步《普濟(jì)方》山茱萸丸:山茱萸、覆盆子、菟絲子、巴戟天、人參、楮實、五味子、萆薢、牛膝、桂、天雄、熟地黃治腎虛腰膝無力,小便多。

      第4步《本經(jīng)》“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

      第5步《別錄》“強陰益精,安五藏,通九竅,止小便利。”

      第6步《湯液本草》“滑則氣脫,澀劑因此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氣取其味酸澀以收滑也。”

      第7步《名醫(yī)別錄》“益精,安五臟”。此外,山茱萸亦治消渴癥,多與生地、天花粉等同用。”

      第8步《本經(jīng)》“主心下邪惡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

      第9步《藥性論》“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療耳鳴,。。。止老人尿不節(jié)。”

      第10步《湯液本草》“滑則氣脫,澀劑因此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氣,取其味酸澀以收滑之。”

      一大片山茱萸

     。ǘ┙芯

      據(jù)化學(xué)分析,山茱萸內(nèi)含生理活性較強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沒食子酸、蘋果酸、樹酯、鞣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等有效成分。據(jù)全國許多用藥單位長期實驗證明,西峽縣所產(chǎn)山茱萸商品中各主要成分與浙江等次產(chǎn)區(qū)相比,具有含量高、較為穩(wěn)定的優(yōu)點。據(jù)抗菌試驗,對痢疾桿菌、葡萄球菌以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據(jù)藥理研究,有利尿和降壓作用,常用以治療高血壓。山茱萸除藥用外,也可作食品飲料和保健用品。如我國出口到日本的中國養(yǎng)生酒,就是以山茱萸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能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調(diào)整全身機能。對陽萎不起、未老先衰、腰痛酸困、脾腎虛虧、男女不育之癥有良效。常飲可提神補血,烏發(fā)駐顏,益壽延年。

      第1步抗菌作用:果實煎劑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得生長,而對大腸桿菌則無效。煎劑(1:1)對于志賀氏痢疾桿菌的抑制圈,直徑可達(dá)13~18毫米(平板環(huán)杯法)。從山茱萸鮮果肉中可得一黑紅色酸味液體,對于傷寒、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劑(1:3)在試管內(nèi)對于毛癬菌有不一樣程度的抑制做用。

      第2步用于高血壓病,利尿及降血壓。

      第3步本品對環(huán)磷先胺引起的小白鼠白細(xì)胞下降,有十分顯著的治療作用(p<0。001)。

      第4步能促進(jìn)小鼠脾臟中的抗原結(jié)合細(xì)胞的增生。

      第5步對過敏介質(zhì)的影響:有人用雄性豚鼠的回腸作標(biāo)本,給予0。1%以下的山茱萸水提取液與鹽酸組織胺(10-7),呈拮抗作用。但用山萸肉醇提物對致敏豚鼠的肺組織和回腸能促進(jìn)過敏介質(zhì)釋放。

      第6步山茱萸有利尿、降壓作用;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堇毛癬菌等有不一樣程度抑制作用;體外試驗?zāi)芤种聘顾┘?xì)胞,對于因化療及放療所致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有抗組織胺作用;有較弱的興奮副交感神經(jīng)作用;所含的鞣質(zhì)有收斂作用。

      一堆山茱萸

     。ㄈ┡R床應(yīng)用

      第1步用于肝腎不足,頭暈?zāi)垦,耳鳴,腰酸等癥。山茱萸功能補肝益腎,凡肝腎不足所致的眩暈、腰酸等癥,常與熟地、枸杞子、菟絲子、杜仲等配伍同

      第2步用于遺精,遺尿,小便頻數(shù),及虛汗不止等癥。山茱萸酸澀收斂,能益腎固精。對腎陽不足引起的遺精、尿頻均可應(yīng)用,常配合熟地、菟絲子、沙苑蒺藜、補骨脂等同用;對于虛汗不止,本品又有斂汗作用,可與龍骨、牡蠣等同用。此外,本品又能固經(jīng)止血,可用治婦女體虛、月經(jīng)過多等癥,可與熟地、當(dāng)歸、白芍等配伍應(yīng)用。

      第3步本品常用于白細(xì)胞減少癥,尤以有肝腎虛者為常用,可與女貞子,枸杞子配合用;呈血虛者與阿膠,雞血藤等配合;呈氣虛者與黃耆,黨參等配合。

      第4步支氣管哮喘呈腎虛表現(xiàn)者,配五味子,胡桃肉,肉桂,羊藿葉等用。

      第5步感染性疾病出現(xiàn)陰陽兩虛者可用之!夺t(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謂本品“善補肝,是以肝虛極而元氣將脫者,服之最效”,“治寒溫外感諸證,大病差后不能自復(fù),寒熱往來,虛汗淋漓;或但熱不寒,汗出而解熱,須臾又熱又汗,目睛上竄,勢危欲脫,或喘逆,為征忡,或氣虛不足以息:萸肉60克(槷凈核),生龍骨30克(搗細(xì)),生牡蠣30克(搗細(xì)),生杭芍18克,野臺參12克,甘草9克(蜜炙)”(來復(fù)湯)此外,常用于肝腎虧損之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虛汗不止等。

      一堆山茱萸

      第6步治肝腎陰虛、頭暈?zāi)垦、腰酸耳鳴者,常與熟地、山藥等配伍,如六味地黃丸;治腎陽不足、腰膝酸軟、小便不利者,常與肉桂、附子等同用,如腎氣丸;治腎陽虛陽痿者,多與補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配伍,以補腎助陽。

      第7步用于遺精,遺尿:山茱萸既能補腎益精,又能固精止遺。治肝腎不固而致遺精、遺尿者,常配熟地、山藥等同用,如六味地黃丸、腎氣丸;或與覆盆子、金櫻子、沙苑子、桑螵等配伍,以增強補腎固澀作用。

      第8步用于崩漏下血及月經(jīng)過多。山茱萸又能補肝腎、固沖任。亦可用于婦女因肝腎虧損、沖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及月經(jīng)過多之癥。常與黃耆白術(shù)、龍骨、五味子等同用,如固沖湯。

      第9步用于大汗不止,體虛欲脫癥。山茱萸能斂汗固脫。治大汗虛脫者,常與人參、附子、龍骨等同用。

     。ㄋ模┯昧坑梅

      山萸肉用量一錢至三錢,煎服,10~20公克/日。大劑量30克,煎服,急救固脫。

      科學(xué)中藥:0。5~2。0公克/日。可依病癥與體質(zhì)酌量增減使用量。

      禁忌:素有濕熱,小便淋瀝者,不宜應(yīng)用。肝陽上亢及濕熱內(nèi)蘊小便不利者忌服。(待續(xù))

      茱萸花開

      簡易處方

      第1步自汗、盜汗

      山茱萸、防風(fēng)、黃耆各9克,水煎服。

      第2步汗出不止

      山茱萸、白術(shù)各15克,龍骨、牡蠣各30克,水煎服。

      第3步遺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第4步老人尿頻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1)溫中止痛:用于寒證之胃痛,腹痛,疝痛。

      (2)降逆止嘔:用于胃寒惡心,嘔吐,吞酸。如吞酸偏于熱者,可配黃連。

      (3)引火下行:研末外用,醋調(diào)貼兩足心,治口舌生瘡。

      一碗山茱萸干

     。ㄎ澹┧幏嚼

      山茱萸主在補腎,澀精氣,固虛脫。治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肝虛寒熱,虛汗不止,心搖脈散。

      第1步治五種腰痛─下焦風(fēng)冷、腰角無力

      山茱萸1兩、牛膝1兩、桂心3分。上藥搗細(xì)成為散,每在飯前,以溫酒調(diào)下2錢,約8公克。

      第2步耳鳴宜平肝補腎

      耳鳴是多種耳科疾病的癥候群之一,中醫(yī)將耳鳴的病因歸納為肝火上擾和腎精虧虛,治療上分兩型辨證施治。

      (1)肝火上擾型的主要癥狀為:耳鳴如潮,或呈風(fēng)雷聲,聲響大,常突然發(fā)作,并伴有聽力減退,耳痛或流膿,眩暈,面紅目赤,口苦,脅肋脹痛,便秘溲黃,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有力。中成藥可選用龍膽瀉肝丸、加味逍遙丸治療。湯藥可選用經(jīng)驗方:龍膽草10克、柴胡9克、車前子10克、梔子6克、澤瀉、石菖蒲各10克、生地12克、白芍、赤芍、當(dāng)歸、郁金、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

      (2)腎精虧虛型的主要癥狀為:耳內(nèi)鳴響,晝夜不停,聲如蟬鳴,多以午后、夜間為甚,聽力逐漸下降。兼見頭昏,頭痛,目眩,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舌質(zhì)紅,苔薄少,脈細(xì)數(shù)。湯藥可選用經(jīng)驗方:藥材: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生地15克、熟地、山萸肉、澤瀉、山藥、丹皮、黃精、五味子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

      第3步補眼明目

      藥方:龍眼肉、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桑椹子10克。用法:放入碗中,加入雞腿一只,水適量,隔火燉熟服用,有補眼明目、增強視力功效。

      第4步治遺精健忘方

      處方:人參、芡實、麥冬、生棗仁、當(dāng)歸、山萸各3兩,蓮須2兩、熟地5兩、山藥4兩、柏子仁去油1兩,遠(yuǎn)志、菖蒲、五味子各1兩。用法:研末蜜丸,制成藥丸,每日5錢,白水送下。

      第5步腎陰虧損型

      癥狀:小便清瀝圴熱,咽干心煩,手足心熱,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大便干結(jié)。舌質(zhì)紅,舌苔少或無苔,脈象細(xì)數(shù)。治法:滋補腎陰。藥方:六味地黃湯合豬苓湯加減。藥材:熟地8錢、懷山藥4錢、山萸肉4錢、白茯苓3錢、澤瀉3錢、牡丹皮3錢、大豬苓4錢、飛滑石3錢、阿膠珠3錢(溶化)。

      一棵山茱萸

      第6步腦萎縮的治療─腎精不足,髓?仗撔

      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耳鳴,神疲倦怠、腰膝酸軟,毛發(fā)焦枯,舌淡苔白,脈虛無力或沉細(xì)。治宜滋補肝腎,填精健腦。

      藥方:熟地6錢、山萸肉3錢、山藥3錢、制首烏4錢、龜板3錢、枸杞子2錢、桑葚子3錢、遠(yuǎn)志3錢、菖蒲3錢、懷牛膝3錢、鹿角膠1錢等水煎服。加減方:失眠多夢者加棗仁、龍骨、牡蠣;偏癱加黃芪、全蟲、地龍;肢冷較甚加肉桂、附子。

      第7步腎陽虛損型─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出無力

      癥狀:面色淡白,神氣怯弱,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舌質(zhì)淡,舌苔白滑,脈象沉遲。治法:溫補腎陽,化氣利尿。方例:腎氣湯加減。

      藥方:熟附子3錢清玉桂1錢(焗服)、肉蓯蓉3錢、山萸肉3錢、白茯苓4錢、福澤瀉3錢、車前子2錢、懷牛膝5錢。

      第8步骨質(zhì)疏松癥

      中西醫(yī)學(xué)理論雖然不一樣,但對治療皆有不錯之效果,能夠互相配合應(yīng)用。常用的營養(yǎng)素有:維生素D、鈣片,賀爾蒙有雌性激素、抑鈣激素等。

      藥方:熟地6錢、山萸肉4錢、何首烏4錢、枸杞子4錢、龜板3錢、杜仲3錢、巴戟天3錢、仙靈脾1錢、山藥3錢、胡桃肉3錢、準(zhǔn)牛膝3錢、鹿角膠1錢等。另亦可試用中藥方劑有:加味青娥丸、龜鹿二仙膠等。

      第9步起陰湯─陰陽兩虛,心氣不足

      出自《辯證錄》

      治法:養(yǎng)心安腎,起陰壯陽。藥方:人參10克、白朮15克、巴戟天12克、黃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遠(yuǎn)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第10步六味地黃湯─治療腎炎

      功能:滋補肝腎,淡滲利水。主治:腎病型腎炎,發(fā)病日久,肝腎陰傷者。辨證:癥見顴面潮紅或暗紅,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兩目干澀,口燥咽干,夜熱盜汗,或輕度腫脹,便秘溲赤,舌質(zhì)稍紅或暗紅,苔薄黃或薄白,脈細(xì)數(shù)或沉滑數(shù)。

      藥材:干地黃25克、牡丹皮15克、炒山藥20克、山萸肉15克、白茯苓15克、桑椹子25克、枸杞子20克、鹽澤瀉15克、女貞子20克、車前子20克、地膚子20克。用法:上藥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約30分鐘,總量為300毫升,分兩次服用。方劑說明:本方以六味地黃湯加枸杞、女貞、桑椹、車前、地膚五子,故名六五地黃湯。

      一桶山茱萸肉

      第11步北芪山萸─固脾益陰

      藥方:北黃芪4錢、山萸肉2錢。

      用法:兩碗半水,煎取一碗,飯后溫服。如試用過三幾次身體適應(yīng)得來,則每一天服一次亦無所謂。但有傷風(fēng)感冒,仍須暫停服用。脾虛而胃腸又有消化不良問題之人,欲求根治,用藥時刻可能比較長。如果天天煲藥感到麻煩,不妨將北芪、山芪肉這兩味藥,依照上述配量,加重若干倍,煎用濃汁,藏在冰箱里,分作若干日服用,每日早、午、晚服一次,每次用三、四湯羹藥汁,調(diào)開水服用乃可。這個方法,不但對脾虛多汗之人適用,就是腎氣不足,中氣虛弱之人不妨試用。

      理論:

      (1)北黃芪─健脾胃、旺氣血,不但功效好,體弱者的胃腸又容易適應(yīng)受納。北芪對于晚上多汗,而屬于「脾弱陰虛」所引起者,有固脾止汗之效。兒童老弱亦可用之。但兒童服用,分量不宜太多,每次用二、三錢足矣。

      (2)山萸肉─即山茱萸,味酸而性質(zhì)平和,亦有人視為近于溫性的藥物。根據(jù)中藥學(xué)記載,山茱萸為滋陰助陽、養(yǎng)血澀精要藥。由于其味酸,故有收斂和助消化作用,平日晚上多汗,而又有消化不良問題之人,最適合應(yīng)用這味藥物。與北芪并用,甘酸和合,固睥、益陰、止汗的效力尤為顯著。

      對象:

      (1)有人經(jīng)常好食肥甘生冷之品,時日長久,脾、肺、腎這幾個臟器,難免受到傷害,身體就有可能出現(xiàn)諸多不適,甚而發(fā)生久經(jīng)醫(yī)藥未能根治的病痛。

      (2)有人經(jīng)過一次大病,或動過外科手術(shù),或婦女生孩子之后,精神體力都久久未能復(fù)元,而且病痛比以前更多,容易發(fā)生脾虛構(gòu)成的諸般病癥。

      (3)例如,脾虛之人,胃腸多數(shù)有消化不良問題,平日多痰,呼吸不時有喘促情狀,飲食之后,胸隔翳束不舒,手足冰冷,肢體容易疲倦,入睡后多汗,每晚往往要換一兩次內(nèi)衣。調(diào)理此類由于脾虛所引起衰弱病狀,如果請醫(yī)服藥,久而未能根治者,不妨試用北芪、山萸肉這兩味藥材來調(diào)理。

      第12步治療胃下垂─此方主治胃下垂腎虛型

      藥方:柴胡25克、香附15克、生黃耆24克、肉桂10克、山萸肉12克、肉從蓉10克、黨參10克、甘草9克、升麻9克、炒葛根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一療程七日后停藥數(shù)日。若未痊愈則進(jìn)行第二療程。

      第13步明目茶

      功效:滋補肝腎、明目、去翳膜。主治:常服能消減假性近視、弱視、眼睛疲勞、飛蚊癥、畏光流淚等。藥方:山萸肉4錢、關(guān)沙苑3錢、地黃6錢、石決明3錢、石菖蒲3錢、丹皮3錢、金蟬花2錢、蕤仁肉3錢、澤瀉3錢、枸杞子3錢、云苓3錢、淮山4錢。服法:以清水四碗煎至一碗,溫服。每日一劑,一療程七日后停藥數(shù)日。若未痊愈則進(jìn)行第二療程。

      山茱萸之鄉(xiāng)

      第14步養(yǎng)血消風(fēng)湯─改善脫發(fā)毛病

      藥方:荊芥9克、防風(fēng)9克、當(dāng)歸9克、何首烏9克、黃芩9克、山梔子9克、白附子9克、菟絲子9克、茯苓皮9克、蟬蛻6克、熟地15克、刺蒺藜15克、甘草6克、蜈蚣一條。

      用法:以水煎,內(nèi)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劑,一療程七日后停藥數(shù)日。若未痊愈則進(jìn)行第二療程。

      (1)內(nèi)服藥酒:首烏1兩、黃精1兩、熟地1兩、女貞子1兩、當(dāng)歸5錢、天冬5錢、山萸肉5錢、防風(fēng)5錢、姜活5錢、杞子6錢用法:將材料攪碎,以兩至三斤白酒浸透半個月,每日服用。

      (2)外敷藥酒:新鮮側(cè)柏葉適量、全蝎適量、骨碎補適量。用法:將以上材料,以一百毫升火酒浸透兩星期,每日涂于脫發(fā)區(qū)。

      第15步治療失眠

      主癥:熬夜、失眠,口干舌燥、腰膝酸軟、心煩胸悶、頭暈耳鳴藥材:知母3錢、黃柏3錢、山萸肉4錢、黨參3錢、當(dāng)歸3錢。用法:以水煎,內(nèi)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劑,一療程七日后停藥數(shù)日。若未痊愈則進(jìn)行第二療程。

      第16步治療經(jīng)痛、不順、經(jīng)期保養(yǎng)

      (1)玫瑰四物飲:玫瑰花、當(dāng)歸、白芍、川芎、熟地各適量泡茶飲用。

      (2)六味地黃湯加味:熟地15g、山萸肉10g、山藥10g、茯苓10g、澤瀉10g、牡丹皮10g、當(dāng)歸10g、白芍10g、茯苓15g、枸杞10g,甘草5分,紅棗、黑棗各三顆。

      (3)八珍湯加味:熟地15g、當(dāng)歸10g、白芍10g、黃耆20g、黨參10g、茯苓15g、白朮10g,甘草5分,紅棗、黑棗各三顆,用雞肉燉煮,能補益氣血,個性適合血虛者服用。

      (4)首烏帝王雞:何首烏15g、當(dāng)歸12g、熟地20g、枸杞10g、杜仲10g、人參10g、白朮10g、茯苓15g、山藥10g,燉雞或腰子,補益肝腎,益氣養(yǎng)血,強壯筋骨,適合常感腰酸者食用。

      (5)右歸丸加味:熟地15g、山萸肉15g、山藥12g、杜仲10g、枸杞子10g、鹿角膠8g、當(dāng)歸10g、仙靈脾5g、菟絲子10g、肉桂4g、附子4g,燉煮公雞。

      第17步治療帕金森氏病

      (1)中藥方藥:平顫方劑藥方:何首烏15g、肉蓯蓉10g、枸杞子10g、黃耆20g、丹參12g、白芍16g、勾藤16g、山萸肉10克、甘草4g、鹿角膠8克(烊化,沖服)等。

      (2)草藥:組成:1。55~99%(重量)刺蒺黎豆(Mucunapruriens);2。10~35%(重量)蓽茇(Piperlongum);3。5~15%(重量)姜(Zingiberofficinalis),本品可用來治療和控制帕金森氏癥的發(fā)展。(摘自互聯(lián)網(wǎng))15。治療高血壓藥方:熟附片(先煎)15克、熟地30克、澤金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山藥20克、黃芩15克。水煎服。用法:此方主治高血壓陰陽俱虛證。陰虛證去附片。

      山萸肉藥膳

      山萸肉粥

      第1步山萸肉粥一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制作方法:先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粳米同入沙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服法:早晚各食1次。

      功效:補益肝腎,澀精斂汗。

      應(yīng)用:肝腎不足之頭暈?zāi)垦,耳鳴腰酸,遺精,遺尿,虛汗不止,腎虛帶下,小便頻數(shù)。

      注意事項:3~5天為1療程,疾病完全治愈后,即可停服,或再間斷食用一段時期,以鞏固療效。發(fā)熱及小便淋澀者不宜食用。

      第2步山萸肉粥二

      中年人眩暈的補益方藥材:山萸肉15克、白米100克。作法:先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白米同煮成粥,煮熟加白糖少許即可食用。

      石斛山萸豬腱湯

      第3步石斛山萸豬腱湯

      功用:血氣皆虛,精神不振,可補肝腎,滋陰明目,功效顯著。

      材料:石斛4錢、山萸肉3錢、淮山4錢、杞子3錢、水4碗、鹽1茶匙、豬腱適量。

      做法:石斛浸洗,將已洗凈的石斛切碎。所有材料洗凈后放入煲內(nèi)煲滾,再改用文火煲三個半小時,落鹽即成。

      第4步酸棗仁、白芍、山萸肉湯

      功用:滋陰養(yǎng)血、安神止汗材料:酸棗仁1兩、白芍1兩、山萸肉5錢、瘦肉1塊、蜜棗5粒、清水12碗,煲2小時。

      第5步固精核桃湯

      固精核桃湯

      材料:山萸肉8兩、五味子3兩、核桃1斤、冰糖半斤。

      做法:

      (1)山萸肉洗凈濾干。

      (2)五味子洗凈后,倒入瓦罐內(nèi),加冷水浸泡半小時。然后用小火煎成濃汁,待煎半小時剩汁半碗時,濾出藥汁再加水一碗半,煎第二次,約剩汁半碗時,濾出藥渣。

      (3)核桃去殼將核桃肉連衣倒入大磁盤內(nèi),加入五味子濃汁,浸泡半小時,然后將山萸肉倒入拌勻,上方放冰糖,磁盤加蓋。

      (4)用大火將磁盤隔水蒸3小時后,即可服用。

      (5)每日3次,每次1匙。

      療效說明:山茱萸性微溫味酸澀,能補肝腎、澀精止汗,并有利尿和降壓作用。五味子性溫味酸,有生津止汗、澀精止瀉、降血壓及興奮子宮平滑肌作用。諸物合用合有溫補肝腎、潤肺通脈、澀精節(jié)尿,并有調(diào)整和降低血壓的作用。

      適用病癥:老年人神經(jīng)衰弱、遺精小便次數(shù)多;几哐獕赫哂冗m宜。

      注意事項:

      (1)核桃脂肪中71%為亞油酸,12%為亞麻酸。有凈化血液、清除血管壁雜質(zhì)。提高大腦功能、增強胃腸機能、促進(jìn)消化和血液循環(huán)等良好功能。

      (2)本品所含不飽合脂肪酸,可松弛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緊張狀態(tài),消除疲勞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降低血脂,故有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核桃一天吃2~3個比較適宜,一次吃5~10個,會引起腹瀉,因其能潤燥滑腸,故稀便、腹瀉、痰火積熱者少用。

      臨床應(yīng)用:

      (1)治神經(jīng)衰弱,早晚各吃核桃兩枚。

      (2)治咳喘,以核桃1個、生姜1片,每早晚空腹將核桃和姜片嚼食,連續(xù)食用。

      一碗山茱萸干

      第6步食療老年性陰道炎

      藥方:山萸肉10克、山藥、薏仁各適量。

      作法:將上三味共煮粥,每日1~2次,連服2周。功用:本方具有補腎,健脾燥濕的作用。

      說明:患老年性陰道炎后,陰道分泌物增多,多為黃或淡粉色,有臭味。此病中醫(yī)屬于濕熱證,因此患者飲食宜清淡,能夠食用一些具有清熱祛濕或健脾利濕作用的食品,如赤小豆粥、薏仁粥、冬瓜湯等,禁食過咸或辛辣食品。

      第7步紅棗首烏煲雞蛋─治產(chǎn)后脫發(fā)藥膳

      藥材:制首烏50克,山萸肉、紅棗各15克,雞蛋2枚,紅糖適量。

      作法:先將首烏、山萸肉、紅棗、帶殼雞蛋沖洗干凈,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待蛋熟透后去殼,放入藥汁中再煎20分鐘,加入紅糖溶化即可。食棗、蛋,飲湯,每日1劑。

      功用:補腎益精,養(yǎng)血生發(fā),適用于產(chǎn)后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而引起的脫發(fā)。說明:產(chǎn)后脫發(fā)是婦女在產(chǎn)褥期較易出現(xiàn)的一種狀況。除了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持續(xù)簡單愉快的情緒外,輔以食療法,對于防治產(chǎn)后脫發(fā)有必須效果。

      山茱萸肉干

      第8步秋冬少女養(yǎng)生

      藥材:柿餅3個、紅棗10枚、山萸肉15克。作法:先煎山萸肉,取汁一大碗,再與柿餅、紅棗同煮熟即成。用法:月經(jīng)期每日1劑,連用3~5日為一療程。功用:本方具有補肝益腎,養(yǎng)血攝血之功。適用于腰膝酸冷,崩漏帶下等癥。

      山茱萸注意事項

      紅艷的山茱萸

      不適宜人群

      素有濕熱而致小便淋澀者,不宜應(yīng)用。

      食物相克

      與桔梗,防風(fēng),防己相克。

      總結(jié)歸納精選(3):

      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

      山萸肉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實,內(nèi)含維生素A、山茱萸甙、皂甙、鞣質(zhì),熊果酸,沒食子酸,蘋果酸,酒石酸,有利尿和降壓作用,對化療引起的細(xì)胞數(shù)目降低,有提高作用,若與枸杞子熟地等滋補腎陰藥物一齊同食物相配,可做成滋補腎陽藥膳,對治療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性功能減退有較好療效。

      山茱萸的果實

      中醫(yī)主為,其性平、味甘、酸,功能養(yǎng)肝腎,斂陰止汗救脫,為滋補腎陰要藥,主要用于肝腎陰虛證,適用于肝腎兩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陽痿,小便頻數(shù),虛汗不止等癥。

      用量:3--9克,火旺者以及濕熱易小便濕滯不暢或尿痛者忌用。

      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fēng)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按中國古人的習(xí)慣,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以示對親朋好友的懷念。此外,茱萸也是江西贛州一位當(dāng)代青年詩人的筆名。

      藥理用途:山茱萸之果實山萸肉,味酸澀,性微溫,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健胃壯陽等功能,中醫(yī)常用以治療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遺精、尿頻、肝虛寒熱、虛汗不止、心搖脈散、神經(jīng)衰弱、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茱萸還是中成藥知柏地黃丸、益明地黃丸、愛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丸、六味地黃丸的主藥。山茱萸內(nèi)含生理活性較強的山茱萸甙、馬草鞭甙、皂甙、鞣甙,以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營養(yǎng)成分。能抑制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澀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利尿、降壓、防癌作用。

      茱萸

      特征:枝干分布瘤乳狀尖刺,連鳥兒也不敢在上方棲息,因此有“鳥不踏”之稱。葉片為羽狀復(fù)葉互生,長30-80厘米,小葉片為披針形,長6-12厘米,邊緣有鋸齒,小葉密布透明油腺,有芳香味,幼葉常呈紅色,故名紅刺楤。很多鳳蝶幼蟲也喜愛吃食茱萸的葉子,為誘蝶植物。食茱萸春季開花,圓錐花序,花小,黃白色。食茱萸是重要的蜜源植物,開花時常吸引許多蝴蝶、蜂類、甲蟲等昆蟲來前來吸食花蜜,構(gòu)成“蝴蝶樹”的奇特景觀。果實于秋季成熟,為蓇葖果,球形,直徑0。5-0。6厘米。

      味道及用途:辛苦,溫,有毒。①《千金。食治》:"辛苦,大溫,無毒。"②《唐本草》:"辛苦,大熱。"③《綱目》:"有小毒。"入肝、胃經(jīng)。自古以來食茱萸就是藥食兼用的本草。在辣椒傳入中國前,是川菜辣味香料的主要來源之一。四川古人稱其為“艾子’。至明代中葉時,食茱萸已成為四川食物中廣泛使用的調(diào)味品。《本草綱目》記,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此處“土人”指四川湖北一帶——引者)八月采,搗濾取汁,入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在中國千年歷史里,茱萸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主角,是六味中“辣”的的主要來源,但因茱萸多為野生,采摘不易,而且處理工序較為復(fù)雜,在明中代辣椒從美洲傳入中國(被當(dāng)為觀賞性植物),并在明后期用為調(diào)味品后,茱萸才逐漸退出廚房……

      分布:中低海拔山區(qū)到平地,常見于開闊地與次生林,現(xiàn)主要分布于我國臺灣地區(qū)。

      作為植物,茱萸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種是蕓香科植物吳茱萸,正因產(chǎn)于吳地(今江浙一帶)質(zhì)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能夠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fù)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jié)實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后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果實成小粒裂狀,味極辛香,可食用,莖、葉可入藥,功能暖胃燥濕,為“十全大補丸”、“六味地黃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能夠殺蟲!侗静菥V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zé),能夠治寒?qū)毒。古人認(rèn)為佩帶茱萸,能夠辟邪去災(zāi)!讹L(fēng)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御初寒。”

    【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文章:

    秋葵的功效與作用10-06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10-28

    大蔥的功效與作用總結(jié)10-28

    可愛的肉肉作文06-10

    肉肉植物觀察日記10-06

    肉肉作文300字12-16

    可愛的肉肉作文13篇06-10

    肉肉作文300字(精選10篇)07-06

    肉肉作文300字(精選9篇)08-19

    肉肉作文300字(精選27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