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一):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話故事,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先講三個牧童發(fā)現(xiàn)樹林里一口老泉已經(jīng)不涌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導他們自我去弄明白。之后講十年以后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我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能夠隨時飲用。他們?yōu)榇烁械娇鞓。回顧各自十年的生活?jīng)歷,他們對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因自我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后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xiàn),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學生透過自讀自悟了解故事資料,懂得幸福是什么,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潛力;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必須的閱讀潛力、感悟潛力和語文綜合運用潛力,也掌握了必須的學習方法。選取這篇課文一方面思考到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有哲理,能夠引發(fā)學生對幸福的思考,對生活的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上課時主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渲染、激活課堂氛圍。為學生帶給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幸福是什么》是一種超人體童話,童話就是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兒童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或介紹科學常識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直接走進文本,把自我作為童話中的一員,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同時又讓學生走出文本,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看看自我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么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資料,理解幸福的含義。
2、情感目標: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我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我?guī)淼男腋,并懂得珍惜幸!?/p>
3、技能目標: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揮想象,編寫童話,提高合作探究潛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故事的資料,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我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我?guī)淼男腋,并懂得珍惜幸!?/p>
課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興趣:
1、出示“幸福”這個詞語
2、齊聲朗讀
3、討論:你認為怎樣才是感到幸福的呢?
4、引導: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出示課題)這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中的三個牧童也去尋找幸福,他們尋找的幸福與我們的幸福是不一樣的,我們去看看好嗎?
設計意圖: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fā)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本的基本點——幸福提出來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這個童話故事,去看看三個牧童尋找的幸福是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2、交流討論。(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
3、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嗎?
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齊讀)
設計意圖:找出中心句,圍繞著中心句去理解課文。
三、學習課文:
1、這三位青年是怎樣弄明白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2、理解三個青年說的話。
A、讀一讀
B、他們?yōu)槭裁磿械叫腋D兀?/p>
C、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想想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等會我來采訪你。(討論---采訪)
設計意圖:在讀中感悟,走進文本,把自我作為童話中的一員,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理解幸福是什么。
3、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嗎?什么時候呢?(4、5自然段)
4、師:在疏通泉眼時,他們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幸福。十年后,他們又來到了小井旁邊,那顆幸福的種子已經(jīng)結出了幸福的果實。
。ǔ鍪揪渥樱R讀)清澈的泉水仍舊那樣靜靜地流著。小井周圍的樹苗已經(jīng)長成枝葉茂密的大樹。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路上還看得見人的腳印,他們必須是到那里來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圍的沙地上有小鳥的爪印,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痕跡。三個青年快樂地看著這一切。他們感到自我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5、師:你看到的幸福的果實是怎樣的呢?和十年前一樣嗎?
出示句子比較:樹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經(jīng)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
A、讀一讀,感受十年后的幸福
B、喝水或打水的人們、動物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C、最終感受到“自我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6、師:這時他們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了,就如智慧女兒所說的------
(再次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設計意圖:運用前后比較來感受幸福,明白幸福的含義。
7、其實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人和事,聯(lián)系生活實際。
8、看來幸福是什么呢?------齊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9、那么同學們,你們幸福嗎?(相互交流,指名說)
設計意圖:透過對文本當中幸福的理解,又讓學生走出文本,在現(xiàn)實社會中去理解幸福是什么,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0、出示小詩小結:
幸福是幫媽媽做完家務時的滿足
幸福是考滿分時的興奮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學時臉上的微笑,
幸福是幫忙同學時的快樂,
幸福是同伴之間的一聲聲問候,
幸福是……
設計意圖: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讓學生明白幸福就是給予。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仿寫詩歌。
六、作業(yè):
同學們,幸福就像是氧氣將我們圍繞,只要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就會發(fā)現(xiàn)幸福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在你給媽媽捶背時,你是幸福的;當你扶著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時,你是幸福的;當同學教會你一道難題時,你是幸福的,當你們送給老師一張節(jié)日的賀卡時,我們都是幸福的!總有那么一些幸福的瞬間讓我們感動于心,銘記于心,課后,請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幸福瞬間記錄下來吧!
板書設計:
十年前——清理老泉幸
治病救人
10、幸福是什么,十年間,做有用的事
耕地種麥子
十年后——幸福要靠勞動、盡義務做有益的事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資料,理解幸福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透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讀懂課文。
3、情感目標: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我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我?guī)淼男腋,并懂得珍惜幸福?/p>
教學重點:讀懂故事資料,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我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我?guī)淼男腋,從而懂得珍惜幸福?/p>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唱《幸福在哪里》后說:幸福究竟在哪里?幸福是什么?這天我們來共同探討“幸福是什么”。(板書課題)
2、談談你認為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狀況,糾正不正確的字音。
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地讀讀課文,畫出生字、生詞。
。ㄗ寣W生自由讀課文,小組交流生字讀音。教師巡視,糾正不當?shù)淖x書姿勢,留意學生的反映。)
三、快速默讀全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懭齻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我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透過自我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
1、(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并說說課文故事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書:挖小水井)
。2)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為了讓別人喝。)
(3)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個牧童弄懂這個問題了嗎?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2、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他們怎樣尋找幸福的?
。▽W做醫(yī)生,為人治;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yǎng)活多人)(板書)
3、十年后,三個牧童已經(jīng)變成三個青年,回答
他們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請你朗讀課文后說說。
4、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
。ㄍ高^自我的勞動,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五、談談你學了課文后有什么收獲
本文告訴我們幸福是靠勞動,很好地盡自我的義務,從而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
六、總結深化
這天,我們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學們今后必須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嘗到幸福和快樂。
七、拓展延伸
1、想明白何老師對幸福的理解嗎?我也寫了一首小詩,愿和大家一齊分享!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齊暢游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和孩子們一齊發(fā)現(xiàn)春的顏色。
幸福無處不在,
幸福就是看到學生快樂成長。
2、同學們,你們的幸福又是什么呢?聯(lián)系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我對幸福的理解。能夠是一首小詩,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板書設計:不懂幸福
體驗幸福:做醫(yī)生,救了很多人;
勤勞工作,對人有用;感到幸福
耕田種地,養(yǎng)活很多人。
明白幸福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三):
教材簡析:
《幸福是什么》一文是一篇搞笑的童話故事。故事講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引下去尋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們透過自我的經(jīng)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透過一個搞笑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就成了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理清故事脈絡,理解幸福含義。
2。朗讀句子,感悟就就句子的豐富涵義,寫出自我的理解。
3。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我給與別人或者別人給與的幸福,懂得幸福無所不在。
重點難點:
充分理解與感悟三個牧童十年后對于幸福的體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誰來給“幸福”找一找近義詞?
你生活中遇到過開心或者愉快的事情嗎?請你說給大家聽一聽。
是啊,多么幸福的事啊!但是,我們這天要學的這篇課文里的三個小朋友卻不明白幸福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提出要求:
1。準確朗讀課文一遍,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2。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誰?怎樣樣?)
。ǘ┓答伣涣
1。生字讀音狀況:
彼此鐵鍬樹杈詫異麥子義務興奮砌成
2。說說主要資料:三個牧童尋找幸福,十年后,他們找到了幸福。
。ㄈ┱业叫腋J鞘裁戳藛幔慨嫵鏊麄冋业叫腋5南嚓P句子。
初步理解感悟幸福:
出示三句話:
我給病人治病。
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忙別人,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
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工作。我勤勤懇懇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
地上長出麥子。麥子養(yǎng)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隨機理解句子。
理解:他們感到自我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這么小的事是什么事情?
這么大的好處是什么好處?
那時,他們感到幸福了嗎?從哪里能夠看出來?(快樂、激動、興奮)
三、深入理解幸福
幸福其實很簡單:挖一口小井
學醫(yī),治好病人
當消防隊員撲救獲救人當花匠種花美化環(huán)境
當農(nóng)民耕地種麥子,養(yǎng)活許多人
他們都是為了別人,同時也為了自我。
你們此刻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嗎?
寫一寫“幸福是————”
四:小結升華
出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潛力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會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學會把課文讀薄、讀厚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對話環(huán)境平等化、對話方式多樣化、對話主題深刻化、對話結果個性化。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與教師價值觀的導向要有機統(tǒng)一。
流程設計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媒體課件:聽,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讓我們來讀一個美麗的故事。
2.揭題: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多元對話
1.請大家盡情地讀讀課文,與課文交流、對話。
2.交流初讀心得。
語文(四年級)培訓資料教學設計JIAOXUESHEJI讀到此刻你有什么想說的了?你的收獲,你的疑問,你的感受等等,都能夠說。
A?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過的歌?題目為什么用“去年的樹”?等等。B?疑問:破折號的意思,為什么用“落”?C?感受:為小鳥的友情、誠信感動,為人類的亂砍濫伐憤慨,為大樹的犧牲精神感動等。
。ㄖ匾龑。)收獲:根據(jù)課后問題提示,說出課文大概資料。歸納把書讀薄的方法。詞語:煤油燈(詞義:實物演示)、伐木人(詞義:伐即砍。在本子上寫一個“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結:同學們初次與課文親密接觸,就有這么大的收獲。
三、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ㄒ唬┳屛覀冏哌M課文,繼續(xù)深入地讀書。也許你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你的感受還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課文中多次寫到了小鳥和大樹是好朋友,你能把這些句子找出來嗎?
1.……是好朋友。
2.……又來找他的好朋友大樹了。
3.……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
那么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確實是好朋友?讀讀書,把這些重要的詞句畫下來。
。ǘ┙涣。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處,令人羨慕!讀。
2.分別時的對話。
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聽出鳥兒和樹分別時的情緒了嗎?(悲哀或樂觀、難舍難分。)
自由找朋友練讀、指名、男女生讀。
小結:分別時是那么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朝夕相處的(好朋友)。
3.怎樣找的語句。
為了找到自我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樣樣找的?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心急如焚、堅定不移地找,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4.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
(1)“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明白嗎?”
(3)“小姑娘,請告訴我,你明白火柴在哪兒嗎?”
任選一句自由練,指名讀。
?你著急了。
?你在為大樹擔心。
?你體會得真好。
?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樹。
這回,咱們都是正焦急地尋找朋友的小鳥了,讓我們一齊讀。
1)讀著讀著,誰被小鳥的真情感動了?來,請剛才在練習表演時演小鳥的同學上來。你們就是那只小鳥了。你們在教室里邊飛邊詢問著你的好朋友大樹,想讓誰做你的配角跟你對話,你就能夠在誰的跟前停下來。
2)學生做小鳥,自找合作伙伴練讀。
3)小鳥,你找到朋友大樹了嗎?找不到朋友,小鳥都快急瘋了。讓我們再一齊讀這三句話。
4)教師采訪“小鳥”。(可憐的小鳥,找不到朋友大樹,你心里怎樣想?你在心里呼喚大樹是嗎?怎樣呼喚的?)
5)總結: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是那樣焦急、擔心、急切,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四、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a.圖:村子里,煤油燈旁,兩個好朋友相聚了,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b.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問了?
(交流:為什么“睜大眼睛,盯”?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為什么用了兩個“看”?)
讓我們互相之間盡情地交流、對話吧。你能夠提問題,也能夠解答別人的問題。
這兩個“看”,飽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戀啊。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我往日朝夕相處的朋友大樹。
多么守信的小鳥啊。
小鳥是多么留戀自我的朋友,他舍不得離開。
同學們,這會兒,你就是那只小鳥,你歷經(jīng)千辛萬苦,最后找到了已化為燈火的好朋友大樹。此時此刻,引讀課文最后一段,把小鳥換成“我”,再指導讀第二遍。(你們的朗讀,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動了。你們是這么讀的“睜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動情地讀一次好嗎?)
采訪:親愛的小鳥,你此刻最后看到朋友了,你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想說什么?(指名說。)你要走了,可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還想說什么?(再指名說。)
你們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鳥啊。
總結:這對朝夕相處的伙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小鳥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如今,應對已化為燈火的大樹,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小鳥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間最最寶貴的誠信。如果大樹有知的話,你想他會對小鳥說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jīng)學完了,但是,作為這篇美麗的文章的讀者,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想對誰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交流(大樹、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導說出多元、個性化的語言,如環(huán)保問題,奉獻話題等)。
六、回歸課題,升華理解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么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五):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資料,明白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構成自我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構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透過自學來讀懂。此刻就請大家自我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我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學習新課
一、了解文章資料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明白)
2.牧童們之后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我對課文資料的理解自由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為他們從自我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忙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明白什么叫“很好地盡自我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職責。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職責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職責是孝順父母。把自我就應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我的義務”。)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我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推薦: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的用心性比較高,教師在那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二、演課本劇
1.分主角朗讀。
推薦: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匯報演出。
作業(yè)布置
閱讀自我喜歡的童話。
本課小結
(根據(jù)當時情景而定)
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么
。ǹ縿趧颖M義務有益的)
幫忙別人有用的養(yǎng)活別人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0-06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5篇11-02
幸福是什么10-06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10-10
《幸福是什么》教案11-02
《彝家娃娃真幸!方虒W設計04-16
幸福是什么作文(精選23篇)10-08
幸福是什么作文(精選64篇)12-20
中班主題教案《幸福是什么》06-01
幸福是什么作文600字(精選48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