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典字曼成
《李典字曼成》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方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典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也。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shù)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于壽張,又從擊袁術,征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乾還乘氏,慰勞諸縣。布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聽,遂殺乾。太祖使乾子整將乾兵,與諸將擊蘭、封。蘭、封破,從平兗州諸縣有功,稍遷青州刺史。整卒,典徙潁陰令,為中郎將,將整軍,遷離狐太守。
時太祖與袁紹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輸谷帛供軍。紹破,以典為裨將軍,屯安民。太祖擊譚、尚于黎陽,使典與程昱等以船運軍糧。會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絕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典與諸將議曰:“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軍不內御,茍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昱亦以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里,戰(zhàn)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從圍鄴,鄴定,與樂進圍高干于壺關,擊管承于長廣,皆破之。遷捕虜將軍,封都亭侯。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請愿徙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非慕純也。”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余口居鄴。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軍。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zhàn)。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能夠私憾而忘公義乎!”乃率眾與遼破走權。增邑百戶,并前三百戶。
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年三十六薨,子禎嗣。文帝踐阼,謚典曰愍侯。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十八》)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紹破,以典為裨將軍——裨:副貳
B.卿欲慕耿純邪——慕:羨慕
C.進、典、遼皆素不睦——素:平素
D.乃率眾與遼破走權——走:使┅┅逃跑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證明李典有良將謀略之才的一組是3分
、倥c諸將擊蘭、封。蘭、封破②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
、勰系廓M窄,草木深,不可追也④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
⑤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⑥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資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祖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時,負責運送軍糧的李典與程昱被高蕃阻斷水路,李典等未按太祖指令轉走陸路,果斷渡河擊敗高蕃,打通了水路。
B.李典隨夏侯惇阻擊劉備時,夏侯惇不聽李典勸阻,受劉備引誘,誤中埋伏,多虧留守的李典率部及時施救,劉備望見救兵趕到,這才撤軍。
C.李典伯父李乾在世時,即與宗親賓客數(shù)千人定居乘氏,后李典為替太祖充實郊野地區(qū),主動申請移民魏郡,并最終率宗族一萬三千人移居鄴。
D.李典年齡雖小,但在軍中被奉為長者,與他的道德修養(yǎng)、處事作風不無關聯(lián),如合肥一戰(zhàn),他大公無私,主動請戰(zhàn),與張遼并力擊退孫權。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軍不內御,茍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能夠私憾而忘公義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4、B(慕:效仿)5、B(①非李典所為,⑤⑥不能體現(xiàn)謀略之才)6、D(“主動請戰(zhàn)”不恰當)
7、(1)軍隊中能夠不執(zhí)行內廷的命令,如果對國家有利,自己拿主意是能夠的,就應盡快攻打他們。(內御,利,專,亟各1分,句意1分,專譯成“獨斷專行”亦可)
。2)這是國家大事,只看將軍的計謀是怎樣的,我怎能正因個人恩怨而忘了國家大義呢!(決定句1分,顧,能夠,私憾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之李典字曼成譯文
李典字曼成,是山陽鉅野人。李典的叔父叫李乾,有英雄氣概,在乘氏聚合了幾千家賓客。初平年間,帶領眾人追隨太祖,在壽張擊敗黃巾軍,又跟隨太祖打擊袁術,征討徐州。呂布作亂,太祖派李乾回到乘氏,慰勞當?shù)馗骺h。呂布手下的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降李乾,想讓他一齊叛亂,李乾沒有聽從,他們就殺了李乾。太祖讓李乾的兒子李整帶領李乾的兵馬,與其他將領一齊攻打薛蘭、李封。薛蘭、李封被打敗后,李整跟隨太祖平定兗州各縣立了功,慢慢地升遷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調任潁陰縣令,任中郎將,帶領李整的軍隊,后升任離狐太守。
當時太祖和袁紹在官渡對壘,李典率領宗族和部下向太祖軍中輸送糧食布匹。袁紹被打敗后,太祖任命李典為副將軍,駐軍于安民。太祖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二人,讓李典和程昱等人率領宗族和部下用船運送軍糧。適逢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帶兵駐扎在黃河上游,斷絕了李典程昱運糧的水道,太祖命令李典和程昱:“如果船只不能透過,就下船從陸路運送。”李典與將領們商議說:“高蕃的軍隊鎧甲少卻依仗占據(jù)著水道,他們心理懈怠,攻打他們必須會取得勝利。軍隊中能夠不執(zhí)行內廷的命令,如果對國家有利,自己拿主意是能夠的,就應盡快攻打他們。”程昱也認為正確。于是,李典率軍向北渡過黃河,攻打高蕃,打敗了他,水道因此恢復暢通。劉表讓劉備向北擴張,劉備到了葉城,太祖派李典跟隨夏侯惇抵抗他們。劉備一天早晨燒毀營地離去,夏侯惇帶領各部追擊劉備,李典說:“賊人無故退卻,懷疑他們必須有埋伏。南邊道路狹窄,草木深長,不能追啊。”夏侯惇不聽,與于禁一齊追擊劉備,李典留守軍營。夏侯惇等人果然陷入敵人的伏擊圈,作戰(zhàn)不利,李典率軍前往救援,劉備望見對方的救兵到了,才解散包圍離去。李典隨太祖圍攻鄴城,鄴城平定后,與樂進一齊在壺關包圍了高干,在長廣攻打管承,都打敗了對方。升任捕虜將軍,封
都亭侯。
李典的宗族和部下三千多戶人家,都居住在乘氏,他自己請求將宗族和部下家屬遷往魏郡。太祖笑著說:“你想效仿耿純嗎?”李典謝恩說:“我駑笨怯懦,功勞微薄,但是蒙受的恩寵和封賞過于豐厚,實在就應讓全宗族人都出力;再說征伐之事還沒有平息,就應充實都城,以便(隨太祖)控制天下,不是郊仿耿純。”于是把宗族和部下一萬三千多人移居到鄴城。太祖嘉獎他,提拔他任破虜將軍。他同張遼、樂進駐扎在合肥,孫權率眾包圍了他們,張遼想領命出戰(zhàn)。樂進、李典、張遼平時不和睦,張遼擔心他們不答應,李典慷慨地說:“這是國家大事,只看將軍的計謀是怎樣的,我怎能正因個人恩怨而忘了國家大義呢!”帶領部眾與張遼一齊打退了孫權。于是他又獲得一百戶的封地,連同以往的,共三百戶。
李典喜好學問,尊重有學問的人,不跟其他將領爭功。尊敬有才能的士大夫,留意翼翼得猶如自己不如別人,因此軍中人都稱他是忠厚的人。他三十六歲時逝世,兒子李禎繼承他的爵位。文帝登基后,追加李典的謚號為愍侯。
【李典字曼成】相關文章:
知心不散,曼曼傾城美文10-06
何曼婷愛著你的歌詞10-07
渴望成蝶_650字08-19
成與敗500字作文10-06
曼歌一曲舞忠魂散文10-06
關于曼珠沙華花語-鮮花禮儀07-28
秋思成冢作文1000字07-21
留得往事成回味_850字08-10
學成識識成智智成謀謀成業(yè)的美文10-06
關于相思成愁成傷的是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