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閱讀精選(1):
4.23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旨在讓各國政府與公眾更加重視圖書這一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時期望借此鼓勵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fā)現閱讀的樂趣,增強對版權的保護意識,并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不可替代貢獻的人表示敬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取4月23日的靈感來自于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qū)大眾節(jié)日“圣喬治節(jié)”。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并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征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巧合的是,這天是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3位著名文學大師的辭世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巧合之外,則是人們對書籍的熱愛和對閱讀重要性的深層認識。主旋律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禮貌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
閱讀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水平。為進一步激發(fā)全面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閱讀精選(2):
1995年,國際出版商協會在第二十五屆全球大會上提出“世界圖書日”的設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將方案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后,俄羅斯認為,“世界圖書日”還應當增加版權的概念。設立世界讀書日的推薦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靈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qū)的“圣喬治節(jié)”。另據圖書館雜志,世界讀書日來源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qū)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于深山,勇士喬治只身戰(zhàn)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為“圣喬治節(jié)”。節(jié)日期間,加泰羅尼亞地區(qū)的居民有贈送玫瑰和圖書給親友的習俗。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
閱讀精選(3):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世界讀書日,閱讀盛事多。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5個“世界讀書日”。自“世界讀書日”確定以來,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紛紛舉辦各種活動鼓勵閱讀。但為何會把“世界讀書日”定在4月23日呢
1926年,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首次設立“西班牙自由節(jié)”,并把偉大作家塞萬提斯的生日10月7日作為這個節(jié)日的慶祝日。
1930年慶祝活動移到4月23日——塞萬提斯的忌日,碰巧這一天是加泰羅尼亞地區(qū)的民眾弘揚其民族文化的大眾節(jié)日。加泰羅尼亞首府巴塞羅那是西班牙文化出版業(yè)的中心,書籍從而成為這個文化節(jié)日的主角。每到這一天,當地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回贈一支玫瑰花。由此相沿成習,如今每到這一天,書籍減價10%,玫瑰花的價格則陡然上漲。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fā)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讓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西班牙的提議,將每年4月23日正式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并在1996年更名為“世界讀書日”(又名“世界圖書日”、“世界書香日”、“世界讀書日”),以鼓勵人們閱讀,以及紀念那些為促進人類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4月23日在世界文學領域具有特殊好處。世界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維加都于1616年4月23日逝世。莫里斯·德呂翁、弗拉基米爾·納博和曼努埃爾·梅希亞·瓦列霍等著名作家也都在4月23日出生或辭世。
此后,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會廣泛開展各種與閱讀相關的活動。據資料證明,自“世界讀書日”確定以來,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此項活動。很多國家在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圖書館、媒體、出版商、學校、商店、社區(qū)等機構團體在這一段時間里都會做一些贈書、讀書、演戲等鼓勵人們閱讀的事情,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jié)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