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后反思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后反思
我們的學習進入了第七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執(zhí)著的追求”。單元閱讀提示里這樣說:“我們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并進行不懈的追求!
本單元的第一課是《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我結合教科書、教參書等相關資料梳理出了兩個課時的幾個任務:
第一課時的課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務有: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2、再讀課文,概括課文內(nèi)容;3、深讀課文,說說伽利略的疑問是怎么產(chǎn)生的。
第二課時的課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務有:
1、伽利略為了證明自己的實驗是怎么做的呢?2、伽利略做實驗的時候別人都有哪些反應?結合文中的插圖,選擇一個角色,說說當時人們的想法、做法和說法;3、文章告訴我們了一個什么道理。
課背完后,我把這些任務又再一次糅合在一起,結合我課堂的突破點——《語文課巧設主線讓課堂思路清晰》我陷入了沉思,目前這一課的思路是成熟的,但是確是傳統(tǒng)的、古板的、老套的、牽著學生走的、打不開學生思維的……于是,我開始尋找本課的主線,定成了“伽利略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我把授課的思路進行了整理:
圍繞主線“伽利略是個什么樣的科學家?”我預設學生可能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1、從課文第三自然段伽利略產(chǎn)生疑問,同學們會覺得伽利略是個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思考的科學家;
2、從課文第四自然段伽利略宣布在比薩斜塔上做實驗,會同學們覺得伽利略是個敢于與事實爭辯的科學家;
3、從課文第五自然段伽利略做實驗時人們的反應,同學們會覺得伽利略是個不顧雜念、執(zhí)著的科學家;
4、從課文最后實驗的成功,同學們會更加肯定伽利略是個對權威尊重而不盲從,對真理有著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的科學家。
比較兩次授課思路,前者是牽著學生走的,后者是學生自己去找答案的,雖然在課堂上所學到的課本知識是一樣的,但是學生得到的鍛煉確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學生的思路可以完全打開,我想讓學生更加受益的課堂才是好的課堂。
在我的課堂上我要嘗試第二種授課方式,這節(jié)課的鉆課也讓我的課堂突破點有了一個新的突破口——圍繞人物的品質設計主線,這種思路目前可以用在描寫人物的文章中,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全神貫注》、《魚游到了紙上》、《父親的菜園》我都將進一步的進行嘗試。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反思11-03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反思總結09-27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反思01-15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案09-12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04-23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案范文03-07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10-09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04-22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06-27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