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
“現(xiàn)行的教本就是最好的參考書!薄爱敃镜膬热菀呀(jīng)不能滿足我們的教學時,教師要大膽刪改,選取最適合本地區(qū)的孩子的資源進行教學!
這是我去年參加省優(yōu)質課堂觀摩活動時,一位參與人教版編寫的教授說的話。這兩句話,到現(xiàn)在我還記憶猶新。因為它告訴我:要相信書本而不能迷信書本;要善用教科書而不能盲從教材;要用一顆科學的、研究的心去教我們的書,這樣才是對我們的教科書最大的尊重,對教研最大的尊重。
本學期,我們學校數(shù)學科組對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內容進行研究,打磨精品課。該開展研究,老師們就嚷開了:精品課是什么概念?我們這樣一間小學校,基層中的基層,也能搞精品課,我沒有本事,你去搞吧!蔽覇枺骸盀槭裁次覀兙筒荒芨悖俊薄拔覀兊幕A不好,我們的設備不夠先進,我們對電腦不夠精;還有,我們想不來這么多花俏的課件,人家的課件都美死了,都不用書本的內容,我們要是用書本的內容,輸定了!”
老師們的話讓我無言以對,是的,比賽嘛,“先進”兩個字在任何時候都吃得開。我們只是一間基層學校,要開展精品課程,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放棄不是我們的作風,獲不獲獎,一點關系都沒有,關鍵是我們要研究,要進步,要發(fā)展,精品課程建設市里的教研重頭戲,一定要踐行!
我跟老師們說:“課件再美,也就是完成教學的輔助工具,它只是教學手段的載體。如果書本原有的材料已經(jīng)足夠我們完成教學,我們就把最簡單的事情最好,那就是成功!我們追求不來精美,我們就追求樸素美!黃愛華老師拿著一根粉筆就能上出讓人叫絕的好課,我們只要在這過程中努力了,進步了,就達到我們的要求了!”我把上面這兩句話跟老師們說,大家仿佛有所感悟,就開始研究了。
于是,我們就開始動手。上什么課我們早就確定了,這跟我們學校的校驗已經(jīng)我們學校的課題生相符合的,就上二年級的“角的初步認識”。
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書本的主題圖生動有趣,知識面豐富,切合學生生活,完全符合我們的學情,足夠我們順利進行教學的,就沒有必要再標新立異,我們好好利用教科書。把它用好,上好。
考慮到要讓老師們實實在在地發(fā)展,而不是“做”一個漂亮的課。用這樣的程序:備課——說課——集體備課——試教——修改——試教——修改——定型這幾個步驟來進行。
彭老師設計的這節(jié)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建立角的概念。
學生對于角究竟有多少認識呢?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生曾經(jīng)有過觀察物體的學習體驗,學生覺得在長方體、正方體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說對于角的認識他們是比較模糊的,只是直覺中感覺角應該是尖尖的,另外學生也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角的認識首先應該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讓學生自己指指身邊的角,學生指出后教師將學生指的在黑板上畫出,當發(fā)現(xiàn)老師畫的和自己說得不符合時,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知識體系發(fā)生了矛盾,在矛盾中感知原來自己所說的只是角的頂點,角還需要有兩條邊,并規(guī)范了摸角的方法。
二、重視操作活動,提供適當?shù)牟牧希ぐl(fā)學生探索的興趣。
通過折疊、拼擺、測量、制作學具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主動探索中建立具體感性認識,從而輕松理解并掌握各種特征,更好地實現(xiàn)學習目標。概念的獲得或者空間觀念的建立,要能夠讓學生自我建構,不能夠就概念而概念。老師設計了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探索和建構的興趣。找,就是找到角在生活中的原型,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各種各樣的角,豐富學生對于角的感性認識,實踐證明,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越豐富那么形成認知就越容易,感性經(jīng)驗越多,學生的認識就越完整。看,就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來人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形——角,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區(qū)分出各種各樣的角是有相同點的,通過相同點的尋找概括出角所共同具有的本質屬性,從而概括出角的特點,和角的各部分名稱,在這些步驟中,學生調動了生活經(jīng)驗,充分的運用感知覺,饒有趣味的自我建構了角的概念,這個概念雖然可能還不夠完整,但是在孩子們的心里,應該是一種非常清晰的幾何圖形。
【《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10-06
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10-0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0-0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0-13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范文10-0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范文10-06
人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0-0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5篇)06-1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4篇)10-0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