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3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角的度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在這個單元中,主要有四部分內容:(1)直線、射線和角(2)角的度量(3)角的分類(4)畫角。
它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接著學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這節(jié)課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針對學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教師常常抱著習以為常的心態(tài),要求在熟記量角“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的三大步驟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技能訓練。在教學角的度量中,覺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的學生,掌握的較難,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jié)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后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我認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與學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頭做的,中心點與零刻度線找起來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給學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學生對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個方向讀數容易受錯覺指引,再加上有兩排數據,有時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線沒找準外,視覺上產生的錯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么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于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于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范,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變了策略,除了指名上來量角,集體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么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還有,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如何指導學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對量角器的產生過程(知識的源頭)中去,不能只讓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識性的靜止狀態(tài),而無法用思維的連續(xù)性去指導量角行為的連貫性,“量角器為何能量角”這一問題解決了也就突破了量角這個難點。
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在接到小組教學活動開始通知后,老師們仔細斟酌,確定了各自的教學內容,明確了教學目的及教學重難點;準備過程中,大家隨時探討,相互啟發(fā),王肖老師為了講好編碼這一內容,課前做了大量的知識、資料和課件的準備工作。這其中我們還得到了張鐵良、龔良江兩位老師熱心的幫助,使得我們得以順利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同時也為孩子們能直觀、形象的理解這一內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小組教學后,授課老師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及時聽取老師們的評課,幫助自己進行反思。經過反思,我們認為本次小組教學,我們突出了以下幾方面:
1、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解決于生活實際問題。王肖老師創(chuàng)設了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借助探究身份證號碼中的秘密來學習編碼知識,為突出學有用的數學,王肖教師在課上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為全校同學編碼,為新樓盤編碼等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一下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學生們思維活躍,興趣濃厚,編碼方法多樣,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同時,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老師們的小組教學課,可以看出老師們平時非常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如;王宏老師做題前,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然后先讓同學敘述比較方法,思路清楚后,再進行比較。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促進數學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小組教學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教研還在隨時隨地的進行。通過反思我們發(fā)現,王宏老師在教學多位數大小比較時可以充分發(fā)揮主題圖的'作用,領會編者的意圖,滲透分類的思想;把數的改寫這一內容,作為下一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就更好了?傊〗M教學給我們每位老師產生的幫助和影響是長遠的,它不僅使我們在教學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還增強了我們年級數學教研組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xù)發(fā)揚我們團隊的長處,開展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數學,與我一起任教四年級的老師是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心里有一種無形的壓力。當然這是一次鍛煉的機會,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zhàn)。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課堂及課余時間上,在課堂上我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課余時間則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年級組長對我的教學也起了很大的幫助,經常和我討論教學和互相聽課,也使我很快的走上了數學教學的正軌,一個學期即將過去,下面談談這學期在教學上的得與失。
一、教學方法有待提高。
本學期有幸參加了數學教研活動,但不管是上公開課也好,還是平常的“常態(tài)課”,我始終有一個感覺,自己對課堂如何把握、對怎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對如何準確嚴密的使用數學語言等許多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在對教材、教法、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的'處理以及和學生的融合等方面。
二、課堂上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本身就是一門很嚴密的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所存在的問題就是在課堂上不敢放手讓學生去想,有些問題需要合作學習,然后探討得出結論的,我缺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我擔心放手讓讓他們去做了,他們會太自由,從而講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導致完不成教學任務。其實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給他們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動的,他們喜歡“玩”,有時候不防讓學生也“玩一玩”數學。
三、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接觸,我發(fā)現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課堂紀律得不到保證。這個學習態(tài)度包括他們平時上課的表現和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有些學生對自己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結果無所謂,上課吊兒郎當,想聽就聽,不聽就干自己的“事”,做小動作、找旁邊的同學講話,自己不認真學習還影響其他同學。還有一部分同學對待作業(yè)馬虎大意,缺乏良好的解題習慣,在審題上不夠細心,解題時書寫不夠規(guī)范。當然也不乏有一些所謂的“懶漢”,課堂作業(yè)不及時完成,回家作業(yè)漏做甚至不做的是大有人在。雖然經過一個學期苦口婆心的教育,有部分同學已經改觀了,但還有一部分“屢教不改”的,紀律也好了些,希望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他們能有所轉變。
四、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學生。
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好表率。小學生很會看樣,他很會關注老師怎么做,我經常聽到有學生說“老師說話不算話,答應我們的事自己沒有做到”。是啊,教師可能是因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疏忽了學生,但這樣的事情不能出現太多,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當然也不要放松對學生的要求,該完成的作業(yè),一定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不能讓學生有拖拉的不良學習習慣。
改進措施:
1、要進一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指導自己的實踐工作,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盡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2、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使學生能認真及時地完成作業(yè)。
3、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情境,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在探究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4、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習比較有困難的學生,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輔導,鼓勵他們,還可以讓他們自己找互幫小組,進行比賽學習,激勵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后階段我才用了后,效果還是很好的。
5、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課堂教學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
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待自己改善,雖然前幾個單元的考試的成績不理想,它給了我壓力,我相信它也將成為一種強大的動力,激勵我前進。我會和學生一起,不斷努力,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數學教學反思02-12
數學教學反思09-2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0-06
數學線上教學反思01-06
數學廣角教學反思01-07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6-06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08-04
《橢圓》數學教學反思01-18
數學教育教學反思03-27
數學作業(yè)的教學反思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