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部編《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精選3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jié)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1
部編版的教材增添了很多新課文,但是像《坐井觀天》這樣的老課文依然保留,在教學完這一課后,我有了這樣一些想法:
學生閱讀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包括:復(fù)雜的思維活動,復(fù)雜的情感活動,復(fù)雜的語言實踐活動。一般來說,這三種活動總是有機結(jié)合、難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動的趨向性(如好奇、興趣、動機等)又往往對思維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產(chǎn)生制約和影響,因而情感活動呈現(xiàn)不穩(wěn)定性,具有調(diào)控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低年級學生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學生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豐富的情感被激發(fā)才會有表達的強烈欲望,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新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更體現(xiàn)兒童的情趣,更反映兒童的思想。教師要以文本為依托,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傾心營造與兒童心靈相通的情境,讓滋潤兒童語言、生命發(fā)展的陽光跳進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準確捕捉學生的閱讀情感活動并予以適時引導。
我通過引導,讓學生潛心會文,通過直覺思維,感性體驗,吸收精妙語言,逐步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蘊。學生們再次分角色朗讀時,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入情入境。練習5分鐘以后,當我讓小組上臺表演時,有幾個小組的學生斗爭著要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被調(diào)動了起來,他們不但能夠大膽地分角色朗讀,有的還邊讀邊做動作!真是有聲有色,情境再現(xiàn)課堂之上。
但是后來我想,雖然我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孩子,同時也注意到如何體現(xiàn)老師的“導”。分角色朗讀的訓練,我先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yōu)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可是對于一些后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他們讀得并非是聲請并貌,甚至有些疙疙瘩瘩。我們是否可以在引導之后,孩子們自學練讀之前,我先和個別學生分角色朗讀,全班評價后再讓孩子深入研讀。是否可設(shè)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哪些地方怎樣讀才會讀得更好?這樣設(shè)計,既可以不挫傷后進生自信心,又可以這些孩子一個模范學習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全體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再一次跟文本深入對話,改進先前的不足,注意把握住重點詞句的朗讀。
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2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jié)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要給學生有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習慣。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要求。讀書時思考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都向?qū)W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復(fù)讀課文,大部分內(nèi)容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對暫時不懂的問題,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輕易放過,而是適時地要求學生再讀課文解決。特別強調(diào)邊讀邊思考,使朗讀、提問緊密結(jié)合。學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為什么要爭論天的大小這個問題,然后我因勢利導,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這就是讀書方法的指導)在此基礎(chǔ)上,又組織學生討論、釋疑。
其次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到達表演讀的程度。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朗讀,不光學生潛在的朗讀才能得到開發(fā),還能使學生讀中更透徹的理解文章的寓意。
(二)、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著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zhuǎn),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主導作用不是教會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為使學生今后自己會學。
上課時我讓學生充分質(zhì)疑,再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采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始終注意“導”,始終注意聽取和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不斷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思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里,為什么錯,經(jīng)過反復(fù)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jù),不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
(三)、重視語言文字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通過適當?shù)木毩,鞏固并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我在課上注意讓學生反復(fù)練習讀書,并且還重視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的說話能力。在朗讀和說話的訓練中,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如文中的詞語“無邊無際”,先讓學生理解本詞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說說哪些事物是無邊無際的,這樣學生的理解很透徹了,還能運用了。學過這些好詞,我們不就是為了學以致用嗎?還有學生讀了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那段文字后,先讓學生弄懂什么是“大話”。同學們逐一解釋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說出來”“沒有根據(jù)的話”“假的”“太夸張了”,經(jīng)過教師的不斷點撥,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逐步向課文中所表達的意思靠攏。在組織學生討論“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含義和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這一問題時,我還聯(lián)系前面所學過的成語,“管中窺豹”“一葉障目”,讓學生更深一層的了解其含義,并強調(diào)要求學生把先后幾個同學的發(fā)言連起來說完整一些……這樣的說話訓練不僅鞏固課文中所學的知識,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
在這堂課上,我雖然努力的想教會學生怎樣讀好青蛙和小鳥的話語,可是還是缺乏具體的明確的指導,所以朗讀效果還不盡人意。再者,當我說道:“同學們,你們喜歡課文中的誰。俊,學生都說道了小鳥,而本文意在通過故事讓學生了解這個成語故事,并懂得“坐井觀天”的含義,而我的這一問題將學生帶進了胡同,有點偏離軌道的傾向,值得深刻反思。
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3
為了上好《坐井觀天》,我進行了三次磨課。我最有體會的還是最后的拓展環(huán)節(jié)。
第一次試講時,我是這樣拓展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坐井觀天》,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看誰講得好。這樣的拓展,不僅可以讓學生復(fù)述課文,鞏固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二次上的時候,我又改為了這樣的設(shè)計:今天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成語故事,下節(jié)課講給同學聽。這樣延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復(fù)述能力。
第三次上的時候,我又改為了續(xù)編故事:假設(shè)青蛙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什么呢?它又會說些什么呢?它還會怎么想呢?請你仿照課文的寫法,接著寫青蛙和小鳥的對話。一開始,學生覺得有點難,我就自己做了個示范: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雙腿用力一蹬,跳上了井沿。啊,它看到了無邊無際的藍天,天上飄著幾朵白云,美麗極了!青蛙很驚訝,它大聲地對小鳥說:“朋友,你真的`沒說大話,天真的是無邊無際啊!毙▲B說:“走,我?guī)闳ッ利惖奶镆坝瓮!边^了一會兒,不斷有學生舉起高高的手,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出乎我的預(yù)料。
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青蛙跳出井口,看見天是無邊無際的。心想:小鳥說的是對的,自己的想法是錯的。于是,它不好意思地對小鳥說:“朋友,真得向你學習。原來世界是那么大,那么寬,那么美。”“只要你勇敢地走出去,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不僅大得很,還很精彩。”小鳥謙虛地答道。
另一個學生是這樣寫:青蛙跳出井口,它睜開眼一看,哇,真美啊!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綠綠的草。小鳥在樹上唱歌,柳條隨風起舞。青蛙知道自己弄錯了,低著頭對小鳥說:“朋友,你說的是真話,天真的是無邊無際,大得很。以后請你當我的導游,帶我周游世界!毙▲B自豪地說:“沒問題。世界那么大,我們要去看看!
還有這樣寫的: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就跳出了井口。它站在井沿上看見了藍藍的天,茂密的森林、廣闊的草地、高高的山。原來天和小鳥說的一樣——很大!心想:我一定要給父母帶一架望遠鏡回去,讓父母也長長見識。于是,它對小鳥說:“小鳥朋友,我錯了,天真的是大得很。你能帶我逛逛嗎?”“沒問題。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毙▲B答道。
經(jīng)過這次的拓展訓練,我覺得語文老師要多為學生設(shè)計訓練思維和想象力的寫作訓練,只要你設(shè)計合理,不要低估你的學生,結(jié)果一定會讓你驚訝。
【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0-18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9-20
坐井觀天的教學反思02-11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9-03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0-06
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1-08
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3-26
《坐井觀天》優(yōu)秀教學反思10-10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5篇01-21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精選15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