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基層教育者的反思新課改

    時間:2022-10-03 11:43:28 教育反思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基層教育者的反思新課改

      令行禁止的師生“合作探究”

    有關(guān)基層教育者的反思新課改

      在一節(jié)音樂課上,老師說:“4人一組,大家一起來創(chuàng)作歌詞!”于是,學生在教師的命令下迅速分組,然后七嘴八舌地討論。老師說:“停!”學生迅速坐好,教室頓時鴉雀無聲。

      不到30歲的萬偉老師告訴記者,她觀摩到的新課改公開課,無一例外地都可以看到學生們的“自主合作探究”!昂孟裆倭诉@種令行禁止的‘合作’,就不能算是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

      作為江蘇省教研室的一名教研員,萬偉越來越覺得那些課改專用詞和公開課就像是“南京夫子廟的廟歌”(夫子廟地區(qū)商家喜歡反復播放同一首流行歌曲),初聽時優(yōu)美動聽,聽多了只有厭煩麻木。

      另一次,年輕的萬偉老師被校方安排到主席臺就座。年邁的校長在臺下帶頭鼓掌,請專家們對作為新課改成果的幾節(jié)公開課“多提寶貴意見”;臺下的老師們則面無表情地掏出紙和筆做起筆記。

      當時,萬偉覺得有些詫異,這樣的評課方式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嗎?在課堂上,要求教師與學生能夠“民主、平等、對話、合作”,一旦出了課堂,這些理念就被拋至腦后。

      不過,評課時萬偉并沒有說出這些困惑,她把心里話寫在了日記本上:

      “也許我們并不缺少先進的教育思想,我們?nèi)鄙俚氖窍冗M的教育文化和培育先進教育文化的土壤。由于慣例、惰性、教條主義及潛意識等因素的制約,課改從剛開始的轟轟烈烈逐漸歸于平淡而瑣碎的日常教育實踐!庇捎谟泻芏嗦犘抡n改公開課的機會,漸漸地,萬偉開始對整個新課改進行了自己的思考。

      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以更隱蔽的方式潛藏在教學中

      2001年起,萬偉兼任江蘇省常州市的課改聯(lián)絡(luò)員。那一年,新中國成立后的第8次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42個國家級試驗區(qū)試行。經(jīng)過國家級實驗區(qū)、省級試驗區(qū)試點后,至2005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改在江蘇已經(jīng)全面推行。

      萬偉認為新課改并不完全是自上而下的“強推”。剛宣傳課改那陣兒,從基層的教育主管部門領(lǐng)導到學校的校長老師都表現(xiàn)出相當大的熱情,認為這是改變教育現(xiàn)狀的契機。所以一說起各種教育理念來都如數(shù)家珍,特別是那些課改專用詞語。

      比如老師們愿意把自己定位為“平等中的首席”,這一稱謂原指樂隊中的第一小提琴手,課改后常常被用來給教師定位,強調(diào)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zhuǎn)變成學生學習中的組織者、合作者。

      校長們普遍對“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抱有熱情,他們要求老師在課堂中不能機械地按原先確定的思路教學,應根據(jù)情況靈活調(diào)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流程,使課堂處在動態(tài)和不斷生成的過程中,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

      “與課改前相比,并沒有看到什么實質(zhì)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只是以更加隱蔽的方式潛藏在課堂教學中!

      在一節(jié)課文題為《學與問》的語文課上,萬偉聽到的只有老師的不停追問,“你喜歡這篇文章中的哪一段?”“為什么喜歡這一段?”“你能否嘗試給課文分段”……在學習這篇倡導質(zhì)疑精神的文章時,學生根本就沒有提出問題的機會。

      “語文老師們似乎總是被一種無形的教學模式束縛著,這種模式下培養(yǎng)出的學生或許成績不錯,但很難培養(yǎng)出真正熱愛語文的人。”課改4年之后,萬偉發(fā)現(xiàn)在類似的公開課,依然是“只看到首席,看不到平等”。

      是在改改改但還是要把考考考放在首位

      教育改革的焦點往往落在對應試教育的批判上!盀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fā)展”、“平等、自主”、“多元化評價”、“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都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但是,在推行的過程中萬偉發(fā)現(xiàn),應試教育從來沒有因為課改而有絲毫的削弱,甚至愈演愈烈。當各種教育理論編織著童話的時候,教師和學生卻一如既往,披星戴月地應付高考。

      一位來自連云港師專的老師特地找到萬偉,“既然高考制度不改,你們?yōu)槭裁催要宣傳課程改革,F(xiàn)在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反而加重了,因為他們不僅要應付高考,還不得不應付課改。”聽到這些話,萬偉一時語塞,事實上,正如2004年發(fā)生在南京的“高考之痛”那樣,很多人認為是新課程改革拖了高考的后腿。

      在高考成績多年位居江蘇省第一的南通,一些校長對此毫不諱言,“新課改,改、改、改。南京的課改搞得好吧?現(xiàn)在家長們坐在學校門口要分呢”。至今,南通一些縣中還在給學生油印課改前的老教材,因為一些老師認為新課改中所謂的啟發(fā)式教學是在“兜圈子”。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一些教師也開始迷茫和躊躇起來,開始四處打探起課程改革的“命運”,不時地試探上層行政領(lǐng)導者們的態(tài)度,生怕自己因為消息的閉塞而誤入了課改的“歧途”。

      于是,當校長和教師們口口聲聲地說:“我們的教育理想是以人為本,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時候,學校的櫥窗里張貼的卻是學校近幾年的高考升學率;當很多的專家學者包括教師們在深惡痛絕地批判應試教育以及教育中的不公平現(xiàn)象時,卻在為自己孩子的擇校而奔波,接送孩子參加各種高考補習班。

      從思想到文化有多遠 課改的路就得走多遠

      即便是作為課改推動者的萬偉也遭遇著這種“分裂”,倡導著“平等、自主”課改理念的教育者們也不得不心照不宣地“多談成績,少說不足”。而直接從事課改實踐工作的老師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教育工作者自身都達不到新課改的標準,那么他們將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生?”萬偉時常感到困惑。

      “新課程改革究竟會不會成功?”課程改革開始以來,萬偉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疑問。越來越多的社會現(xiàn)實讓她明白,理論走向?qū)嶋H,思想成為事實,的確不那么簡單。根深蒂固的制度、偏見和慣例是當前課改面臨的重重阻力,一旦人們放棄了抗爭,惰性成為一種潛隱無聲的內(nèi)在約束力,教育的真理常常被慣例吞噬在按部就班的教學里,得不到弘揚和發(fā)展。

      “事實上,教育改革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過程,從思想到文化有多遠,課改的路就得走多遠!

    【基層教育者的反思新課改】相關(guān)文章:

    新課改教學反思10-07

    新課改教學反思10-19

    物理新課改總結(jié)反思11-23

    新課改中生物教學反思10-07

    新課改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0-06

    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2-30

    初中英語新課改的教學反思11-01

    新課改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0-07

    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反思教師課改反思10-19

    新課改中生物教師對教學的反思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