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1
教育部于20xx年頒發(fā)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廣東省作為全國首批四個實驗省份之一,于20xx年9月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各地普通高中結合我省實際,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不斷總結和反思。三年來,通過各級教育部門、教研員和教師的努力,各地普通高中對新課程的認識不斷提高,克服了各種阻力,使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從無到有,由點到面,開課率不斷提高,學科教學逐步規(guī)范化,課程的管理也逐步走入正軌。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改革的實驗準備和實施
1、提前介入新課程
作為首批進入實驗的四個省區(qū)之一,我們在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研制過程中,參加了《技術課程標準》的編制,《技術課程標準解讀》的編寫;并為國家級培訓承擔了《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研修手冊》、《理解與實施通用技術新課程》和《普通高中新課程通用技術教學指導》的編寫任務,現均已正式出版,為順利實施新課程做好了準備。
2、編寫通用技術教材
20xx年12月,廣東省由教育廳教研室、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省出版集團聯(lián)合策劃,啟動編寫粵教版普通高中各學科教材的工作。我們集中了省教研室、華南師大和部分學校的專家、教授和第一線教師,積極申報立項,其中通用技術學科教材獲教育部立項通過,為全國四套版本的教材之一。經過艱苦努力,XX至20xx年年,全套教材共九個模塊的14冊課本和教學參考書全部通過教育部審查,陸續(xù)在我省和其他省市的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投入使用,為課程改革做出了重大貢獻。據了解,現在選用粵教版教材的省、市、自治區(qū)有山東省、安徽省、陜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湖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
3、教材選用情況
20xx年6月,各地開始選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材。不同版本的通用技術教材由各地級市教材選用小組自主選擇。我省選用了教育部通過的四套教材中的三套,即粵教版、蘇教版和地質版通用技術教材。其中粵教版通用技術教材有主要15個市選用,約占2/3;蘇教版通用技術教材主要有5個市選用,約占1/3;另有1市由省教育廳安排試驗地質版通用技術教材。我們一直非常重視教材的選用工作,鼓勵各地各校根據當地實際和學校情況,選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利于通過互相交流,互相提高,促進課程的開設,提高教學質量。
4、教師培訓工作
在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每年都舉辦省級骨干教師培訓班,各市、區(qū)(縣)每年也都要舉辦各級通用技術教師培訓班,為學校培訓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各級培訓的舉行,基本上保證了任課教師在上課前達到上崗要求,做到了“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有力地保證了開課的基本條件。
20xx年7月,與華南師范大學共同舉辦了廣東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培訓班。本次培訓是廣東省新課程首次通用技術教師全員培訓,采取了專題講座、參與式研討交流、教育教學實踐等多種培訓形式,聘請了課標組的專家和各版本教材主編來授課,專家們的講課深受學員的歡迎。通過這些講座,使學員們初步了解了通用技術,為課程的實施打下了基礎。
20xx年6月,與省教育學院共同舉辦了廣東省國家級高中通用技術骨干教師培訓班。培訓班由教育部技術課標組主持,通用技術課標組核心成員全部到位,就高中通用技術教學進行了系統(tǒng)的交流和研討。培訓班上還請廣東實驗中學等四位老師進行了案例分析,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實例。
此外,我們還多次承擔了對使用粵教版通用技術教材的有關省市的教師培訓任務,對山東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湖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地的教師進行了粵教版通用技術教材培訓。
二、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改革實驗的進展情況
1、學科課程從無到有,由點到面,開課率不斷提高
通用技術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中的新學科,開設的難度比較大。廣東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以來,各地各?朔似鞑脑O備和場地的不足、缺乏專業(yè)師資隊伍等困難,逐步開設了通用技術課程。20xx年僅有少部分市的'一些學校嘗試開設,20xx年開始,全省各市基本上都有學校開設,課程的管理也逐步走入了正軌。
20xx年11月至多20xx年年5月,為了全面了解全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有關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推動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我們對全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比較系統(tǒng)的調研(見粵教研室〔XX〕32號關于開展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調研工作的通知)。調研工作以20xx年11-12月為主,20xx年年1-5月又結合其它工作進行了補充調查。據部分地市的調查統(tǒng)計,全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課率平均為60%左右。有些市的開設情況比較好,如廣州市全市有130多所高中學校,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校88所,未開課的學校40多所,開課率達67.8 %;深圳市共有普通高中學校53所,其中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校有37 所,未開課的學校16所,開課率為70 %。從總體來看,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情況目前還很不平衡,但形勢比新課程開始的時候已有很大好轉。同時,各地在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管理方面也進行一些探索,在開課的準備、師資培訓、設備設施、教學評價等方面都積累了一些經驗,出臺了一些辦法和措施,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2、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能力逐步增強
建設一支穩(wěn)定的師資隊伍始終都是通用技術學科教學實施的重要前提。由于首次全省通用技術教師全員培訓是在新課程開始之前,學校的實施方案和教師的崗位還沒有完全確定,因此參加培訓的教師基本都是臨時從各學科抽調的,其中很多人在新課程開始后并沒有任通用技術教師;加之高考方案公布后又轉回其它學科一批,使本來就相當難找的通用技術教師隊伍人員更加缺乏,新課程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近兩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學校對通用技術課程的認識有所提高,教師隊伍的建設才有了一定的起色。目前的教師經過幾輪的國家級、省級和市區(qū)級培訓,以及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的開展,教學能力已經有了較大的提高,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已經逐步走向正軌。
據不完全調查統(tǒng)計,目前的通用技術教師約有一半參加過各級培訓,本科學歷的占90%以上,?苹蛞韵虏坏10%;專職教師不足1/3,兼職教師超過2/3。以廣州市為例,登記在冊的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師有267人,參加過培訓的為149人,占55.8%;本科學歷的251人,占94%,專科學歷的16人,占6%;專職教師45人,占16.9%,兼職教師222人,占83.1%。
3、開展教研、科研,課堂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學科、教師和教學的需要,適時舉辦了各種教研活動,如經驗交流、教學研討、案例評選等,并出版了通用技術案例集,以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各級教教研員也積極組織各種類型的教學研究活動,尤其是注意發(fā)揮校本教研的作用來促進教學。各級教研部門重視教研活動的開展,有的市如湛江,還成立了通用技術教研會,除了通過集體備課、互相聽課、說課交流、評選論文和案例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外,還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以彌補初期培訓工作的不足。
開展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過程中,我們充分體會到,越是薄弱的學科,越要加強教學研究工作,發(fā)揮教學研究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各級不同類型教研活動的開展,廣大教師在教學常規(guī)方法、教材分析、教學手段、教學基本技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氛圍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對于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20xx年4月——6月,制定了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實驗的指導思想、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目標和任務、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內容和體系、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實施、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教學評價、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規(guī)定了通用技術課程每周開課不少于2課時,必修2個模塊以上。
20xx年12月,舉辦了廣東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案例評選活動。由全省各地普通高中選送的案例評選出優(yōu)秀案例,并編寫了案例集,錄制了教學光盤配套下發(fā),供學校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參考。
20xx年4月,我們在珠海承辦了第二屆通用技術四省區(qū)協(xié)作會議。出席會議的有課標組核心成員、廣東、海南、山東、寧夏四個實驗省(區(qū))的教師和教研員,還有江蘇、福建2個準實驗區(qū)的代表,以及一些相關院校的教學、科研人員等共80多人。會議內容有經驗介紹、現場觀摩、說課交流、專家講座,討論互動等,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20xx年1月份,參加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組織的《普通高中新課程各學科教學指導》編制工作,承擔了通用技術學科教學指導的編寫任務,該書現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20xx年6月,我們制定了《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通用技術科模塊教學要求》,為課程開設、教學正規(guī)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教學評價制訂了標準,為新課程的進一步實施打下了基礎。
20xx年年9月,舉辦了廣東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工作研討會。會議的內容為通用技術課程實施情況交流;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工作研討;通用技術課程現場教學觀摩和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論文評選等。全省各市普通高中有80多位教師、教研員、學校領導參加了會議,共提交了36篇論文,參觀了番禺中學和仲元中學2個現場,觀摩了2節(jié)現場教學。會議針對通用技術教學的現狀,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會議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初步的解決方案,為進一步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基礎。
此外,我們還組織省內教師參加了海南(第一屆)、山東(第三屆)、寧夏(第四屆)通用技術協(xié)作會和天津的通用技術研討會,我省代表提供的經驗、論文、和說課的質量較高,很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深受各地會議代表的歡迎。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還十分重視以科研促教學,鼓勵教師開展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學科研,如教學設計、教學課例、評價方式、學分認定、教學策略等。各市各校現在已有一些不同級別的科研課題立項,開始了課題研究。這些課題有教師個人的研究課題,也有以學?平M為課題組的研究課題。研究的范圍包括高中學生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研究、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理論研究、高中通用技術教材研究、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研究、通用技術課程評價研究等方面。教學科研的開展,推動了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使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2
教育部于XX年頒發(fā)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廣東省作為全國首批四個實驗省份之一,于XX年9月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各地普通高中結合我省實際,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不斷總結和反思。三年來,通過各級教育部門、教研員和教師的努力,各地普通高中對新課程的認識不斷提高,克服了各種阻力,使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從無到有,由點到面,開課率不斷提高,學科教學逐步規(guī)范化,課程的管理也逐步走入正軌。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改革的實驗準備和實施
1、提前介入新課程
作為首批進入實驗的四個省區(qū)之一,我們在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研制過程中,參加了《技術課程標準》的編制,《技術課程標準解讀》的編寫;并為國家級培訓承擔了《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研修手冊》、《理解與實施通用技術新課程》和《普通高中新課程通用技術教學指導》的編寫任務,現均已正式出版,為順利實施新課程做好了準備。
2、編寫通用技術教材
XX年12月,廣東省由教育廳教研室、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省出版集團聯(lián)合策劃,啟動編寫粵教版普通高中各學科教材的工作。我們集中了省教研室、華南師大和部分學校的專家、教授和第一線教師,積極申報立項,其中通用技術學科教材獲教育部立項通過,為全國四套版本的教材之一。經過艱苦努力,XX至XX年年,全套教材共九個模塊的14冊課本和教學參考書全部通過教育部審查,陸續(xù)在我省和其他省市的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投入使用,為課程改革做出了重大貢獻。據了解,現在選用粵教版教材的省、市、自治區(qū)有山東省、安徽省、陜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湖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
粵教版通用技術教材14冊課本和教學參考書列表
選修模塊
03《電子控制技術》 04《建筑及其設計》
05《簡易機器人制作》06《家政與生活技術》
07《服裝及其設計》 08《汽車駕駛與保養(yǎng)》
09《綠色食品》 10《營養(yǎng)與飼料》
11《農副產品營銷》 12《無土栽培》
13《病蟲害的預防與預測》
14《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品種引進》
3、教材選用情況
XX年6月,各地開始選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材。不同版本的通用技術教材由各地級市教材選用小組自主選擇。我省選用了教育部通過的四套教材中的三套,即粵教版、蘇教版和地質版通用技術教材。其中粵教版通用技術教材有主要15個市選用,約占2/3;蘇教版通用技術教材主要有5個市選用,約占1/3;另有1市由省教育廳安排試驗地質版通用技術教材。我們一直非常重視教材的選用工作,鼓勵各地各校根據當地實際和學校情況,選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利于通過互相交流,互相提高,促進課程的開設,提高教學質量。
4、教師培訓工作
在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每年都舉辦省級骨干教師培訓班,各市、區(qū)(縣)每年也都要舉辦各級通用技術教師培訓班,為學校培訓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各級培訓的舉行,基本上保證了任課教師在上課前達到上崗要求,做到了“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有力地保證了開課的基本條件。
XX年7月,與華南師范大學共同舉辦了廣東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培訓班。本次培訓是廣東省新課程首次通用技術教師全員培訓,采取了專題講座、參與式研討交流、教育教學實踐等多種培訓形式,聘請了課標組的專家和各版本教材主編來授課,專家們的講課深受學員的歡迎。通過這些講座,使學員們初步了解了通用技術,為課程的實施打下了基礎。
XX年6月,與省教育學院共同舉辦了廣東省國家級高中通用技術骨干教師培訓班。培訓班由教育部技術課標組主持,通用技術課標組核心成員全部到位,就高中通用技術教學進行了系統(tǒng)的交流和研討。培訓班上還請廣東實驗中學等四位老師進行了案例分析,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實例。
此外,我們還多次承擔了對使用粵教版通用技術教材的有關省市的教師培訓任務,對山東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湖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地的教師進行了粵教版通用技術教材培訓。
二、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改革實驗的進展情況
1、學科課程從無到有,由點到面,開課率不斷提高
通用技術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中的新學科,開設的難度比較大。廣東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以來,各地各?朔似鞑脑O備和場地的不足、缺乏專業(yè)師資隊伍等困難,逐步開設了通用技術課程。XX年僅有少部分市的一些學校嘗試開設,XX年開始,全省各市基本上都有學校開設,課程的管理也逐步走入了正軌。
XX年11月至多XX年年5月,為了全面了解全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有關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推動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我們對全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比較系統(tǒng)的調研(見粵教研室〔XX〕32號關于開展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調研工作的通知)。調研工作以XX年11-12月為主,XX年年1-5月又結合其它工作進行了補充調查。據部分地市的調查統(tǒng)計,全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課率平均為60%左右。有些市的開設情況比較好,如廣州市全市有130多所高中學校,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校88 所,未開課的'學校40多所,開課率達 67.8 %;深圳市共有普通高中學校53所,其中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校有37 所,未開課的學校16所,開課率為70 %。從總體來看,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情況目前還很不平衡,但形勢比新課程開始的時候已有很大好轉。同時,各地在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管理方面也進行一些探索,在開課的準備、師資培訓、設備設施、教學評價等方面都積累了一些經驗,出臺了一些辦法和措施,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2、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能力逐步增強
建設一支穩(wěn)定的師資隊伍始終都是通用技術學科教學實施的重要前提。由于首次全省通用技術教師全員培訓是在新課程開始之前,學校的實施方案和教師的崗位還沒有完全確定,因此參加培訓的教師基本都是臨時從各學科抽調的,其中很多人在新課程開始后并沒有任通用技術教師;加之高考方案公布后又轉回其它學科一批,使本來就相當難找的通用技術教師隊伍人員更加缺乏,新課程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近兩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學校對通用技術課程的認識有所提高,教師隊伍的建設才有了一定的起色。目前的教師經過幾輪的國家級、省級和市區(qū)級培訓,以及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的開展,教學能力已經有了較大的提高,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已經逐步走向正軌。
據不完全調查統(tǒng)計,目前的通用技術教師約有一半參加過各級培訓,本科學歷的占90%以上,專科或以下不到10%;專職教師不足1/3, 兼職教師超過2/3。以廣州市為例(資料最全),登記在冊的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師有267人,參加過培訓的為149人,占55.8%;本科學歷的251人,占94%,專科學歷的16人,占6%;專職教師45人,占16.9%,兼職教師222人,占83.1%。
3、開展教研、科研,課堂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學科、教師和教學的需要,適時舉辦了各種教研活動,如經驗交流、教學研討、案例評選等,并出版了通用技術案例集,以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各級教教研員也積極組織各種類型的教學研究活動,尤其是注意發(fā)揮校本教研的作用來促進教學。各級教研部門重視教研活動的開展,有的市如湛江,還成立了通用技術教研會,除了通過集體備課、互相聽課、說課交流、評選論文和案例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外,還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以彌補初期培訓工作的不足。
開展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過程中,我們充分體會到,越是薄弱的學科,越要加強教學研究工作,發(fā)揮教學研究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各級不同類型教研活動的開展,廣大教師在教學常規(guī)方法、教材分析、教學手段、教學基本技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氛圍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對于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XX年4月-6月,制定了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實驗的指導思想、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目標和任務、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內容和體系、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實施、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的教學評價、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規(guī)定了通用技術課程每周開課不少于2課時,必修2個模塊以上。
XX年12月,舉辦了廣東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案例評選活動。由全省各地普通高中選送的案例評選出優(yōu)秀案例,并編寫了案例集,錄制了教學光盤配套下發(fā),供學校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參考。
XX年4月,我們在珠海承辦了第二屆通用技術四省區(qū)協(xié)作會議。出席會議的有課標組核心成員、廣東、海南、山東、寧夏四個實驗省(區(qū))的教師和教研員,還有江蘇、福建2個準實驗區(qū)的代表,以及一些相關院校的教學、科研人員等共80多人。會議內容有經驗介紹、現場觀摩、說課交流、專家講座,討論互動等,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XX年1月份,參加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組織的《普通高中新課程各學科教學指導》編制工作,承擔了通用技術學科教學指導的編寫任務,該書現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XX年6月,我們制定了《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通用技術科模塊教學要求》,為課程開設、教學正規(guī)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教學評價制訂了標準,為新課程的進一步實施打下了基礎。
XX年年9月,舉辦了廣東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工作研討會。會議的內容為通用技術課程實施情況交流;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工作研討;通用技術課程現場教學觀摩和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論文評選等。全省各市普通高中有80多位教師、教研員、學校領導參加了會議,共提交了36篇論文,參觀了番禺中學和仲元中學2個現場,觀摩了2節(jié)現場教學。會議針對通用技術教學的現狀,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會議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初步的解決方案,為進一步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基礎。
此外,我們還組織省內教師參加了海南(第一屆)、山東(第三屆)、寧夏(第四屆)通用技術協(xié)作會和天津的通用技術研討會,我省代表提供的經驗、論文、和說課的質量較高,很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深受各地會議代表的歡迎。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還十分重視以科研促教學,鼓勵教師開展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學科研,如教學設計、教學課例、評價方式、學分認定、教學策略等。各市各,F在已有一些不同級別的科研課題立項,開始了課題研究。這些課題有教師個人的研究課題,也有以學校科組為課題組的研究課題。研究的范圍包括高中學生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研究、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理論研究、高中通用技術教材研究、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研究、通用技術課程評價研究等方面。教學科研的開展,推動了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使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省普通高中技術新課程實驗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新課程實驗階段總結04-05
2022年普通高中政治新課程培訓總結(通用10篇)08-25
實驗動物專業(yè)技術工作總結03-04
新課程工作總結03-16
新課程培訓工作總結07-26
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03-26
學校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04-25
省商會全年工作總結06-09
廣東省工作總結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