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1
《金蟬脫殼》一文所描述的是自然界中一個神奇有趣的現(xiàn)象,平時不太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是很難看到這一奇特景象的。同學們也一樣,幾乎沒有人見過。根據(jù)文章的學習重點——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其奇特神奇。我想,光靠文字是不足以讓學生真正理解的。于是,在課前,我查找資料,上網尋找合適的課件和動畫,以便讓學生更好地認識。
教學第一自然段,我指導學生抓住句子“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干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币驗檫@句話不僅簡要概括了金蟬脫殼的過程,還很形象地描述了金蟬脫殼的實質。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告訴我們金蟬脫殼的時間(傍晚)、環(huán)境(樹上、枝繁葉茂)以及即將脫殼的蟬的外形(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同時,較為具體地描述了金蟬脫殼前的情景。
文章的第四、第五自然段是重中之重,我先讓學生自己學習,邊讀邊想象蟬脫殼的樣子,圈畫出關鍵的字詞。學生熱情高漲,學習興趣很濃。我一邊巡視一邊詢問學生的學習情況,許多同學都不太理解文中對“蟬尾脫殼”的描寫。(蟬兒把它已經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這時,我開始播放先前找到的`課件(可惜不是動畫),學生因為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礎,帶上先前的思考與困惑,對課件中展示的脫殼過程有了清楚認識。
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就是在引導學生學習蟬脫殼的過程時,自己還是說的太多,沒有很好的讓學生自己去感悟。
同時這也是一篇狀寫動物的文章,結合這一單元的作文訓練,這篇課文應該是一篇很好的例文,因此學習寫作方法并且掌握如何將作文寫具體寫生動作為教學此文的重點。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理清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如何將蟬脫殼的過程寫具體,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寫作手法,將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領悟了文章的表達方法后,可讓學生觀察一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重點觀察動作,模仿本課寫法,寫觀察日記,為習作2的寫作做鋪墊。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2
《金蟬脫殼》讓孩子親眼目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引領孩子走進動物世界,聆聽動物的歌唱,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萌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在讀了課題之后,我讓觀察課文中的幾幅插圖,然后讓他們說說你找到金蟬了嗎?有的孩子把蟬殼說成了金蟬,有的孩子把出殼的蟬兒說成了金蟬。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這時,我讓孩子們結合第三自然段中對金蟬的'描寫:“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的亮光”,再判斷自己說的對不對,大家都搖頭了。在這一關鍵時刻,我出示了一張金蟬的圖片,學生們都不禁驚訝以來:“噢,原來這才是金蟬呀!”這時候,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了。我問他們是否愿意和我一起觀看蟬脫殼的過程,大家一致贊同。我們便隨著作者一起上了那棵樹,親眼目睹了脫殼的過程。
第四、五自然段,先讓學生反復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圈出有關詞語,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且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找出了“抖動”、“伸著”、“仰”、“撲”、“抓”、“抽”這些動詞,并能試著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盡管課文中對金蟬脫殼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細致,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離得較遠,根本沒有學生親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較抽象。因此,教學中,我相機播放了金蟬脫殼的畫面,由此激發(fā)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由于畫面不是動畫,過程不夠生動。
在此基礎上,追問:作者為什么能發(fā)現(xiàn)并用細膩的筆觸表現(xiàn)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是觀察,讓我揭開了金蟬脫殼的秘密;是觀察,讓我捕捉到了金蟬脫殼這奇特動人的情景?梢哉f,觀察揭開秘密、發(fā)現(xiàn)美好的鑰匙。怎樣才容易發(fā)現(xiàn)美呢?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三種觀察方法:一是有順序,二是有重點,三是有感情。學生不僅欣賞到了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還學到了觀察的方法。整堂課的學習應該說還是較滿意的。
【語文金蟬脫殼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金蟬脫殼》教學設計05-03
《金蟬脫殼》的教學設計07-12
語文的教學反思04-14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2-02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1-02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01-05
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1-08
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1-06
語文葉公好龍教學反思12-30
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