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2-10-06 09:34:56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錦9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錦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把握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并會在實際計算中應用.

     。玻ㄟ^學習加、減法的簡便運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并把握加、減法簡便運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明確要加的數(shù)或要減的數(shù)是接近哪個整百、整十數(shù);加上或減去整百、整十數(shù),多加了或多減了多少.

      教具和學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減法的意義是什么?

      2.根據1745 980=2725,直接寫出下面的得數(shù).

      2725-1745=( ) 2725-980=( )

      3.口算下面各題.

      574 200476-300247 20

      352-200615 300113 60

      (二)探求新知

      1.導入:利用復習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題113 60.

      教師敘述:同學們會很快地計算出113 60的得數(shù),因為60是一個整十數(shù).那么,怎樣很快計算出象113 59這樣算式的得數(shù)呢?首先我們要研究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演示“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出示課題)下載

     。玻虒W例1.(演示“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出示例1)下載

      育民小學圖書室新買來130本圖書.其中故事書46本,科技書34本,其余的是連環(huán)畫.買來連環(huán)畫多少本?

      (1)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自己解答.

      1304634130(46 34)

      =8434=13080

      =50(本) =50(本)

      (2)學生討論:兩種算法結果怎樣?哪一種算法比較簡便?

      (3)教師提示:

      從130里依次減去46和34,等于從130里減去46與34的和.

      3.學例2.(演示“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出示例2)下載

      計算295-128-72.

      (1)讓學生觀察題里的數(shù)目有什么特點?

      (2)讓學生聯(lián)系例1同桌進行討論怎樣計算比較簡便,為什么?

      (3)教師強調:從295中依次減去128和72,等于從295中減去128與72的和.而這兩個數(shù)的和恰好是整百數(shù),所以,先算 (128 72),再算295-200,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4.完成55頁“做一做”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567-55-145 470-254-46

      (三)鞏固發(fā)展(演示“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出示練習)

       下面各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263-96-104970-132-68

      400-185-15472-126-124

      168-28-72 437-137-63

      244 182 56200-173-27

      124 68 76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加、減法簡便運算的方法,希望同學們在實際計算中可以使計算簡便,提高同學們的計算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

       教材58頁7、18題.

      7題:下面各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18題:學校買來2500張白紙,第一次用去365張,,第二次用去335張,還剩多少張?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游戲:鴿子傳信

      游戲目的:

       1、通過游戲使學生進一步把握簡算的`方法,在計算中使一些計算簡便.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提高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游戲預備:

       1、全班學生分為5個豎排,每一豎排將有10名同學組成.

      2、預備一個畫有鴿子的信封,每個信封中裝有10道簡算題的試卷.

      3、教師在黑板上劃分出5個區(qū)位,然后分別貼出1——5的名次序號.

      4、分別給每一小組取個名字.

      游戲過程:

       1、把預備好的題裝入信封內,并放在每一組的第一個桌子上,老師開始計時由第一個同學開始答題,然后一個接著一個往下傳,當最后一名同學答完時把手中的題先交給老師然后再把自己的組名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在黑板相對應的區(qū)域上寫出來.

      2、比賽結束后,老師和同學一起來檢查信封中試題的正誤,最后排出比賽的名次.

      3、獲得本次比賽第一名的同學將每人得到一朵小紅花.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

      2、理解文章中部分實詞的活用和虛詞的意義。

      教學重點:

      1、體會本文寫景的特色。

      2、對比、反襯的手法。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設想:

      以讀代講,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課前準備:

      預習作業(yè):

      1、初讀課文,找出你不熟悉的字,加以解決。

      2、在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讀順課文。

      3、回憶《西湖游記二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可以由回顧單元提示中的本文與前兩課的不同入手。

      二、檢查預習

      1、字詞認讀強調:(1)部首的字:髻、鬟、鬣。[補充:鬢、鬈、鬃等字,都與毛發(fā)有關系(可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3、注意下列字的讀音:廿 鵠 鬣 茗 蹇 髻鬟 曝 呷 惡 墮三、

      熟讀課文:

      1、將生字帶入文中,自由大聲朗讀一遍,熟悉生字。

      2、同桌互讀互聽,可以將文章分開,一人讀一半,互相挑刺(可以從生字和斷句方面。)

      3、點讀,(可以選擇一男生和一女生賽讀,剩余男女聲側耳傾聽,注意長句的斷句。)

      老師強調長句的斷句:(1)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齊讀熟悉。

      三、譯讀:

      1、自讀自譯方式:對著課文大聲說譯文,借助注釋并調動原來的文言知識積累。

      2、靜悟:老師讀譯文,學生看課文。邊聽邊領會。

      3、齊讀鞏固

      4、點畫重點注釋(老師自己決定)

      四、當堂作業(yè)

      強化記憶生字詞第二課時

      五、賞讀

      1、導入

      會晤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先后擔任過吳縣知縣、京兆校官等,中間兩度告歸。晚年定居沙市(今湖北省沙市)。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兄弟三人中,也以他的才氣和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力求自由解放,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覺。有《袁中郎全集》。背景回放袁宏道始終無意于仕途,他萬歷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訪師求學,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游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西湖游記二則》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在登臨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創(chuàng)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游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jiān)助教。由于所任職務比較清閑,使得他有空閑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寫于此時。以上兩點可以由有參考資料的學生講解。教師導入語:《西湖游記》中描寫西湖全景的名句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波光如綾,溫風如酒(可以先由學生自己回憶)。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寫景偏重表現(xiàn)自然之美,《滿井游記》也有這樣的特色。

      2、默讀課文:要求:(1)用欣賞的眼光讀課文,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或提出一個有發(fā)現(xiàn)意義的問題。(2)同桌或者前后位的同學互相交流討論。

      3、探究(1)本文寫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體現(xiàn)?目的:體會作者那顆善感的心。(2)你能試著發(fā)現(xiàn)本文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特點嗎?試試看誰最具備發(fā)現(xiàn)的眼光!最具備科學家的頭腦!目的:積累學習寫景方法。特色探幽:明確①白描的手法。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沒有夸張、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極為簡練單純的筆法將其勾勒出來。如作者寫柳條,只用將舒未舒,柔梢披風8個字,但柳芽剛吐、枝頭鵝黃嫩綠的風韻,以及楊柳的動態(tài)美都活生生地再現(xiàn)了出來;寫麥田,用淺鬣寸許4個字便表現(xiàn)出初春麥苗的特征,文字也極為簡練。這種簡練的白描,有賴于作者對景物細致入微的觀察。②擬人的寫法。把景物擬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也便于在景物描寫中滲透進作者的感情色彩。我們來看作者對鳥和魚的描寫: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鳥的羽毛和魚的鱗鰭之間都洋溢著一股喜氣,這首先是因為作者心頭蕩漾著春天的喜悅。③生動的比喻。文中的比喻主要是用來寫景的,如用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來比喻明亮的春水,用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積雪融化后的山巒,這兩個比喻一氣相通,由明鏡而帶出對鏡梳妝的美人,顯得優(yōu)美熨帖,同時能讓人產生美好的聯(lián)想。本文中的比喻也有寫人的,用若脫籠之鵠來表現(xiàn)自己終于得以出游的愉悅,真是再真切生動不過了。

      4、理清線索,強化記憶,爭取背誦第二自然段。二、主題探尋這篇游記描繪了北京近郊滿井一帶美麗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現(xiàn)了作者厭棄都市官場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懷。

      三、基訓鞏固

      作業(yè)

      設計:

      見知識盤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范進中舉》是一堂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課,我的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的:1、探討小說中的諷刺藝術;2、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協(xié)作交流能力;

      3、寫作模仿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小說中的諷刺藝術

      教學難點:如何在小說中運用諷刺藝術。(通過對比、夸張的手法達到諷刺效果)

      電教手段:計算機網絡教學,學生和教師在網絡機房進行學習(教師指導,學生交流探討)

      素質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集體責任感、交流創(chuàng)新能力

      課件制作:素材搜集來自互聯(lián)網和教學參考資料,DreamWeaver MX制作網絡課件。

      使用軟件工具還包括:WORD、ASP、FLASH5.0、FireWork MX、CUTEFTP

      (制作:鄧湘云)

      教學環(huán)境:計算機網絡機房(校園網寬帶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

      課時安排:2課時

      1、創(chuàng)設情境封建科舉制度簡介,作者吳敬梓簡介

      2、明確任務

      l探求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

      l根據學習過程的提問,討論問題并做出結論。

      l模仿諷刺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寫一段諷刺小作品。

      3、協(xié)作學習

     、偎伎紗栴},形成小組觀點,并用BBS交流。

     、谛纬筛髯越Y論作品。

      為了完成任務,同學們需要經歷哪些過程?請仔細看下面的步驟,并按要求一步步進行。

      1)、分好三人小組(課前已經完成)

      2)、小組成員閱讀《范進中舉》文章中,59自然段。思考: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討論,把小組的結論寫下來。)

     。纠何覀冃〗M認為,

      3)、故事欣賞(《范進中舉》的圖片故事)

      4)、范進中舉前后有什么變化?胡屠戶又有怎樣的變化?作者用什么寫作手法來體現(xiàn)這種變化的?(閱讀課文,并作出總結,寫下來。)

      5)、在自由閱讀資料中任意選擇一篇諷刺小說閱讀,思考:小說中運用了什么方法來體現(xiàn)諷刺效果?(學習建議:選擇一篇小說,仔細閱讀,分析其中運用了什么手法達到了諷刺的效果,小組成員討論,并寫下你們的結論。)

      教師在網絡課件中列出如下資料:

     。秶跽f再來一次》馬克·吐溫(美國)(短篇)

     。豆賵霈F(xiàn)形記》節(jié)選李寶嘉(清朝)(中篇)

     。秷 應》 佚名(現(xiàn)代諷刺小說)(短篇)

      *示例:我們小組認為,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主要是

      6)、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xiàn)手法究竟是什么?請做出總結。

      7)、創(chuàng)作并討論。模仿并運用小說諷刺手法,小組創(chuàng)作一段諷刺小作品。最后到討論區(qū)發(fā)布小組結論和作品,和同學們交流。

      4、探討交流,給出評價

      小組成員在BBS上根據各個小組的發(fā)言,評價各個小組的作品。

      教師在課堂上給出總結性評價。

      課后,根據小組的課堂表現(xiàn)、發(fā)言記錄、課件中評價標準給優(yōu)秀小組鼓勵。

      在課堂教學完成以后,根據當時的記錄和回憶,寫下了這篇課堂實錄,做為日后參考和教后反思。

      《范進中舉》課堂實錄

      (在學習前要做的準備)

      1、全班以3人為單位劃分小組,小組實力平均;

      每個小組中有三個角色選擇

      信息處理員:負責搜集整理所需的資料

      信息發(fā)布員:負責將小組結論和作品發(fā)布到討論區(qū)

      創(chuàng)意小作者:負責組織語言,寫好小組結論總結和課堂習作。

      2、指導學生學習思想和方法:小組成員一起學習,交流協(xié)作,對自己和伙伴的學習過程都應該

      真負責,積極合作。強調只有以小組為單位達到教學要求才算達到了學習目標。

      3、預習課文

      實驗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因為在教學中,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可能導致更多可能。為此,我做了如下的安排:

      (1)為劃分好小組,教師首先要求課代表根據班級同學的情況,平時表現(xiàn)劃分小組,盡力做好能力平衡,因為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討論協(xié)作更加實際(如果分組能力不平衡,則會導致課堂上只有少數(shù)幾個小組認真完成任務,而其它小組無所事事),而且為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于探索。在小組的代號上也頗費了一點功夫,最后確定了奮進號、挑戰(zhàn)者、探索號、神州號等20多個小組代號。在學習之前,利用心理暗示,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在進入網絡教室,學習課文之前,對學生的學習思想指導很重要。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讓學生了解為什么采取這種網絡學習方式。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四位獵人去郊外狩獵,他們來到狩獵區(qū),獵人甲突然興奮的說:看!那里有野鴨!獵人乙是個身手敏捷的好射手,他定睛一看,屏住呼吸,舉槍就射,清脆的槍響過后,一只野鴨墜落在遠處的草地上。此時,獵人丙也帶著獵狗前往那個方向找尋獵物去了,等了一會兒,他帶著剛才射中的野鴨回來了。獵人丁則升起篝火,將野鴨做成了美味的佳肴。正當大伙分享今天的勝利果實的時候,獵人甲突然提出了問題:今天我們四人誰的功勞最大呢?同學們,你們認為呢?

      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各有不同,但都是集中在認可某個獵人的功勞這一答題思路上,經過一番七嘴八舌的討論,有一位同學提出了特別的想法:四個人功勞一樣大,因為這件事是依靠四個人分工一起完成的。(我認為,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邊聽邊在不斷尋求與其他人不同的答案,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其它同學對這個回答感覺有點意外,小聲議論起來。我暗喜,這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教師:很好!同學們,合作交流是現(xiàn)代社會的勞動者不可缺少的能力,它可以讓工作學習更有效率。今天我們就要運用這種能力來幫助大家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ㄟ@堂課,20xx年10月23日上午第一節(jié),課前針對學生進行了充分指導。包括上課過程簡介,操作方法和分組,角色等。課堂上,學生反應較快,大多數(shù)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入了討論區(qū),并留言。課堂教學得到了焦亞洲老師的協(xié)助。)

      上課前,提前5分鐘帶同學們進入教室,按課前分好的小組坐好,告訴同學們課件主頁的地址,簡要介紹了學習界面,開始上課。

      教學環(huán)境:(網絡機房的基本配備:無盤工作站,學生機60臺,配置:CPU賽揚1G,內存128M,整合主板。網絡是星形拓撲結構,學生機自帶100M網卡,教師服務器一臺,WEB服務器一臺,網絡機房寬帶接入英特網。這樣的硬件設備保證了網絡課件的正常運行和網絡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創(chuàng)設情景,課堂導入:

      小說是人類社會的百科全書,讀小說不僅能使人得到藝術享受,而且從中得到對社會、自然、人生的感悟。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長篇諷刺小說。這部小說的語言有著典型的諷刺藝術特點。

      這節(jié)課,同學們就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揭開小說諷刺藝術的神秘面紗。在這,你不僅是學生,也是一位小小鑒賞家,或者一位創(chuàng)意寫手,也可能是一個信息搜集、處理的行家。希望大家和自己所在的小組伙伴作為一個整體團隊,通過合作來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讓我們開始吧!

      課堂情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瀏覽課件頁面。由于課前做了分工,小組能力水平較平均(學習能力、信息能力),此時每個小組都能在信息搜集員的操作下開始閱讀、瀏覽課件內容。

      教師此時應該注意要求學生按步驟開展學習即可。

      三、聚焦任務,指導學習

      1、確定主題:通過教學目標分析確定本課主題探討小說諷刺藝術。

      2、明確課堂上要完成的三個任務:

      l探求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

      l根據學習過程的提問,討論問題并做出結論。

      l模仿諷刺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寫一段諷刺小作品。

      3、簡要介紹學習過程中要用到的軟件工具。

      四、循序漸進,交流協(xié)作

      同學們在瀏覽完前兩個內容基礎上,按照這一過程中的`學習步驟,進行學習交流。

      三人小組根據學習步驟中提出的幾個問題,成員之間討論交流,并將小組的結論用電腦記錄下來(輸入TXT文本)。在網絡課件中教師已經給出了一些網上資源,供學生查閱。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搜索與問題有關的資料。

      教師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到各個小組的身邊,指導學生討論或者檢查學習情況。課堂教學情況從表面看有些無序(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學生統(tǒng)一聽課,而此時,學生分組學習,分組討論)。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是在閱讀、思考、交流。

      課堂學生情況:學生在課堂中分小組學習,各個小組成員之間會有交流討論,而且各個小組的學習進度會有不同。各個學習小組會將自己已經討論出的結論發(fā)布在BBS上,供教師和其它小組閱讀評價。

      教師課堂指導:可在課堂上走入各個小組中,指導學生,也可以在BBS上對學生的回答結論點評,同時可將言之有理的小組結論推薦給同學們閱讀評價(用BBS留言簿)。同時針對小組學習中碰到的普遍問題,在課堂上給出有益的指導。

      五、模仿創(chuàng)作,評價探討

      學生在明確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以后,運用對比、夸張來創(chuàng)作一段諷刺小作品。

      這一過程中,學生將當堂創(chuàng)作,并將作品發(fā)布到BBS上,各個小組和老師會對作品做出自己的評價。

      在這種探討交流的氣氛中,學生敢想,敢寫,也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

      最后,更據各個小組的表現(xiàn),各組成員將按照評價標準里的內容給自己小組打分。

      教師也會在課后按照課堂表現(xiàn)情況和發(fā)言記錄,給予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以獎勵。

      教后反思、值得注意:

      1、閱讀速度與課堂適應能力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不平衡,日常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速度。

      2、學生的合作能力要培養(yǎng)。

      強調團隊合作;計算機是工具,學習工具;在協(xié)作學習的7個步驟中,有難度的可以先到討論區(qū)交流,然后一邊討論一邊完成后面的任務;蛘呦蚶蠋熣埱笾笇。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有一幅圖、一組詞語和一篇短文。詞語是圖中事物的名稱,多為家庭陳設和用品。圖畫內容是一個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報紙,媽媽在看電視,“我”讓爸爸媽媽吃水果,家庭充滿溫馨。

      教學目標設定: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和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能用多種方法自能識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

      識字與寫字

      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主要教學活動設計:

      我能自己識字啦

      活動目標:

      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學習用多種方法自能識字。

      活動準備: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說說它們的名稱。

      2、教學掛圖與生字卡片

      活動步驟:

      一、說一說,看誰知道得多

      1、師:小朋友們,昨天我們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你收集了嗎?下面,我們來開展一個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收集得最多。請你在小組內把你收集到的名稱說說,小組長把每個小朋友收集的數(shù)字記錄下來,比比誰知道得多。

      學生分四人小組開展活動。讓小組長記錄下小組成員收集的個數(shù),一會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記清楚同學們說了哪些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一會全班評比哪個小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體交流:誰收集的最多,報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稱,請他來說說。

      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在黑板上記錄學生的數(shù)字,以備評比。

      小結學生收集的情況,給優(yōu)勝小組頒獎。

      二、認一認,看誰點子多

      1、認識生字。

      師:家是我們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個人都離不開家。我們來看看這個家是怎樣的。(出示掛圖),這個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電器和其它用品,說說它們的名稱。

     。▽W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把生詞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全班討論: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你認識這些字寶寶?(如讀拼音幫助自己,用熟字來幫助識字,拆裝漢字、編兒歌等。)

      選擇自己喜歡的辦法自能識字。

      說說自己用了什么辦法,讀讀自己認識的.新的字寶寶。

      用抽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檢測。

      2、認識偏旁部首

      再讀“沙”“報”“晚”“燈”,認識偏旁部首,睜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與“”字旁,“日”與“”字旁的區(qū)別,知道“”“”兩個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說說自己還認識哪些含有這些偏旁的字。

      三、選一選,看誰最會動腦筋

      1、運用生字卡片同桌組詞,比比誰組得多。

      2、抽生口頭組詞,教師把用熟字組成的詞寫下來。

      3、出示下列詞語和句子,選生字填空:

      瀘州()報

      教室的墻上()著一()畫。

      上課不能隨便說()。

      我家的書()上有許多書。

      四、結合學生學習情況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shù)學第七冊《生活中的負數(shù)》單元第一課時《溫度》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讀寫。

      2、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教學重點、難點:

      1、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氣預報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地讀寫。

      教學過程:

      組織課前互動:

      同學們,張老師第一次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學習,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說說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學生介紹)

      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同學,看來我們班級一定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班級了。老師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這節(jié)數(shù)學課。你們準備好了嗎?好,那我們上課吧。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剛才那么多同學介紹了自己,說了自己的優(yōu)點,你知道張老師的優(yōu)點是什么嗎?告訴你,張老師的天氣預報播的最好,特像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你相信嗎?不信啊?那我就播一段你聽聽,但是請你邊聽邊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將新聞中的數(shù)據記錄在課前老師發(fā)給你的那張紙上,看誰的記錄方式最簡單、最清楚……(播新聞,播音員:20xx年11月2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氣溫分別是:昆明15℃,?21℃,長沙5℃,西安0℃,天津—2℃,長春—8℃,哈爾濱—15℃。今天的天氣預報就為您播報到這。學生記錄)

      張老師播的怎么樣?天氣預報天天播,看來溫度很重要,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溫度”(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正負號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總結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

      請同學們把你記錄數(shù)據的方法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選出你們小組認為最合理、最簡單、最清楚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學生匯報)

      選出“+、-”的方法,你們想的`真好,和數(shù)學家想的一樣。

      (二)會讀溫度,及溫度的相關知識。

      你知道怎樣讀這些溫度嗎?(學生會就學生說)

     。1)“℃”這個符號,我們讀作“攝氏度”

     。2)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3)師:每組桌面上都有一張圖片,誰愿意也學學“天氣預報”播音員,來播一下天氣預報?(指名一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仔細聽,你能從播報的溫度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邊聽邊思考,匯報)

     。ㄈ⿻褂脺囟扔嫳硎旧钪械臏囟

      在生活中我們用什么來測量溫度呢?——(溫度計)

     。1)認識溫度計

      出示:溫度計,(學生拿出溫度計,每小組一個)從溫度計上你知道些什么,又觀察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1、0刻度線是紅色標出的;

      2、上面還標有數(shù)字:零以上的數(shù)字越來越大,零一下的數(shù)字也越來越大。

      3、 0以上是零上的溫度,0以下是零下的溫度。

      4、一個小格表示一度。

      5、有一個℃的符號)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幫助學生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技巧

      情感目標:幫助學生體驗團結互助帶來的積極情感。

      行為目標:讓學生能夠學會與他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技巧。

      【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夠學會與他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1、 活動道具:筷子、報紙若干

      2、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觀察島

      師:大家好,歡迎來到心理課堂,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安老師。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讉很有趣的片段,我們一起來看下。大家要仔細看,因為看完之后,我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師:短片看完了,大家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嗎?

      生:(這三個短片都是關于團結的,大家團結一致,抗擊敵人,最終獲得了勝利,保護了自己。)

      師:這位同學觀察的很仔細,提煉的主題也很準確,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活動主題:團結的力量。

      二、體驗分享:活動營

      活動一:折筷子

      師:中國有句俗語:“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苯酉聛,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理解下這句話的意思。大家的面前都放有一雙筷子,請大家拿起其中一支,聽口令行動。當老師喊道“3”的時候,自己用力去折筷子,看看結果會怎么樣。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123。

      生:咔嚓

      師:好清脆的“咔嚓”聲,我想問問大家,折一根筷子的感覺怎么樣?

      生:很容易就折斷了。

      師:很多學生都表示so easy,這都不是事兒。那么接下來,老師想請大家按照組為單位,將組內剩余的筷子聚合到一起,然后由每小組的每個小朋友都試一試,看看誰能把這一把筷子折斷。

      生:(嘗試折筷子)

      師:老師觀察到,即使大家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奈何不了這一把筷子。這說明什么道理呢?

      生:

      師:通過這個游戲大家都體會到了,要折斷一根筷子很容易,但是要是把一把筷子折斷的話,就很難。這就說明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如果大家齊心合力的話力量就會變得很強大。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可以告訴大家,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就會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們相信嗎?

      活動二:踩報紙

      師:大家看,老師的手里現(xiàn)在有一張報紙,大家猜一猜,這張報紙上可以站多少個人?如果把報紙折疊呢?在折疊呢?(老師一邊折疊,一邊將同學們的競猜數(shù)板書到黑板上。)好,那接下來,我們就要來進行挑戰(zhàn)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挑戰(zhàn)的規(guī)則:

      踩報紙游戲規(guī)則:

      1、 每組抽出5名同學來參加比賽,當老師發(fā)出“開始”的指令的時候,參賽隊員要想法設法把腳放在一整張報紙范圍內,并堅持5秒。如果有學生的腳超出報紙范圍,就會被淘汰。淘汰的組員離開比賽現(xiàn)場,剩余的組員繼續(xù)比賽。

      2、 將報紙對折,剩余的組員繼續(xù)在老師的指令下將腳放在報紙范圍內,并堅持5秒。規(guī)則同上。

      3、 繼續(xù)將報紙對折,比賽。

      4、 經過三個回合的比賽,組內留下人員最多的組獲勝。

      師:現(xiàn)在請各小組討論,派出參賽隊員。

     。ū荣愡^程)

      師:經過激烈的比賽,第*小組獲得了勝利,F(xiàn)在有請這些小組的成員上臺領獎并和大家分享你們成功的秘訣。

      生:

      師:他們說的非常好,請下臺。接下來我們來請其他小朋友說一說,你們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師:看來想要團結力量大,還需要一定的技巧,那現(xiàn)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剛才大家分享的經驗,來總結下,在團結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三:總結提升:分享屋

      師: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總結的團結的經驗呢?

      生:

      師:整理歸納

      1、有計劃和安排

      2、合理分工,各司其職。

      3、信任合作伙伴

      4、多鼓勵合作伙伴

      5、有意見不一致時,要一起商量,不能一意孤行。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相信大家都懂得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同時也掌握了如何團結力量最大的技巧。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希望大家可以學以致用,運用今天所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本節(jié)課到底結束,謝謝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六年制語文十冊閱讀課文《火燒云》,寫得生動活潑,刻畫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細觀察外,無疑得益于獨到的寫作方法。

      一、著力鋪墊;巧設懸念

      文章開篇說“火燒云上來了”,但緊接著作者并沒有寫火燒云,而是描繪霞光。文中用了五個“……變……”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著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動物改變了本色,大地萬物紅彤彤、金燦燦的。這霞光從何而來?原來“火燒云上來了”。這就從側面為火燒云的露面作了鋪墊、強烈渲染,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教學這一段時,可采取如下步驟:

      1.課文中是寫什么時候的火燒云?

      2.文章開篇就點題寫道“火燒云上來了,但緊接著寫的什么?(讀讀、劃劃)

      3.為什么不直接寫火燒云,而要“節(jié)外生枝”地去寫霞光呢?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想想、議議)首先提出懸念,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再通過讀、劃、思議學習,印象會更深刻。

      二、寫變無“變”,無“變”顯變;動中見靜,動靜結合

      第三自然段寫火燒云顏色絢麗多彩、千變萬化,文中卻不用一個“變”字,以四個“一會兒”構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燒云的色彩變化一一描繪出來,景色醉人,氣勢壯觀。用“一會兒”既突出變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個“半”字象四支彩筆將“紫”與“黃”、“灰”與“百合色”均勻揉和為一體,這不僅讓我們領會到色彩的層次美,而且能領略到色彩調配的和諧美。最后一句用了兩個“……也……”的句式說明還有無數(shù)奇妙多變的色彩?梢娮髡哌\用語言之精妙,教學時要讓學生抓住具體詞句去品讀體會。

      課文四——七自然段寫火燒云的形狀千姿百態(tài)、變幻莫測,卻也沒有一個“變”字。文中用了三個借喻句,將火燒云如馬如狗如獅的形態(tài),生動逼真地表現(xiàn)出來了!耙粫䞍骸:恕、“忽然……不見了”、“接著……看不到了”這些詞句顯示了“馬”、“狗”、“獅”來無影、去無蹤,變幻莫測的'特點;還有“正在……就……”、“跪著”、“跑著跑著”、“蹲著”等詞句清楚地表達出火燒云在動中變、在變中動的特點。

      作者在對火燒云的動態(tài)描寫中,也進行了靜態(tài)刻畫。如“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了一匹馬……”,“馬是跪著的……”前者描寫動態(tài),后者刻畫靜態(tài)!斑^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句中“兩三秒鐘”顯示變化之快,但前加“過了”一詞,又說明“跑馬”一動不動。這些動態(tài)和靜態(tài)描寫,把火燒云的形狀多姿和變化萬端刻畫得入神,讀者能在紛至沓來、瞬間萬變的形態(tài)中,獲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繚亂、不可捉摸,強化了火燒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強了文章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教學這一部分時,可采取以下步驟:

      1.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有哪些變化?課文中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2.重點寫了火燒云的什么變化?(形狀)

      3.火燒云的色彩有什么變化?

      4.火燒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云狀變化按什么順序寫的?(一匹馬→一條大狗→一頭大獅子→什么也不像)

      5.說說哪些是火燒云的靜態(tài)描寫?哪些是火燒云的動態(tài)描寫?重點分析火燒云形狀變化里的動態(tài)靜態(tài)描寫,體會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相結合的作用。

      三、結篇自然,耐人尋味

      “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苯Y句嘎然而止,余音縈繞,既照應了課題和篇首,又點明該文是剎那間的實錄,同時顯示了火燒云變化之神速。末段的兩個“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無,虛實相兼的感覺;擬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詞,突出了火燒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達出孩子懊惱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戀向往的感情。為了解除孩子這種懊悔的心情,教學時可讓學生合攏課文,想象回憶火燒云的景象,以引起強烈的心理共鳴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兩只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學生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學把識字和朗讀放在重點,所以本班學生對朗讀和識字掌握得比較好。學生能夠利用以前學過的字識記新生字,在朗讀中也能夠進行知識的遷移。

      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林認養(yǎng)活動。

      設計思路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識字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學習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只鳥蛋》,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愛護環(huán)境,保護小動物。在動物界中,也有一些動物小衛(wèi)士,他們保護著自然界的安全。今天,老師就讓大家認識動物小衛(wèi)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對這種小動物有哪些了解?(出示課件,觀看影片介紹。)

      【和以前的內容相聯(lián)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板書:松鼠和松果。學生齊讀課題。

      師:看到這個課題以后,你們想到了什么?

      【培養(yǎng)學生質疑、設疑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注意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讓學生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利用上學期所學的拼音自學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借助拼音,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讓學生有學習主人的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3、自主選擇生字進行學習,并讀出該字所在的句子,教師隨機選擇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并采取多種方法練讀。

      第一組 聰 活潑

      師:松鼠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他高高興興地走進大森林,摘了一個又一個。(結合上下文理解聰明活潑。)

      第二組 忽然 眨

      師: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來。(做動作猜謎語。)

      第三組 如 總

      師: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ㄓ萌绻f句話。)

      第四組 以

      師: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講解“以”字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且練寫。)

      第五組 主意

      師:對,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編兒歌記憶生字。主字王上加一點,立日加心變成意。)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師:除了課文外,你還在哪里見過這些字。(分小組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這些生字的商標、報紙或雜志等,念給小組中的其他成員聽。)

      5、展示生字,請學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這些商標等貼到小黑板上,并讀給老師、同學聽。

      6、練習,你認識它們嗎?

      a、聰明活潑 聰明活潑的小明學會了種花。

      b、忽然 天忽然暗了下來,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c、如果 如果明天天晴,我們就去春游。

      d、以后 學了這一課,我們以后會更愛護樹木了。

      e、主意 我們有一個美化校園的主意。

      【多種方式識字,結合生活實際識字。聯(lián)系以往學過的內容,學練結合。】

      三、再讀課文,以讀代講,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生字,再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分段朗讀。

      3、選擇學生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練讀。教師范讀第二段。

      學生讀陳述句,老師讀心里想的話。也可教師讀陳述句,學生讀心里想的話。

      4、小組成員之間可采用互讀或者齊讀或者組長指名讀等方式練讀。

      【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出示題一。

     。1)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間有什么關系?

     。2)你喜歡小松鼠嗎?為什么?齊讀最后一段,讀出感情,體會作者的用心。

      5、再讀課文,把你所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讀出來。

      指名讀,并讓學生戴頭飾表演。

      6、練讀。我愿意讀。

      每個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將來,這里會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樹林。

      【多種方法練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學習,合作學習!

      四、復述課文。

      教師指導:按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復述。

      五、擴展。

      1、師:以后這里會是什么樣子呢?

      小組討論,說一說,議一議,報一報。

      2、師:老師這有一張萬寶小區(qū)植樹分布圖。請你看一看。還可以在哪里種植樹木能把萬寶小區(qū)建設成美麗的綠色小區(qū)。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

      六、總結。(略)

      七、作業(yè)。

      1、師:剛才大家說了松林的樣子,請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畫出來。

      2、師: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種動物或植物;丶抑,請你通過查書或上網等方式調查。

      八、板書。

      課后反思:

      1、本課符合課改精神,體現(xiàn)課改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全課貫穿創(chuàng)新意識。

      2、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體現(xiàn)合作意識,在整堂課中,學生能夠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發(fā)現(xiàn)學習。

      3、本課在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識字、記字,在生活中積累知識。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除了以上優(yōu)點外,本堂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生字寫的少。課前如果能夠讓學生對當?shù)氐闹矘淝闆r進行一定的調查了解會更好一些。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 標題(課時)

      二、 教學目的

      三、 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

      1、舊課復習(時間)

      2、新課內容(時間)

      3、新課小結(時間)

      四、 作業(yè)

      五、 教學后記

      教案(首頁)

      注:課程類別: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必修課、專業(yè)選修課、集中實踐環(huán)節(jié)、實驗課、公共選修課

      附件3:參考教案格式

      課程教案

      填表說明:1. 每項頁面大小可自行添減,一節(jié)或一次課寫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課次為授課次序,填1、2、3……等。

      3. 授課方式填理論課、實驗課、討論課、習題課等。

      4. 方法及手段如:舉例講解、多媒體講解、模型講解、實物講解、掛圖講解、音像講解等。

      教案參考格式

      教案是體現(xiàn)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對課堂教學的總體設計和組織安排,是教師實施教學的基礎,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

      為做好教案編寫規(guī)范與管理工作,促進教案活動更加規(guī)范、有序,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辦法。

      一、教案編寫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頁上的課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應填寫課程名稱、課程編碼、總學時(周學時)、開課時間、適用年級、專業(yè)、使用教材、授課教師等信息。

      2.教案扉頁要求:應填寫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ǘ┰O計編寫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對教學內容做了較為詳盡的表達,較為充分的體現(xiàn)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主要包括:章節(jié)、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習舊課、引入新課、提問與練習、小結、布置作業(yè)等。 在編寫教案時應突出以下要點:

      第一,確定教學目的。教學目的要反映學院的辦學定位、辦學思路、教授知識的

      深度、廣度、教學層次;技能訓練、能力培養(yǎng);思想素質教育。

      第二,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

      極性,及時矯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第三,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緊緊圍繞課程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

      了解并分析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特點。根據課程的重點、難點選定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是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課程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應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但多媒體課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須按要求編寫教案。

      第四,撰寫教學后記。教學后記是教師對本章節(jié)教學效果反映的總結、分析,可

      以全面審視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肯定教學過程中的成功經驗,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ㄈ┙贪妇帉憰r間要求。

      教師編寫教案應在上課前完成,其中開學準備周前應編寫完成前五周的教案;教學過程中應提前一周編寫完成下一周的教案。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07-0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07-05

    教學設計方案12-07

    教學的設計方案06-14

    關于教學的設計方案10-17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8-30

    教學活動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2-11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06-12

    教學設計方案【薦】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