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訓學習小結范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jīng)意間流逝,想必你的視野也得到了開拓,讓我們一起來寫一份小結吧。你還在為寫小結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訓學習小結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培訓學習小結 1
今天參加品德短期培訓班的第二次活動。來到培訓教室,學員們已經(jīng)差不多都到齊了,上第一節(jié)課的學生也已經(jīng)坐到了教室中,我找了個位置坐下。剛坐下一會兒,教研員沈老師與市教研員陸老師走了進來,打了招呼,他們就坐在了旁邊。
八點半,第一節(jié)課開始了。執(zhí)教的是西塘小學的xx老師。這也是一位很年輕的老師,是第一次執(zhí)教縣級品德公開課。她今天執(zhí)教的內(nèi)容是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四上的《孝心獻老人》。在“家庭系列”中對于老人話題的教學應該是比較難的,對于其他親人,如父母等學生也較為熟悉,較為能走進其內(nèi)心,而老人因年齡跟孩子們其實是有很大的代溝,因此如何讓孩子走進身邊老人的內(nèi)心,去了解老人的需求,去感悟他們的情感是本堂課的重難點。今天聽下來之后,發(fā)現(xiàn)陳老師在上周試教聽取意見后還是做出了一些改動。
特別是調(diào)查表的運用使學生了解了家中老人的需求,使這節(jié)課更有生活味了,也更體現(xiàn)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了。一些資源的運用還是能夠服務目標的。但老師沒有注意自己的評價語,一味重復學生的話,而沒有通過評價指向目標。對學生的導行還是應該落在實處,是學生真正能去做的,而不是寫“孝心卡”這樣空的設計。
第二節(jié)是姚老師的課,是對浙教版三上《走進大工廠》教材的自編設計。上周試教下來也是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也給修改了目標與環(huán)節(jié)。今天課堂演繹下來,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小姚走品德這條路也有兩年了,她還是一個很鉆研的年輕教師。這次是她第二次上縣級公開課,她的好幾篇論文也在市級縣級獲獎。應該說,我是看著她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我經(jīng)常和她說要抽時間去研究課標與教材,平時多注重積累,多學習,那樣才會厚積薄發(fā)。
兩堂課后,市教研員陸老師為我們做了題為《淺談品德課堂中課時目標的合理劃分與有效實施》。結合兩堂課,陸老師為我們著重分析了制定教學目標對我們品德教學的重要性。
下午的'活動還是在陸老師的引領下進行。陸老師真的像一位課堂上的老師,通過讓我們這些“學生”討論交流,回答,對話,讓我們對上午兩節(jié)課的目標制定有了正確的認識。可以說,這么多次的教研活動,今天的氛圍是較為熱鬧的。大家是真正在進行思考,參與討論,有所收獲。
培訓學習小結 2
非常高興自己能有機會進入紀長有老師的化學工作室學習,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工作室導師紀老師精辟的見解、務實的作風,以及工作室學員全身心的投入都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工作室和諧的環(huán)境,開放的氛圍使每一位學員如置身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交流困惑,暢談經(jīng)驗,共同學習,努力探索,積極實踐,反思改進,逐漸成長。在導師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通過與其他工作室成員的共同學習、交流,我不僅在教育教學理論上使自己得到了進一步充實,而且在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科研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進步,受益匪淺!現(xiàn)將本人參加工作室一年多來的學習工作總結如下:
一、專家名師引領、學習更新理念、同伴互助協(xié)作
一年多來,工作室先后認真學習了化學新課標、市教委《關于中小學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材料,并赴新華書店選購了有關教育教學的專業(yè)書籍,認真撰寫讀書心得,大大提升了我對二期課改的新認識,消除了很多原本迷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想法,為自己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中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借鑒。此外,導師紀老師先后組織、安排工作室學員學習了普陀區(qū)教育學院倪曉萍老師給我們作的“如何選題和撰寫論文”的系列指導、顧泠沅教授的“有關教師行動學習若干問題討論”的講座、心理學專家吳增強教授的“指導認識各種心理因素及如何調(diào)適我們教師自己的心理,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的報告。讓我們走近名師,感受名師,從而站在更高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這些報告都以通俗的語言,淺顯的表述,貼近當前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同時,通過工作室學員之間的交流討論,更催生了理論與實踐的轉化,使每一位學員在學習理念、專家引領和同伴互助的合力作用下得以成長。
二、注重學以致用、立足教學實踐、旨在教學有效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遛”,脫離實踐的空洞理論是沒有生命力的。導師始終將工作室研究的立足點放在教育教學實踐上,即如何在新課改理念下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工作室導師提出了“備課高立意、上課高互動、反饋雙及時、輔導雙落實”四條基本原則,要求學員自覺地把新課程理念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堅持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作為工作重點,研究課堂教學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及時記錄教育教學中的點滴體會和感想。為此,工作室制定了“制約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和對策”為研究內(nèi)容的工作室課題,要求每個學員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對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經(jīng)驗和做法作一個整理,并提出提高教學有效性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工作室活動時作發(fā)言交流。通過學員的交流,較好地起到了互補的作用。對大家共同遇到的若干困惑與問題,作為個人的子課題進一步加以研究。
工作室還安排學員張月娣、陳華、胡瑞英等老師上了幾節(jié)研討課,并組織學員到曹楊中學、蘭田中學等學校聽公開課教學,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力求通過參與聽課、評課活動,達到對優(yōu)質課堂教學的感性和理論的認識。每次聽課后,各位學員都踴躍發(fā)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熱烈的討論中,在導師的引領和啟發(fā)下,學員們普遍感到對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有著較大的啟迪作用。
三、注重反思改進、開展教學科研、指導教學實踐。
在聽顧泠沅教授的“有關教師行動學習若干問題討論”的講座,我就很有感觸,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不是全盤否定傳統(tǒng)的教學,而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對傳統(tǒng)教學的繼承和發(fā)展。對傳統(tǒng)教學中好的一面要繼承,不適合時代發(fā)展的一面要改進發(fā)展。如何甄別傳統(tǒng)教學是否適應時代的需求,以及如何改進和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需要教師積極地反思,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科研,以科研引領和改進教學實踐。為此,工作室在暑假期間邀請了普陀區(qū)教育學院倪曉萍老師為學員作“如何選題和撰寫論文”的專題報告,就中學化學論文的選題、研究、撰寫等作了認真的輔導,每位學員也都認真撰寫并發(fā)表了自己的論文。
四、取得的成績和今后的打算
一年多來,在工作室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及工作室學員的互相幫助下,本人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水平都得到的一定的提升,感覺對二期課改教學理念的理解更清晰了,更善于將二期課改新理念融入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了。尤其在導師提出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教學實踐的嘗試和反思。針對教學實踐中的一點體會,撰寫了論文《我對化學實驗課的嘗試》,并發(fā)表在了《普陀教育》2008年08期上;任教的初三年級也在歷次市、區(qū)統(tǒng)考中取得了較理想的成績,學生的合格率均達到了100%。
回顧工作室過去的一年,忙忙碌碌也碩果累累;展望工作室的明天,我們踏踏實實也躊躇滿志。名師工作室是年輕教師成長的平臺,感謝學校和教育局給我這個機會,我將一如既往,努力學習,認真完成工作室的各項學習、研究任務,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爭取更上一層樓!
【培訓學習小結】相關文章:
培訓小結10-08
項目組學習小結-學習總結09-23
藝術課程培訓小結-培訓總結09-23
黨校學習小結(精選19篇)07-26
森林防火培訓應急演練總結及小結09-23
行政培訓年終小結08-12
技能培訓學習培訓總結01-03
精選培訓學習總結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