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士為知己者死_1000字
士為知己者死 翻開《三國演義》,墨香撲鼻,恍惚中重又回到那個動蕩的年代……東漢末年,天下三分,烽火連天,民不聊生,豪杰四起。英雄們?yōu)榱俗约盒闹袎粝攵,也更為了感恩賞識自己的君主。士為知己者死!羽之扇 他本躬耕南畝,“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肩上鋤頭扛,胸中乾坤定。雖不曾入仕,卻時刻關注風云變化。手中書卷不曾放下,心中報復不曾舍棄。夜觀星象,“三分天下”之計已在心中醞釀;草廬小憩,蕩平天下之志正洶涌澎湃。幸遇劉備三顧茅廬,“遂許先帝以驅(qū)馳”,為了這份情,他心懷感恩,一展報國之志。火燒博望坡,攻益州,連孫權(quán),穩(wěn)坐軍中帳。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手中羽扇輕搖,百萬將士沖鋒陷陣;羽扇蹁躚,舌戰(zhàn)東吳群儒;羽扇翻飛,感恩劉備臨崩托孤;羽扇靜躺,遺恨五丈原!為什么要入仕?躬耕南畝,遠離世俗不好嗎?不,他要入仕,要興復漢室!不僅為實現(xiàn)心中抱負,也為感念劉備知遇禮待之恩!此恩在常人看來微不足道,但對于他,“士為知己者死!”雖死不悔!紅之頰 他丹鳳眼,臥蠶眉,棗紅臉,二尺長須。
綠蟒袍,偃月刀就是他的一切。涿郡桃花盛開,只為見證他與兄備,弟飛陽剛的兄弟之誼。從此,他成為劉備的左膀右臂,屢建奇功。溫酒斬華雄,他自信滿滿;千里走單騎,他游刃有余;單刀赴會,他淡定自若;水淹七軍,他智勇過人。即使身困曹營,曹操對他以禮相待,終究無法軟化他內(nèi)心錚錚的鐵骨。不是曹操做得還不夠好,而是這漢子心中一直感念兄弟之義!兄弟大義豈可用金錢買得?然而,當兩人在華容道再次相遇時,雖已是仇敵,雖已強弱分明,他還是依然放走了曹操——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人!為什么不殺了他,為了興隆漢室不能留他呀!不,他是一個有情義的人而不是殺人狂魔!曹操對他的好,兄備對他的義壓得他要窒息,所以,他忠于劉備,感恩于他的義,他放走曹操,感恩于他的禮。然后,他心無雜念,效忠漢室,堅守“士為知己者死”的信條,向前,向前……白之衣 他一身雪袍,一匹白馬,一桿亮銀槍,一柄青虹劍。
他的出現(xiàn)讓曹操感嘆:“可惜吾營無此猛將!”是啊,真乃猛士!七入長坂坡,如入無人之境,單槍匹馬救出了少主劉禪。他的行動使劉備大驚,摔下懷中兒子——他不如我的良將!真乃良將也!蜀漢后期,真少不了他,沒有他,也許蜀國不會有如此長的壽命。五虎將中,他的志慮最忠純。常山也因為他而驕傲。大兵壓境,他不曾退縮過,他感恩于劉備摔嬰的情義,感恩于蜀漢對他的重用,他沖向敵軍,義無反顧,大喊:“士為知己者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三國結(jié)束,英雄已矣,感恩之義卻不曾結(jié)束。
我也應感恩于三國帶來的沉思。我不過是在一本書中偶遇一群忠勇而無畏的英雄。而這一切從《三國演義》中開始,又在《三國演義》中結(jié)束。
【士為知己者死】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