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通用2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
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后,十分羨慕魯迅先生在百草園度過的美好時光。文中充分描寫了百草園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的無限樂趣!氨叹G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光這些景色,就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百草園這個樂園仿佛會讓讀者恨不得馬上去那兒飽飽眼福呢!
文中的長媽媽還給魯迅先生講過一個關(guān)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名字,你萬不可答應(yīng)他。然而這個故事給魯迅先生有了些“后遺癥”。魯迅先生從此在夏夜乘涼時,總有些擔(dān)心,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合理的寫出了魯迅先生年幼時害怕的心情。
當(dāng)魯迅先生要到上學(xué)的時候,家里人將他送到三味書屋,也就意味著魯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蓮等……要說拜拜了。
進(jìn)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xué)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習(xí)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生活。盡管如此,魯迅先生還是經(jīng)常和同窗們出三味書屋后的一個小園玩。雖然能折梅花、尋蟬蛻、喂螞蟻,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xù)讀書,這遠(yuǎn)遠(yuǎn)不及在百草園的自由、快活。
這篇文章不僅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無味作對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達(dá)了魯迅先生兒童時代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2
我家前面原來有一大片舊的房宅,早已經(jīng)沒了人住,卻遲遲未拆。只有地上的路沒有了,換上了一片泥土。這么大一片空地上,也只有這么三五座小平房而已。現(xiàn)在早已拆除,換上了一片高大的樓房。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泥土,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舊宅的有趣,土地的寬廣,也不必說蟋蟀的琴聲,夏蟬的鳴叫。單是土地中的一些雜草,就有無限趣味。白天里,那些草貪婪地不斷地吸收著天地精華,吸收著僅僅屬于它們的陽光和雨露。風(fēng)一來,所有的草盡數(shù)隨風(fēng)舞動。頓時,眼前便只剩下一片綠色的波瀾,在不停地?fù)u擺,不停地蕩漾。夜里,它便更有趣了。在月光和路上的燈光下,這些青色的小東西便若隱若現(xiàn)。在哪?在那,又不在那。在那,還不在那。有時跑去一看,有時對了,也有時錯了。那時,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后來,我就該上小學(xué)了,那對我來說并不是樂事,因為那時,我便不能如此玩了。一年級時,來了一些人,他們把舊房宅全拆了,又換上了新房子。這樣,我便永遠(yuǎn)不能去舊房宅了。
然而,沒了舊房宅,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還有許多地方供我玩呢。上了小學(xué)后,印象最深的便是小花園了。
說是小花園,倒不如說是小草園。那沒什么花,只是一片綠草。每當(dāng)晚上無事,便去那兒走上一走。在那兒,確鑿是能看見一些舊宅房的影子,然而比舊房宅要差遠(yuǎn)了。但盡管如此,卻也有一番趣味。夜里,在風(fēng)的吹拂下,在月光的伴同下,在新鮮的'空氣中,走上一圈,任何不如意,不稱心的地方,任何的煩惱,便也能頃刻之間消退,實是個散心的好去處。
但可惜,時不幾旬,花園中的草盡數(shù)枯爛,小花園和舊房宅,皆隨我的童年一起去了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3
細(xì)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xiàn)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fā)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趣。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魯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鉆進(jìn)了百草園。與昆蟲為伴,采摘野花野果,與伙伴一起捕鳥,雖然總捕不到很多;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yán)厲的教誨,卻仍耐不住心中的孩子氣,當(dāng)讀書入神時,卻沒發(fā)現(xiàn)學(xué)生們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著;貞浧鹞业哪切┩戡嵤,還時常記憶猶新。小時候,在田野里享受著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fēng),還有那片總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采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花一會兒就枯萎了,但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
如今,田野上了造起了樓房,而我在緊張的學(xué)習(xí)之中,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卻仍舊向往著,無論現(xiàn)在能否實現(xiàn)。讀過文章后有了許多感動。雖然童年已漸漸遙遠(yuǎn),留下的只是些散亂的記憶,倒不如細(xì)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向往自由。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4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便是魯迅筆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
魯迅是我國公元1881年—公元1938年的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五四文化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壽,后改名為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的筆名。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在1926年寫的一篇文藝性散文,被收入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散文主要寫了魯迅生動又有趣的童年,寫了在百草園時的“樂”,雖然百草園非;臎觯髡邊s把自己在百草園的樂寫的栩栩如生,寫百草園對“我”無疑是最好的樂園。
但三味書屋卻是恰恰相反,作者逼真地寫出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yán)厲的書塾”,但作者卻并未將三味書屋寫的'死氣沉沉,而是通過學(xué)生偷溜到后園嘻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因讀書而著迷,同學(xué)趁機(jī)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使三味書屋充滿了諧趣,表現(xiàn)了兒童不可壓抑的快樂天性!
古希臘大哲學(xué)亞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論述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xí)慣;播種一種習(xí)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說,習(xí)慣優(yōu)秀才是真正的優(yōu)秀,這也對文章中老私塾先生看書入迷的情節(jié),但在這同時我也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每一處細(xì)節(jié)和每一個人物都寫得栩栩如生,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這也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我還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可以改變一個人,而良好的讀書習(xí)慣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良好習(xí)慣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說好書是芝蘭,那么壞書就是毒草,就像冰心奶奶說的一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5
假日里,爸爸媽媽帶我去紹興,尋訪魯迅故居,了解魯迅的生平事跡。
我們先來到魯迅故居,這兒人山人海、游人如織,大家都慕名而來,排了好長的隊伍,終于輪到我們進(jìn)去參觀了。故居古色古香,而且非常大,一間房連著一間房,青磚黑瓦,還有燕子在屋檐下做的窩。那里的家俱都是用木頭做的,桌子椅子都縷空雕花真好看。
接著我參觀了魯迅紀(jì)念館,原來魯迅是一個筆名,他的原名是周樹人,他曾用過很多筆名,但最重要最有名的筆名就是“魯迅”,先生一生雖然只活了55歲,但他寫過上萬篇文章,出了幾十本書,他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教育家、他博聞強(qiáng)記,勤奮好學(xué),我要向他這種精神學(xué)習(xí)。
我讀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以我一定親眼看看百草園,書上說魯迅小時候經(jīng)常到百草園來玩耍,這里有胖胖的'蜜蜂、輕快的云雀等等,可我來到百草園,沒有看到蜜蜂和云雀,這里是小小的一塊菜地,我看到剛種下的青菜發(fā)了嫩芽,南瓜藤開著小花,還有那碧綠的毛豆。書上還說有美女蛇、赤練蛇,可惜我都沒有看到,就看到落葉像一只只小黃蝶在飛來飛去。
跟著文章,我又來到三味書屋,那屋子不大,只有我們教室的二分之一大,上方立著一塊扁寫著“三味書屋”四個大字,屋子中間有一張大桌椅是魯迅老師的座位,兩邊有四張椅子是給客人坐的,窗邊有幾張桌椅就是給學(xué)生做的,魯迅先生就是在這兒讀了五年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chǔ)。我仿佛看到魯迅先生捧著書正在窗前讀書,老師正在搖頭晃腦地讀古文......
就這樣短短的一天過去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這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6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來到浙江紹興魯迅故里。這里有許多景點,如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紀(jì)念館等,我們重點參觀了三味書屋和百草園。
媽媽擔(dān)心我走馬觀花,特意為我請了一位導(dǎo)游,全程講解。我們先來到三味書屋前,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舊如魯迅先生回憶時寫的那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jìn)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樹下!蔽葑永锩嬗11個學(xué)生的座位,魯迅的座位在北墻邊,是一張帶抽屜的長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著一張略顯低些的.椅子。這兒光線很暗,空氣也顯得潮濕。他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一個約一寸見方的“早”字,聽導(dǎo)游說這個“早”字還有故事哩!
一天,魯迅父親生病了。魯迅替父親去抓藥,結(jié)果上學(xué)遲到了,老師責(zé)備了他。魯迅為了讓自己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便在課桌上刻下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提醒自己不要再遲到,從此他再也沒遲到過。
從書屋出來就到了百草園,媽媽跟我說,魯迅先生寫過一篇散文,題目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將來我們會在語文課本里學(xué)到。這時,導(dǎo)游姐姐和藹地告訴我們:“這里也有一個小故事呢,魯迅小時候聽別人說可以挖出一種特別的草,他就在百草園里挖啊挖,最后什么也沒挖出來。”大家覺得魯迅小時候是不是很可愛?
魯迅故里真是個好地方,它讓我增長了見識,受到了教育。從百草園出來,魯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越來越深,特別是導(dǎo)游姐姐說的兩個小故事,更是刻在我的心里。返回的路上,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做事粗心、毛毛躁躁的壞毛病,做一個能說到做到的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7
讀了魯迅先生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仿佛就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小魯迅從紙上躍到了我面前。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這些都是百草園的真實寫照。它們就像一股清涼的泉水流進(jìn)每個人的心里。這些新鮮的事物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它們孩子來說就像天邊的云朵一樣,難以觸及。讀著讀著,我才發(fā)現(xiàn)小魯迅在百草園里是很孤獨的。他不像我們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他只有看似只長滿了野草的百草園。所以我又有幾分同情小時候的'魯迅了。
我也曾憧憬過能有個機(jī)會可以做次神仙,原來何首烏的根有像人形的,我邊笑邊想著。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仙啊?
我最喜歡就是在雪后空地上捕鳥。須在下一兩天雪后掃開一塊空地,撒上秕谷,用一根小棍支起一面竹筐,系上一根小繩,遠(yuǎn)遠(yuǎn)的牽著。啊,鳥雀終于來了。不可以急。小魯迅屏息凝神,腦海里卻憧憬著鳥雀們在口袋里嘰嘰喳喳又?jǐn)D又叫的樣子。不自覺的握著繩子的手往后拉了拉。呀,鳥雀都嚇跑啦!鳥兒都驚得直沖云霄。我好像看到了躲在石頭后面小魯迅沮喪的樣子。
小魯迅的生活真是令我羨慕,但我也不會忽視伏在桌上執(zhí)筆的大魯迅。朝花夕拾。這多么形象的比喻。魯迅先生用精湛的文筆描繪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深入人心的故事。魯迅的精神令我敬佩,他的童年令我羨慕。這雖然是一篇魯迅先生在中年寫下的回憶,卻是他童年的回憶;蛟S正是因為有過一段美好的童年,嚴(yán)而不厲的先生造就了未來的民族魂。
我覺著,如果靜靜的思索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你會覺著你是在看畫,不是在看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8
細(xì)細(xì)品讀著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感受到先生兒時在百草園得到的樂趣,體味到他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乏味與枯躁。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無疑是一座兒童的樂園,難怪魯迅先生喜歡這兒了!癮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看似有趣、幽默,其實也包含了他不想離去的痛楚與對百草園深切的不舍之情!
而在描寫他到“三味書屋”里學(xué)習(xí)時,卻遠(yuǎn)沒有像在百草園時那么自由,“我就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功課。魯迅先生和同窗們經(jīng)常到屋后的園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xù)讀書,日復(fù)一日,叫他怎能不留戀百草園?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隱隱諷刺了魯迅先生對封建教育的不滿,因而也更加體現(xiàn)了他對大自然和快樂生活的向往,表達(dá)了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渴望自由的心情。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想起自己的點滴生活,倍感慶幸:過去,摘桑葚、掏麻雀窩、幫小雞洗澡……現(xiàn)在,課堂上我們輕松愉快,書聲朗朗;操場上我們盡情飛翔,健康活潑;閱覽室我們沉醉書香,遨游書!苍S,這就是我和魯迅先生童年生活的不同之處吧!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9
我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后,心里大有感觸。
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我”家屋后的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我”于此體驗到了無限的欣悅,那里有各色植物及可愛的小動物,還隱藏有新奇動人的傳說到了冬天,百草園是捕鳥的理想天地,枯燥的學(xué)生生活并沒有禁錮“我”純真活潑的心靈,而是偷偷的玩耍及觀察。這篇文章抒發(fā)了作者對兒時生活的無限向往及對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
可是看看現(xiàn)在的我們,一個個都被困在家中。要么玩兒那些對身體有害的電子游戲;要么看電視;要么就是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認(rèn)認(rèn)真真”地學(xué)習(xí)。可就是沒有在戶外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和朋友們談天說地或與朋友們快樂地在一起玩耍的時間。我們每天幾乎除了學(xué)習(xí)還是學(xué)習(xí),如果敢消停一刻的話,那么家長就又該發(fā)出讓所有人聽了都心煩意亂的嘮叨“神功”了。比如:有一次,媽媽讓我背書,而我正想著和朋友一起到哪兒瘋。結(jié)果為了應(yīng)付媽媽,我就像蚊子一樣哼哼了起來。媽媽見了便說:“你聲音不能大點兒嗎?要是你到演講大會上這樣講的話,大家都該睡著了;再說了,大聲背書更容易記牢……”沒辦法,我只好乖乖地大聲背了,怎么樣,我媽的嘮叨“神功”夠厲害吧!再看看魯迅,他小時候多自在,想怎么玩兒就怎么玩兒,他家屋后的百草園是他的樂園;不像我們現(xiàn)在住的樓房,一點玩樂的地方都沒有,害得我們都像一只只籠里的小鳥一樣,孤獨無助。而且我們現(xiàn)在的`輔導(dǎo)班也是一個接一個,跟魯迅相比我們真是太悲催了!
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我體會到魯迅的童年是多么的美好,我希望現(xiàn)在的教育體制也能相應(yīng)的改改,讓現(xiàn)在的孩子們也有一個快樂而值得回憶的童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0
到了紹興你如果沒去魯迅故居你千萬不要跟別人你來過紹興。那好,我們就跟著課本游紹興。走進(jìn)著故居老街,一陣陣臭豆腐和茴香豆的氣味撲鼻而來,異常的繁華。不用說了,再說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聽說書本里有一篇課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決定倒著走一遍,再寫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走進(jìn)三味書屋,一片片老舊的房子,我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好看的。哎,那邊有間房,從門縫里看像是教室,從窗戶縫里看也像是教室,哦原來真的是教室啊……原來以前的教室使這個樣子的,跟現(xiàn)在的截然不同誒,看那桌子沒抽屜,椅子是全木頭做得,連墻都沒有粉刷,不一樣啊……在三味書屋里轉(zhuǎn)了一圈,最值得看得還是魯迅小時學(xué)習(xí)的教室,這里有魯迅坐得位子,看到桌上那“早”字,這個“早”代表要早起,不能遲到。我不禁心潮澎湃,哎,看來看一次是無害的.啊……我看完后活力四射,好像有什么東西在引導(dǎo)我前進(jìn)。
走出三味書屋,感覺只是又多了很多。來到百草園,一片翠綠色,我東看看,西瞅瞅,咦那有一排籬笆,什么,不是籬笆是矮墻。哦原來是這樣。聽說魯迅寫了那矮墻,看來寫得也差不多,還有墻邊的那棵高大的皂莢樹。邊游邊拿課本真是有好處啊。游百草園,那邊有有一片菜園和樹園,跟百草園好像根本不沾邊。著百草園空氣清新,真讓我留念。鳥兒在唱歌,蟲兒在跳舞,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百草園。
魯迅是人們心中的榜樣,而在看完魯迅故居后,我覺得魯迅確實值得佩服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1
從百草園到教室(仿寫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們的校園里有一個小園子,入口處的牌匾上刻著三個清晰的大字“百草園”。
不必說高大的梧桐樹,翠綠的竹葉,金黃的金桔,窄窄的鐵橋;也不必說辛勤的蜜蜂在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與人作伴,一只白鴿似是被人所驚,“嗖”的一下沖進(jìn)了天空。單說這小小的水池,就有無限樂趣。
看!這池水雖是青綠色的,但卻十分清澈,連沉入水中的盆瓦、泥沙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透過青綠地池水,我們?nèi)阅苤,這落入池中的`圓盆原本是米白的,現(xiàn)在卻像是濺上了墨汁,表面上有了幾個黑斑;靠岸的水面上生出了一層薄薄的植物,似是青苔,又好像浮萍。
姑娘們都是愛美的,鬧著,跑著來到花叢中,挑出幾朵顏色不一的五色梅,插在頭發(fā)里看著池水里自己的倒影,學(xué)著古代女子梳妝打扮,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咯咯咯”地笑著;男孩們對這些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他們就站在鐵橋上,望著青綠的池水,吐露出自己童年時的一件件“糗事”,讓人發(fā)笑。
玩罷,笑罷,也該回教室了。打扮過后的我們,紛紛將發(fā)間的花兒拿下,把上邊的小花聚在手心里,又向空中拋去,來了個“仙女散花”;男孩兒們就在這“仙女散花”中,領(lǐng)著我們,踏上了歸途。
一路上,我們幾個伙伴依舊說說笑笑,路邊的綠葉好似正在傾聽著我們的故事,樹上的花兒仿佛也在對我們笑。
我們幾個剛回到座位上,鈴聲就響起來了。又是新的一節(jié)課。我們幾個伙伴正巧對上了眼,相視一笑。
剛剛的笑聲會永遠(yuǎn)在我們心中回蕩,回蕩……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2
從初一學(xué)習(xí)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我就一直十分向往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那一天。導(dǎo)游老師把我們帶進(jìn)來魯迅路里的百草園。其實,當(dāng)我看到百草園的`第一眼時讓我感覺出入有點大。讓我有一點小失望。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是“碧綠的菜畦,肥碩的黃蜂,經(jīng)常上跳下竄的井…………”但在百草園中,我只看到了一個欄桿圍著的天井。和一塊碩大無比的石頭,石頭上赫然印著百草園三個大字。還有不少老外在那里非常高興地拍照。但百草園看似并沒有魯迅先生文章中寫的這么有趣。但魯迅先生卻把文章寫的讓我們都想來此地看一番?磥,魯迅先生的文筆可謂是厲害厲害啊。
隨后我們?nèi)チ巳稌荨H稌萜鋵嵰簿褪且粋小學(xué)堂,而魯迅先生的桌子被安排在最角落。聽導(dǎo)游老師介紹,原來是因為小時候的魯迅太過頑皮給老先生惹了不少麻煩。所以被老先生安排在了角落。我心里不禁有一個疑問:“魯迅先生從小就這么調(diào)皮,最后為什么又有如此大的作為呢?”三味書屋中掛著一幅孔子像,讓人們瞬間感到異常莊嚴(yán)。
看來,我只好再次翻開語文課本,去回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篇文章,而今天我來到了魯迅的故鄉(xiāng)—紹興,并有幸能親眼看到他筆下所描繪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百草園挺大的,園子里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百草園”三個字,周邊有幾塊菜地,種著青菜、白菜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蔬菜,幾棵高大的皂莢樹,一段矮矮的木籬笆,斑駁的圍墻上長滿了爬藤,仿佛在向我們傾訴著歲月的滄桑。時值冬季,園子里雖然沒有叫天子、油蛉和蟋蟀的歡唱,但這并不能妨礙我們?nèi)ィㄏ胂螅斞赶壬陼r在這里的樂趣,捕鳥雀、堆雪人、拔何首烏、嘗覆盆子……遺憾的是,現(xiàn)在的百草園修葺的非常整潔,沒有那長長的草叢,自然也見不到那傳說中的赤練蛇了。
從百草園出來,我們坐著烏篷船,走水路前往三味書屋。烏篷船是紹興的特色,狹長的船身約兩人寬,船篷烏黑而低矮,一個中年的船夫戴著烏氈帽坐在船尾賣力地?fù)u著槳,熟練地控制著船行駛在狹窄的河道中。(這樣的過渡很自然,巧妙地展示自己的位置變化)
三味書屋離百草園并不遠(yuǎn),那里其實是魯迅先生的老師的家,也是魯迅先生少年時期求學(xué)的地方。書屋的正中間掛著一塊牌匾:三味書屋,匾下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那時的學(xué)生們每天上課前要先對著牌匾和《松鹿圖》行禮。大堂的中間有一張八仙桌,那是老師講課的地方,兩側(cè)有一些課桌,魯迅的座位在書屋的東北角,據(jù)說這張硬木書桌和椅子就是當(dāng)年魯迅先生使用過的.原物,我們現(xiàn)在還可以看到當(dāng)年魯迅在桌子右下角親手刻下的那個“早”字。關(guān)于這個“早”字,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魯迅因家中有事,上學(xué)遲到了,受到了他老師的嚴(yán)厲批評,他為了提醒自己,就在書桌上刻下了一個“早”字,勉勵和告誡自己今后不可再遲到。
書屋的墻上掛著一些介紹魯迅先生的圖畫,其中就有“三到”書簽。魯迅讀書并不死記硬背,而是注重理解和掌握,他曾制作了精美小巧的書簽,中間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因為他讀書都按照三到的方法,所以比別人學(xué)得快、學(xué)得好,因此常得到老師的稱贊。
魯迅先生即便是在當(dāng)時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他仍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二十世紀(jì)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這與他自己獨特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和學(xué)習(xí)方法密不可分。他用事實告訴了我們,環(huán)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求學(xué)的態(tài)度。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4
紹興是一個有著許許多多故事的古縣城,是不少名人出生的地方。這天,我們跟隨著導(dǎo)游,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魯迅故居。
我們走在古樸的石板路上,兩旁的房子古樸蒼勁,別有一番悠久的景象,各個店鋪都為我們呈現(xiàn)了紹興的特色小吃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真讓人愛不釋手。
我們一路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已經(jīng)來到了魯迅先生兒時的樂園――百草園。
魯迅先生曾經(jīng)這樣描述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可對于我們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菜園子,我們既沒有看到低聲歌唱的油蛉,也沒有聽到蟋蟀們的彈琴聲,更不認(rèn)識什么何首烏和木蓮了,與我們現(xiàn)在的游樂場、電腦游戲比起來,先生的樂園才是真正的樂園。我看著這一籠菜地,除了敬佩先生的用筆之精妙,更多的是羨慕。
從百草園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三味書屋了。書屋正中有一塊牌匾,匾下是一幅畫,畫著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這也寓意著要想高官厚祿就要讀書。魯迅先生為了激勵自己,還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讓自己好好讀書,勤奮刻苦。這也提醒著如今的我們,在這么好的`生活條件下,在這么優(yōu)越的學(xué)習(xí)氛圍里,我們再不加緊學(xué)習(xí),好好讀書,就是對自己的不負(fù)責(zé),我們應(yīng)該向先生學(xué)習(xí),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大概就是魯迅先生從兒時到少年時期最美好的時光吧!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先生曾留戀過的地方,過不了多久,我相信我們應(yīng)該還會再來的,到那時,我們又會是哪種心態(tài)去看待這些呢?再見百草園,再見三味書屋,再見先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5
魯迅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叫作百草園,這是魯迅童年時的樂園,F(xiàn)在我站在這里,仿佛聽到魯迅的歡笑聲在我耳邊回蕩。小草依然那樣挺拔,高大的皂莢樹仿佛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肥胖的黃蜂伏在花朵上貪婪地吃著早餐,小鳥唱著動聽的歌兒,一切都是那么美麗、宜人。百草園的`風(fēng)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頭。
出門向東,走過一道石橋,就到了三味書屋。我一直很好奇三味書屋的由來,原來“三味”的含義分別是:“讀經(jīng)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濒斞傅淖皇窃谄У膲牵驗槠渌∨笥呀(jīng)常到后園去玩,會影響他的學(xué)習(xí),所以他主動讓先生把座位移到了墻角。那魯迅為什么會把“早”字刻在桌子上呢?有一次魯迅遲到了,先生批評了他,他就把“早”字刻了上去,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此時此刻,我覺得魯迅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卻創(chuàng)造了文學(xué)史上的奇跡。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6
去年秋天,我來到了家鄉(xiāng)山東曲阜的田野中。
不必說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高大的銀杏樹,淡黃色的莊稼;也不必說松鼠在林間蹦跳,肥胖的青蛙伏在池塘邊,抬望眼,大雁們正列陣向南遷徙。單是池塘邊就有無限趣味。青蛙在這里歌唱,螢火蟲在這里起舞,鳥兒在窠巢中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與青蛙的伴奏和螢火蟲的光芒應(yīng)和著。將落葉翻開來,有時會看見蚯蚓,它們在濕潤的'泥土中蠕動;還有鼠婦,倘若用手指觸碰它,它便會立刻在地上蜷縮起來,直到你走開。
絲瓜藤和牽;ㄔ诖謮迅叽蟮你y杏樹干上纏絡(luò)著。夏天,牽牛花會開出多彩艷麗的花朵,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秋天,絲瓜藤會結(jié)出飽滿水靈的絲瓜,讓人見了直流口水。如果不怕蚊蟲,還可以去摘木耳,這些木耳又黑又大,色味都比市場上賣的要好得多。摘了木耳,回家做成木耳炒蛋,吃了便可以清肺。
秋天的曲阜比較的無味,但當(dāng)你來到了田野中,可就兩樣了。田野中風(fēng)景十分優(yōu)美,樹上一片金黃、火紅,走在樹下,你將漫步在由金黃的銀杏葉和火紅的楓葉鋪成的地毯上。翻開斷磚和落葉,有時會看到各種有趣的昆蟲。
但最有趣的還是捕捉松鼠。在田野中找一片空地,掃開落葉,露出泥土,用一根木棍支起一個竹籃,木棍上系著一條繩子,竹籃下放上松鼠最愛的松果,人在遠(yuǎn)處牽著繩子,看見松鼠走到竹籃下時,人一拉繩子,松鼠就被困在里邊了。
這是爺爺教給我的方法,我卻用不大順手。眼看著松鼠走到竹籃下了,一拉繩子,跑過去一看,卻什么也沒罩住。當(dāng)我向爺爺請教時,他總是笑笑,用手輕輕地拍拍我,說:“你太心急了,沒等松鼠吃上松果,松鼠生性敏捷,所以逃掉了!
啊!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不僅是因為那里有趣,還因為那里保留著我每個假期的回憶。等有時間時,我一定要再回去看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7
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故居……擁有這些大名鼎鼎的頭銜的地方;烏干菜,烏篷船,烏氈帽,擁有這些濃郁民俗特色的地方,你能猜到是哪里嗎?
7月26日,我們經(jīng)歷了5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浙江省名城紹興。第一站就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其實就是魯迅的老師壽懷鑒家的書房,魯迅和其他同學(xué)的桌椅尚在,但這個“早”字被一塊厚厚的玻璃給罩上了,我只好想象這“早”字是什么樣的,想象學(xué)生們是怎樣對蝙和鹿行禮的,想象許多跟我們一樣大的孩子在一起讀各種不一樣的書時人聲鼎沸的樣子,還有魯迅存下課時是怎樣在花壇上爬上爬下去折花,尋找蟬蛻,還捉了蒼蠅喂螞蟻。魯迅還在《吶喊·自序》中寫道,三味書屋是他啟蒙的地方,他在那里學(xué)習(xí)和成長,老師對他們管教嚴(yán)格,在提出不該問的`問題時,這位嚴(yán)格的老師怎樣皺眉,仿佛在發(fā)火,嚇得魯迅落荒而逃。這些事都印在魯迅腦袋里,令他長大成人后還津津樂道,可見這片童年的樂土,給了他多么深刻的印象。
走出一味書屋,窄窄的馬路對面,就是周家大宅。魯迅的爺爺本是一個進(jìn)士,叫周福清。因科場行賄案發(fā),下獄7年。從這場官司后,周家開始敗落。魯迅的父親受牽連,被剝奪了應(yīng)試資格,不久又患病,拖了幾年,即駕鶴西去。魯迅就是在家道中落這一時候看清了世相,明白了許多道理。后來,魯迅就把這座宅子賣給了鄰居朱家。朱家覺得這塊地風(fēng)水不好,所以不僅把房子拆了,還掘地三尺,F(xiàn)在的周家大院已經(jīng)蕩然無存。我們所見的真跡,只有魯迅睡過的一張床。然而,我最向往的,還是百草園?墒,想象中那蟲兒、植物和魯迅的樂園,在哪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在樹葉里長吟的蟬,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黃蜂,從草間直竄云霄的輕捷的云雀,你們在哪兒?現(xiàn)在,我滿眼都是為了留下“到此一游”而在“百草園”的石碑前拍照的游客和稀稀疏疏為了裝點門面的植物。
走出魯迅故居,我想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小鎮(zhèn),可我卻聽到的全是小商鋪的叫賣聲和烏篷船夫的拉客聲,我不禁感到一絲悲涼。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8
獨角獸,比目魚;上大人,孔乙己循著陣陣爽朗的對課聲,我來到了三味書屋——一代大文豪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地方。
漫步在三味書屋,讓我沉浸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中?,盡管年代久遠(yuǎn),那一塊牌匾上寫著的三味書屋幾個大字依然清晰可見。牌匾下面的畫上,一只俏皮可愛的梅花鹿正在樹蔭底下悠閑地棲息。畫的下面就是壽鏡吾老先生的座位了。三味書屋的四周散布著一些學(xué)生從自己家里帶來的桌椅,靜靜地佇立在那里。此時,我仿佛看到了壽鏡吾老先生正搖頭晃腦地帶領(lǐng)著學(xué)子們聲情并茂地朗讀著《四書五經(jīng)》呢。小魯迅的座位在最左側(cè)靠墻處,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里。正是因為這個座位以及它的主人讓這個晚清時期的私塾從此名揚海內(nèi)外。如今,小魯迅在書桌上刻的早字已被層層保護(hù)起來,并被放大供游客觀瞻。一次事出有因的遲到,讓這個早字不僅刻在了小魯迅的書桌上,更重要的是刻進(jìn)了他的內(nèi)心深處,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從那以后,小魯迅再也沒有遲到,因為他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正如他長大以后說的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是還有的。小魯迅刻早的故事,更是激勵著一代代后人勤學(xué)苦練,樹人成才。
從三味書屋出來,我一路哼著《三味早讀》的小曲,沿著一段青石板鋪成的路,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百草園。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派生機(jī)勃勃的景象。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挺拔的皂莢樹,依然如故。還有那每年夏天不約而來的知了在不停地歌唱,蟋蟀在盡情地彈琴,勤勞的蜜蜂在歡快地舞蹈,泥墻根旁不時傳來幾聲斑鳩的叫聲,好像匯聚成了一首輕松美妙的交響曲哦,這不就是魯迅筆下的百草園景象嗎?我們現(xiàn)在住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會認(rèn)為百草園也就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菜園子,沒有什么好玩的,還不如去游樂場呢。可是,在魯迅的童年時代,他和小伙伴們在這里自由自在地玩斗蛐蛐、找何首烏、雪地捕鳥等各種有趣的游戲,在這片成長的樂土上,享受著無窮無盡的樂趣。怪不得魯迅會說,三味書屋的學(xué)習(xí)是極其枯燥無味的,百草園的生活卻是令人無限向往的呢。這,也許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所不能體會到的美好感覺吧。
通過這次游覽,在三味書屋讓我感受到了私塾的嚴(yán)厲、小魯迅的勤奮;在百草園讓我找到了小魯迅快樂的身影這就是魯迅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19
小時大門前的那塊小天地,我永遠(yuǎn)不能忘記。
不必說長得老高的香椿樹,毛茸茸的狗尾草,磚塊上潮濕的苔蘚,河道中的`小苗;也不必說布谷鳥在樹上“布谷——布谷——”的鳴叫,成群的蜜蜂飛舞在房檐下,鳴蟬在香椿上長吟。單是姑姑家房后的泥墻一帶,就被有一番趣味。螞蟻們在這里忙碌,蜈蚣在這里鉆來鉆去。要運氣好,還能碰到一種條狀的黑色昆蟲,聽說他是可以預(yù)測天氣的,我于是常在地上畫個圈,再把它翻過來,背脊朝下。把手放開,他通常會跳得老高。若是出了圈,明天就會下雨;要出不了,大概就是晴天了。他的寓言準(zhǔn)不準(zhǔn),我早已不曾記得了,可它卻常在我不留神時悄悄飛走,上我郁悶老半天。要是碰見一只刺猬,那也是不錯的?伤话阍谕砩铣鰜恚抑坏冒阉墼谂枳永,剩下的,就得等媽媽收拾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20
不必說古老的棕色粗大的銀杏樹上零零星星地綴滿了金色的銀杏仙子,“呼”的一聲秋風(fēng)掠過這金色的海洋,把銀杏葉連根拔起,任其在空中翩翩起秋天的圓舞曲,當(dāng)在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后,庫黃的銀杏又悄無聲息的落地結(jié)束了這場誤會,躺在了被誰沖濕的潤土中。也不必說碧綠草間的蚱蜢在低唱,肥肥的黃蜂在演奏,輕盈的蝴蝶在指揮粉嫩嫩的花朵兒在夕陽的余暉的照耀下,透出了晶瑩的白,她們也都在側(cè)耳傾聽這秋天的`音樂會。
單是周圍清澈的湖水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水面平靜,涼風(fēng)拂過,泛起波光,粼粼作亮。向湖望去,湖底的細(xì)土伴隨著紅鯉魚的游動而漂在水中,紅鯉魚在清澈見底的水中時而休息,時而游動也時而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淡淡的陽光從水中躍起,布滿鱗片的身子上有無數(shù)的水珠在空中灑遍池子,在陽光下發(fā)出了晶瑩剔透的光,灑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小花園如同一個充滿了奇妙神秘的小森林,讓這一個深秋綻放著回憶里的花……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21
不必說蜿蜒的小徑,嶙峋的假山,整齊的灌木,優(yōu)美的桂樹;也不必說蝴蝶在花叢中翩躚,蚱蜢靜悄悄地趴在長草中,一抹金紅靈動地從荷葉間鉆過去了。單是窗外人跡罕至的小花園,便能給人帶來放松。螞蟻們在這里安家,鳥雀在這里覓食。撥開草叢來,有時會遇見壁虎;桂花也極香,站在樹下深深吸氣,好像整個肺都染上了桂花的馥郁芬芳,再由血液輸送至全身。紫藤和爬山虎相互依靠著,紫藤有修長的枝干,爬山虎有柔韌的手臂。
不知從何處聽說過:紫藤桂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fēng)流美人。于是我時常便有些期待地偷偷撥開那些濃密的`葉子,卻也只有些金黃如小扇子般的杏葉躺在地上,然而如紫藤花般的美人是沒有的,歌鳥似也化作云煙消散了去。若在濛濛細(xì)雨中,你還可以看見那小巧玲瓏、古典淡雅的亭臺樓閣被籠上一層朦朧的、小缸青的煙雨色,飛檐石柱筆走龍蛇,似是比甚么九曲橋、城隍廟還要有韻味的遠(yuǎn)。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22
不必說清澈的池水,銹斑的古亭,壯麗的泉池;也不必說蝴蝶在綠葉中飛舞,肥胖的黃蜂安逸地在葉瓣中入眠,輕活靈巧的螞蚱忽然從小路的隙中鉆出來,直蹦向遠(yuǎn)處繁密的林里去了。單是僅著周圍窄小的池塘一片,就有無限樂趣。揉揉眼,假山怪石上突然便冒出了幾個腳印,再抬起頭向遠(yuǎn)處望去,原來是方才奔過的友人留下的。魚兒在塘中活蹦亂跳,快活極了,和煦的暖陽照下,伴著輕柔拂過的春風(fēng),墨綠色的'池底上清澈可見的水波蕩漾著,似在訴說著自己的心事一般,使我也不經(jīng)一時被撥亂了心弦。湊近了瞧,有時還會遇見幾只蝌蚪。若你在這兒久居,定能發(fā)現(xiàn)最詩情畫意的一幕便是在落雨時分,撐一把小傘,在小徑上緩慢踱步,看著雨滴落入池塘,那景象其實很普通,但你會感覺似乎這雨滴終于能和池水相連,不由得有了種別樣的欣喜。
倘若有幸能望見校工捕水草時的一幕,一定能上他人叫囂一番,在他捕網(wǎng)揮下的那一刻,只聽水面上泛起“啪”的一聲,魚兒和蝌蚪們便頓時驚恐不已,爭先恐后地向池邊游去了,只過了半晌,才似回過了神罷,緩緩的還夾雜試探地游回了池中央,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的確讓人樂此不疲;蛟S這就是花壇中的樂了吧,是一種最純粹,最質(zhì)樸的樂。是啊,在這曼妙的景象中,又有誰會覺得沮喪呢?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23
大雪,時而說到我們美麗的校園,小假山一帶便是我常去的地方。不必說那奇形怪狀的灰色巖石,綠油油的.芭蕉從巖縫中吃力地擠出,也不必說那五彩蝴蝶翩翩起舞,蜈蚣在彎彎曲曲的纏繞著的藤蔓上閑逛。單是美妙的小池塘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清澈的池水叮咚歌唱,細(xì)雨蒙蒙,同學(xué)在那光滑的石板路上輕盈地小跑,池邊的花兒草兒頂著透亮的露珠沐浴在雨兒的懷抱,仔細(xì)地瞅一瞅路邊的小草叢,那紫色的金盞花露出清新臉蛋對你微笑,小螞蚱在草間歡快地與你捉迷藏,倘若趁你不注意會突然跳到你的手上用觸角撓癢癢,常常會逗得我和同學(xué)咯咯大笑?諝庵酗h著菊桂的芳香,火紅的楓葉上鳥兒清脆地鳴叫。雨中帶著無限愜意,同學(xué)們的瑯瑯書聲在空氣中縈繞。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 篇24
不必說莊嚴(yán)的司令臺,聳立的大樹,翠綠的草叢;也不必說小鳥清脆的聲音在校園里徘徊,從教室里傳出的`朗朗的讀書聲,操場上的同學(xué)們的加油聲。
單是那校園里德小蟲,就有無限樂趣。從草叢里抓起一只蚱蜢,看著它一跳一跳的,多么有趣。有時,還會搞搞惡作劇,拿一只蚱蜢放在別人頭上,嚇得他們大叫,我卻在旁邊偷偷的笑著!還有那籃球架,還有無限快樂。我們可以在哪里來一場籃球賽,還可以練習(xí)投籃。有時,看著老師和其他老師斗牛,也是那么有趣,學(xué)習(xí)老師的步伐,讓自己更強(qiáng)些!
還有哪些作業(yè),雖然多,但是做起來還是很開心的!看到哪些一行行的題目,就想到了知識,累雖然累,但還是為了我們好!不要想到不做作業(yè)就很開心,其實一點也不開心,那么就沒有知識了,沒有知識什么都不能做!不能做就只能在家里趴著,不是很難過嘛?所以珍惜現(xiàn)在的學(xué)習(xí)。不要到了老年才知道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03-17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11-2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得11-2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案01-1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01-06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01-0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xué)反思10-1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yōu)秀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