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用]落葉作文3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落葉作文300字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落葉作文300字 篇1
一陣輕緩的微風悄悄臨近,喁喁低語著,撩起我發(fā)絮柔柔撫慰著我無邊無際的思緒……
瞧,窗前所有枝葉和著風的旋律,歡快搖曳著;相互間,它們那輕微的沙沙摩擦聲,在和風環(huán)抱中,象極了全球頂級音樂家們,正忘我高奏著史前或是未來令人無限遐想的生命交響樂;其誘惑之美妙,猶如細細山泉從山澗里緩緩流淌;宛如清晨大自然鳥群深情的'低吟淺唱……混合在我耳畔回蕩著;身心無意間竟慢慢騰升起來,漸漸陶醉在載歌載舞的媚春世界……
回過神,我卻見一片片早已枯黃的樹葉兒,隨風載浮載沉……特別是法國梧桐樹廣卵形巨大葉片,一個接一個在風中打著旋兒,不斷繞著母樹,好似超齡跳水隊員,在高臺上正竭盡全力地表演著煽情動人的謝幕之舞……昔日輝煌的老葉也想證明——不管自己有多老,永遠都是最棒的!
再看看樓下小廣場,揮舞著手臂的老人們在開心鍛煉著……
媽媽也來到窗前,她順勢接下一片正舞動著秋風的落葉,仔細凝望它那蒼老枯黃的膚色,撫摸它那粗大的鋸齒邊緣……
忽然間,我發(fā)現(xiàn)了媽媽兩鬢少許的銀發(fā),我突然醒悟:人生如葉。
春天起始;夏日釋放;秋季謝幕;冬日消失……
落葉作文300字 篇2
有一片落葉,被風吹到了一個地方。
它想:這兒有什么好玩的呢?它想著想著就被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用力地踩了一腳。原來,這兒是操場。
落葉對小男孩說:“哎呦呦!你踩疼我了!”
“因為我踩你的時候,你就會發(fā)出“沙沙”的聲音,非常好聽。所以,我喜歡踩你!毙∧泻谅卣f,又接著跑了起來。
之后,一連幾十個小孩從自己的'身上踩了過去。第二天,傷痕累累的落葉又被一陣風吹到了一條小河,落葉沉入了水底。過了很久,它又看到了天空。它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看,才知道自己被人用網(wǎng)撈了上來,扔在地上。
又一陣風吹來,把它吹到了鄉(xiāng)村的一戶人家門口。就在這時,從那戶人家走出來一個小女孩,她彎下腰,從地上撿起落葉。然后,把它放在自己房間的窗臺上。落葉曬干后,小姑娘又把它放進她最喜歡的書里。小女孩每天都會看書,看到哪頁就把落葉夾在哪頁。
從此,落葉再也不用過流浪的日子了。
落葉作文300字 篇3
今天去上揚琴課,在去的路上下起了蒙蒙細雨。
坐在我的“御用座駕”上,我和爺爺兩人都沒有穿雨衣,放眼望去,路邊梧桐樹上的黃葉也被幾陣微風吹得飄落下來,形成了一幅秋天的美景。黃葉隨著微風飄來飄去——有的梧桐樹葉好像在和風姐姐跳倫巴,沉浸在美妙的舞曲中;有的好像在跟你揮手,熱情地歡迎你的經過;有的好像一只小精靈,在風中飛來飛去;也有的呢,就如送給大地媽媽的'一件過冬棉襖,讓人能感受到絲絲暖意……多么詩情畫意呀!
我注意到了路邊的兩棵梧桐樹,齊刷刷的一排排梧桐樹中,就這兩棵最特別!它的表面已經是黃色的樹葉了,但里面卻是綠色的,就像美麗的梧桐姑娘剛剛到發(fā)型屋新燙了一頭黃色的卷發(fā)一樣,或者是不是秋姐姐特別喜歡這兩棵梧桐樹寶寶,送給它們兩件金黃的大衣。
秋天的落葉雖然沒有蝴蝶那么漂亮的外衣,也沒有花朵的芬芳,更沒有小蜜蜂為人做的很大貢獻,但是它們卻默默無聞的帶給了秋天一份特殊的禮物……
落葉作文300字 篇4
在人們傳統(tǒng)的觀念中,春天,應該生機勃勃,萬物復蘇,是樹木抽春,花兒含苞待放的時節(jié)。不久前,我也這樣認為,這是從幼兒園時就深入人心的觀念。可是一片落葉,春天的落葉,讓我發(fā)現(xiàn)了藏在生機勃勃之下的秘密。
今年的春天,來得很突然,氣溫也出奇的高,甚至有幾分夏的韻味。枝條上,開始蔓延著生命的氣息,花兒也正要孕育著下一次日出時的姹紫嫣紅。當我正沉迷在春的芬芳之中,一葉枯黃載著春風徐徐地落下,停留在面前,使我為之一震,令人魂牽夢縈的春天竟然也有落葉?
生命是春的細胞,孰不知在這片欣欣向榮之后,是生命的交接棒,是上一代的長者,用枯黃來交換翠綠。像日落一樣,它們從此在這曾深愛過的土地上,銷聲匿跡。是什么讓它們有如此博大的胸襟?是奉獻。試問如果沒有今天的日落,你是否明日的'朝陽有多么可貴。
農民是枯葉、導演是枯葉、教師是枯葉、退休的職工也是枯葉,所有的幕后工作者,所有離開了自己崗位的人,都有同枯葉一樣的情緒。當你贊揚所有的新生物,當你歌頌某位偉大學者,別忘了,枯葉才是生機勃勃之后的秘密。
【落葉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落葉的作文03-25
落葉的心聲作文05-24
落葉的精神作文10-08
秋天的落葉作文12-12
落葉的美麗作文02-14
落葉季節(jié)作文05-14
落葉的季節(jié)作文05-14
深秋落葉作文05-14
掃落葉作文05-09
落葉贊作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