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年糕的作文

    時間:2023-11-21 13:25:09 作文 投訴 投稿

    年糕的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年糕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年糕的作文

    年糕的作文1

      說起年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爝^年了,我們這里有幾戶人家聚集到一塊,要開始打年糕啦!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到鄰居家看打年糕。

      那兒的人可多啦,大人、孩子、老人都簇擁在一起,有說有笑地聊著年糕。小朋友們蹦蹦跳跳,這里看看,那里看看,充滿了好奇心。

      首先是搓粉。只見幾位大媽把糯米粉放在扁里,加入一定量的水。這放水很有講究,放太多不行,放太少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憑老師傅們的手感了。原本一粒粒的小顆粒被“凝聚”在一起,真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雪娃娃。

      接下來,就要把粉倒進大木桶里蒸。一個大伯熟練地操縱著,周圍的幾位大叔忙上去幫忙。有幾處粉可調皮了,賴在上面不肯下鍋,但最后經(jīng)不起地震似的搖拽,紛紛滾了下去。一位老爺爺負責把火。這時,人們紛紛轉移“陣地”,跑去看老爺爺蒸粉,“年味”和粉混在一塊兒,跑進木桶里啦!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粉就蒸好了。大伙兒把充滿香味的粉放到一個大碗似的石臼里,準備打年糕了。

      終于等到這一刻了,旁邊的大人和我連忙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忘的一瞬間。

      只見大伯用手撥了撥粉團,拿起一把大錘子開始打!斑!咚!咚!咚!”每一下都那么有力,帶著濃濃的年味,仿佛是禮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來。“咚咚!咚咚!……”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一刻!這聲音敲進了每個人的`心房,告訴大家:新年要來了!

      打年糕是個力氣活,每打會兒,就換得個人繼續(xù)。換人的過程中,一個大叔就馬上過去把粉團翻個身,生怕粉團硬了。輪了幾個人后,粉團漸漸成型了,變得越來越糯了。大家又急忙把粉團搬到木板上,兩人一拉線,粉團就切成了一塊一塊的。年糕誕生了,香氣四溢!

      我們吃著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開心極了!它預示著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

    年糕的作文2

      說起家鄉(xiāng)寧波,可不能忘了年糕,一碗碗炒年糕,一塊塊炸年糕,還有年糕湯……不管怎么燒,都是我的最愛。

      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古時候,人們只有在過年時才吃年糕,為了祈求來年大人小孩都步步高升。關于年糕的來歷,相傳,吳王夫差賜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料到吳國很快便會陷入包圍,在臨死前告訴百姓,如果城中缺糧,就到城墻下掘地三尺,會有救命之物,說完就一刀自盡了。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吳國很快就被包圍了。城中斷糧,已經(jīng)餓死了好幾十人,人們這才想起了伍子胥的話,到城墻底下挖了三尺深,發(fā)現(xiàn)了似城磚的糕,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年糕。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伍子胥,家家都會燒年糕。

      現(xiàn)在的年糕,不只是過年才吃,平常也可以吃。放學回家,外婆會到廚房里,拿出提前泡過水的年糕,切成小片,放進有炒好青菜的鍋里,加一點水,撒一些鹽,翻炒幾下,一晚青菜炒年糕就誕生了!上完培訓班,爸爸有時會燒一碗香味四溢的桂花年糕湯,幾朵金桂浮在湯中,聞一聞,疲勞一掃而空,喝一口,香甜溢滿唇齒,吃一塊,糯滑融于口中。這是何等之美味!

      除了炒、湯兩種燒法,炸年糕更令我愛。拿多片年糕放入油鍋中,炸至外皮微微焦黃,撈出來,用力撕下一塊,細細嚼,只覺得年糕外酥里嫩。如果有醬料,蘸著吃,味道更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

      年糕不僅好吃,做的時候還很好玩。寧波慈城的.水磨年糕可是一等一的有名,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當然是打出來的呀。首先要將大米粉和米和勻,放入蒸桶里蒸熟,蒸好后放火石雕大舀里。兩個壯漢一人拿木錘,另一人負責在捶打的間隙翻動年糕。這兩個人的配合真是天衣無縫,一錘、一翻,一錘、一翻……這樣反復了好幾十次,年糕就成形了。隨即交給其他幫手將其揉成長條形,擺成四行四列的“井”字形,剛打出來的年糕十分軟糯,還帶有余熱,可以直接吃。

      家鄉(xiāng)的年糕,有家的味道,嘴里的年糕,有著無窮無盡的味道。

    年糕的作文3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臨近年關,村上每年都會打年糕,特別熱鬧,吃個年糕頭,討個好彩頭!

      臨近冬至,奶奶家到處洋溢著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風凜冽。我坐著車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門口等著,當然,來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還有我兒時的寵物狗咪兒。一進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聲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頭的那根粗大的木錘。

      進了屋子,我異常興奮,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著手準備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將清洗干凈的糯米磨較細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邊加水邊攪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會影響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無己,待糯米粉變?yōu)轲ず鹾醯囊粓F時,便可進入第三步。將和好的糯米粉團,整個放到鍋里,下面添一點柴禾,倒一點水,蓋上鍋蓋,用小火蒸著,五分鐘打開一次鍋蓋,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團吸盡,便是出鍋之時。剛蒸好的糯米粉團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點。不想它卻調皮的黏在我手上,任憑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來。沒辦法,我只好把拉出來的長長的一條絲都挑下來,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團放到石臼里,便該爺爺上場了:舉起大錘頭,用力往糯米粉團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約五十下,用奶奶將糯米粉團翻個身,然后爺爺接著砸,砸了大約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跑上前去,讓爺爺讓我打一次。爺爺笑著說:“好,讓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過大木錘,舉過頭頂,大叫一聲:“呵!”使盡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團砸去,然后再舉起,再砸下,舉起,砸下,舉起,砸下……重復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盡。可惜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沒砸到糯米粉團。看來這打年糕,也是講究技巧的。我把木錘還給爺爺,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又過了好一會兒,打年糕的“壯舉”總算是完成了!

      我乘機拿了一小塊,撒些糖,吃起來,味道還不錯!美味!

      打年糕,年年高!

    年糕的作文4

      年糕意寓著年年高升,在過去每到快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搗年糕。雖然現(xiàn)在年糕隨處可見、隨時能吃,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但是搗年糕我還是第一次見呢!在我的老家——象山新橋,至今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一早,我和媽媽便帶著搗年糕的主料——清洗干凈的糯米來到了年糕作坊。作坊里等待搗年糕的人也不少,一層層水蒸氣籠罩在作坊的上空,作坊里的工作人員分工有序。終于輪到我們了。只見一位師傅把米浸在了水里,我們默默地在一旁等待,過了10分鐘,一位老爺爺把米袋拿了起來。原先一顆顆像小珍珠的糯米,吸收了生命源泉———自然水,變得水潤潤的。老爺爺把糯米倒入一個像漏斗一樣的的機器里,懶洋洋的“大怪物”開始運動起來,它唱著快樂的歌“咯噠咯噠”。突然“咕”的一聲白如顏料的米粉猶如瀑布一瀉而下。

      師傅把白白的米粉裝入一個個木桶里,放到鍋上蒸。幾分鐘后蒸桶被好像牛奶的水蒸氣圍繞著,散發(fā)出陣陣米香。米粉被蒸熟后,師傅們馬上把米粉從木桶里倒到搗年糕的機器上,用工具鋪平。糕粉稍冷以后,一位師傅用一塊板把粉團往一個大洞里壓下去,不一會兒,年糕像牙膏一般被擠了出來?墒悄敲撮L的年糕怎么吃呢?正當我苦思冥想時,忽然看見年糕機露出了鋒利而銀光閃閃的“大板牙”————刀片。我看年糕都一樣長,感到很好奇,就環(huán)視了一會兒周圍,霎時間看見了一個計數(shù)器,原來計數(shù)和刀片同步進行的。我還看見有個水龍頭一直在滴水而且剛好滴在年糕前方,等一塊年糕運走后它才接著滴,這是為了防止年糕被粘住。我們把年糕整齊的擺放在竹床上,擺完了就抬起竹床來到了一個放竹床的位置,等它冷卻。

      看著那白而軟的'年糕,我早已口水“飛流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把它捏成圓餅形,在中間嵌上一些豆酥糖,再把年糕邊包裹上,咬上一口,糯糯的年糕里混入了一絲甜甜的味道,豆酥糖的豆香味慢慢在唇齒間蔓延開來,香香的、糯糯的,入口即化。媽媽說這就是她兒時的味道,她們小時候條件不好,一年只能盼來吃一次,現(xiàn)在條件好了,想吃街上也能買到。

      年糕,年糕,年年高,這是多么美好的祝愿啊。我希望我們的生活也能一年比一年好。

    年糕的作文5

      臨近冬至,爸爸告訴我,龍港鎮(zhèn)云巖社區(qū)金中村舉行搗年糕活動,那邊的叔叔邀請我們去參加。我滿口答應,隨即整裝出發(fā)。

      來到金中村,村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了。只見百來斤被泡過水的糯米傾倒在一個巨大的石槽里,長長的木槌子在打糕能手的手中揮起落下,“咚……咚……”大木錘敲擊石槽的聲音,如打雷般震耳欲聾,槽里的米粉和著米!帮w舞”著。周圍的村農民們談笑風生,好不熱鬧。咚咚的響聲如節(jié)日的鼓聲,敲打在人們的心上,讓人興奮不已。過了一會兒,原先的糯米成了糊糊的米粉,被裝進桶里,排列在邊上,準備抬到灶上蒸。

      灶里燃起了旺旺大火。一位大伯伯往蒸籠里加米粉,一段時間過去了。我懷著好奇心,想讓爸爸輕輕打開其中一個蒸籠。得到一位長者的同意后,爸爸把蒸籠一揭,一股白汽似潮水般涌來,米粉被平平地鋪在蒸籠的紗布上,縷縷的熱氣白霧,夾雜著米香,迅速地裹住了每一個人。很快的爸爸又把蒸籠蓋回了原處。爐下的火燒得更旺了,把我的臉蛋照得通紅通紅的!俺鲥佮希 币晃皇迨宕蠛耙宦。人群中一片騷動,小孩更是迫不及待,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接著,熱氣騰騰的熟米粉被倒到米臼之中,孩子們一擁而上,你一棰,我一棒。年輕人也不甘示弱,拿起木錘不停地戳。廣場上洋溢著喜慶和歡樂的氣氛。有些小饞貓當場摳起熟的米粉團放進嘴里,狼吞虎咽起來。大人們異常慈祥,也不大聲斥責。大家齊心協(xié)力,做起香香的'年糕。不一會兒功夫,年糕出來了,咬一口,好香!“是這個味!好多年沒吃過這么地道的年糕了!”一位老奶奶邊吃邊說,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

      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既是一個美好祝愿,也是每個村民美好的夢想!冬至那天打年糕的隆重,在全村人心里,將是一個多美的記憶!

    年糕的作文6

      在我的記憶中,童年是在年糕的清香中度過的,外公外婆打年糕的身影早已定格為一幅畫,印在我的腦海里。

      過年之前,鄉(xiāng)下人家都要打年糕,儲存到過年時和年后吃。我們家也不例外,外公外婆把米混合水,在石磨里磨成米漿,又蒸成了年糕粉,揉成團后就要開始打年糕了。我最喜歡這個時候了,因為年糕團熱熱的,韌韌的,既是散發(fā)著清香的玩具,又是美味的食物。外婆把年糕團放到一個石槽里,外公舉起大木棰,開始往下打!芭尽尽泵恳淮未蛳氯ィ蜁谀旮鈭F上留下一個洞,這時,外婆就會馬上把旁邊的年糕團往洞里填。外公那富有節(jié)奏的動作把我迷住了,我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木棰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我看著那個年糕團,多想拿一團來玩啊!可是又怕被木棰砸到手,只好眼巴巴地盯著。

      外公有時候打累了,總有停下來歇一歇的時候,那時我便有機可趁了。我趁外公喝水的時候,飛快地伸出手去,揪下一大團年糕,拔腿就跑,手里捧著那一小團年糕,臉上綻開了忍不住的得意,仿佛是撿到了什么寶貝似的。

      找一個僻靜地方坐下來,我開始用年糕團捏小動物。長長的鼻子,墻一般的身體,四條柱子似的腿……一頭大象便做好了。我捏了許多動物:可愛的兔子、溫順的小羊、長脖子的長頸鹿……都可以開一個“動物”園了!我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成果?赡旮鈭F已經(jīng)用完了,先前捏的也快風干了,我連忙拿著這些東西跑回去。外公外婆早已打好了年糕,正在制作腳板年糕呢!我看見外婆差不多做完了,就纏著外婆要吃年糕。

      外婆笑著答應了,只見她切好年糕和雪菜,下進了鍋里。過了幾分鐘,一碗噴香的`雪菜年糕湯就做好了。我咬著年糕,糯糯的,不黏牙,很好吃。

      可是這樣的日子很快就結束了——我要上小學了。雖然我現(xiàn)在還能吃到手工年糕,但無憂無慮的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偷偷拿年糕捏動物的事我也不會做了。可是,在外公外婆家度過的童年猶如一部電影,在我的腦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使我難以忘記。

    年糕的作文7

      年糕,客家人稱之為甜。每逢過年,每家每戶都有蒸甜的習俗。古時候就有“不蒸甜不過年,沒有甜不成禮”的說法。

      小時候,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就把我交給外婆照看,這讓我有機會領略外婆做甜的過程:到了臘月二十七,外婆就把早早準備好的糯米和粘米浸在水里。這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是外婆在當年晚稻中特意挑選的上好糯米。那浸泡的水,也不是普通的井水,是外婆專門去山里挑的山泉水。糯米泡軟后,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起來磨粉了,對我們小孩子來說,這可是我們最喜歡玩的游戲了。外婆把浸好的糯米撈起來提到石磨旁,把石磨洗干凈后,就把米倒進石磨里。外婆在最前頭推著,我們這些小孩子就跟在外婆的.后面,使勁兒地推著,邊推邊催外婆:“快放米啦,快放米啦!”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轉動聲中,糯米磨成細膩的粉末。看著這辛苦努力的成果,外婆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米粉磨好后,外婆又把米粉放在粉篩上慢慢轉圈,慢慢篩下細粉。粉篩好后,外婆把煮好的紅糖水慢慢加入,邊加入還要不停地攪拌,直到攪拌成漿狀,再放置半小時。半小時過后,再把米漿倒入專門裝甜漿的透明膠袋,用塑料繩系上,最后把裝好的槳放入大鍋里蒸四個小時。蒸好后,如果馬上吃,那不是最美味的,因為它還是軟的,不成形,切不成一塊塊的甜,真可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待它放置兩三天后,方可切成片,蒸軟吃,那才爽口滑膩呢。

      甜角,我最喜歡吃了。它的外表特別光滑,吃起來不僅光滑而且有嚼勁。外婆每次切甜的時候,都不忘把光滑的那部分留給我。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吃完年夜飯,外婆就把煎好的甜端上來。煎好的甜外焦里嫩,金黃金黃的顏色讓人看了就特別有食欲。全家人細細品嘗著外婆做的甜,又嘗到了久違的味道,讓漂泊的心安定下來。

      就這樣,每年我都和外婆一起磨粉,看外婆做甜,直到到外面去讀書。每逢到了年底,我回到外婆家,外婆都會把香噴噴、外焦里軟的甜放在我面前。我細細品嘗著外婆做的甜,把它吃得干干凈凈。每次看著我吃完,外婆都很高興。我愿年年吃到外婆的甜,看到外婆露出滿意的笑容。

    年糕的作文8

      我捧著手中軟爛、不堪一握的年糕,頓失失去了品嘗的興致。便不由自主地懷念起在浙江吃到的柔韌、勁道的手工年糕,唇齒留香。

      走在長滿青苔的青石板小巷中,路邊小草伴著陣陣微風,發(fā)出沙沙的聲響。路兩旁的人家門扉半掩。透過門縫,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微風送來陣陣清香的味道,似是清淡的香氣,但其中似乎又夾雜了絲絲的甜香。隨之傳來的是捶擊的咚咚的聲音。我尋聲追去,是一家手工年糕的小作坊。

      作坊的門面與兩邊的民居并無兩異,古樸的門扉,門上貼了兩張門神畫像。十分普通的一家作坊,若不是門內打年糕的咚咚聲及年糕傳出的清香,便極易被忽視了。

      我走進門去,門內放了幾張長凳,凳子放了一張竹制的篾子,上面整整齊齊碼好了一個又一個雪白如玉的年糕。一位六七十歲的.老漢正拿著一把木槌,棰擊著木桶中的年糕,對面一位同等歲數(shù)的老奶奶不時得用手翻動那塊年糕。

      我走上前去,他們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熱情地招呼著我。奶奶取了一塊年糕遞給我,我握著手中溫軟的年糕,柔韌勁道的口感,香甜清致的味道讓我立即愛上了它。

      “爺爺,這年糕這么勁道,有什么秘訣嗎?”我問道。

      “也沒有什么大的學問,”大爺指著那槌子與那木桶,“就是這棰一定要到位!

      “是啊,這棰年糕啊看似簡單,其實學問大著呢。只有經(jīng)過反復捶打的年糕,才會有這樣柔韌勁道的口感。如果不經(jīng)過精敲細打,年糕就軟的、爛的,沒有這樣勁道的口感。”奶奶解釋說。

      “唉!只是現(xiàn)在做年糕啊,都不像我們這樣精敲細打的,這簡單的工序很容易就被忽略了,所以也就沒有我們這年糕這樣柔韌了。”

      說著,大爺又舉起手中的木槌擊打那桶中的年糕。在那樣有節(jié)奏的棰擊聲中,我不禁想到:這不正如我們的人生一樣嗎?只有經(jīng)過反復敲擊、捶打、鍛煉過的我們才會擁有柔韌、堅強的品質,才會在日后的人生路上散發(fā)清香。

      只有經(jīng)過反復擊打的年糕才會散發(fā)出它獨特的清香,這樣簡單的事情中卻蘊含著人生哲理,極易被忽視,但又極為深刻。

      棰擊聲中的年糕香,一直縈繞在我鼻間。

    年糕的作文9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節(jié)日風俗,相同的節(jié)日,各家又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對于我們家來說,“冬至”這一天,自然是全家一起吃香軟勁道的大頭年糕了。

      冬至這天一早,爺爺就去菜地里拔了他親手種下的大頭菜,奶奶呢,則拿來了手工年糕。哎呀,光看看這些食材,我的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計”。

      爺爺洗凈了大頭菜,就開始熟練地削皮,要削掉那些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菜葉當然也不能浪費,洗凈瀝干水分備用。我有點忍不住手癢,就迫不及待地拿了菜刀切片,薄薄的,一片兩片,三四片……“筱雨!阿娘跟你說,不能切得太薄。太薄了容易煮爛,筷子夾不起來!”奶奶著急地提醒我。我看著奶奶示范切的大頭菜形狀,趕緊改變“刀鋒”,厚,要大塊而且要厚實些!霸蹖幉ㄈ俗鋈撕竦溃瑢嵳\,煮的大頭菜也一樣要厚道、實誠!蹦棠探又f。我似懂非懂,這和做人有關系嗎?

      趁爺爺把年糕切成段的時間里,奶奶先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和大頭菜,焯一下水,舀起大頭菜,倒掉水。熱鍋下油快速翻炒,接著倒入適量的醬油、料酒和水,放點糖提提鮮味,最后放入切好的年糕。煮到大頭菜軟爛,年糕軟糯時再轉文火,加上點鹽,再收收燙汁就可以開鍋了。

      我站在一旁,看著奶奶熟練地烹煮著,聽著鍋里的食材在大火中,唱響了一首“咕嘟咕嘟”的燒煮交響曲……光聞著那漂浮在空中的香甜味兒,我的口水已經(jīng)開始泛濫成災了……

      “真香!真香!”。奶奶看我這饞涎欲滴的.樣子,就先給我盛了一小碗讓我解解饞。

      只見那一塊塊雪白的大頭菜,在醬油和菜油的潤澤下,已經(jīng)變紅了,紋理清晰,有那么點像軟糯的紅燒肉,渾身透著誘人的光澤。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筷子,一口大頭菜塞進嘴里,把腮幫子塞得鼓鼓的,隨意地嚼了幾下就吞咽下去了,差點燙疼舌頭,哎,我都還沒嘗出味兒來。

      終于稍稍解了我肚里的小饞蟲,我開始慢慢品味,先小心地咬一口大頭菜,只覺得軟爛可口,菜香撲鼻,再嚼一口年糕,肉肉的,韌勁十足,鮮咸中帶著大頭菜特有的清甜!昂贸!好吃!太……好吃了……”我含糊不清地嘟囔著。奶奶看著我直樂呵。

      冬至夜,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著大圓桌吃大頭年糕,這就是我們家祈求的幸福。年糕,年糕,年年高哦!

    年糕的作文10

      打年糕是我們桐鄉(xiāng)的一個傳統(tǒng)習俗,聽爸爸說,過了臘月二十,在過年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打年糕,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現(xiàn)在有很多人家都偷懶了,直接到街上買年糕過年。但我們家還是喜歡自己打年糕。

      在打年糕之前,我們要先做好準備工作。奶奶很早就買好了糯米,將糯米在水里浸泡一段時間后,就拿去加工成糯米粉。

      到了約好要打年糕的那一天,我們家、三爺爺家、五爺爺家三家人就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忙活起來。擺放好一個鐵灶臺,上面放一個大鑊子,里面倒?jié)M水,鑊子上放上一個蒸籠,蒸籠里墊一塊紗布,把準備好的糯米粉均勻地在紗布上鋪上一層,蓋上蒸籠。爺爺在灶里燒起火來,把火燒得旺旺的,直到把蒸籠里的糯米粉蒸熟。

      過了一會,奶奶說:“時間差不多了,該熟了!睜敔斦酒鹕韥,把蒸籠掀開,哇,只見一團熱氣沖天而起,糯米粉的香氣也隨著熱氣彌漫開來。爺爺用筷子在糯米粉里插兩下,點點頭說:“行了!闭f完,爺爺就雙手揪起紗布的四角,把糯米粉裹住拎起來,拎到早就擺放好的`木板上。

      奶奶開始指揮爸爸打年糕。奶奶說,以前都是她打的,現(xiàn)在她年紀大了,打不動了,就讓爸爸繼承這項工作。我們這里打年糕也不用工具的,爸爸用雙手把糯米粉揉在一起,反復地揉按,擠壓,拍打,慢慢地把原來松散的糯米粉揉成了軟軟的、韌韌的、很有彈性的一團。然后,他再把這一團揉好的糯米粉壓扁,拉長,一塊年糕就做好了。

      年糕白白的、香香的,很可愛的樣子。我們把做好的年糕放進鋪在地上的匾里。然后我和弟弟用筷子蘸了紅色的顏料,在年糕上面點幾朵梅花。白白的年糕,鮮紅的梅花,看起來更漂亮了。

      外面北風呼呼,很冷,但是屋里熱氣騰騰,幾家人聚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熱熱鬧鬧的,一點都不覺得冷。爸爸說:“這就是過年的味道。”

      我們把所有的年糕打好之后,剩下的一點糯米粉就搓成小圓子,放水里一煮,大家蘸著白糖吃了。那味道也很不錯哦!

      聽說北方過年要包餃子吃,我們這里沒有這個習俗,我們就是吃年糕。打好的年糕浸在水缸里,可以放很久,過年的時候,祭祀要用。過完年,我們慢慢吃,可以一直吃到元宵節(jié)之后呢。

    年糕的作文11

      穿過外婆家門口的那條長巷子。左拐,走個兩三步,那塊熱鬧的地方便是每年重陽我必去的地方。

      大大的白色蒸籠,經(jīng)一雙粗糙的大手掀開蓋子,白色的蒸汽彌漫圍繞在你身邊,氣散去后,便可以看見黑色的竹條編成的墊子,墊子上是含著水蒸汽的重陽糕。

      白色的糕底上撒著蜜料,紅棗,赤豆,芝麻,密密麻麻,布滿了整個糕面,色澤豐富,讓人垂涎不已,底部用深綠色的香葉包著,湊近一聞,一股清新的花香夾雜著葉香撲面而來,輕輕撕開,淡黃色的底部悠悠地蔓延出好聞的桂香,淡淡的甜味,沁人心脾,縱使我閉著眼睛,也可以循著香從外婆家摸索到這里。

      重陽糕剛出爐時,最是好吃,熱氣騰騰的,在秋風蕭瑟的秋天里,如一股暖流涌進喉口。有時,我愿站在旁邊等上個15分鐘,僅為了那一口剛出爐的,暖暖的.味道。布著深紅色豆沙的白色米糕,咬起來糯糊糊的,比黏黏的橡皮糖軟,比膩歪歪的甜點清甜,比軟塌塌的糯米團有嚼勁。在喉口旋轉著掉入時,有一點兒還會調皮的蹭在你的牙齒上,我總是用舌頭費力地把所有糕塊掃入口中,不肯遺漏了半點,吞入嘴后,還要用舌頭滿足地舔一下還帶有桂香的手指,真真地余味十足……

      今年,又到了糕香遍街的時候,我定是不能省去那15塊的。前一天晚上,我便買了回來。今年賣糕的是另一個老婆婆,但那滿臉的笑容是一樣的,三輪車上的蒸籠也是一樣的,我用手偷偷撕了一小塊,放入嘴里,軟軟糯糯,還帶一點兒黏性,恩,味道也是一樣的。第二天早晨,睡眼朦朧的我剛走出房間,便聞見了那股甜香,眼睛瞬間彈了開來,大半塊重陽糕在桌上靜等著我呢!我抓起筷子便是一大口,哇,幸福的簡直想流淚,可是好像沒有那么暖了,哎,終究蒸籠的味道與微波爐是不一樣的呀!恐怕任何機器都烘不出蒸籠那股熱騰騰的味道,那是暖的能鉆入人心里的味道。

      又到了一年糕香飄的時候,那帶著大音量喇叭的三輪車,載著寒秋里最暖的暖物來了,把那還帶著溫度的香味灑進重陽里……

    年糕的作文12

      生活總有一段美景讓你流連忘返;總有一段情令你牽腸掛肚,總有一股味道讓你念念不忘。而最令我難忘的是家里的年糕。

      年糕,是我們家鄉(xiāng)每年年末家家戶戶必須做一個糕點,為的是慶祝勞動者務農一年的收獲成果。年糕的口味多種多樣,有蓮蓉餡,芝麻花生餡,杏仁紅豆餡,還有熏香臘肉餡,桂花百合餡等等。熏香臘肉餡是我最喜歡吃的,輕輕咬一口,香油奔涌而出,經(jīng)過特制的臘肉白里透紅,很是晶瑩剔透。吃到嘴里,即使在嚴寒的冬日,整個人也會變得很有精氣神。

      漫長的一年臨近尾聲,家家戶戶又開始做年糕,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開始挑年糕模子,有花好月圓模子,口福模子,雙魚戲珠模子等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我,姐姐,妹妹還有弟弟在奶奶的帶領下爭先恐后地搶著做糕點。把弄好的'餡料裝到模子上,用手盡力壓平,并用刀子刮平,然后再用湯勺磨潤,把模子輕輕一翻過來,用力一敲,一個具有栩栩如生圖案的糕點就基本完成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會想出幾個鬼點子進行做糕點大比拼,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糕點做好后,就到了蒸糕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蒸糕點是,必須得小心翼翼,因為糕點很容易破損。火候更是講究,火候過大,蒸出的年糕就會硬邦邦的,火候小了,年糕就會很黏,如同蓮藕般千絲萬縷。奶奶在蒸糕點時,弟弟總是拿一個小板凳站在上面,睜著圓圓的眼睛看著鍋里不住往外冒的水汽,嘴里還不是的問:“奶奶,快好了沒?”奶奶總是笑著說:“這笑饞貓,總是那么心急!钡拇_,不光是弟弟,連我也擺脫不了奶奶所做的年糕的誘惑。

      年糕做好了,咬一口,又松又軟,酥松酥松地,心里美滋滋。眼看馬上就要過年了,仍未聽到爸爸回家的消息,想必爸爸小時候也一定很喜歡吃奶奶做的糕點吧。在遠方的他是否也正在想著奶奶做的糕點,想著做糕點的情形呢?但愿爸爸每年都能吃上奶奶親手做的年糕。

      如今過年我依然可以吃到奶奶做的年糕,每每吃年糕我就會盼望著爸爸哪天回到家。我害怕,害怕有一天自己也會像爸爸那樣奔走四方,更害怕再也吃不到奶奶親手做的年糕。因此,我每吃一個年糕都會慢慢的嚼,細細的品味其中的味道。

      年糕,不管我以后身處何方我都會想起與奶奶做年糕的場景,憶起年糕的味道。

    年糕的作文13

      春節(jié)在我國可以算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了。全國各地過年的方式各不相同,我的家鄉(xiāng)常州就有很多獨特的過年風俗:做饅頭、拉年糕、打掃衛(wèi)生、一起吃年夜飯等等。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拉年糕吧!

      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寓意,所以過年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年糕。年糕的口味因人而異,常見的是糯米味,考究的人家會加入紅糖、核桃仁、葡萄干、花生做成微甜的口味。

      拉年糕從字面上就很有講頭:奶奶家門前就有加工年糕的鋪子,聽大人們說第一年來做時只能說是做年糕,第二年來做時才可以說是拉年糕,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加工師傅有了進步,做工不那么青澀,才能叫拉年糕呢!看來“拉”和“做”不能瞎用啊!

      在拉年糕之前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做面粉,面粉比例很有講究,這影響到最后的口感,一般用三分糯米七分粳米為佳。

      開做啦!只見一位加工師傅先麻利地將面粉放入木桶,然后再將適量的水倒入桶中,最后用木棍攪拌,蓋上蓋子,由另一位加工師傅拿起來放在火爐上,隔水蒸煮,只見加工師傅不緊不慢、有節(jié)奏地一點點添煤,一會兒掀起蓋子看看,一會兒又低下頭默默地添煤,令人激動又流口水的三十分鐘終于過去了,秒針正好指向12,加工師傅趕快把木桶抬起,放到加工最后一道工序的師傅面前,只要將木桶熟練地翻了過來,拔出桶,一大塊面團就在我的眼前,一團團白色云霧繚繞在四周,真讓我直流口水啊!由于溫度依然很高,加工師傅不得不手上裹上紗布,用他靈巧的手那邊弄弄,這邊弄弄,不一會兒,一個長條形的面團就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像一條白色而又滾圓的長龍,憨厚可愛。為了防止面團粘在木板上,師傅用濕紗布在面團的.底部滾了一下,不可思議的是只要用上縫衣線,輕輕地往下一彈,就能夠精準地劃上分割線條,將長龍分成大小勻稱的一條條。

      幫手將成型的年糕放到門外的木板上,時不時地翻來翻去,年糕變得越來越韌,越來越結實,散發(fā)出特有的光澤,點上點睛之筆——紅印,猶如一張張笑臉在向我微笑,看著成品,加工師傅欣慰地笑了。

      這就是年味。

    年糕的作文14

      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食物,屬于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征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今天媽媽突然心血來潮要做些年糕,我就給媽媽打下手。我們說干就干,只見媽媽從袋子里倒出些黃面,放在盆子里,再加入涼水一直揉到面粉把水份吸收完,由于經(jīng)驗不足,越揉越稀,一定是水加多了,而且特別粘手。于是我們又加了一大勺黃面,還是揉不成形,我又加了一大勺黃面,可誰知面越揉越硬,于是我們一會兒加水,一會兒加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忙活了大半天,終于把面團弄好了。接下來把面塊分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劑子,再把它送進鍋里蒸個“桑拿”,差不多蒸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可出乎意料的是這個面團變得更粘了,甚至比膠水還粘,媽媽一邊向姥姥“求救”方法,一邊指揮我給她加些干面粉。趁著面團還是熱的撒上白糖,然后再一直揉,可我在旁邊看媽媽都不敢使勁揉,于是不屑地說:“您使勁揉唄!眿寢屨f:“那你過來感受一下”。

      于是我就把雙手往面團里使勁一揉,手竟然拔不出來了,無論我多么使勁兒都拔不出來,雙手被厚厚的面粉包裹著,像兩個大粽子。媽媽邊笑邊用干面粉“解救”我的雙手,“有什么好笑的?我嘟著嘴說。經(jīng)過媽媽一點一點把我手上的面團剝離,我的手終于“得救”了,我是不敢在“逞能”了。然后媽媽繼續(xù)揉面,終于好了,再把它們壓成一個個小圓餅,發(fā)酵一晚上,第二天就能吃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比蜜還甜。

    年糕的作文15

      年糕,客家人稱之為甜粄。每逢過年,每家每戶都有蒸甜粄的習俗。古時候就有“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

      小時候,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就把我交給外婆照看,這讓我有機會領略外婆做甜粄的過程:到了臘月二十七,外婆就把早早準備好的糯米和粘米浸在水里。這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是外婆在當年晚稻中特意挑選的上好糯米。那浸泡的水,也不是普通的井水,是外婆專門去山里挑的山泉水。糯米泡軟后,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起來磨粉了,對我們小孩子來說,這可是我們最喜歡玩的游戲了。外婆把浸好的糯米撈起來提到石磨旁,把石磨洗干凈后,就把米倒進石磨里。外婆在最前頭推著,我們這些小孩子就跟在外婆的后面,使勁兒地推著,邊推邊催外婆:“快放米啦,快放米啦!”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轉動聲中,糯米磨成細膩的粉末?粗@辛苦努力的成果,外婆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米粉磨好后,外婆又把米粉放在粉篩上慢慢轉圈,慢慢篩下細粉。粉篩好后,外婆把煮好的`紅糖水慢慢加入,邊加入還要不停地攪拌,直到攪拌成漿狀,再放置半小時。半小時過后,再把米漿倒入專門裝甜粄漿的透明膠袋,用塑料繩系上,最后把裝好的槳放入大鍋里蒸四個小時。蒸好后,如果馬上吃,那不是最美味的,因為它還是軟的,不成形,切不成一塊塊的甜粄,真可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待它放置兩三天后,方可切成片,蒸軟吃,那才爽口滑膩呢。

      甜粄角,我最喜歡吃了。它的外表特別光滑,吃起來不僅光滑而且有嚼勁。外婆每次切甜粄的時候,都不忘把光滑的那部分留給我。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吃完年夜飯,外婆就把煎好的甜粄端上來。煎好的甜粄外焦里嫩,金黃金黃的顏色讓人看了就特別有食欲。全家人細細品嘗著外婆做的甜粄,又嘗到了久違的味道,讓漂泊的心安定下來。

      就這樣,每年我都和外婆一起磨粉,看外婆做甜粄,直到到外面去讀書。每逢到了年底,我回到外婆家,外婆都會把香噴噴、外焦里軟的甜粄放在我面前。我細細品嘗著外婆做的甜粄,把它吃得干干凈凈。每次看著我吃完,外婆都很高興。我愿年年吃到外婆的甜粄,看到外婆露出滿意的笑容。

    【年糕的作文】相關文章:

    吃年糕作文05-14

    年糕的樂趣作文05-14

    家鄉(xiāng)的年糕作文03-08

    煨年糕作文11-19

    悠悠年糕情作文05-24

    年糕的作文300字08-30

    家鄉(xiāng)的美食年糕作文09-20

    家鄉(xiāng)的年糕作文600字09-30

    年糕的作文300字[熱]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