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默蓄沉力,以至千里
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ィ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于是,我們應默蓄沉力,終使自己發(fā)出江海驚魄的一鳴。
前些日子在書館閱讀喬萬尼·皮科《論人的尊嚴》,想到佛羅倫薩學院這位血氣方剛的青年面對教會的xx仍堅守信仰,心中暗暗敬佩。離開書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使皮科在“九百論題”全部被否定,面臨追捕之時,依舊敢于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回家的路程很短,我思索未得,只好把它擱置一旁。直到有一天,好友與我討論起布魯諾,一個同樣被捕入獄后拒絕放棄觀點的哲學家時,我才重新思考起這個問題。我向好友詢問,她是如此回答的:
“搖晃一杯水的力氣,不足以撼動湖面!
這句話極似《春雪》中“靈魂的捕網”,一番思索后,我似幡然了悟。喬萬尼·皮科參加了佛羅倫薩柏拉圖學園,皮科精通希臘語、拉丁語、多種歐洲語言和東方語言,熟悉古代文獻和各種哲學學說;而布魯諾,不僅在修道院學校學習,還經常參加當時的一些社會活動,在強大的人文主義思潮影響下,閱讀了大量的書籍。
原來,惟有心中深藏滄海遠山,才能使人克服恐懼,令靈魂發(fā)出江海驚魄的一鳴。
所謂“滄海遠山”,無積蓄不可得。積,積聚也;蓄,儲藏也。所謂積蓄,就是將所有期待,向往,希冀,轉化為日復一日的努力。這是一個耐心等待的過程,是守過寂寂長夜,熬過嚴嚴凜冬的漫長旅途。硝煙炮火不能阻止江譽镠對戲曲獻身,亂花迷眼無法掩蓋梅貽琦風骨清正。厚積,使人有底氣的尊嚴昂然立于蕩胸層云之上;薄發(fā),使清靈的歌聲歷經千萬代而不絕。
然,鸞鳥鳳皇,日已遠兮。眾人多與世俯仰,精神漫滅,尋求名利成就之表面光景。衰颯甚矣!總妄想幸運降臨,卻不注重自身積累,最終只能兜兜轉轉于圍城,困困囿囿于囹圄。
那么,時代洪流前,我們如何才能默蓄沉力?
答曰:“唯亙古意志而已!
步至誠,心至靜,一步一踏實,十萬里靈山路至盡頭,我們定能收獲頗豐,滿載而歸。斯特里克蘭德,這個毛姆筆下以畫家高更為原型的人,世人笑其薄情瘋癲,他卻燃燒自己去追逐月亮,“無人注視也要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終是得償所愿。
喬萬尼·皮科頌揚人的尊嚴的歌聲穿越世紀,至今仍響徹寰宇。
布魯諾的雕像,伴著火光,永恒地矗立于羅馬鮮花廣場。
真正擁有大底蘊,大氣象的人,總要找到他智慧的出口——就像有翅膀的東西,總想張開它的翅膀。
【默蓄沉力,以至千里】相關文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美文10-07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文(精選6篇)03-28
沉散文10-06
何以笙簫默語錄11-16
《何以笙簫默》書評10-06
《浮與沉》教案01-24
《沉與浮》教案09-21
沉沙歌詞10-07
《沉與浮》教案06-09
沉與浮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