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
年糕1
今天我決定為自己燒一頓年糕炒青菜,燒出來肯定很香,和奶奶的一模一樣。我先洗好菜,把菜抱到砧板上,一看這么多的菜跟小山似的堆在那里,到底該從何下手啊,又要切多少年糕呢?這時我的小馬達一轉,一個絕招就閃現(xiàn)了:
疊疊高
我把菜都擺放好,再一個一個地往上疊,當疊到一半的時候,開始搖搖晃晃,好像快要倒了了,還好只是虛驚一場。等到疊完了,我用刀先橫著切下去,清爽的聲音在我耳邊回蕩。切完后,我把菜盛到盆里,準備下一步工序了。
我把油倒入鍋中,等油沸騰的.時候,我拿起才正要往里倒,突然想到濺出來的油會把我的手“燒焦”的,所以我只能使用第二大絕招。
投籮筐
我拿著菜盆走到離鍋1米開外的地方,抓起一把菜葉,往鍋里投,居然還百發(fā)百中,身旁的媽媽提醒我一個一個投菜會燒焦的,畢竟還開著大火呢。我便投幾片菜葉,就用鍋鏟攪拌一下。媽媽等得不耐煩了,一把搶過菜盆全部倒進鍋里。只聽見“刷啦”一下響起,接著又是“茲啦”一聲,猶如暴雨前的雷暴聲,我嚇得只能戴著帽子出場了。
等響聲漸漸平息下來,我把年糕和火腿腸倒了下去,放了一勺鹽,接下來得放一點酒了,我知道油的沸點很高,我怕酒倒下去,就會“油花四濺”,所以現(xiàn)在就是第三大絕招出場的時候了。
人工降雨
我左手拿著鍋蓋,右手拿著酒瓶,把鍋蓋擋在胸前,再把酒往鍋里灑,確實挺像人工降雨的。
經過的我的三大絕招,我和媽媽吃到了香噴噴的炒年糕!
年糕2
年糕是我家鄉(xiāng)文成縣的特產,銷售到浙江省各地,頗負盛名。連上海那一帶也吃我們家鄉(xiāng)的年糕。在家鄉(xiāng)家家戶戶都自己做年糕,他們拿起裝有和好的面粉和盆,放在柜臺上,把粘度大的米或米粉弄成長方形,涂上面粉,再放大鍋里蒸上好一會兒,蒸熟之后,就在打開鍋蓋的瞬間。一股糯米的香氣散漫了房間,還會隨風
飄到巷子里。此時,年糕已成形狀。立刻用筷子把年糕放在盆子里,再把年糕轉放進水桶里,侵泡幾個日也可存放在水里幾個月。過了幾個月,就可以拿出來使用了。味道美極了。
我們傳統(tǒng)的吃法是這樣的,把年糕從側面切,切成小片小片,再入鍋里,拌上海鮮醬油,白醋,豬油肝和其他自己喜歡的'材料一同放進鍋里。但是我們是海邊長大的,有一種離不開海的感情,所以我們吃的飯都有海的味道。吃的年糕都是放一些海鮮同蒸,味道十分清淡。也可以做成糖酥年糕,非常可口。甜味正好適宜,外里透紅,也不太粘牙。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們都非常注意年糕應該什么時候放調料,不應該什么時候放,否則不叫年糕。
清淡口味的年糕我們每天都吃的。但一到重大節(jié)日,就會做各種各樣的年糕。到時候,擺放年糕,端上海鮮,放著菜肉,可真是滿漢全席啊。
因年糕做完后,要放在水里,這樣就可以保存較長的一段時間。人們運年糕不用包裝,直接放在盛著干凈的水箱里?烧媸鞘×税b一大堆年糕的力氣。連超市上賣的年糕也不用包裝,就放在可以喝的自來水里。這種儲存、運輸、銷售年糕的方法,不知是不是家鄉(xiāng)獨有的。
年糕在浙江一帶名氣很大,也有很多人吃。旅客都會游玩后,帶年糕返回給親人朋友們吃。年糕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特產,我為此名氣很大感到驕傲。
年糕3
一個細雨蒙蒙的星期日,媽媽帶我去甬東漁莊玩。那里的師傅們做年糕的手藝讓我們大開眼界、紛紛稱贊。
首先,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師傅用一塊邊長大約45厘米的正方形的篩子,把粘在一起的米粉團搓得又細又小,從小孔中漏下去。接著,把米粉放進木桶里,用大鍋蒸,過了大約20分鐘左右,就蒸熟了。
然后,一位壯壯實實的.師傅掄起大木槌,舉向頭頂,只聽“嘭——”一聲,大木槌就打了下去。另一位師傅不停地揉糯米團。“哎呀!哎呀!哎呀!”師傅一邊錘打糯米團,一邊唱起了勞動歌。我心想:看著真好玩!我也試一試,一定棒極了!征得師傅同意,我也上去錘打了幾下,那大木槌重極了!光我一人,怎么也提不動,還是師傅幫我一起掄的。周圍的人看得膽戰(zhàn)心驚,生怕傷了揉糯米團師傅的手,不時為師傅捏一把冷汗。
最后,就是做年糕了。先把糯米團分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再用手搓成一條又粗又長的帶子,拿起木頭做的梅花印章,用力一按,一朵梅花就停留在年糕上了。師傅們也幫著我們一起做。一位師傅技術很高超,他隨意一捏,三下五除二,就變出了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小白兔”。還有一些貪吃鬼,隨手拿起糯米團,往嘴里送,一眨眼,糯米團全沒
了。
做年糕真是個技術活,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你有空也去體驗一下吧!
年糕4
世界上有許多讓人嘴饞的美食,世界上有許多讓人食欲大增的美食,但在我心目中最讓我流連忘返的還是我們家鄉(xiāng)那最普通的年糕了。
過年蒸年糕在方前已經是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了。民間把蒸年糕稱為蒸餑餑,在方前不論貧窮富裕,都會根據(jù)家中的人口制作一定數(shù)量的年糕。
傳說,有一只怪獸叫“年”,它因饑餓來到一個村莊,當它沒東西吃時,只好把人吃了好填飽肚子。過了幾天,有一個叫高氏族的人,來到了這個村莊,村民說這件事,這位高氏族就想出了辦法,每到冬天“年”都要下山找食物,于是他就把大量的食物放在了每一間村民的屋外,讓村民關好門窗!澳辍眮砹撕螅吹绞澄餂_上去把它吃了,從此“年”不再吃人了,這個村莊平平安安的,村民們?yōu)榱思o念這位英雄就把這種食物叫做“年高”,后來演變成了年糕,從此流傳下來。
每逢臘月中旬,人們就開始準備蒸年糕了。其實,早在深秋的時候,就要把蒸年糕用的松林柴劈好晾干,還要選上等的糯米和秈米按比例搭配,再把搭配好的米攪拌均勻,放進缸里浸泡,還要觀察缸中的原料,根據(jù)天氣狀況來確定浸泡時間。浸泡好的米需清洗干凈再進行水磨。磨面可是一件苦差事,一般的女人是無法操作那很重的石磨,就是男人也要輪流上陣,所以家鄉(xiāng)有句古語“櫻桃好吃樹難栽,餑餑好吃磨難來!蹦腥藗兡コ鰜淼'餑餑不僅細膩,而且口味極佳,人們都說“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
年糕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這樣對消化系統(tǒng)不好,很容易鬧肚子。蒸年糕用的蒸籠罩是用大毛竹劈成的,這樣的年糕會有股竹子的清香。方前年糕雖然是農村的食物,但卻有農民們辛勤勞動的汗水換來的成果,要想吃就來我們方前吧!
年糕5
溫嶺有一傳統(tǒng)早點,那就是手打糕,當?shù)厝艘话惴Q之為“年糕”。就是在鮮蒸年糕中放入自己喜歡的菜肴,比漢堡包好吃幾百倍!
一大早,在小區(qū)門口或者背街小巷中,可以看見一大堆人圍著一個小攤,這就是糕攤。糕攤,盆里分別盛著綠豆芽、洋芋頭絲、油條等料作。賣糕人站在桌前,一手從棉褥下的糕團中抓出一團白糕,然后在桌板上一揉、一攤,就做成了一個敞篷船外形的兜,然后根據(jù)顧客的不同需要,從桌前臉盆中以手代筷各撮一點料作排在兜里,像包餃子一樣地把底部和兩邊合攏,一筒嵌糕就成了,再用湯匙舀點湯澆在糕里,使糕吃起來更有味道。
糕攤在溫嶺街頭十分常見,但是有名的卻只有幾處,比如貪吃街的.石板屋、五角場這些糕攤,在城區(qū)是頗有名聲的。人們往往不惜套遠路,也要趕來,因此,這些糕攤都是生意興隆、人滿為患,買糕的人往往圍著長桌擠成幾圈爭相購買。
年糕6
今天傍晚,媽媽說要教我自己炒年糕,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說來可笑,竟然還有一點兒緊張。
我先拿出一袋早已切好的年糕,從里面拿出兩大捧白色年糕片,放進一個菜盆里,往盆里倒一些水,再像洗大米一樣洗年糕。沒炒過的年糕又干又硬,我咬了咬,牙齒好像都要崩掉了。我就把年糕浸泡在水盆里。我又去洗干凈大白菜,一段段切勻稱,放在盤里。
我正準備要把年糕放到鍋里時,媽媽卻說道:“先把煤氣灶打開,等鍋子微熱時,舀一瓢調和油倒進鍋里,油冒煙時,再放菜,等菜出了一點點水的時候才能把年糕放下去,放年糕前,要把年糕用小塑料籃把年糕從水里撈起來,這么做是為了防止太多的水流進鍋里去。”媽媽生怕我不會,就一口氣說了很多。我哪管那么多,趕快動手吧。
鍋子里的`油已冒煙了,我趕緊倒進切好的大白菜,翻了幾下,就把年糕全放下去,我用鍋鏟把年糕翻來翻去,還倒了一點醬油在上面,繼續(xù)翻。剛開始翻的時候還不行,手里的鍋鏟不那么聽我使喚,但是翻了幾次,我感覺就越翻越熟練了。媽媽說要加鹽了,可我并不知道要加多少才好。媽媽又說只要加一小勺就可以了。我往年糕上撒了一小勺鹽,繼續(xù)翻炒……過了一會兒,鍋里的年糕就越來越軟,越來越越香了。我再往年糕上撒了一點點味精,還撒上一些早已切好的青蔥,就趕快把年糕裝進了盤。
兩盤香噴噴的炒年糕端上桌了。我吃了一片,除了有一點咸外,其它都還好。媽媽也一個勁兒地夸贊我炒得不錯。吃著自己親自炒的年糕,我心里覺得美滋滋的。
年糕7
1月30日可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因為我們雛鷹小隊舉行活動了——做年糕。
我們小隊的成員——我、苑秉紀和張昊辰首先選好了材料,就開始做年糕啦!
年糕是面食,做面食當然離不開面啦,首先當然是和面了。我們拿出了做年糕常用的糯米粉,倒在了一個大碗里,加了一些水,就開始和了起來。和面其實是一個技術活,看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難。喲,不好,水加多了,把糯米粉趕快拿來!就這樣,我們小心翼翼的'和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終于成型。我們又用力揉了揉,終于和完面了?墒钱斘覀兓ハ嗫纯磿r,禁不住哈哈大笑,我們的雙手和身上已經沾滿面粉了。
下一步是做餡。我們將做餡的原料——芝麻、葡萄干、青梅、干果等放在了碗里,拿了一個勺子,便用力攪拌起來。當我們拌勻后,張昊辰拿來了一個砸蒜的蒜臼子,將餡料放在了蒜臼子里,開始猛砸起來!斑耍诉,咚咚咚咚,咚咚咚……”,過了一會兒,餡做好了,下面就該輪到正式做年糕了。
我們每人各自取了一些面,分別壓成了兩個長方形面餅,在一塊面餅的中間鋪上了一層餡,再把另一層面餅蓋上,四周小心翼翼的壓好。哇!一個好吃的年糕就出爐了。不好,我們犯了一個錯誤:糯米面比較粘,不但容易粘手,而且容易粘到面板上,需要在下面撒上一層面粉,可是我們都忘了。張昊辰和苑秉紀的年糕只好“壯烈犧牲”了,他們于是只好垂頭喪氣的在年糕上面“打補丁”,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的年糕由于下面碰巧是一些面,所以才“幸免于難”,真是嚇死我了。
年糕做好啦!我們將年糕放在了盤子里,上了鍋,只待盡情享用了!
我們吃著自己做的年糕,覺得自己做的年糕是分外的好吃,同時,我們也掌握了做年糕的技巧。
年糕8
寒假一到,爸爸媽媽就帶我去外公家,媽媽說今年外公家要做年糕,我順帶可以去看看,這可是一年一次的,而且家家戶戶都要做呢!
早上,外公已經把糯米泡在了水里,外公說,今年他泡了50斤米。到了下午,我們把米再沖洗一遍,再把桶里的水瀝干,只剩下米。接著把米倒進打粉機里,開動機器,然后白色的粉就從機器的出口流到了我們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很大很大的盆里,再加點水,用手攪拌幾下,要使水和粉能均勻地混在一起。我和外公再把粉倒進蒸桶里蒸。大概過了10分鐘,蒸桶開始冒煙了,煙越冒越大,這就表示蒸熟了。
外公把蒸好的粉倒進年糕機里。立刻,一根白色的長條從年糕機的一個小口子里鉆了出來。我見到小口子上有水噴在年糕上,就問:“外公,為什么這里有水噴在年糕上呀!”外公說:“因為剛蒸好的年糕容易粘在機條上,噴一點就不粘了!卑咨L條就像傳輸帶一樣被送到切糕機下面,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坐在旁邊的阿姨是專門負責把切好的`年糕放到小竹板上,等著主人把它搬走。我也試著搬,但是因為太重了,年糕差點被我掉在地上,幸虧媽媽趕快來接住。
我們把年糕搬到一塊像草席一樣大的竹板上,一根一根放好。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根咬了一口,味道淡淡的,可我還是覺得很香!
我覺得做年糕真是一件有趣又好玩的事!媽媽說,做年糕為過年又增添了一道濃濃的年味!
年糕9
南方人在臨近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做年糕,寓意著“年年高”。今年我有幸跟朋友一起前往他奶奶家共同體驗做年糕的樂趣。
一進門,我就看到一筐筐飽滿、潔白的大米像等待檢閱的士兵,整齊地放在門口。奶奶告訴我們那是洗干凈的大米,正等待著被磨成米粉呢。我仔細打量了一番,看見旁邊有一臺機器,機器上面有一個筐子,叔叔們正合力用簸箕把洗干凈的大米一次一次倒進這個筐子里,機器快速地攪拌起來。等大米爭先恐后地從底部鉆出來時,它們已經變成了香噴噴的米粉。這時叔叔們把米粉倒進另一臺機器,這臺機器是用來過濾米粉的,使米粉更加細膩,這樣做出來的年糕才會更柔韌、潤滑。
叔叔們把過濾后的米粉倒進另一個大筐子里,放到蒸架上蒸煮,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米粉熟了。叔叔們用勁地把熟米粉倒進了另一個機器的平臺上,按下按鈕,機器快速地運作起來。只見兩個叔叔拿著大棒槌使勁地把熟米粉往機器口里推,米粉再出來的時候已經變成了細細長長的年糕條,風車狀切刀立馬把長條切成了等長的'年糕條,水嘩嘩地沖刷著它們,就像一個個剛出生的胖娃娃們在歡快地洗澡。寓意“年年高”的年糕就這樣做好了。
我們背著大人們偷偷地拿起一條年糕,你一半我一半,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軟軟的、粘粘的、甜甜的……各種滋味從我嘴里不斷地涌出來,一會兒就吃完了這半條年糕,真是意猶未盡!
年糕10
吃年糕是我國過年傳統(tǒng)習俗之一,但各個地方的年糕都不一樣。我奶奶說,我們家的做年糕手藝已經流傳了七十多年了,而今天,我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老家——貨隆年糕的樣子,味道和做法。
貨隆的年糕有兩種顏色組成,紅色和白色。這年糕的下面是四四方方的白色糕,而上面是用紅色的糕,紅色糕紋上了漂亮的花紋和字體,而不同的字體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蒸好的年糕讓人看了以后會情不自禁的拿起來,咬上一口。其香味頓時會在你的嘴里彌漫開來,這甜而不膩的糯米味道,嚼而有勁的那種黏張力是回味在唇齒之中,令我回味無窮,吃了一個接著一個直至撐不下了。
這種年糕的做法十分簡單,但同時也需要十足的細心才能做好:奶奶先拿出活好的糯米粉和工具擺好,然后,在一個刻上了花紋和字的木頭模具上撒上了紅糯米粉,把凹下去的'地方填滿,接著,把有十八個格子的模具平均擺好,把白糯米粉灑進去,再用一塊模版蓋住,迅速一翻,哈哈,年糕的形狀就有了,這時奶奶說:“你是不是以為這年糕已經完成了?”我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赡棠陶f:“傻孩子,這年糕還是散的呀,我們要把這個格子模具輕輕地動幾下,讓他成型!蔽宜贫嵌狞c了點頭,最后奶奶小心翼翼地把年糕放進鍋里蒸。之后奶奶還問我:“含含,你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阅旮猓阅旮庥钟惺裁匆饬x嗎?”我抓了抓腦袋,搖了搖頭。
奶奶意味深長對我說:“吃年糕意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又稱“年年高”,與“年年糕”諧音!边@種技藝我們下一代一定也要發(fā)揚,流傳下去,不能讓這種民間藝術失傳!!
猴年來到,你吃年糕了嗎。祝我們大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年糕11
今天的作文課上,“可口可樂”老師要請我們吃南京的特產:桂花糖年糕。哦,這不就是我最愛吃的嗎?看來我得好好表現(xiàn)。
課上,老師說:“就要過年了,年糕代表著年年登高,所以我要請你們吃年糕,希望你們在新學期能更上一層樓。”
在享用之前,我們首先觀察了年糕的外觀,它穿了一件花衣裳,上面印有生產日期,在下方,刻著“南京特產,傳統(tǒng)食品”的字樣。年糕正中間是紅色字體的“桂花糖年糕”使外觀更加漂亮。左下角和右下角還分別印著“中華老字號”和“州、小、蘇”。在年糕的四周還有回字形狀的花邊,在“南京特產”字體的中間,還印有一座小寶塔哩!看著看著,我的口水早已忍不住快要淌下來了。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我們開始品嘗桂花糖年糕了!嗞的一聲,年糕寶寶的外套被我們迅速脫掉了。只見“可口可樂”老師右手持刀,左手握緊年糕,咬緊牙關,使勁用力,看來“年糕寶寶”還是十分堅硬的。最后,我分到了一塊像畸形的年糕,小小的,看上去很怪異。聞一聞,一股糯米和桂花香參雜在一起的味道撲鼻而來,想必一定很好吃吧!班里有些小饞貓早已迫不及待的`吃起來了。而我卻不舍得一口吃掉它,只是小抿了一下,粉粉的、甜甜的感覺油然而生,還有些黏黏的口感。禁不住年糕的誘惑,我咬了一口,桂花糖年糕真的有些硬,哈!我吃到了一小瓣桂花,真甜啊!哎呀,我不小心一口吞掉年糕,香香甜甜的味道,仿佛置身在桂花園中,聞到了那陣陣難以抵擋的香味。
吃了老師給我的年糕,我希望真的可以年年登高!
年糕12
我喜歡冬天,因為冬天里有熱鬧的春節(jié)。最令我難忘的是四年前的那個冬天。
那一年,我跟外婆和媽媽去寧波鄉(xiāng)下老家過春節(jié)。鄉(xiāng)下的親戚很多,我們天天走東家訪西家,七大姑八大姨歡聚一堂,熱鬧極了。
為了讓我開開眼界,舅公決定自己做年糕和糯米塊。做年糕和糯米塊需要很多人手,舅公把表舅表叔都叫來了。原來年糕的原料是米粉,而糯米塊則是用糯米飯做的'。只見年輕的小伙們把蒸熟的大米粉團倒進一個大石臼里,再輪流用大榔頭似的搗棒邊搗邊碾,舅公則不斷地趁搗棒提起時翻動米粉團,以使其均勻受碾。我好奇地去提那搗棒,好沉呀,我憋足勁也拎不動。大伙兒哈哈大笑,我鬧了個大紅臉。
再看做糯米塊,那就更累人了。要把糯米飯碾成又黏又軟的面團得花不少工夫,加上糯米飯黏性足,那搗棒每次提起來,都要費好大的勁。我很佩服舅公,只見他在石臼旁飛快地用沾水的手掌翻動面團,真是身手矯健,要是動作不利索,那大搗棒就會砸在手上,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碾好的年糕團由叔叔們拉成一根根長條,再扔到案板上。我們這些小孩早等急了,紛紛拿起燙手的年糕條,放進涂過油的模具里,用手一按,再把模具翻過來往案板上一拍,一條印有漂亮花紋的年糕就做好了。望著越碼越高的年糕,大伙兒的興致別提有多高了。
由于做年糕人手多,做一次年糕又要花上大半天,中午就只能用自助餐了。案板上放著一碗芝麻酥,一碗咸菜筍絲。誰要是肚子餓了,隨手就可以拿起年糕或糯米塊,包上甜的或咸的餡,吃個痛快,那新鮮的滋味兒真叫人一輩子也忘不了長相憶,最憶那年糕飄香的冬天!
年糕13
同學們,你們吃過年糕嗎?我想你們有可能和我的回答一樣,那就是吃過。不過有的同學可能還沒品嘗過美味的年糕吧!
年糕,顧名思義就是過春節(jié)時吃的糕點。年糕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文化背景。聽媽媽說,老一輩子的人因為過年沒多少錢,為了款待客人,只是隨便一做,沒想到還很好吃,于是我們這兒的人過年都吃年糕。
年糕的材料很簡單,不過做的過程卻很復雜。它的原材料是糯米、紅棗和面粉。只需要反糯米和面粉按3比1的比例和好,把紅棗放在里面煮熟就可以了。
每當媽媽把年糕做好時,一個個年糕好像身披白色又帶著紅色大斑的盔甲。又如同一個個可愛的小娃娃,長著胖乎乎的身體,和兩個紅紅的小臉蛋,但有可能是受傷了吧,身上好幾塊都紅了,但不會把可愛的本質遮擋住的.。
是時候下鍋了,把年糕娃娃一個個地放到蒸鍋里去了。這時真有點舍不得呀!但又想到熟了以后就可以品嘗美味了,只好忍痛割愛啊!
大約十五分鐘左右后,年糕娃娃出鍋啦!這時它擁有了黏性可就不好碰它了。這時你只要用兩根筷子插入它的身體挑出來吃就可以了。
當年糕入口的時候,你會感到糯米的黏性漸漸的消失了,而這時紅棗的香氣出來了。年糕同時據(jù)有糯米的香氣和紅棗的甜味,真是好吃極了!
我覺得最吸引我的還是那香噴噴的年糕!
年糕14
過年了,我一回老家,就對奶奶說:“奶奶,我要吃年糕!這次,我可以和你一起做年糕嗎?”“額,好吧,不過你可不要給我拖后腿!”奶奶無奈地說。
大年三十到了,奶奶可真慢,她也不想想,我有多么喜歡吃年糕。不過,今天她真的準備了材料!奶奶端來一個大鐵盆,又拿來一壺水,一袋紅糖,一袋白糖還有一袋淀粉。她叫我把淀粉倒進去,是鐵盆的一半。我將淀粉一股腦兒到下去,可忘記要倒多少了!皯撌且淮蟀氚!蔽蚁。我先到了一半,停了一秒,繼續(xù)倒。奶奶見狀,趕緊撲了上去。“這個可不能多到呀!”她喊。原來我還要繼續(xù)倒下去的.,可奶奶一撲,我手里的面粉全都倒在了我的臉上。“。 蔽壹饨幸宦暋,F(xiàn)在,我成了一個“面粉人”。奶奶狂笑著把我?guī)У叫l(wèi)生間把臉上的面粉洗干凈了。我嚇得都不敢做年糕了,所以剩下的工作都要由奶奶來完成。我看著奶奶熟練地將白糖、紅糖倒入鐵盆里,再然后就要加水了。我看著,手不禁又癢了!拔襾淼!”我說。奶奶將水壺遞給我,我一倒。“夠了!”奶奶喝道。我攪了攪,它立馬變得黏黏的了。我將它又攪了攪。奶奶說可以蒸了,就將它拿過去了。晚上年糕蒸好了,大年初一,年糕曬干了,我拿著年糕開心地喊:“
大年初一吃年糕,步步高升!”
年糕15
大娘們頭上頂著打糕,冒著敵軍的炮火,穿過戰(zhàn)爭的硝煙,走著走著,一顆殘酷的子彈想打娘們射去,一位志愿軍為大娘們擋了這顆子彈,他就是住在大娘家的傷員。這時,解決了食物的供應困難。我們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終于,我們打勝了這次阻擊戰(zhàn)。在朝鮮的一個火車站中,千千萬萬的朝鮮人民在向志愿軍同志門招手示意離別,許多人都哭泣著。
在一節(jié)車廂的登車處,一位小女孩緊緊抓住一個志愿軍的手。她,就是小金花。她用她帶有哭腔的聲音對志愿軍說:“叔叔,你別走!我舍不得你啊!”“乖,松開手。我以后可以再來看你們的呀!彼参恐〗鸹。小姑娘抽抽噠噠下了車。
無獨有偶,在另一節(jié)車廂內,一位老大娘拿著個包裹對另一位小伙子說:“一路走好啊!小兄弟,這是我給你準備的打糕,餓了就吃。愛吃就多吃點,吃完了我再給你郵過去幾包;”說完,便忍不住傷心,也哭了起來。志愿軍戰(zhàn)士看見她老淚縱橫的`樣子,忍住傷心說:“大娘,我走了,您多保重!”
一位拄著拐杖的大嫂,背上還背著孩子,孩子已經熟睡了。她也跟一位戰(zhàn)士說著話:“志愿軍同志,謝謝你們這幾年來對我們的關照。等著孩子長大了,我讓她親自去向你們道謝:”“大嫂,您看您又說客套話了吧?我們都是一家子,互相照應是應該的。再說了,怎么的也是你們照顧我啊!
列車不顧人民的哭泣聲,冷酷地鳴響了汽笛。列車就要開了!許多人搶著跟志愿軍握手?墒遣灰粫䞍,列車就漸漸遠去、遠去,最終完全消失在人民的視線中了。
【年糕】相關文章:
年糕的樂趣作文05-14
吃年糕作文05-14
年糕的味道作文10-07
家鄉(xiāng)的年糕作文03-08
分年糕作文10-06
炒年糕作文10-06
年糕作文范文10-07
給貝貝吃年糕作文10-07
年糕的作文(精選13篇)10-07
悠悠年糕情作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