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作文匯總(5篇)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年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過年作文 篇1
照寧波的老規(guī)矩,過年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臘月初八一到,人們就意識到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將從這里翻開美好而嶄新的一頁,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開了,香噴噴的臘八粥里,布滿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當然是不能放過的,我們常常爭先恐后地品嘗著這來之不易的臘八粥,那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米果,就像在開一個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銷會,布滿情趣的民俗讓喝粥的人們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溫暖。臘月中旬,許多商場都有“迎新春”促銷活動。
那時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時兩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時一百多就可以買到了。因此,人們總會在這時不約而同地來到商場,在“人山人海”中挑選稱心的新衣服。
最有戲劇性的要算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許多人家都供奉著一位叫灶王爺?shù)睦仙裣。他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來的好壞事。
過了二十三,人們就更忙了。大家必須準備過年用的東西。除夕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飄著酒肉的香味。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和倒“!弊,屋里也貼好了各種各樣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fā)壓歲錢。這一夜,很多孩子都會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
正月初一我們都趕著拜訪親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開了,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要上前攙和一下,幫助長輩做春卷,裹湯圓,薄皮甜餡,蘊含著我們對春節(jié)美好未來的期盼與憧憬。
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寧波湯圓”。吃過晚飯后,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到公園看燈展。這里的燈種類很多——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
過了正月十五,年味兒也如硝煙一般,淡忘了。大人們還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我們又要開始緊張地學(xué)習(xí)了。
過年作文 篇2
我想起的一件事情,我就開心得不的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睜開眼睛一看,陽光暖暖地照著我們,小鳥在樹上清脆地唱著美妙的樂曲,外面的鞭炮“啪啪”地響著!這讓我更加興奮!我很快地洗了臉,刷了牙,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車去外婆家,不知不覺地我們來到了外婆家。
我一進門,就見到外公、外婆、舅舅、大舅媽、哥哥......都在等著我。大家熱熱鬧鬧地在一起過年,有的下象棋,有的.看電視。還有的看報紙,開心極了!
吃團年飯的時間到了,大家坐到飯桌前,看著可口的飯菜,我忍不住吃了一口。接著我對每個人都送了一句祝福語,他們聽了紛紛表揚我還給了我紅包。我想:沒想到收獲了這么多,我把紅包全部交給了媽媽。然后,和親人們一起有說有笑!
吃完團年飯的時候,我對爸爸說:“今天真開心!”爸爸說:“是啊,我們一定要珍惜它”。
下午,大家要走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說再見。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忘不了今天,忘不了所有關(guān)心我的人!
過年作文 篇3
過年了,年前的大雪凍不住大街小巷里熱鬧的鞭炮聲,人們的臉上都蕩漾著愉快的笑容。說起過年,免不了提到吃。
對于吃,重慶人更是妙“手”生“花”。大年三十夜,重慶人家里一般都備有幾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鲞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重慶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于有富。吃完年夜飯,來看看重慶人過年的活動 吧:重慶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與花爆4種。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與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nèi),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重慶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與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fēng)云會和絲弦鑼鼓;既無節(jié)奏又無言詞的重慶人統(tǒng)稱為亂劈柴。所謂紙鳶就是“鷂兒”。
鷂兒用細竹為骨,制成飛禽形狀,用紙或絹粘在上面,穿上線迎風(fēng)放飛。重慶人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 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fēng)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類型的鷂兒才是風(fēng)箏。另外,過去重慶人還別出新裁地用非常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線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與紙條附線迎風(fēng)而上,被重慶人稱作燈鷂。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fēng)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tǒng)稱。原先重慶的船燈,一般以細木為骨,扎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還有馬 兒燈,用細竹扎成馬的形狀,但沒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后兩截,每截當中點燃一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后身上,象騎馬的樣子;再有走馬燈,燈中豎以麥秸,秸下插在細釘當中,燈的上面是紙制的風(fēng)車,四邊掛著紙剪的人與馬,用燭煙驅(qū)動風(fēng)車,旋轉(zhuǎn)燈上的人馬。走馬燈和船燈,只能懸掛不能行動,而其他形狀的燈則可以隨龍燈大隊一起喧鬧于大街小巷之間。
花爆就是煙花和爆竹的總稱。最大的稱煙火,要在空曠處搭架引放,以看煙花流熒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點燃后既聽其聲又觀其形;再次是炮杖,尤為少兒所喜,燃放后只為聽其驚心動魄的一響。那時候重慶百姓燃放的花爆,多為花筒,比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鬧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處都可施放的九龍取水、二龍戲珠、白鵝生蛋、老鸛彈霞等等。一方水土釀就一方習(xí)俗。老重慶的過年習(xí)俗,反映了重慶人隨緣、達觀、仗義、機敏、幽默以及熱愛生活、知書識禮、樂趣自取的一方民風(fēng),這實在是重慶人的福氣。
過年作文 篇4
還有一個多月,就又要過年了,看著為生活穿梭不停的人們,感覺人生真是辛苦,而我的心里對過年。也沒有了原來的期盼。
是啊,過一年,長一歲?粗惶焯旒磳⒆呦蚶先サ奈覀,盼過年豈不是在盼自己變老。可是,不盼過年,年就不會來嗎?人啊,有時真是矛盾。
記得小時候,可喜歡過年了。過年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還有好的衣服穿。那年境,家里條件不是很好,靠父親一人工資,養(yǎng)活我們一家八口。母親沒有正式工作,我們姊妹六個要吃飯,要上學(xué),父親只能是更辛苦地工作。
一到過年,很少有新衣服穿,開始,是姐姐穿過的衣服小了,母親洗一洗,父親熨一熨,穿上就算過年了。后來,父親就將給別人裁過衣服的碎布頭,拼成一件衣服給我穿。花花綠綠,有點像人們所說的百家衣。
真正穿第一件新衣服的時候,我已經(jīng)開始上學(xué)了。那天,母親扯回一塊淡藍色帶碎黃花的布頭,由父親親自裁剪親自做。頭一次穿上帶花的全新衣服,那種喜悅感難以言表。
在鎮(zhèn)上住的時候,一過年,母親就忙著做些菜,炒點肉,蒸幾鍋饅頭。大年初一,早早的把我們叫起來吃餃子。過年包餃子。母親總愛在餃子里包上水果糖,分分錢或者辣子面。要是吃上糖塊,就表示一年甜甜蜜蜜,要是吃上分分錢,就表示來年有錢花,最有運氣,要是吃上辣子面,那可就要注意了,不要生事,少說話,省得辣嘴。
那個時代,買肉要肉票,買面要糧票,買布要布票。還有油票鹽票糖票等等。父親工資不高,東西也還算便宜,過年買個二三斤肉吃還是可以。家里我最小,經(jīng)常跟著哥哥姐姐,為家里跑去排隊賣肉,最早的肉價是八毛多錢一斤,肉店挨著照相館。排累了就告訴排在前后邊的人一聲,跑到照相館去看照片,看照相,感覺時間也蠻快的.,一會功夫就輪到我家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母親在堂屋擺上小桌子,端上菜和饅頭。先讓我們每個人許愿,當然是保證學(xué)習(xí)好,身體好,然后開吃。過年前后,孩子再不對,做父母的一般是不會訓(xùn)孩子的,為的是孩子有個好的開頭。父母也盡可能讓我們吃得愜意,玩得開心。到了臨睡覺前,再吃一頓餃子,給父母磕頭,拿上壓歲錢。趁著我們睡覺,父母把做好的新衣裳放在我們枕頭前。早晨一睜眼,就有新衣服穿了,那時感覺過年真好,也總瞅著盼著過年。
隨母親下放農(nóng)村的時候,過年村里是分肉吃,集體殺豬。最喜歡去看熱鬧,村里場上圍著好些人。有幾人把豬摁住,屠夫一刀下去,豬嗷嗷只叫,叫的人背后直冒涼氣。等到豬不動了,就有人燒好一大鍋水,把豬放進去燙毛,再提出來扔到大案板上拔毛,進行割制,論斤論兩分到各家各戶。
還有就是分粉條,快過節(jié)的時候,村里派好些人,聚在在一個院里做粉條。他們把紅薯或者洋芋也叫土豆,收拾干凈磨成粉,由婦女們把他們放在大鐵鍋里,兌上水打成糊糊,要不干不稀的那種,盡量不出疙瘩。再由人在鍋底點火,拉風(fēng)箱熬,男勞力在鍋邊,用棍子使勁攪啊攪的,攪到一定程度,便把糊糊裝進一個磨具里使勁壓,壓出來一條一條的,掛在桿子上晾嗮,干了后發(fā)紅的就成了紅薯粉,發(fā)白的就是洋芋粉。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熱粉條剛出鍋,就由幾個能干的婦女,調(diào)了一大盆調(diào)料,把粉條放進去一拌,一人小半碗,滋流滋流吃進嘴里,咽進肚里,那個味道就別提有多好吃了。
隊里分了肉,母親就把它切成小塊,做成臊子或紅燒,粉條呢,則和白菜豆腐一起,做成大燴菜。那時粗糧多,細糧少。母親在廚房忙碌,把麥面和玉米面攪在一塊,做成饅頭;蛘甙迅吡幻婧望溍婢沓梢粚右粚,做成金裹銀。姐姐們幫母親燒火,我則搬個小凳,坐在門前聽隊里的廣播。母親的廚藝還是不錯的,臊子面,拌涼菜,燉菜,都讓我們饞延欲滴,愛不釋手。
高中的時候,母親不在了,過年就和父親一起過。當時父親的單位,就給父親分了一間房,我和姐姐把院里的廚房,改成了一間小屋子,我和姐姐在里面住。房子四面透風(fēng),到了冬天風(fēng)嗖嗖的,凍得我們只打顫,只好相互抱著取暖。
沒有了廚房,就在門口支張大鍋做飯。等單位放假了,其他姊妹回家來,我們就一起,擠在父親工作的縫紉鋪里住幾天,剛好也算是替父親值班了。吃飯就在縫紉鋪里,臨時搭張臺子,飯好了,一盤一盤的往鋪子里端,旁邊放一臺小收音機。那是的日子雖苦,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感覺挺溫馨。
父親退下來后,跟了三姐一起生活,到過年就去三姐家團聚。父親是個閑不住的人,做凍肉有一絕。我們很愛吃父親做的凍肉,筋道,滑潤,爽口。拌上辣椒,油鹽醋,加上蒜苗香菜,吃一口終生難忘。
還有三姐夫,地道的漢中人,經(jīng)常帶點漢中的特產(chǎn)回來,什么熏肉,豆腐干,還有干菜,臘腸,都很美味。和父親姊妹,在三姐家圍坐在一起,看著黑白電視,吃著美味的飯菜,溫暖祥和。年味濃,家味也濃,親情更濃。
結(jié)婚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家,過年呢,就上婆婆公公家過。婆婆公公是地道的四川人,很會做吃的,鹵啊炒啊更是一套一套。麻的辣的吃得人滿口流香。
自己是北方人,到了婆婆家,做飯基本上幫不上忙,就是打打下手,幫忙摘摘菜啊,洗洗碗什么的。再說了,婆婆家人多,三十晚上,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吃啊喝啊笑啊,很是熱鬧。酒足飯飽,再吃點水果瓜子,看著彩色電視,拉拉家常,到了十二點,一大家跑下樓去看煙火,放鞭炮?粗⒆觽冮_心地笑臉,自己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后來,父親,婆婆公公相繼走了。每每過年,大伯哥兩口子,都邀我們上他家過三十,大伯哥兩口子也能干,心地好。做一大桌子的菜,讓我們敞開了吃。
吃著菜,品著酒,談?wù)劰ぷ鞯那闆r,孩子的學(xué)習(xí),再圍在電腦前,拿起愛派,手機,向遠方的親戚拜個年,問個好,其樂融融。
但在沒有老人的情況下,過年就變得有些冷清了。再說,老人不在了,孩子也慢慢大了,當我們突然意識到,我們在孩子面前已成了老人時,我們只有感嘆,歲月的無情。
現(xiàn)在,大伯哥的孩子已經(jīng)娶親,也添了小孫女,想著就不去打擾他們了,今年我們也想自己,一家三口好好過一個年。可前兩天,大伯哥兩口子,又在邀請我們?nèi)ミ^年了,看著他們滿臉的笑容和真情,有點盛情難卻,最后決定還是和大伯哥家一起過年,過一個開心的,熱熱鬧鬧的年。
也希望今年的過年,比往年更加錦上添花。我衷心地希望,所有的親人身體健健康康,孩子們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大家無論做什么都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更希望等到我們?nèi)玫臅r候,大家的日子更上一層樓,快樂平安每一天。
過年作文 篇5
春節(ji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今天是春節(jié)。
全國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慶。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起來,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忙碌的準備團圓飯了。我和弟弟十分高興,看見爸爸在貼對聯(lián),我們倆哀求爸爸把這神圣的任務(wù)交給我們兩個,爸爸禁不起我們的.前后攻,終于讓我們倆貼對聯(lián),爸爸便笑著走開了。
我起先以為貼對聯(lián)沒什么難的,便叫弟弟扶住板凳,我來貼對聯(lián),可是這個對聯(lián)好像故意和我作對,我一貼上去它掉下來,我費了好大的勁也沒把它貼上去,我們只好又請來我們的救兵——爸爸。爸爸又笑著走了過來,點著我們的鼻子說:“我知道你們兩個小鬼頭弄不好,還是交給我吧!闭f完便一手拿起了漿糊,在對聯(lián)的背面抹了一層又一層,叫我們倆看對聯(lián)貼正沒有。爸爸麻利的將對聯(lián)貼好了,便向我們得意的點點頭,表現(xiàn)出一種勝利的樣子,我們兩個很不服氣,吵著鬧著要和爸爸比賽包餃子,爸爸爽快的答應(yīng)了。
呵呵!難道爸爸不知道包餃子是我的強項嗎?我不禁心里暗自得意。
比賽開始了,我熟練的拿起餃子皮,用勺子舀了一勺肉放在面皮上,然后胡亂的捏了一通,才發(fā)現(xiàn)肉餡露出來了,我連忙拿起另一張餃子皮補上,這樣我用了兩個餃子皮才包好了一個餃子。我一看爸爸包的餃子,整整齊齊,活像一排排正待檢閱的士兵。我不禁佩服起爸爸的手藝來。
這場比賽我雖然輸了,但是我還是很開心。
啊!過年!真好!
【過年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過年的作文 過年作文范文05-13
過年的作文作文06-30
過年了作文10-10
過年了作文09-26
過年了作文09-28
★過年了作文09-28
又過年作文09-30
過年了作文09-26
過年的作文09-26
過年的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