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集錦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jié)的這一天,爸爸媽媽便帶著我和家族的親戚上墳。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jié)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蔽业靡獾卣f:“誰不知道!好像就你知道一樣!眿寢尯臀乙怀缓虾Φ冒职忠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整個家族一路艱辛,好不容易來到祖墳前,我們先拿出打火機,錢紙,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么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么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后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薄鸸庥持业'臉,我在心里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jié)時,我一定為您們?nèi)ド蠅!”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蔽覈L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今年又逢清明節(jié)。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2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清明節(jié)!扒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傳統(tǒng)清明節(jié),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蒙蒙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圣的地方,這里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后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后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nèi)舜泶蠹胰ゼ赖炷切┯⒘,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里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里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jié),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fā)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后我們還發(fā)現(xiàn)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于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fā)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xiāng)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yǎng)他們的.故鄉(xiāng),一想到這里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nèi)瞎,表達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里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后每年的傳統(tǒng)清明節(jié)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的眼里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傳統(tǒng)清明節(jié)最好的詮釋吧!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有到。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shù)膲。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么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與別的上沒什么兩樣,可到半山腰可就不一樣。那里雜草叢生,雜草高出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太爺爺?shù)膲災骨,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與雜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還請?zhí)珷敔敱S尤掖笮∑桨病N蚁耄涸诖碎L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后,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等燒完還用帶來的水滅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里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么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與我們在一起!”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么會與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shù)男闹邪!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后爸爸再檢查一遍,我們就下山。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松;貋頃r我想:原來清明節(jié)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4
天剛蒙蒙亮,媽媽就叫我起床,說:“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們要去老家上墳”。我聽了很高興,一咕嚕地爬起來。這時,爸爸、媽媽已經(jīng)把一切準備好了,我們很快就出發(fā)。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但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漫山遍野的美景吸引著我,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終于到了歸朝舊寨的老祖墳前。
陸陸續(xù)續(xù)來了六十多人,都是我們的家族來給老祖掃墓的。大人們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大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祖墳整理得干干凈凈。接著,大人們有的殺雞、有的燒香、還有的拿準備好的糕餅點心、水果飲料、花糯飯、豬肉等供品擺在老祖墳前。這時,爸爸對我說:“佳宇,這些供品是給老祖先吃的,紙錢是給老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對老祖的孝心”。隨后,家族們排隊站在老祖墳前,由爺爺組織,他先介紹那三個老祖墳,從爺爺?shù)慕榻B中,我知道中間最大一個是我們家族中最老的老祖墳,其邊上的一個是當時專為老祖拉馬的,另一個是老祖的妻子。聽說那里是個寶地,前輩們花了許多金銀錢財,好不容易把老祖從50多公里遠的老家抬到這里來埋的。聽完爺爺?shù)慕榻B后,我們都拿著香深深地鞠了三個躬,并在墳前燒了許多紙錢,許下各自的心愿,祈求老祖多多保佑。然后,大家燒起了鞭炮,有的燒大炮、有的燒小炮、有的燒禮花炮、還有的燒。整片田野一下子熱鬧起來了。鞭炮燒完后一切回歸了寧靜。最后,我們把五顏六色的墳標插在墳土上,日久未修的老祖墳頓時面目一新。
這一整天我們雖然好累,但感觸很深,覺得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卻十分有意義,讓我對我們的老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5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泵磕甑4月5日便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了。清明節(jié)是為了祭拜先人所特定的日子。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去掃墓,而且一般只吃冷食,不能有煙火。除了這些活動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吃清明果了。
清明果的外形很多樣化,有的像一座有三個頭的小山,而有的卻只是圓圓的一個團。清明果也被叫作“青果”,顧名思義,那便是因為它的外皮是綠色的了,這也是它與其他自制糕點不同的地方了。如何讓那白白的米粉變成綠色的呢?原因就在它的米粉被加進了一些艾葉。將從市場買來的艾葉搗爛在融入米粉中,就大功告成了。
要說做清明果,我可就是個高手了。先將那綠綠的米粉分成幾大份,再將那幾大份搓成寬約兩厘米的長條,然后拿出其中一條,估計好一個清明果外皮的分量,用刀在長條上每隔一段距離切一個口子,已作標號。然后就簡單了,根據(jù)剛才的標號,擰下一段距離的.米粉,搓成小團,用大拇指向中間按下,做成一只“小碗”,以便等會兒放餡料。做完了這些,最后就是放餡料。只有配上鮮美的餡料,清明果才能真正美味好吃。不過你別小看了這些餡料,做起來也可講究了。
清明果的餡料一般有兩種,一是豆沙,二是美味的肉炒豆腐。做豆沙餡比較費力。先把豆子放鍋里煮爛,再將它放進一個大盆里,放進適量的糖,找來一根干凈的木棒,使勁地剁,那熟透了的豆子便被碾開,慢慢地那豆子就成了美味新鮮的餡兒。干著活兒,必須要手力大的人來,那大盆的豆子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碾爛的,必須剁上一個下午才行。而豆腐餡只要將豆腐切成小塊和肉.咸菜一起翻炒,香噴噴、熱騰騰的豆腐餡就做好了。最后只要將餡放進準備好的米粉里,捏好,再放進鍋里蒸熟,就完工了。
隨著一股熱氣的冒出,清明果蒸好了。我捏起其中一個放進嘴里,嗯~~軟軟的米粉加上鮮美的餡兒,真算是天下美味了!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這里過節(jié)總有自己的特色。
現(xiàn)在我就給大家說說我們這里過清明節(jié)吃的兩種特色食品—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吧。臨近清明時,家家戶戶都去山上砍松枝,背回家里,用刀把粗糙的老松樹皮輕輕削去,再用手把里層新鮮的松樹皮剝下來,曬它個三五天。松樹皮曬干后,又將它放在罐子里,再放入適量的水和柴灰,把蓋子蓋上,用火將松樹皮煮熟,這時候松樹皮已經(jīng)變成紅色的了-煮松皮是做松皮子粑粑的.一大主料。(聽外婆說,罐子里的灰要好,木匠師傅做木材時推出的刨花就不行,如果把刨花燒成的灰放到松樹皮里,既不能把松皮很快煮熟,也不能使松皮變紅,做成的粑粑也不會好吃。)松皮煮熟后,又將它從罐子里倒出來,進行清洗,直到?jīng)]有任何灰燼為止,然后把它舂細,待用。做松皮粑粑的另一大主料是糯米。將糯米提前泡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去推磨,將糯米磨成粉,拿到家中將米面和舂細的松皮混合揉成一團面,混合時要加點水,這樣面粉和松皮才能融為一體,還要放適當?shù)柠},這樣煎出的粑粑才有鹽有味。松皮子粑粑的煎法和煎一般粑粑的方法一樣,揪出一團面,捏成一個個圓餅樣的小粑粑,油辣后放入鍋里,不一會兒,香甜美味的松皮子粑粑就煎熟了。
那清香的味道,很遠就能聞著,讓人垂涎欲滴,讓人越吃越愛吃。除了松皮子粑粑,我們這里有名的還有茴香粑粑。顧名思義,茴香粑粑便是以糯米面和切細的茴香為主料做成的粑粑,茴香粑粑也很好吃,但我還是喜歡松皮子粑粑那清香宜人的味道。
我們這里過清明節(jié),其它習俗與別的地方大同小異,我就不說了,只是不知道看了我的文章,你是否想嘗嘗我們的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呢?如果想吃,就來和我們過清明節(jié)吧。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7
清明節(jié)前夕,奶奶打電話來對我說打算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做些艾餃,并要我和爸媽到時回去吃。我愉快地答應了,終于等到了4月5日,爸爸帶著我和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回到了老家!
一進家門,阿杰哥哥就嚷著要去田間采艾草。于是我們拎著竹籃跑遍整個田野,在草叢中仔細尋找著艾草。當我發(fā)現(xiàn)它時,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并大聲嚷著爸媽一起過來摘。沒多久,籃子已被裝得滿滿的,這時媽媽就對我們下命令似的喊:“夠了,夠了,我們該回去開工啦!”
回到家里,我看到奶奶早已將做艾餃的.餡放在餐桌上,甜的,咸的都有。甜的是由豆沙、白糖等攪拌在一起的,咸的是咸菜、竹筍、肉絲等調(diào)和而成。接下來可要忙壞奶奶了:她先將我們剛采回來的艾草上的葉子放在清水中洗干凈;然后放在鍋中煮熟,拿出來后擠干水與面粉混合在一起揉啊揉,不一會兒就被揉成了一長條青綠色的面團,最后分捏出來一個又一個的小團子。一旁的我看著很好奇,要求奶奶教我學做艾餃。不過沒等我做幾個,就有了另類的想法,我把艾餃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你也可以投稿,有的好像大餅、有的好像湯團、還有的好像小鳥……真是可愛極了!奶奶還一個勁地夸我很能干,又有創(chuàng)意!
艾餃雖然做好了但還不能馬上吃,就差最后上鍋蒸了。聞著鍋中散發(fā)出來的一陣陣清香,我差點流下了口水,爸爸笑著說我真是一只小饞貓。終于等到開了鍋,吃著自己親手做的艾餃,感覺很美味,還一口氣吃了好幾只呢!
清明節(jié)雖然過去了,但我會永遠記住這個難忘又快樂的日子。等到明年清明節(jié)時,我還是會漫山遍野去找艾草,還是會和家人聚在一起做艾餃、蒸艾餃、吃艾餃。呵呵,為什么呢?因為這個風俗將不會改變……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8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按照我們家鄉(xiāng)的習俗,叫掃墓,也叫上墳。四月五日的前三天與后三天,都是掃墓的日子。到時,人們帶上各種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來祭奠已故的親人,并為墳墓培上新土,把墓碑的字跡重新涂濃一番。
四月五日這天,我們一家也不例外。為了避開人流高峰,我們一大早就浩浩蕩蕩、襟飄帶舞地來到曾祖母、曾祖父的墓前。由于前幾天剛下過雨,山上的空氣特別濕潤、異常清新,雖還略帶點寒意。早上四時半,煙霧繚繞,那山頂,仿佛被一條條白龍纏繞著。周圍相當寂靜,萬物都沉浸在夢中,曾祖母應該也還在夢中。我們沒敢打擾她的美夢,大家都心照不宣,輕手輕腳地干著各自應干的活兒。等到其他人也陸續(xù)來上墳了,我們也開始了祭拜活動。望著曾祖母、曾祖父的墳墓,我心中有絲莫名的哀愁,雖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曾祖母很疼我,常用她那生滿老繭的手輕撫我的臉,雖然是輕撫,但還是讓我感覺生痛,但我總不在乎,還對著她乖乖地笑,那時,她那飽經(jīng)風霜的臉頓時笑成了一朵菊花。曾祖母很辛苦,曾祖父就在我爺爺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那時我爺爺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她一邊要照顧他們,一邊還要下地干活。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個春秋,好不容易拉扯大了這幾個孩子。雖然辛苦,但沒有怨言?扇缃瘢梢韵砀A,您卻整整走了三年了。我應該感謝您,是由于您,才有了勤勞的爺爺、孝順的爸爸、幸福的.我。是由于您,讓我早早就懂得了生命的可貴,我們要珍惜生命。
遠處傳來隱隱約約的哭泣聲,更讓我感覺到生命的意義。每逢清明更思親,清明節(jié)呀,你在告訴我們不要忘記已故的親人,但你更加在告訴我們,要珍惜身邊活著的人!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9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弊怨乓詠恚迕鞴(jié)就是人們掃墓、祭祀祖先的日子。你知道我的家鄉(xiāng)香城——新都是怎么過清明節(jié)的嗎?那你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每逢清明時節(jié),我們舉家回到老宅,與族里近五、六十位親朋匯聚一堂。我們先來到祠堂,這里的神龕上早早點上了大紅的蠟燭和香。大家有序地跪拜在地,老祖母便步履蹣跚地來到神龕前,嘴里念念有詞,邊說邊合手在胸,不時地彎腰鞠躬,她這是在為我們祈禱。接著,每個人也要拜上幾拜,祈禱祖先保佑。然后我們便燒起錢紙,表示我們并沒有忘記祖先。
祭拜完畢,大人們擔起裝有花生、糖果、大公雞等祭品的擔子向墓地走去,我們跟在后面。到了墓地,大人們把土刨到籃子里,再灑到祖先的墳墓上,這個叫壘墓。然后他們又把一張彩紙掛在一根竹竿上,插上墳頭。我很好奇,便去問阿公這是做什么,阿公卻只顧忙自己的,無心理我(以后有機會我會再問他)。壘好墳,大人們在墳前擺上祭品不錯哦 不錯哦 ,再次點上蠟燭和香,所有人輪流燒錢紙、磕頭,告訴祖先:我們很平安!這時,大人們往往會突然說:“閃開!閃開!”原來是要放鞭炮了,我們小孩子立刻躲得遠遠的.,以免鞭炮炸起來的泥土打傷眼睛。
鞭炮響過以后,我們一大家人收拾好祭品再回到祠堂。我知道,馬上就要開始一個需要速度的活動:分祭品!阿婆說吃了祭品會得到祖先的保佑,所以我每年都跑在最前面,這樣可以分到我最喜歡吃的東西。今年我就瞄準包裝成金幣的那種巧克力啦!可惜,這次我的動作慢了點,只搶到兩個,哥哥姐姐甚至小妹妹都比我多,雖然我不開心,但是想到畢竟得到了祖先的祝福,我還是不遺憾了。
清明節(jié)過去了,端午節(jié)就要來了,我們?nèi)矣忠乩霞页贼兆雍推さ,阿婆還會用熬草藥水給我們小孩子洗澡。歡迎你來我的家鄉(xiāng)做客哦!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0
清亮節(jié)前旦,奶奶擊電話來對我說盤算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做些艾餃并要我和爸媽到時回往吃。我高興地許可了,末于等到了4月5日,爸爸帶著我跟媽媽一起樂不可支地回到了老家!
一入家門,阿杰哥哥就嚷著要去田間采艾草。于是我們拎著竹籃跑遍全部原野,在草叢中細心覓找著艾草。該我發(fā)明它時,就會有很大的成績感,并大聲嚷著爸媽一起過去戴。沒多久,籃子已被裝得滿謙的,這時媽媽就對我們下命令似的叫:“夠了,夠了,我們當回去動工啦!”
歸到野面我望到奶奶早未將做艾餃的餡置在餐桌上,甜的,咸的皆有。甜的是由豆沙、紅糖等攪拌在一訖的,咸的是咸菜、竹筍、肉絲等協(xié)調(diào)而成。交下去可要忙壞奶奶了:她先將咱們剛采回來的艾草上的.葉子放在凈水中洗清潔;而后抬在鍋中煮熟,拿沒來后擠干水取面粉混雜在一伏揉啊揉,不一會兒就被揉成了一長條青綠色的點團,最后分捏出來一個又一個的小團子。一旁的爾瞅著很賴奇請求奶奶學我教作艾餃。不外沒等我干多少個,就有了另種的設法主意,我把艾餃做成各種各樣的外形,有的佳像大餅、有的惡像湯團、還有的似乎小鳥……實是可惡極了!奶奶還一個勁地夸我很能干又有創(chuàng)意!
艾餃雖然做美了但還不能立刻吃,就差最后上鍋蒸了。聞著鍋中披發(fā)出來的一陣陣幽香,我差點淌下了心水,爸爸啼著說我真是一只小饞貓。終于等到啟了鍋,吃著本人疏手做的艾餃,感到很厚味,還一口吻吃了好幾只呢!
清明節(jié)固然從前了,但我會永遙記住這個難記又快活的日子。等到明年清明節(jié)時,我還是會鋪天蓋地去找艾草,仍是會和家己聚在一起做艾餃、蒸艾餃、吃艾餃。呵呵,替什么呢?由于這個風氣將不會轉(zhuǎn)變……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1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jié)祭祖”,別認為這很普通,其實我們?nèi)胰藢ζ涫欠浅V匾暤摹?/p>
在離老家?guī)资锾,有一個小鎮(zhèn)——許嶺鎮(zhèn),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著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shù)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墒撬沧璧K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余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著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著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里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為什么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著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后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復三遍才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jié)——三拜九叩大禮。最后,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后,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著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著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jié)祭祖儀式才算結(jié)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币髡b著杜牧的清明古詩,我便想起了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
星期六,爸爸一大早就說:“清明節(jié)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蔽业靡獾卣f:“誰不知道!好像就你知道一樣!眿寢尯臀乙怀缓,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么好怕的!眿寢屨f:“是啊,放鞭炮不要怕!蔽艺f:“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
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xiàn)在為什么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惹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yī)院里包扎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
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么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么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后考上大學,這樣才對得起父母”
最后,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到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蔽覈L著爸爸的“清明果”體味著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3
在所有的節(jié)氣中,惟獨清明,讓人不可回避的感傷。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蔽夷X海里有清明的概念,大約就是從這首唐詩開始的。后來念小學,每到這個時節(jié),學校組織我們到楊根思烈士陵園去掃墓,方曉得了清明節(jié)有悼亡和撫今追昔的意義。我們那時高聲唱響的一首歌:“山鳥啼,紅花開,凝望烈士墓,烈士豪氣依然在……少先隊員掃墓來……”亦是唱得莊嚴,唱得蕩氣回腸,直抒胸臆間的沉重與肅穆。
在老家,每逢清明,祭祖活動是必須的。“春風楊柳青,最思清明情。”節(jié)前,滿心虔誠地走近先人的墳冢,將荒蕪一年的墳塋整修一番,割掉雜草,擦凈墓碑,鏟兩塊草皮搭在墳頭上,以此寄托內(nèi)心深深的緬懷和哀思。歇息于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再一次牽動著人們脆弱的神經(jīng)。
清明隨細雨至。鄉(xiāng)親們踏著微雨,走在鄉(xiāng)間的小徑上,腋下夾著一疊黃紙,默默無言地走向自家的'墳園。我小時候總跟在父親身后。他指點著告訴我,某座墳里對應某位先人。我那時心里對墳墓充滿恐懼,加之先人年代久遠,所以一直未曾分辨出復雜的脈絡關系。每到一座墳前,擺上供品,點上香燭,然后焚紙錢。細雨紛飛,大人們在墳前肅立,小孩子則跪在地上磕頭,祈求祖先保佑。這時繚繞在心間的鄉(xiāng)情和親情,足以讓人感動一輩子。
上大學以后,我在都市里生活,遠離了鄉(xiāng)村,壓根兒感受不到清明的氣息。每逢清明,便不由地想起故鄉(xiāng),沒有斷魂,只有思念,清明是有關家的回憶,是不忘本的牽念。
荷馬《伊利亞特》第六卷中說:“人類有百代,千樹葉秋橫,一年一度秋風勁,吹落滿地金。待到春歸重灑綠,枝葉復如新。人間萬代皆如此,一代雖死一代生。”由樹葉的榮枯而及整個人類的命運,一榮一枯,一死一生,世代如落葉,代代不息。時令正值陽春,草綠大地,燕子銜泥,在這個時節(jié),體會這段話所包含的生與死的意義,那可是別有一番深長意味了。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4
在我的家鄉(xiāng),清明節(jié)是非常神圣的。按當?shù)氐娘L俗,我們要在清明前夕,就去給亡者的墳上祭祀,通過焚香、燒紙、掃墓,默默地寄托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前一天,我們?nèi)ソo太姥爺和太姥姥上墳。那天,太陽剛從東方升起,我和媽媽就收拾好了紙錢、水果、飲料,攜帶著大包小包,坐車到舅爺家集合,準備一起去上墳。等姨姨、姨夫,表妹、表弟們都來齊之后,我們就乘車出發(fā)了。一路上看到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都是去上墳的,路旁的貨攤上也上墳都擺滿了一疊疊厚厚的紙錢、蠟燭、黃酒等,供人們選購。
不知不覺中,就來東山腳下,放眼望去,東山好高哦!大約走了十幾分鐘,我們來到東山上的太姥爺和太姥姥的墓前,我們首先把墓打掃了一遍,然后舅爺把大家拿來的東西都擺好,有紙錢、銀元、水果、紅棗、雞蛋、黃酒、釀皮、鹵肉、雞肉、面包、飲料等,放在墓碑前,把白紙條一張一張掛在墳上的白楊樹和沙棘樹上,然后舅爺折了一根樹條,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圈,把紙錢拆開全部放入大圈內(nèi),然后點燃,用樹枝壓住沒點燃的紙錢,還用黃酒圍著大圈澆一圈,希望在九泉之下的太姥爺、太姥姥喝上一杯黃酒。做完這些,我們每個人還磕了三個頭。舅爺在墓前很傷心,摹地,我發(fā)現(xiàn)報紙濕了一大片,舅爺落淚了。我站在墓前,仿佛看到了慈祥的太姥爺和太姥姥的.臉龐,他們生前對我的疼愛,每一件事歷歷在目,想著想著,我也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
通過這次上墳,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人死了就不能復活了,趁我們的親人還在世時,一定要好好善待他們,讓他們都過得幸福、快樂!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15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從何時起,然而清明節(jié)已經(jīng)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jié)又俗稱踏青節(jié),在清明節(jié)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游玩。并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xiāng)就是潛江,在清明節(jié)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jīng)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我懷著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柜子前,慢慢打開柜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shù)腵笑著,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他似乎還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
我輕聲的對著姥爺?shù)南嗥f:“姥爺,請您保佑我們?nèi)医】灯桨,然而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闭f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shù)南嗥牧巳齻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后,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里丟去,漫天都就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就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然而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作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