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艾葉的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艾葉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艾葉的作文 篇1
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家的冬天似乎從來都浸滿了艾葉的幽香。
這個習慣在我出生前就有了。媽媽身體虛寒,每年冬天都會出現(xiàn)手腳冰涼的現(xiàn)象。于是爸就找來煮艾葉水的方子,一入冬就煮給媽媽喝。經(jīng)過爸爸多年的調(diào)理,媽媽的體質(zhì)慢慢得到了改善。而從我第一次縮在被子里嚷嚷手腳冰涼時,那鍋邊的大碗旁又多了一只小碗。
大概是我六歲那年的冬天,傍晚回家的我又一次走到正為我和媽媽煮明早的艾水的爸爸身邊,靜靜地望著那只樣式古樸的紫砂盅。藥汁在盅里咕嘟咕嘟地沸騰著,艾葉的幽香隨盅頂小孔冒出的絲絲白煙在不大的屋子里渲開,拂過每一個角落。爸爸察覺到正出神的我,騰出一只浸染了艾香的手,摸了一下我的頭。“‘汩水孕精魂,清香自楚臣。時時生正氣,可為凈乾坤。’政政,這首詩寫得就是這艾草。爸希望你能成長為一個有傲骨,有正氣的人,像屈原也像這艾草,吞下苦澀,吐出清香!蔽尹c點頭,覺得就在這氤氳的香氣中,在這上口的'詩句中,在這諄諄的教誨中,我的心中充滿了一種不可名狀的澄澈!斑有的詩是用中藥名連綴成的呢,‘遠志莫愁路千里,桂圓時節(jié)早當歸!@里‘遠志’、‘桂圓’‘當歸’都是中藥名。政政,你聽祖先給這兩味藥起的名字多好啊,也是告訴人們要有遠志,也要知歸!拔也欢渲械囊馑,只是覺得好聽,便默默地記在了心里。爸爸不時攪動著藥汁,窗玻璃上的霧氣凝結(jié)成水滴滑落,滑進四千年的夢里。
我上了初中以后,爸爸工作也日漸忙碌起來,晚上常加班至深夜。媽媽勸他把艾葉放到小區(qū)附近的藥店去托人代煎?墒前职謪s說中藥是古代的東西,必須用古法處理才好。藥店里全是冰冷的機器,中藥沒了靈性,就失去了效果。
有一天早晨四點我被惡夢驚醒后輾轉(zhuǎn)反側(cè)再無睡意。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聽見爸爸放輕的起床聲,然后我的臥室門被輕輕地合上,廚房響起爸爸忙碌的聲音。哦,原來爸爸每天五點就起,為我和媽媽能一早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艾葉幽香。我穿衣服起來走到爸爸身旁,藥汁在盅里咕嘟咕嘟地沸騰著,爸爸熟練地撇去浮在上面的雜質(zhì),將中層的清明舀到兩只碗中。窗玻璃上的霧氣凝結(jié)成水滴滑落,滑進十多年的柴米油鹽里。我的腦海中倏地浮現(xiàn)出爸爸教給我的那句詩:“遠志莫愁路千里,桂圓時節(jié)早當歸!蔽以趺磿洰敋w?不論我身在何處,總會有艾香縷縷,送我回家。
有人說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墒俏蚁,一定有一些東西似艾香無影無形,卻可以一直不變地悄悄飄過光陰荏苒,歲月悠悠,愈久愈濃郁,愈久愈芬芳。有些東西飄了四千年,它還在飄,還有些東西飄了十多年,它還會繼續(xù)飄下去。
什么東西才是不變的,時光都會告訴你。
艾葉的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是中國兩千多年以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天人們都會插艾葉、吃粽子,有的地方還會賽龍舟。
端午節(jié)要插艾葉,據(jù)說艾葉有驅(qū)蚊的作用。我們早上就開始插艾葉。我拿了一束,聞了聞,一股草藥的氣味。我照著大人們的樣子把艾葉插在門兩邊。
插完艾葉,我們又去買粽子。走到街上,街邊會有許多賣香囊和艾草,我就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個香囊;氐郊遥瑡寢尵烷_始蒸粽子,快熟了,一股粽子那甜絲絲的`香味飄來,讓我迫不及待的想吃上幾個。熟了,一掀開鍋蓋,熱氣騰騰的煙氣中夾著粽子的味道。我拿了一個,把繩子解開,再剝掉一層層粽葉,露出了粽子。咬一口,甜甜的,軟軟的,粘粘的,真香!我吃了一個又一個,還想吃,可是肚子已經(jīng)裝不下了。
端午節(jié)吃粽子,還有一個傳說呢!愛國詩人屈原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百姓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在江中投米喂魚,為的是不讓魚吃屈原尸體。端午節(jié)賽龍舟傳說也是為了不讓魚吃屈原尸體,才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的魚。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們這兒,雖然沒看到賽龍舟,但是我從電視中看到,賽龍舟時幾個水手都握著船槳,動作協(xié)調(diào),齊心協(xié)力地奮力向前劃著。擂鼓的水手用力地敲著鼓,“加油,加油!”場外發(fā)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伏,使水手們更加鼓足了干勁,場面很壯觀。
端午節(jié)插艾葉,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還傳承者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端午節(jié)真好。
艾葉的作文 篇3
每逢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掛艾葉,這是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傳說唐朝末年,兵荒馬亂,人們四處逃命。一天,大將軍黃巢帶著部隊去攻城。在去察探地形的路上,大將軍黃巢看見一位大嫂。她手里抱著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手上卻牽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大將軍黃巢很奇怪,上前問道:“您為什么抱著大孩子卻牽著小孩子呢?”“這2、3歲的`孩子是我的孩子,這6、7歲的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我哥哥打仗去了,我大嫂也在戰(zhàn)亂中死了,把這孩子托付給我。要是在危急的時候,我可以丟掉自己的孩子,救我哥的孩子!贝笊┱f。黃巢很感動,于是對大嫂說:“今天,您回去以后就在門前掛上艾葉,明天攻城的時候我就不會傷害你們一家。但這是軍事秘密,您一定要保密啊!”可善良的大嫂馬上將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黃巢去攻城時發(fā)現(xiàn)家家戶戶門前掛上了艾葉。為了遵守諾言,黃巢只好收兵回去了,全城的老百姓免去了戰(zhàn)亂之苦。大兵都已進城了,卻又撤退了,人們都以為是掛了艾葉的功勞。從此,掛艾葉可以消災避亂的說法便傳開了。到如今,每逢端午,人們都會在門前插上新采來的艾葉,那清新的藥草味可以驅(qū)蚊辟邪,保平安呢!
艾葉的作文 篇4
端午節(jié)在中國的民間節(jié)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jié)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diào),也很苦,不是過節(jié)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xiàn)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nèi),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佳節(jié)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佳節(jié)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jù)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jié)是快樂的,節(jié)日的氣氛也比現(xiàn)在濃。
【艾葉的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的秘訣作文10-07
小狗作文作文10-24
專題作文作文10-11
故鄉(xiāng)作文作文02-06
愛護作文作文12-03
(精選)笑作文作文03-05
[經(jīng)典]笑作文作文03-04
(經(jīng)典)笑作文作文03-05
六一作文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