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逆商》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逆商》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逆商》讀書筆記 篇1
一、概述
本書也是先聽的樊登讀書會的一期,覺得不錯,于是找到電子書學習了一下,有所感悟,于是記之。
全稱是: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豆瓣評分7.2,作者是美國的保羅·史托茲,從書名看,很容易理解為是常見的心靈雞湯類書籍,不過,拜樊登老師所賜,從黃沙中淘出金子,讓我們可以讀到這本既有一定理論描述又有實踐方法的好書。
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逆境中領悟人生的真諦”,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主要說明了逆商的定義、科學依據、組成維度等內容,簡言之就是告訴你逆商是什么;第二部分“提高自己、他人和組織的逆商”,包括第五章到第九章,主要介紹了提高逆商的LEAD工具,以及LEAD工具在個人、他人、組織中的應用。
雖然這并不是我看得第一本關于逆商的書籍和影像材料,因為在十多年前,就聽過余世維老師的培訓視頻,專門講逆商的有幾集,當時聽完覺得很有感悟,但因為沒有進行記錄和深入思考,現在已經忘光了,但肯定沒有本書這樣有系統(tǒng)性、邏輯性,在方法論上也是有所不如,所以這也是西方管理學書籍的特點,雖然不能說像管理學課程中的教材那樣引經據典,邏輯完全自洽,但比市面上的心靈雞湯類的快餐類管理學書籍來說,作者還是花了很多的精力去研究,去構建一個相對精密的知識體系,并在應用方面也去努力打造一個方法論以作為最佳實踐的指導,所以相對于純粹的教材和純粹的雞湯來說,這類書籍有一定的深度,也對實踐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可以作為我等管理應用者來說的精神食糧。
當然,看完此書后的另一個想法,就是再去找找余世維的關于逆商的培訓視頻,重溫一下,同時也是從不同的角度重新來理解一下逆商,這次可用好好學習、記錄、思考,也算是主題閱讀的一方面吧。
二、心得思考
作者在引入逆商時提到的關于攀登者、扎營者和放棄者的闡述讓我很有感觸。我當然不會認為自己是放棄者,但感覺在很多時候是一個扎營者的身份,或者說在很多方面吧,同樣在一些方面,會認為自己是攀登者,我會投入不少精力去學習、去更新知識,但感覺不少時候是用這些學習來維持當前的狀況,讓自己保持在專長領域的繼續(xù)領先,如同書上所說的“在危害極小的領域中展現創(chuàng)意和冒險精神”,而在很多時候和領域,還是相對保守,對改變沒有反對,但也沒有主動擁抱,甚至去發(fā)起更多的改變。
這一點正是目前要求自己去改變的.,跳出現有的舒適圈,去做一些對自己有一些挑戰(zhàn)的事情,對之前認為正確的事情進行一些改變,看能否get到一些新的技能,帶來一些新的調整和成長。
記錄一下扎營者的一些特征,以便不斷提醒自己,走出這樣的心態(tài):
。1)生活方式,“這樣已經夠好了”,用精力和資源把營地變得舒適,易于滿足,犧牲掉了“自我實現”的訴求,擔心失去營地;
(2)工作狀態(tài),有一定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拼勁,努力維持現狀,傾向于墨守成規(guī),喪失了攀登的能力;
。3)人際關系,傾向于尋找其他的扎營小伙伴,并順利地與之交往,學會犧牲成就以獲得滿足,婚姻狀態(tài)很可能就是多年謹小慎微,不會讓麻煩事發(fā)生,也不會大膽地增進婚姻關系,使之朝著富有新意、日漸充實的方向發(fā)展;
。4)如何應對變化,猶豫不決,不熱心參與重大變革,可能會歡迎甚至推進可以接受的變革,只要這些變革沒有動搖他們目前的舒適生活就行;
。5)使用的語言,“這就夠好的了”“這項工作的最低要求是什么”“我們只需要做這么多”“還記得當初嗎”“這不值得”;
(6)貢獻,扎營者呼吸不到終極成就和貢獻所帶來的純凈空氣,顯然沒有發(fā)揮全部的潛能;
。7)抗逆力,對逆境的接受度有限,會為自己找強大的理由來放棄攀登,永遠都不知道或無法實現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情。
在第二章中,有趣地發(fā)現作者也提到了打雞血或心靈雞湯,并針對性地進行了一些分析,甚至作者也提到,一些團隊拓展訓練也屬于同樣的范疇,這一點讓我有些吃驚,因為之前我一直認為這類的團隊拓展訓練還是蠻有意義和幫助的。不過仔細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如果參加人員不去進行總結和思考,并將這些拓展訓練背后涉及的理念和方法想清楚,而往往培訓老師是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詳細說明這些內容,那么在參加人員心中留下的就是這些游戲的玩法而已,過個幾年之后,確實也就不剩下什么了。從這個角度看,比喻為雞湯類雖說有些刻薄,但從效果上來看也還有些道理。
本書的核心我認為是CORE和LEAD,前者是逆商的四個維度,掌控感、擔當力、影響度和持續(xù)性。自我評價在第1、2、4項都問題不大,而在影響度上,尤其在問題發(fā)生或面臨逆境前幾個小時乃至當天,會高估逆境的危害,對自己的心情影響很大,覺得壓力很大,也會體現在對外的溝通上,不過讓自己寬慰一些的是,等這陣子過去之后,很快就會覺得其實問題也沒那么嚴重,最壞情況往往不會發(fā)生,而且即使最壞情況發(fā)生了,其實影響沒有預期那么大。只不過,當時這段時間可能屬于當局者迷吧,也是后續(xù)在提升自己逆商時要重點關注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盡快地抽身出來,考慮最壞的因素,考慮如何正確地應對,減少對自己情緒的影響,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處理、如何削弱其負面影響上。
而LEAD工具,就是傾聽、探究、分析和做點事情。分析自己在面對逆境的處理時,尤其對于比較緊急的情況時,會讓自己快速進入Do的狀態(tài),而容易忽視探究和分析,這可能也是后續(xù)要注意的,因為只有在探究和分析的時候,才是將自己抽離出眼前的逆境,以局外人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更容易得出相對客觀的結果,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解決自己當前的不足。
書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如止念法等,倒沒有引起我的共鳴,可能之前聽到樊登的正念是一種思路吧,即集中精力去想當前的事情,冷靜并摒棄雜念,多深呼吸幾次吧。
后續(xù)作者提到用LEAD工具去引導別人,就與之前看過的溝通書籍中提到的方法大同小異了,包括多提問少給建議,就與教練式輔導的原則是一致的,所以這些章節(jié)沒有給我更多的幫助。
讀完本書,除了對自己有所幫助之外,我也發(fā)現了這本書對于一些在管理崗位上沒有做出應有成績的管理者的作用,可以通過讓他們去學習這本書,然后與他們交流關于這本書的想法,來鼓勵他們不斷建立攀登者心態(tài),不斷去優(yōu)化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也就是說,可以把這本書當成輔導下屬的一個載體,最近也在做這樣的嘗試,希望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摘錄
1、逆商的三種呈現形式:
。1)一種新的概念框架,用于理解和提升成功的各個因素;
。2)逆商作為一系列衡量方法,用于評估人們應對逆境的反應模式;
。3)一種具有科學依據的工具,用于改善人們應對逆境的模式,最終全面提升個人效能和職業(yè)效能。
2、習得性無助和賦能是兩個互不相容的詞;加辛暤眯詿o助的人無法被賦能,而被賦能的人是不會遭受無助的。習得性無助是阻礙賦能的明顯障礙,因此也是阻礙向上攀登的障礙。這是一種可定義的思維模式,會破壞成功的所有方面。
3、學習過程發(fā)生在位于大腦表層的意識區(qū),即腦灰質,這個區(qū)域叫大腦皮層。一種新的思維模式或行為經過反復踐行后,久而久之就會進入大腦的潛意識、無意識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叫做基底神經節(jié),你做某件事做得越多,這件事就越發(fā)變成無意識和潛意識的。總結就是,你反復地做某件事或想某件事,大腦為適應這一情況就會開辟出更加密集和高效的神經通路,這條道路最終變成了神經學上的高速路,即行為習慣的部分生理結構。
4、逆商的三大理論支柱:
。1)認知心理學,我們應對逆境的模式是潛意識的、始終如一的,認為逆境持久、影響深遠、內在、不可控的人會受到傷害,而認為逆境短暫、影響有限、外在、可控的人則會獲得成功;
。2)神經心理學,一個人應對逆境的習慣做法可以中斷或立即改變,若新的習慣取代了舊的,則舊習慣就會退化,而新習慣就會發(fā)展起來;
(3)心理神經免疫學,應對逆境的方式直接影響身心健康,掌控感對健康長壽至關重要,以軟弱的方式應對逆境會導致抑郁。
5、逆商是由CORE四個維度構成的。CORE是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擔當力、Reach影響度、Endurance持續(xù)性。掌控感探究的你覺得自己對于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擔當力有助于我們從極具建設性和實用性的角度重新定義責任;影響度需要探究這個逆境會對我生活的其他方面能產生多大影響;持續(xù)性探究逆境會持續(xù)多久,逆境的起因會持續(xù)多久。
6、有效幫助人們提高逆商的LEAD工具:L=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這是高逆商反應還是低逆商反應,在哪個維度得分最高或最低;E=Explore,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應該對結果的哪些部分擔起責任,不應該對哪些部分擔責;A=Analyze,分析證據,有哪些證據表明我無法掌控,有什么證據表明此次困境會蔓延到生活其他方面,有什么證據表明此次困境必然會持續(xù)過長時間;D=Do,做點事情,還需要什么信息,可以做什么來獲得對形勢的一點點掌控,可以做什么來限制困境的影響范圍,可以做什么來限制困境的持續(xù)時間。
《逆商》讀書筆記 篇2
逆商,就是你面對逆境、承受逆境所帶來的壓迫感時的能力。越來越多的組織與企業(yè)都開始重視對于“逆商”的評估。讀《逆商》這本書,能夠為企業(yè)培訓提供思考和幫助。
逆商是什么呢?它可以是一個測量工具,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又是一套改善方法,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面對逆境有三種人:第一種叫放棄者,喜歡逃避和安逸;第二種叫扎營者,獲得地位后停滯不前;第三種叫攀登者,他生活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個社會地位。我們可以將自己與這三種人對照,看自己到底是一個放棄者、扎營者、還是一個攀登者,這就有了一個療愈的過程。梭羅說過:“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從未真正活過的人。”尼采也說:“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諸他的`一切苦難!边@就是一個攀登者會有的內心變化。書里還提到了“逆境困局”,意思就是在任何情況之下攀登者的數量和逆境的困難程度成反比,逆境越厲害,攀登者的人數就越少。
一個人在社會至少要面對三層逆境,第一層逆境來自社會,比如社會文化,這是基層逆境。第二層逆境是職場逆境,第三層逆境是個人逆境,這是最核心、最隱隱約約、最深層的逆境。那么在面臨逆境的時候,我們通常要小心幾條岔路,一是攀登者變成扎營者,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變成扎營者。二是科技萬能,當我們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把責任推到科技身上。三是打雞血,這種方式在心理學上又叫“后群體興奮”,經過這種打雞血的方式后就會很興奮,覺得人生充滿了斗志。
逆商的原理建立在三大理論支柱之上。一是認知心理學,就是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認知和心理狀況。書里著重講到了“習得性無助”,就是生活不斷打擊你,使你覺得無法支撐。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會非常缺乏掌控感。歸因理論有正面的積極的歸因,還有反面的消極的歸因。二是健康新論,就是身心關系。當你用軟弱來應對逆境的時候,會導致抑郁甚至會產生癌癥。三是腦科學習慣的養(yǎng)成,習慣養(yǎng)成不一定需要21天,我們要想改變一個習慣,重新塑造一個習慣,就要開辟一個新的神精通路,這樣新的習慣就養(yǎng)成了。
逆商有四個維度,一是掌控感,即你是不是覺得這件事你能掌控;二是擔當力,即遇到事情能做些什么;三是影響度,就是逆境對我們的影響;四是持續(xù)性,就是這個逆境能持續(xù)多長時間,逆境的起因會持續(xù)多久。
逆商高的人遇到事情會考慮各種可能性,他們的潛意識反應是這個事情肯定有辦法解決,我一定要努力找出來。一個人的效能與逆商是相關的,逆商一旦被提高,效能也會提升。
【《逆商》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逆商》讀后感(精選5篇)11-03
我的逆襲作文10-15
逆襲作文600字五篇05-03
暑假逆襲計劃(通用16篇)07-14
暑假逆襲計劃(通用9篇)06-28
逆襲作文600字(精選42篇)05-27
逆襲作文600字(精選26篇)05-13
逆襲作文600字5篇03-02
逆襲作文600字八篇04-15
逆襲作文600字九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