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山的精彩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焦山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于為游客排憂解難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那么一遍條理清晰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焦山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焦山導游詞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來到鎮(zhèn)江焦山。
焦山,位于鎮(zhèn)江的東北面,是萬里長江中唯一一座四面環(huán)水可供游人觀光探幽的島嶼,猶如中流砥柱,滿山蒼翠,宛若碧玉浮江。焦山景點可用“四古”來概括,即古剎梵音、古碑薈萃、古刻紛呈、古樹蔥蘢。焦山是長江下游的一個小島。談不上巍峨高峻,但是獨立江中,確實還是很有氣勢的。
焦山有寺,曰定慧寺,施耐庵在《水滸》中對焦山定慧寺景觀的特點是這樣描述的“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見形勢,謂之山裹寺!边@里定慧寺原名普濟禪寺,是江南最早的寺廟之一,焦山本是長江中一個無名的島嶼,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經(jīng)過焦山時,親自題寫了寺名匾額。
又因當?shù)貪M山竹林繁茂,古樹蔥憲,宛如碧玉浮江,故稱“浮玉山”。焦山的寺廟掩映于綠樹叢中,若隱若現(xiàn),與“金山寺裹山”相反,因而有“焦山山裹寺”之說。焦山不僅以古樸幽靜的自然景觀見長,還有眾多的人文景觀,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游覽勝地。
我們坐船過江來到焦山南麓的碼頭。上岸向北步行不到50米,大家看到的這座莊嚴典雅、古色古香的大門就是焦山定慧寺山門,它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門前有一對明代的石獅,門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額,為茗山大佛師所題。山門兩旁懸掛的“長江此天塹,中國有圣人”這副頗具氣魄的楹聯(lián),為清光緒四川巴州廖給所寫。山門迎面照壁上有明代進士胡瓚宗所題“海不揚波”4個大字,顯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人們將它看成。是這副楹聯(lián)的橫批。明人的橫批,清人的楹聯(lián),巧妙搭配,貼切雋永,意趣深濃。
定慧寺在佛教寺廟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玄奘法師的弟子法寶曾來此創(chuàng)建大雄寶殿。鑒真大師的弟子神邕曾住持佛事,有“十方叢林”之稱。宋代稱為普濟禪院,元改名焦山寺。清康熙帝南巡時賜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岸ɑ邸倍郑∮诜鸺摇坝山渖ā薄ⅰ肮潭òl(fā)慧”和“寂照雙融,定慧均等”之意!岸ā奔慈サ粢磺须s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聞、思、修”三條途徑來增長智慧!岸ɑ邸倍质欠鸺倚扌械木V領,涵義深刻,F(xiàn)寺院仍保持著明代的.建筑風格,前有天王殿,中為大雄寶殿,后為藏經(jīng)樓,還有齋堂、大家念佛堂、方丈室等,是江南佛教勝地之一。
穿過天王殿,院中有一座木結構的方形“御碑亭”,亭中石碑上刻著乾修帝第一次南巡時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來焦山時作的《游焦山作歌疊舊作韻》。詩中乾隆將金山、焦山兩處風景加以比較:“金山似謝安,絲管春風醉華屋;焦山似羲之,僵臥東床袒其腹。此難為弟彼難兄,元方季方各騰聲;若以本色論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認為就山水本色來說,焦山更勝金山一籌。
迎面的大雄寶殿,氣勢宏偉,體現(xiàn)了明代建筑的風采,殿內(nèi)雕龍描鳳的屋頂不用釘子,全部用小方塊木頭拼合而成,圖案美觀,還有飛檐、斗拱、藻井彩繪,富麗堂皇,使整個大殿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在高懸的長明燈后,和藹慈祥的釋跡牟尼、藥師、彌陀三尊大佛高踞蓮花寶座之上,兩旁的十八羅漢造型逼真,神態(tài)各異?滴跤H書的“香林”兩字閃爍于燭光香霧之中。主佛背面的海島上,觀音大土、善財、龍女和諸位菩薩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佛教“五十三參”的故事。
我們從觀瀾閣向北走,越小橋,過假山,便到了掩映在銀杏樹林下的焦山碑林(寶墨軒),為北宋初年潤州太守錢子高所建。軒內(nèi)珍藏460余方碑刻,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焦山有碑林。焦山碑林是聞名遐邇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焦山碑刻,篆、隸、真、草、行諸體皆備,風格迥異,或蒼古峭拔,縱逸奇深,或嚴整舒朗,渾然厚重,真可謂匯千年古刻之雋美,融百家書法之精神。北有《石門銘》,南有《瘞鶴銘》,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稱的曠世奇碑——“瘞鶴銘”,就出自焦山。焦山碑林與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領風騷,如果說西安碑林是雄渾的黃河文化的象征,那么焦山碑林則是清奇的長江文化的凝結。
由寶墨軒東行,我們來到焦山東麓,看到面對長江排列成馬蹄形的八座炮臺,這就是著名的焦山古炮臺。焦山扼守著長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愛國名將韓世忠曾率領將士數(shù)千駐扎焦山,堵?lián)艚鸨。南宋德枯元年?275年),宋、元大軍曾在焦山一帶的江面上激戰(zhàn),出現(xiàn)過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場面。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期間,清政府為加強長江下游的防線,決定建立焦山炮臺與圌山、象山、江都天廟三處炮臺構成犄角之勢。炮臺為橢圓形暗堡式,每座最長處為77米,最寬處為55米,以優(yōu)質條石為基,用黃土、石灰、細砂配糯米法搗拌成三合土,分層夯實澆灌面成,內(nèi)設6000—8000斤重的大炮,是目前保存較完整的近代炮堡遺址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焦山古炮臺,座落在江邊,一具具古炮,靜靜在那安放,大炮直對江中,使人能浮現(xiàn)出將士們當時抗擊敵寇的激烈情景。也是我國人民抗英反帝斗爭的重要遺跡,同時也是鎮(zhèn)江人民浴血御敵、勇猛抗擊外國侵略者的鐵證。
鎮(zhèn)江萬佛塔,屹立在焦山最高處,從山下就能見到它的雄偉的塔影。
焦山導游詞2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焦山系“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名勝之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樸幽雅聞名于世。因碧波環(huán)抱,林木蓊郁,綠草如茵,滿山蒼翠,宛然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之美譽。它是萬里長江中唯一四面環(huán)水的游覽島嶼,“萬川東注,一島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園”之喻。游人身臨其境,確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島,贏得中外游人慕名而至。焦山的寺廟、樓閣等名勝古跡頗具特色,大多掩映在山蔭云林叢中,故有“山裹寺”之諺。
焦山之所以享譽中外,其一是因為焦山聳峙于江心,猶為“中流砥柱”、“鎮(zhèn)江之石”,氣勢磅礴;加上山寺隱約,林木蒼翠,水域廣闊,環(huán)境幽美,宛若人間仙島在水中縹緲。其次由于焦山藏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跡,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寶之多,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為江南第一大碑林。
焦山,山峰高聳,天塹幽深,怪石嶙峋,花卉爭妍,香色迎人,很堪觀賞。霜楓盛春花,古剎展新容”的贊美。1953年園林局在山麓地帶新辟了焦山公園,園內(nèi)設有假山、水池、曲橋、渡亭、花房、果園、苗圃、菊壇、松徑、竹叢等美化基地,使焦山更加秀媚多姿、生機勃勃,蒼翠欲滴。
焦山導游詞3
焦山位于鎮(zhèn)江東北的揚子江中,山高71米,又名樵山,獅子山,雙峰山,海門山等,自東漢名士焦光隱居此山后,至今稱為焦山。它屹立于大江激流之中,"萬川東注,一島中立",故人稱"中流抵柱"。由于揚子江的北坍南漲,現(xiàn)在的焦山已接近南岸。從鎮(zhèn)焦路至江邊,乘輪渡至焦山南麓的碼頭,上岸北行不足50米,即抵焦山的主建筑定慧寺。
定慧寺又名普濟寺、焦山寺。始建于東漢末年,距今已1700余年?滴醯勰涎矔r,為之改名"定慧寺"。寺內(nèi)亭臺樓閣掩映于綠蔭叢樹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諺。定慧寺的山門莊嚴典雅,古色古香,門前有一對明代的石獅鎮(zhèn)守,門楣上有"焦山定慧寺"匾額,照壁上"海不揚波"四個大字,顯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走進山門,穿過天王殿,院中有一御碑亭,亭內(nèi)石碑上刻著乾隆帝下江南時作的《游焦山歌》。由定慧寺東的觀瀾閣往北,越小橋過假山,便到了焦山碑林寶墨軒,這是北宋初年潤州太守錢子高所建。軒內(nèi)珍藏著460余方碑刻,僅次于西安碑林,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最璀璨奪目的無價之寶是《瘞鶴銘》,被譽為碑中之王,歷代書法家稱之為"大字之祖"、"書家冠冕"。
寶墨軒之東不遠處是古炮臺遺址。炮臺呈馬蹄形排列,面對大江。它是我國人民抗英反帝斗爭的重要遺跡。從古炮臺北登山西上,就到了焦山東麓的絕頂吸江樓。因亭內(nèi)四面有木雕佛像,所以又叫四面佛亭。此亭八角形,兩層,水泥仿木結構,有梯可盤旋而上。登樓遠眺,大江南北,旖旎風光,盡收眼底。在吸江樓之西不遠的綠竹幽林中,掩映著一座四合庭院,門額寫著"鄭板橋讀書處",又叫別峰庵。鄭板橋曾在此讀過書,因而名聞遐邇。由此向西,經(jīng)百壽亭婉蜒南下,就到了焦光三拒御詔不肯出仕的三詔洞。洞內(nèi)有焦光的'塑像。
自三詔洞往東南可至壯觀亭;往南可到摩崖石刻,這里的崖壁間遍布歷代名家的詩詞題刻,上至六朝,下到明清;正、草、隸、篆無不具備。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其中陸游和米芾的真跡尤為珍貴。由摩崖石刻向東可至華嚴閣。此閣二層,北倚石壁,南臨大江,東近定慧寺。焦山的"華嚴月色",詩意最濃。
【焦山導游詞】相關文章:
焦山的精彩導游詞12-25
綿山導游詞12-31
崀山導游詞12-22
驪山導游詞08-12
象鼻山的導游詞07-05
花果山導游詞03-10
安吉龍王山導游詞06-08
大鵬山導游詞06-08
貢嘎山導游詞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