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薛譚學謳>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薛譚學謳>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過這則故事的人,見識不同,體會也不同。作為一名學生,我體會:學習時要刻苦鉆研,不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
縱觀古今中外,很多成材的人,無不是終生刻苦鉆研,孜孜以求,潛心向學,修得正果的。正所謂學無止境,永不滿足。魯迅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舉世聞名的大數(shù)學家陳景潤之所以有很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探求數(shù)學的奧秘。雖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完全靠紙、筆和頭顱,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最終攻克了世界著名數(shù)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
同時,我也想針對文中薛譚“終身不敢言歸”談些不同的看法。
我認為薛譚這樣未免有些片面。常言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秦青唱歌技術確實很高,值得肯定,但是大千世界,畢竟還有比他唱得好的人。再說薛譚既是真心悔過從此跟老師認真地學,技術一定會逐漸臻于完美,為什么“不敢言歸”呢?
再拿我們自己來說吧。我們都是從小學升入中學,將來還會考入大學。這段過程中,有許多老師教給我們新的知識,這樣,我們學到的知識才越來越豐富。如果我們只跟一位老師學,那么,我們學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的,也是很難有所提高的。
因此,我們要想充實自己,知識更加淵博,就要向更多的人學習,不能只限于跟幾個人學的小圈子。
時間不斷流逝,進入新的時代,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博采眾長,像蜜蜂那樣,勤勤懇懇,從不同的花蕊中吸取各種養(yǎng)料。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以豐富的知識、高深的技藝、超群的本領、出眾的才能,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貢獻。
【<薛譚學謳>讀后感】相關文章:
《薛譚學謳》讀后感05-01
薛譚學謳讀后感08-30
讀《薛譚學謳》有感04-03
《薛譚學謳》讀后感(精選15篇)03-13
莫泊桑<項鏈>英文讀后感09-02
薛之謙經典歌詞11-02
薛之謙歌詞的經典句子11-03
菜根譚名言02-21
我的偶像薛之謙作文02-13
走進薛之謙的《演員》世界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