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1
小說家羅貫中老先生寫的《三國演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一部流傳至今的文學名著。讀了《三國演義》,我覺得小說主要寫了人物之間斗志斗勇、使用人才以及戰(zhàn)場上的隨機應變,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三方面的理解。
在戰(zhàn)場上,有一身好的武藝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學富五車的知識也不行。有時我們需要分析是否有埋伏,推測敵人使用什么戰(zhàn)術……就像諸葛孔明,他憑著自己滿腹的'經綸,在出征北伐時說了一番大道理,竟然活活把王朗氣死了。雖然這件事有點不切實際,但從中也能看出諸葛亮的才學,所以我們要好讀書,讀好書。
我還十分敬佩諸葛亮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分辨賢士。當時北伐時,曹睿命夏侯?帶兵出征,諸葛亮慧眼發(fā)現(xiàn)姜維是個難得的人才,就用計收了姜維。過程中不去追夏侯?,眾將很不解?酌鞴笮Γ骸拔曳抛呦暮?,好比放走了一只鴨子,得到姜維才是得到了一只真正的鳳凰啊!边@件事說明諸葛孔明懂得丟了芝麻,撿了西瓜的道理。
在戰(zhàn)場上,敵人用計有可能自己想不到,以至于自己有可能被逼入困境,所以我們應該學會隨機應變。記得有一次記者叔叔來采訪我們,可是采訪的內容跟我們準備的完全不一樣,這就要我們不要緊張,冷靜地去思考,沉著地去面對。
我相信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生活得更加睿智,更加高尚,更加健康。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2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并入與秦;及秦滅之后,楚、漢紛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這一段話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而讀了這本書后,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相互斗爭為主要內容,講述了歷史上有名的三國鼎立的故事!度龂萘x》刻畫出了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物,例如,小肚雞腸,氣量狹小,最后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周瑜;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等等。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難忘的是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情節(jié)。諸葛亮運用他的足智多謀,將兵符從南郡奪得,讓關羽、張飛奪了城,使得周瑜怒發(fā)沖冠,這是諸葛亮的第一氣;而后來周瑜想使美人計,卻不成,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是諸葛亮的第二氣;第三氣則是指周瑜想要攻取西川,而諸葛亮心知肚明,使得周瑜病故,并感嘆道:“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大叫數(shù)聲而死。
《三國演義》這本書告訴我們的并不是天馬行空的神話,也不是令人沉迷的童話故事,而是史實。但我們在其中翱翔時,仿佛忘記了真實的歷史。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物也告訴了我們道理。周瑜與諸葛亮的故事就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像周瑜一樣的心胸狹窄,要像諸葛亮一樣的心胸寬闊。這樣別人才會尊重你。讓我們的內心寬宏大量,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吧!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3
暑假里,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被書中精彩的故事和眾多的英雄人物所吸引。
我最崇拜的就是諸葛亮了!因為諸葛亮聰明絕頂,足智多謀,料事如神。體現(xiàn)在草船借箭、巧借東風、智取漢中、七擒孟獲等故事中。草船借箭最能體現(xiàn)諸葛亮神機妙算了。因為周瑜想要害死他,便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可諸葛亮卻說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他借大霧天,讓曹軍射了十萬多支箭送給自己。諸葛亮的同伴問他怎么知道會有大霧,諸葛亮說:“打仗,要是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該怎么打呢?”周瑜知道這件事后,慚愧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我不如他啊!”
但是諸葛亮再聰明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在諸葛亮準備北伐之際,任用了自以為是,缺少實戰(zhàn)經驗的馬謖鎮(zhèn)守街亭,導致街亭失守,在馬謖被斬后諸葛亮放聲痛哭,后悔自己沒有聽從先帝遺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后上表給劉禪,自貶三級。
除了諸葛亮,書中其他的英雄豪杰,如禮賢下士的.劉備、武藝高超的趙云、粗中有細的張飛、威武忠誠的關羽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為有這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三國的故事才會這么精彩。
《三國演義》真是讓人百讀不厭的一本書。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4
有一天,媽媽給我買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看了幾頁,立刻被吸引了,廢寢忘食看了起來,看完后,感受很深。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主要講的是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分成了三個陣營:魏、蜀、吳,曹操、劉備和孫權當上了營主,指揮大將爭奪地盆,經過三英戰(zhàn)呂布、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番兩次的大戰(zhàn),最后魏國過五關斬六將,贏得了勝利。
在這本書里,諸葛亮足智多謀,每當蜀國出現(xiàn)困難,都是他盡力出面去解決,非常厲害;張飛雖然喝完酒就會大發(fā)雷霆,破口大罵,但功夫非常了得;呂布是當時武功最強的,連劉備、關羽、張飛三個聯(lián)手都打不過他,射箭技術更牛,150米外的東西都能射中,但他有勇無謀,不會動腦筋,最后被曹操殺掉了。
我最喜歡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關羽,他是我的榜樣。關羽的武器是銳利的青龍偃月刀,長1米多,重82斤!他穿著淺綠色的戰(zhàn)袍,騎著一匹叫“千里”的赤兔馬,一口氣就能跑好幾公里呢!而且他非常勇敢,對劉備也很忠誠,劉備一有危險,他能馬上去保護他。
這些人,他們的性格都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都能為自己的陣營而戰(zhàn),勝利后都不需要獎勵。
《三國演義》真的很好看,大家都快去看看吧。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自從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呀!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曹操是一個心懷不軌的人,劉備是個忠厚的.人,他三顧茅廬,三次請求孔明出山助他獲天下。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發(fā)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還結拜成了生死兄弟呢!書中還有足智多謀的孫權,英俊呂布,義氣關羽,勇猛張飛等。這些人物對我印象很深刻。
《三國演義》中,曹操稱帝魏國,劉備稱帝蜀國,孫權稱帝吳國,這樣就引起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當中,公元263年十一月,司馬昭伐蜀,蜀國亡,緊接著,司馬炎奪位,改國號為大晉,定都洛陽,兩年后,魏國亡。公元279年,司馬炎拜杜預為大將軍,領水陸大軍二十萬,戰(zhàn)船無數(shù),大舉伐吳,吳國皇帝降了西晉。
就這樣,三國鼎立結束了,天下終于歸了司馬家族,西晉建立了統(tǒng)一的權力,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古代文化,而且讓我知道三國中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我喜歡看《三國演義》。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6
四大名著是著名的歷史著作,今天我就來說說我最喜歡的一本――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里有許多著名的人物,如劉備、曹操、諸葛亮等,這都是人人皆知的人物,但在這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里,我卻偏偏喜歡她。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而這位美人卻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著“閉月”名號的一位美人貂蟬。
一位女子,能如此有膽識;一位女子,能如此有魄力;一位女子,能有可憐蒼生而舍己為人的精神,誰說女子不如男!
奸臣董卓把持朝政,他只顧自己享樂,老百姓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哪里都是一樣有邪惡就有正義、有奸臣就有忠臣。忠臣王允使了一招“敗戰(zhàn)計”,名叫美人計,此計甚妙,他先把貂蟬許配給呂布,再獻給董卓,貂蟬在其間巧妙周旋,從而激起呂布的英雄氣概殺了董卓,除了奸臣!
為什么說貂蟬有膽識有魄力?你想一想,一個女子能在兩個老滑頭中間巧妙周旋,機智應對,在快被識破的情況下,還能冷靜的把事情的緣由推到呂布身上,讓兩人的關系更為緊張,可謂是“更上一層樓”!難道這樣的'女子還不算是有膽識、有魄力的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美人都是嬌弱的,但貂蟬不一樣,該弱則弱,該強則強,能屈能伸,頗有一種女將軍的意境,誰說女子不如男?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7
上周,我看了一本《三國演義》,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
書里講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爭斗,首先是蜀滅亡,魏國亡,東吳滅,最后一切歸順于司馬一族。唉,司馬一族簡直是漁翁得利呀!
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不但足智多謀,為蜀國增加力量,不讓吳、魏兩國再隨意侵犯,而且還十分善良,故事《諸葛亮七擒孟獲》中,寫了諸葛亮七次抓住了孟獲,還放了他六次,最終孟獲心服口服,投靠了諸葛亮,還表示永不叛變。當然,要不是諸葛亮死了,估計蜀國根本不會滅亡。
我最討厭曹操。他自稱是漢親,但實際上卻是心狠手辣的漢賊。武將、謀士做了一些令他生氣的事,他就會把他們斬殺。神醫(yī)華佗說要用斧子劈開頭骨給曹操治病,曹操大怒,命人就將華佗斬殺了,最后自己也病死了。
我最喜歡看《劉皇叔三顧茅廬》,因為劉備為了得到諸葛亮輔佐,不怕艱苦,就算刮狂風,下暴雪也去拜訪諸葛亮家,最終感動了諸葛亮。
通過學習,我還知道了一些小知識,比如說:鐵胄是古代打仗時將士保護頭部的`帽子、角是原始的飲酒器具、許褚字仲康且人稱“虎癡”、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等等。
看完這本書,我深刻地認識到戰(zhàn)爭帶給人們的痛苦,也學到了一些智謀和人生道理。做人不要猶豫不決,要勇往直前。
我還推薦大家看中國四大名著。它們看似普通,卻很有價值,能使我們終身受益。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成空……”,聽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我再一次翻開了案頭的《三國演義》。這本名著中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有忠厚老實的魯肅,驕傲自信的'關羽,聰明絕頂?shù)闹T葛亮,還有英俊瀟灑的周瑜。
我最佩服的是關羽和諸葛亮,他們?yōu)槭裁粗档梦遗宸?關羽結識劉備、張飛后,情如兄弟。關羽受曹操厚待卻不忘本,許以立功報曹操之后便要回去見大哥。白馬之戰(zhàn)中,關羽策馬刺河北名將顏良于萬眾之中,盡顯神武之姿。諸葛亮呢,他足智多謀。在火燒赤壁前,他向曹軍“借”了十萬多之箭,在赤壁之戰(zhàn)時大破曹軍。他七擒孟獲,智收姜唯,奠定了蜀漢的江山基業(yè)。雖然張飛也很厲害,但是他為人粗暴,結果被兩個小人結束了自己的性命,還真是可惜。
《三國演義》里描寫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情節(jié),我最喜歡刮骨療傷這一段。關羽以堅強的意志,抵抗劇烈的疼痛,贏得了眾人的佩服,讓我們知道有意志有毅力,就可以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的道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睙o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我倍加贊嘆,無數(shù)蕩氣回腸的故事讓我心生向住,在歌曲中我合上了《三國演義》,他們的光輝形象仍時;胤庞谖业哪X海之中。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9
我最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我受到了許多啟發(fā)!度龂萘x》刻畫了一百多位人物形象,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名著。
《三國演義》講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群雄割據(jù),漢朝逐漸衰弱了。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發(fā)誓“匡扶漢室,統(tǒng)一天下”。董卓又占了京城,橫行霸道,一些諸侯聚集在一起,結成同盟,討伐董卓。董卓死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tǒng)一了北方。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做了他的軍師,與吳國聯(lián)盟,把曹操在赤壁打得大敗而逃。魏、蜀、吳三國鼎立,打了幾十年的戰(zhàn)爭。最后,魏國大臣司馬昭奪權,滅了蜀國。他的`兒子司馬炎廢除魏國皇帝,成立晉國,滅了吳國,天下終于統(tǒng)一。
我很喜歡《三國演義》中的一句名言:“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強手之中,還會遇見更強的對手,善于使用計謀的人也會遇見能識破計謀的人。當我們認為自己哪里出色,不要驕傲自滿。
我很喜歡諸葛亮這個人,他神機妙算,曉天文,通地理。他草船借箭,在赤壁之戰(zhàn)中巧用東風,和周瑜用火攻把曹操打得大敗而逃。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心為蜀國。
《三國演義》里的故事非常精彩,家喻戶曉,是一本值得去看的書。
五年級讀《三國演義》有感400字10篇10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tǒng)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內容,講述了東漢末年至晉朝統(tǒng)一期間的一系列戰(zhàn)爭故事。翻開它,猶如展開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作者在這幅畫卷上描繪出朵朵奇花,使我陶醉其中。這里既有鼓角爭鳴、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的紛爭,同時也不乏風花雪月的愛情和情深意長的友情。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這分明是是在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書中每個人物形象都生動鮮明,如氣量狹小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等等。其中我最欣賞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神機妙算。“草船借箭”這一情節(jié)更加突出了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聰明博學的人,而周瑜則是一個小肚雞腸、心胸狹窄的人。
讀完《三國演義》后,我懂得了在學習中,我們應以周瑜為鑒。當別人的學習成績超過自己時,我們應該認真分析自己落后的原因,虛心向成績好的同學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們還應該虛心聽從老師、家長的意見,不應該因為考試失利就失去信心。我們應該像諸葛亮一樣心胸寬闊,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生活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