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通過點評一個個教育案例,傳達著王曉春老師的思想,傳播著他的理念,我有機會讀到他的書的真是受益匪淺,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我邊讀邊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個聰明的老師!薄@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聰明的老師》給我們這些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
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yōu)勢、經(jīng)驗優(yōu)勢、知識優(yōu)勢、權力優(yōu)勢,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fā)展,而老師應該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fā)展。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讀后感集合10-08
讀《做一個聰明教師》有感10-11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0-08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03-04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9篇02-12
《做一個大寫的教師》讀后感范文04-17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經(jīng)典(2篇)09-19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12篇03-26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后感(9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