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后感【集合2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讀后感1
難得的一個機會,跟兒子一起分享了《愛的教育》一書。里面的故事到勿蘭諦的母親這個故事讓人不由感觸頗深。
故事的主人公勿蘭諦是一名頑劣的學生,因此也被學校給與了開除。可憐的母親帶著孩子通過苦苦的哀求,最終學校同意了,給了勿蘭諦一個機會從新回到學校。然而回到學校的他依舊玩世不恭,繼續(xù)原來的樣子。孩子的校長、母親都感到了非常的痛心。
故事的'結(jié)尾孩子依舊是原來的樣子。這樣的一個故事,也讓我不由的反思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小小的勿蘭諦會是這樣一個結(jié)果?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應該是一塊無暇的白玉,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不斷的雕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孩子在這樣一個日趨激烈的社會中,也不斷的受著各種各樣的影響。
孩子的好壞與否,是否也是我們父母需要自我反省的一個問題;蛟S以一種新的方式,能讓學校出現(xiàn)另外一個新的“勿蘭諦”。
當我們從小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孩子會有另外一翻成長。讓小時候的快樂成為他們長大后美好的回憶和安慰。父母給與孩子的不僅僅是物質(zhì)與期望,而是他想到父母時,內(nèi)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改變自我的勇氣和能力。以此獲得人生的樂趣和自由。
看過這樣一段話:0到3歲,你是他的全部。4到12歲你是他的晚上。13到18歲,你是他的周末。19到23歲,你是他的寒暑假。23歲以后,你僅僅變成了他的春節(jié)。幸福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卻要花一生來治愈。
當我們在思考勿蘭諦這個孩子的同時,能否讓我們更多人通過努力,從一開就打造一個新的“勿蘭諦”。
愛的教育讀后感2
我繼續(xù)閱讀《愛的教育》,書里講到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他們進行的愛的教育和孩子對父母的愛和孝敬都讓我特別感動。
在《母親的一封信》中,媽媽批評兒子安利柯,因為她看到兒子安利柯在回家路上對一個窮苦女人和她的骨瘦如柴的孩子無動于衷的態(tài)度,她很難過,責備他太冷漠無情。媽媽讓兒子好好想想很多很多聰明的好孩子,在繁華的大城市里無衣無食是多么令人寒心的事情。他希望安利柯再遇到向他乞討的母親千萬不要冷漠地走開,要幫助他們,幫助了他們心里會感到甜滋滋的。
在《父親的一封信》中,爸爸教育孩子在街上走路時不小心碰到別人,一定要說聲“對不起”;碰到醫(yī)院的擔架時,要停止說笑,擔架上躺著的是病重的人或去世的人;對殘疾人不要另眼看待,他們是不幸的人;在街道上發(fā)現(xiàn)未熄滅的煙頭,要把它踩滅;路上有人向你問路,要熱情、禮貌地告訴他。這位爸爸說:雖然這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zhì)儒和,是最容易從他們在大街上的行為舉止看出來的。
在《替父母分憂》得故事里,很懂事的姐弟倆覺得家里可能遇到了不幸,他倆就告訴媽媽以后不吃水果了,吃飯也要簡單些,不要花很多錢。也不要再買新衣服和鞋襪。上學前后和節(jié)假日幫家里干活,不用請人花錢干了。他們跟媽媽說:“只要爸爸媽媽少一些麻煩,只要看見爸爸媽媽快樂的樣子,我們什么都愿意干!”
在《馬克尋找母親》的故事里,因為家庭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負債累累。母親為了還債,去阿根廷當傭人。馬克為了尋找母親,歷經(jīng)千難萬苦終于找到了生重病卻拒絕治療的母親。驚喜萬分的母親見到了日夜想念的兒子,馬上催促醫(yī)生給她做手術。
這幾個故事是不是給了我們最好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作文06-03
愛的教育心得10-10
《愛的教育》心得05-04
愛及教育活動總結(jié)06-29
愛的教育的讀書感受08-20
愛的教育活動總結(jié)01-21
愛的教育的好詞好句12-11
愛的教育活動總結(jié)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