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真秦始皇》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真秦始皇》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青年草根學者程步先生的一部力作——《真秦始皇》。通過學習歷史,我們都對秦始皇有所了解,知道他始終扣著一頂“暴君”的帽子?僧斘易x完這部小說時,對秦始皇的印象卻有所改觀……
這本書以正反論證的方式分析了歷史,并對秦始皇做出一個公允的評價。確實,他用“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的方式統(tǒng)一了中國;他“焚書坑儒”毀壞了眾多的文化典籍;他征發(fā)七十萬罪犯來為自己修建宮殿、陵墓……但是,他在位三十七年卻沒有妄殺一位大臣;他制定了世界上比較早的保護人權(quán)的法案;他滅六國卻未誅滅其王公大臣,而自己卻被六國夷滅三族……這眾多的歷史事件夾雜在一起,讓我有些凌亂,他到底是怎樣的一位君主?
秦國在攻打楚國前,老將王翦提出要用六十萬軍隊才能滅楚,而大將李信卻說只要二十萬人。秦始皇聽信了李信的話,而王翦因為計謀不被采用,負氣卸甲歸田了。不久,李信大敗而回,在秦始皇面前有三條路:第一,斬李信。以秦始皇暴君的名聲斬了他毫不奇怪;第二,不殺李信,再發(fā)兵讓他戴罪立功;第三,向王翦認錯,請他出征。歷史上大多數(shù)君主都會選擇第一條路,例如:諸葛亮斬馬謖,漢武帝斬王恢……明明是自己的錯卻要斬殺將領。而秦始皇是怎么做的呢?他得知李信兵敗,大怒。不過他沒想怎么處置李信,而是駕車前往一百多里外的王翦的老家頻陽,當面向王翦認錯。
秦始皇用幾乎懇求的語氣對王翦說:“楚軍正在向西推進,我知道將軍您有病在身,可是您怎肯心拋下我不管?”秦始皇真的害怕楚軍嗎?非也!以秦國之力,現(xiàn)在的楚國不可能撼動秦國江山。而王翦依舊不依不饒:“老臣年邁體衰,大王您還是另擇良將吧。”秦始皇再次認錯:“老將軍別說這樣的話了……”王翦說:“大王如果你非逼不得已讓我去打楚國那就非六十萬不可!边@話有點欺人太甚了吧,敢和一個暴君這樣說話,他活夠了?秦始皇怎樣回答呢?“都聽你的!”一個君王對自己的臣子這樣,其胸襟可見一斑了吧!
秦始皇還是你印象中的暴君嗎?王翦作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謀深算的將軍,如果不是深知秦始皇為人,怎么敢這樣說話呢?能做到像秦始皇這樣主動向自己的臣子認錯,在歷史上的君主之中又有幾人?再看看歷史上眾多被公認為“賢明”的君主,他們就沒有暴行了嗎?“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上哪一位開國君主不是踏著鮮血登上王位的,難道他們就應該被稱之為“賢明”嗎?不盡然吧。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結(jié)束了那個戰(zhàn)亂、動蕩的年代;他書同文、車同軌,使整個國家融為一體;他焚書,但它卻保留了所有書籍的副本,最終卻被項羽付之一炬。他真的是暴君嗎?
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氣度是非凡的,他的魅力是永恒的,他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讀《真秦始皇》有感】相關文章:
讀《秦始皇傳》有感10-07
讀《史記.秦始皇》有感10-07
讀《教育尋真》有感10-07
秦始皇作文11-03
秦始皇作文12-18
讀《這小子真懶》有感10-07
讀《老媽你真煩》有感12-08
《秦始皇的秘密》讀后感10-08
讀《瘋丫頭杜真子》有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