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掩耳盜鈴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掩耳盜鈴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掩耳盜鈴》這個成語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人想要偷一個大鐘,但是,他準備用大錘把鐘敲碎后再拿走,剛敲鐘的時候,鐘就嗡嗡地響,怎么辦呢?那個偷鐘的人想了一個好辦法,他把耳朵掩起來,聽不見聲音,不就可以偷鐘了嗎。于是,他把自己的耳朵掩了起來,然后就去偷鐘了,剛把鐘拿到手里,鐘的主人聽到這個聲音,便開門出來,把偷鐘的人當場捉住了。偷鐘的人驚奇地問鐘的.主人:“我把耳朵掩起來了,你怎么聽見的?”鐘的主人說:“你這個笨蛋,你把你自己耳朵掩起來,可是我的耳朵沒掩起來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掩耳盜鈴”比喻明明是掩蓋不住的事情,卻偏要想法子去掩蓋,結(jié)果只能是自己騙自己。
掩耳盜鈴讀后感2
《掩耳盜鈴》這個故事主要講一個盜賊,把自己的耳朵堵住去偷鈴鐺,結(jié)果他自己是沒聽到鈴聲,但卻被主人發(fā)現(xiàn)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的盜賊就是自欺欺人,他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這樣類似的事情,我也聽爸爸說過——我的表哥在他父母要求吃雞蛋等食物的'時候,喜歡把食物扔掉,然后說自己吃掉了,結(jié)果他現(xiàn)在長得很瘦弱。
如果那時我在他身邊,我就會告訴他——做人要誠實,不要欺騙父母,也不要欺騙自己。
我覺得在學習生活中也要做到誠實,錯了就是錯了,不懂就是不懂,千萬不能有“掩耳盜鈴”的言行。
掩耳盜鈴讀后感3
我讀了這篇名叫《掩耳盜鈴》寓言后,我覺得這個人十分愚蠢,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聽不見,就認為別人也聽不見,他的這種做法其實是自欺欺人的行為。
我也做過這種愚蠢的事。剛上學的時候,我特別貪玩,上課的時候,我有時不注意聽講,我想反正家長也看不見我的表現(xiàn)。回家寫作業(yè)的時候,我一邊玩一邊寫,也不懂得抓緊時間,尤其是周二下午,我就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一直到媽媽快要下班的'時候才開始寫作業(yè),當時我想:下午時間長著呢,等媽媽快回來再寫也來得及。時間一長,就造成了我寫字速度慢,做事情拖拖拉拉。讀了這則寓言我才明白,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并沒有欺騙別人,而是坑害了自己。今后,我要改掉拖沓的壞毛病。
【掩耳盜鈴讀后感】相關文章:
掩耳盜鈴10-03
掩耳盜鈴作文05-08
掩耳盜鈴的近義詞10-01
掩耳盜鈴造句03-09
掩耳盜鈴的道理04-21
掩耳盜鈴教案03-07
《掩耳盜鈴》教學設計04-07
掩耳盜鈴教學設計04-28
掩耳盜鈴后傳作文01-23
《掩耳盜鈴》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