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精選2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很精彩的書,名字叫《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是日本的島田洋七寫的,內容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后,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因受核輻射而死去。因無力撫養(yǎng),母親只好把年僅8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的外婆家,沒想到,昭廣卻在這里度過了8年快樂的.生活,雖然物質條件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和快樂!
書中令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外婆。因為外婆雖然窮,工作也很艱苦,但她有善良,積極,快樂,樂觀的精神。外婆也很聰明,總是想一些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多姿多彩。外婆這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也讓我感慨萬分:“經濟上的富裕和貧窮并不是幸福與否的關鍵,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幸福!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在人民公園看到一位老奶奶和一個殘疾叔叔,在路邊上唱歌,兩人衣衫都襤褸,相信生活也一定窮困潦倒;但他們一個彈琴、一個唱歌,歌聲中絲毫沒有任何悲傷痛苦或自卑消沉,而是充溢了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氣息……我相信,他們的生活雖然暫時窮困一點,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定是快樂富裕的,他們的將來也一定不會貧窮。
《佐賀的超級阿嬤》讓我深刻領會了:面對生活,始終要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幸福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過來的。!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2
說到《佐賀的超級阿嬤》看過它的人都會不自覺地想起、破爛的茅草屋、阿嬤的另類超市、后面拖著一塊磁鐵的阿嬤,但不管怎么想,腦海中總會蕩漾著一個字:窮。
確實阿嬤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個窮人的形象,既沒么文化,又沒有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甚至可以說窮得叮當響?墒俏覅s并不覺得阿嬤是窮人,她在我眼里是富有的。在阿嬤眼里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只有可以撿的東西,任何東西都可以轉變?yōu)樨敻,阿嬤總有讓人意想不到,層出不窮的生活絕招,當然,阿嬤擁有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財富,“窮得開朗”是阿嬤的一句經典語錄,也是樂觀心態(tài)的表現,是一種心靈美,是一種漸趨缺憾的人性光輝。
在原始時代,類人猿常以群居的方式生活,以捕獵,打漁,采集為生,他們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成果,沒有人的.等級窮富之分,隨之勞動產品的增多,生產活動的日益豐富,就出現了剩余的勞動產品,就出現了剩余產品的分配問題,進入了奴隸社會,產生了貧富分化,人也有了等級差別之分,因此窮的人往往在生活上會受到很多限制,不得盡如己意,因此窮人給人的印象除了衣著飲食不大體面外,往往都是愁眉苦臉,唉聲嘆氣,駝背彎腰,一副奴顏婢膝,難以尋得一絲樂意,可阿嬤如驚鴻一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阿嬤生活很艱難,以往自己養(yǎng)育著七個兒女,住著破茅屋,可是她從不埋怨生活的不濟,反而笑對人生,區(qū)別與以往的窮人,同時給人以眾多啟示。
她雖沒文化,可是她總喜歡自己編一些具有哲理性的語言,尤其是這句“窮的開朗”更是讓許多人自感慚愧。
現在很多人就是因為缺少這種心理樂觀,往往用欺騙自己的方式來安慰自己,隨之社會的發(fā)展,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姿多彩,攀比現象也日益嚴重,特別是在學校,一些學生往往用互贈禮物的貴重來彰顯自己的家庭背景,炫耀自己,個別家庭條件不好的,窮的學生,也不甘落于人后,試圖用更貴重的東西來挽回尷尬的攀比挫敗局面,不量力而行,更不考禮物貴在情誼,而非金錢,不惜一切代價去換得貴重的東西送人,以掰會局面,卻不知這讓自己陷入了落人恥笑的局面,更會讓自己因為攀比心理誤入歧途。其實就算他們的禮物再體面,也不過只能讓人看出他更窮,不僅物質窮,精神上更窮。若阿嬤給人的印象是“窮得開朗”,那么那些學生就是“窮得猥瑣”,那種窮才是真正的窮得叮當響。相對于阿嬤,他們是慚愧的。
其實窮不能成為愁苦的借口。昭廣搬往阿嬤家住,有時是食不果腹的。當昭廣沒吃早飯的時候,阿嬤總會說一句:“昨天不是吃過了嗎?”這句話詼諧幽默,總能給餓肚子的人帶來幾分安慰,總比說:“早上沒米下鍋”好得多吧。所以說窮人不必愁苦,關鍵要學會如何開朗地窮著。
昭廣成績不是特別好,有時總會和阿嬤說:“我歷史不好”時,阿嬤總會安慰說:“我們不拘泥于過去”雖然這種說法不是很積極,但也總能給人以安慰,讓人開朗地面對挫折,這也正是現代學生所缺罕的樂觀心里,某些學生總會因為成績的不理想而郁郁寡歡,甚至有些學生會因為成績的壓力而誤入歧途,甚至去輕生,跳樓,喝藥,如果設想他們都擁有阿嬤的這種樂觀,開朗心理,那將給世界帶來了多少的安慰。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并從阿嬤身上看到了許多美麗的人性光輝,看到了人世間最美的情感弧度,它是不加注于任何物質、金錢之上的。阿嬤獨自養(yǎng)育七個子女的艱辛與堅強,阿嬤的勤勞與刻苦、我雖不得不承認阿嬤身上也有著一些缺點,但我更欣賞的仍然是她“窮得開朗”的樂觀性情:餓肚子時說:“昨天已經吃過”,考試不好時說:“人生是力的總和”。總之,阿嬤層出不窮的樂觀處理方式,窮得開朗的性情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里,隨時提醒自己——金錢不是所有,笑對生活才重要,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3
一、序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日本著名作家島田洋七寫的《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二、游泳靠的不是泳褲,靠的是實力
這本書只要講的故事是一個名叫佐賀的男孩,他的爸爸因為在廣島被原子彈不幸擊中身亡,媽媽因為無能力照顧佐賀而把他送到了阿嬤那里,阿嬤是個貧窮,卻很樂觀的人。佐賀想要學習游泳,可是他沒有泳褲,他便求阿嬤給他買,但是阿嬤告訴他,游泳靠的不是泳褲,而是實力。沒有泳褲沒關系,只要你會游,穿著什么都能游。人生靠的是實力。
三、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分,一分兩分的,就是滿分啦!
佐賀因為是男生,當然脫離不了調皮的本性,除了體育和數學是滿分,其余都是一分兩分的,當佐賀告訴阿嬤的時候,他原以為阿嬤會批評他,但則相反,阿嬤反而告訴他: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分,一分兩分的`,就是滿分啦!也就是說:人生靠的是綜合力,對自己有信心的人,就一定會堅持下去,得到滿分。
四、尾聲
就是再艱苦的日子,樂觀的阿嬤總會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讓家里永遠充滿笑聲。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4
剛剛讀完《佐賀的超級阿嬤》,它給了我很大的感觸。無論是這里面的紹廣,還是有點傻的小新,或超級阿嬤,都給人深刻而又不同的印象。
超級阿嬤有幾句讓我覺得很經典的話,比如:沒有不能用的東西,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迎來!
雖然紹廣的超級阿嬤很窮,但卻增加了生活的'樂趣。他們住在小木屋里,紹廣自己煮飯,外婆早上去工作,紹廣要上學,也要照顧比他大的小新。紹廣對小新很好,有一次小新被被人欺負了,紹廣就跟那些人打架。紹廣也和很多人成了朋友,媽媽一年來佐賀兩次,每次都給紹廣和阿嬤帶很多東西,對紹廣來說,一年中最高興的事有兩件:一件是過年,第二件就是媽媽來佐賀了。
我感覺不管什么時候超級阿嬤都是很樂觀的,家里沒吃的了,她就拿一個大網,把河上流的水果蔬菜給網下來,有時還能網到魚蝦呢!家里沒錢了,她就在腰上栓兩根長鐵絲,鐵絲上拴著磁鐵,到處走路,然后吧磁鐵上吸來的垃圾賣掉。
超級阿嬤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的記憶,你是不是也想有這樣一個阿嬤呢?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5
八歲那年,故事的主人翁昭廣離開廣島,來到佐賀鄉(xiāng)下的阿嬤家,想不到阿嬤家是那樣的貧窮。阿嬤家的旁邊有一條河,河的上游有一個菜市場,每天會有大量的菜場丟棄的蔬菜順流而下,阿嬤就用一根繩子攔在河中,把那些蔬菜都攔下來。這條小河被阿嬤稱為家里的冰箱,他們每天吃的蔬菜都來源于這個“冰箱”。阿嬤每天為攔到一根蘿卜或者一棵還沒有腐爛的青菜而開心。
有時一整天都撈不到一棵菜,阿嬤就讓他一直睡,睡上一整天,直到有吃的時候為止。阿嬤經常催他上學,因為學校有午餐。
昭廣想參加運動,可是家里什么球都買不起,阿嬤就讓他跑步,說這樣最省錢,還可以鍛煉身體。
我不知道為什么生活會窮苦成這樣,我不懂那時的世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只看到阿嬤為了昭廣的`健康成長,每天都讓家里充滿了陽光。她從來沒有因為生活的貧窮抱怨過,也從來沒有哭過,每天都能找到讓昭廣開心的理由。
我看完這本書,心里很難過。我想,不管日子再苦,大人們都會盡力照顧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受苦。其實,他們心里一定忍受了很多很多。
我們家不像昭廣他們家那么苦。但是我想,我的媽媽對我的付出一點都不比昭廣的阿嬤少,我愛我的媽媽,我一定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管理好自己,我要學著做家務,我多做一件,媽媽就可以少做一件了。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6
書中的外婆一直有著節(jié)儉,樂觀,堅強的個性。
外婆生活在一個破茅屋里,八歲昭廣的母親,因無力撫養(yǎng),只好將昭廣寄養(yǎng)在外婆家。雖然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和歡笑。
一般人是不會喜歡貧窮的,但外婆卻說:“貧窮真好!”昭廣在外婆家度過的歲月中,有的時候饑寒交迫,有的時候激動緊張,有的時候又是歡聲笑語。雖然外婆家非常貧窮,但生活在那里仍然是有滋有味。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次考試后,由于昭廣只有體育和數學是5分(滿分)其他的全是1分2分,他很害怕受到外婆的批評。可是,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外婆居然笑著說:“不要緊,1分2分的加起來就有5分啦!人生呀,靠的就是總和力!”你看,外婆說得多有道理!
看了樂觀對事的外婆,再想一想自己。我曾經為了多少事情苦惱!有些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爭吵矛盾,我卻從來沒有樂觀地去對待,而是斤斤計較,當時的行為是多么錯誤。∥乙屪约嚎鞓菲饋。
“貧窮但是要窮得開朗”,一個人,整天為了一點小事,而愁眉不展,那么,生活會多么無味。∪艘畹每鞓,不要什么事都銘記在心?荚嚳荚饬,就應該奮發(fā)圖強,為下一次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被老師批評了,就應該吸取教訓,下一次不再犯相同的錯誤。我們要樂觀的去面對各種事情,再困難的問題也會被我們給征服。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7
放暑假了,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兩本故事書,其中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給我的啟發(fā)最大。
故事介紹的是昭廣小時候家里很窮,爸爸因受核輻射而去世,母親無力撫養(yǎng)他,就把他送給外婆撫養(yǎng)。
外婆雖然很窮,但她的生活卻是多姿多彩的,她的工作很累,但她的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外婆的生活雖然極度難過,但她從不向困難低頭。而是勇敢地面對困難,努力去克服困難,樂觀的'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多么偉大的阿嬤呀!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8
前幾個月我搞了個微信送書的活動,當時送的書里有本《佐賀的超級阿嬤》。一直沒有和孩子看,直到上周日,兒子因為沒睡好鬧情緒,我拿出這本書開始讀,兒子立馬安靜了。所以,本周每天的睡前故事都是《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和它在當當的評價一樣,非常不錯。讀的過程中,我和兒子一起和德廣哭,一起和德廣笑。每次都是我嗓子啞了,才不讀了。兒子會問我,"媽媽,我們有春假嗎?"因為書中的德廣是有春假。
書中的阿嬤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姑奶奶和姨媽。阿嬤生活在佐賀有一條大河邊,這條大河被阿嬤當成了超級市場。用一根長棍子攔住從上游漂流下來的東西,有蔬菜、水果、樹枝,甚至還有鞋。阿嬤雖然很貧窮,但是有自己特有的生活哲學。在兒子看來,他們的'生活很讓人羨慕。
我的外婆也生活在河邊。小時候,我的暑假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外婆和姨媽家中度過的。很小的時候,外婆外公住在船上。她有兩條船,一條用來捕魚,一條用來住。我到現在還能清晰的記得那種,早上醒來,清風吹著船慢慢搖晃的感覺。船篷一般是用竹編的,刷上桐油,再和塑料布合在一起可以擋風遮雨。船艙睡覺,船尾做飯。需要水了,或洗菜,直接彎腰到河里就解決了。
外婆外公每天傍晚,會把帶著魚餌的網下到河里。零晨,月亮還在天上時,劃著船出去收網。收網時要用木板敲打船,這樣魚就會嚇得游動,有些就撞上網了。那種場景,月光如水,你聽得到的只有木漿略過水面和敲打船舷的聲音,真的很美。沒有在水鄉(xiāng)生活過的人,估計很少能見到這種情景。
把漁網收上來后,首先要把網上的魚蝦弄下來,整理漁網。每過一段時間,需要煮小麥做魚餌。收獲的魚會留一點作為當天的菜,剩下的拿去市場上賣。然后用賣魚的錢買菜。那個時候沒有工業(yè),河水都很清澈,魚也非常鮮美。外婆烹飪的調料其實很簡單,像大多數洪湖人一樣,油、鹽、醋、剁辣椒醬。但是,這樣的魚因為新鮮特別好吃。因為一般留下來的都是小個的魚,所以到現在我也是喜歡吃小魚,而不喜歡吃大魚。
后來,三舅搬家了,把岸上的房子留給外婆住,所以外婆就不再住在船里,上岸了。外婆家后面有一片樹林,還有三個超級大的墳墓,再往后住著三姨一家。三姨家旁邊還有一個尼姑庵。最開始我去三姨家找表妹表弟玩,經過那幾個墳墓時都很害怕。后來外婆說,那是祖先的墳墓,祖先會保佑我們的。我就不害怕了。但是晚上我不敢隨便去,因為他們說晚上有時會有蛇出來。
有一年暑假,我在三姨家見到了一個道士,他是本地人,之前曾經在全國各地游歷。他頭上戴著那種簪子,腳上也穿著道鞋。他和我們這幫孩子一起下象棋,最后我離開時還送了一本太上老君的書給我。我覺得他叫殷理一,應該是道士名字吧!這也是認識的唯一一個方外之人。那本書我還曾經研究過一段時間,黃色皮,豎版的。
因為我基本每年暑假都在外婆家過,后來我發(fā)現,原來只有我一個孫輩在她那里過暑假。要知道,我外婆有4個兒子4個女兒,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加起來有幾十人呢!可能因為我媽媽是唯一兩個遠嫁的女兒之一,而且,在媽媽沒出嫁前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之一,幫外婆分擔了很多事情,多以外婆特別喜歡媽媽。很小的時候我去過暑假,是媽媽送我去。到10歲時,我就自己一個人坐車去。那個時候坐車需要2個多小時,現在好像快了很多。
我記得非常小的時候,大約只有5、6歲吧,有一次,媽媽帶我回娘家,我們坐的是一個很小的公交車,媽媽暈車,我則一直問什么時候到啊!媽媽總是說快了快了,結果每次都是快了,但是就是不到。后來我當了媽媽,出去坐車時,兒子也總是問我,還有多長時間?每每這時,我就想起我小時候。
外婆家在河邊種了一片竹林。我特別喜歡竹子,但是不敢自己去砍。有一次外公要做個什么東西,給我一把砍刀讓我去砍根竹子,我高興的不得了,終于可以自己砍下竹子了。外婆做飯燒的是木頭,所以有時我會幫外婆砍柴,把大木頭砍成小塊。后來在姨媽家過暑假時,只要是砍柴的事情,我都非常樂意去做,因為我熟練工了。
外婆是很獨立的人,雖然她有很多孩子,但是她還是自力更生。除了打魚,夏天早上她會去砍菱角賺錢。菱角是帶角的,很多年輕人不會也沒時間去砍,所以想要吃到菱角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9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如今的時代,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在我心中,最愛的書并不轟動世界,卻能感化一顆又一顆的心靈——《與阿嬤在一起的時光》。
小昭廣幼年喪父,母親被迫把他送回鄉(xiāng)下,開啟了一段窮苦的生活。阿嬤和年幼的小昭廣平常只能吃河邊撿來的畸形蔬菜。富有營養(yǎng)的豆腐可撿不來,于是阿嬤會買豆腐給小昭廣吃,賣菜的大叔承諾碎豆腐打五折。一天,小昭廣興致勃勃地去買豆腐,看見豆腐箱里整齊地排列著,毫無破損。昭廣掃興而歸,大叔將一塊豆腐弄碎,放到袋子里,笑瞇瞇地追上去給他,他明白了,原來以前沒破豆腐的日子也是這樣。阿嬤站在門口等他,說了一句話:“真正的體貼是令人覺察不到的!
一次考試失利,心情有如一顆燦爛輝煌的太陽,瞬間落到谷底。媽媽看到了試卷,眼里露出的盡是失望。她并沒有責備我,只是像渾身失去了動力一般,無精打采。我躲到被窩里痛哭流涕,沒有了昔日的活力與朝氣,一蹶不振。這時,我想起了阿嬤的艱苦生活:年輕時,丈夫死去,憑一己之力撫養(yǎng)七子,如今又要照顧小孫子,每日吃穿都來源于河,她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堅強樂觀。古今中外,具有這樣品質的'人有很多,談遷撰寫《國榷》;司馬遷編寫《史記》;海倫·凱勒不向命運低頭……而我,因小小挫折而放棄,實屬不該。阿嬤曾說:“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一分兩分的,加在一起就有五分了。人生就是總和力!”我從悲傷中醒悟過來,對!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總有幾分鐘,其中的每一秒,你都愿意拿一年的時間去換取?傆袔妆緯,其中的一本,你都愿意拿所有的夜晚去銘記?傆袔拙湓,其中的每個字眼,你都愿意拿一聲去品味。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0
最近我認識了“超級阿嬤”,超級阿?嚦此破降?無奇的語錄直擊人的心靈,讓我在潤物細無聲中感到震撼!
“窮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弊屛野l(fā)現,微笑不但不用花錢,而且可以收獲更多,它比任何東西都要珍貴。
“人生就是總和力。”告訴我,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了不起的人,有人用頭腦,有人用勞力,社會就是靠總和力才成社會的。
“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薄凹词褂袃扇齻人喜歡你,但很可能還有更多人討厭你。讓我明白,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也不可能所有人討厭你,所以不要煩惱有人不喜歡你。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同學投票,選出班里一些數學好的同學。我一聽,馬上沾沾自喜:喲!這可是我的強項哦,我在數學競賽中還得過獎呢,票數肯定不會低!心里雖然很高興但我還是故作淡定。緊張的投票開始了,前面一些同學票數都挺高,“我票數肯定更高吧!”我喜滋滋地想。老師報到我時,我心怦怦亂跳,偷偷看了看舉手的.人,哎呀,怎么這么少!老師數了數,在我的名字旁邊寫下“10”。!為什么這樣?我高昂的情緒一落千丈,為我票數少而難過,難道在同學眼中我很差勁么?
“何必為面子而死?做自己就好。”阿嬤這樣對我說,我釋然了!對啊
不管班里同學怎么看我,也不管他們了不了解我,我所擁有的一切是我自己的,不能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另一方面,我也明白了“即使有幾個人喜歡你,也可能有更多的人不喜歡你”,每個人投票,很大程度是按照個人的喜好。我們無法窺探更無法左右每個人的想法,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如果窮得沒東西吃,要是超級阿?呃崍髀?面地對“我”說:“對不起,我們太窮了,什么吃的都沒了!蹦恰拔摇笨赡軙员┳詶,從此學壞?蓸酚^的超級阿?呷此擔?“晚飯哪里是天天吃的呀?早餐昨天不是吃過嗎?今天去學校有營養(yǎng)午餐哦!”
閱讀中,我時而撫掌大笑,時而羞愧不已。
暑假期間,班里的同學很多都出去旅游了,而我卻因為某些原因只能呆在家里。看到別人游玩的照片,我很失落有時甚至會覺得自己有點不幸。我也曾經,因為別人嘲笑我家沒有豪宅,沒有汽車,沒有電視、沒有出去旅游而感到自卑甚至有點埋怨自己的父母。而在我“聽”了超級阿嬤的話后,我突然發(fā)現自己的心胸是多么的狹隘,目光多么的短淺。我現在會對嘲笑我的人說:沒有豪宅但我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和愛我的父母;沒有汽車我可以在上學的路上感受風的低吟,花的芳香;沒有電視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在讓人沉醉的書香中徜徉!不能出去旅游就不會因為向往遠方的風景而忽略了身邊的美景。
書是香的,比任何一種食物任何一種花卉都要香,而且是滌蕩心靈的香!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1
這學期,媽媽給我買了好幾本課外書,可我最喜歡看的還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寫得《佐賀的超級阿嬤》。島田洋七是日本的喜劇泰斗、作家。他本名叫德永昭廣,因為拜漫才(相聲)大師島田洋之助為師,而改名為島田洋七。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島田洋七的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受核輻射而去世。因為無力撫養(yǎng),母親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鄉(xiāng)下的外婆家。雖然生活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和歡笑!那段時光雖然過得清貧,但卻令人難忘。
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阿嬤每次出門腰間總要綁一根繩子,繩子的一端掛著一個磁鐵,每次回家時,磁鐵上會粘著廢鐵和釘子,阿嬤將這些東西扔進桶里,桶里已經收集了不少“戰(zhàn)利品”,阿嬤說這些東西可以賣錢,不撿起掉在地上的東西,會遭老天爺懲罰。不僅如此,阿嬤還在河面上架一根木棒,這樣可以攔住一些上游漂下來的樹枝和木片,阿嬤將這些樹枝和木片當柴燒。木棒攔住的不只是樹枝、木片,上游有個市場,尾部開杈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還有一些果皮受損的水果等賣不出去的瓜果蔬菜都被扔進了河里,也都被木棒攔住,這些東西都會被阿嬤利用起來,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解決了他們一家的許多生活難題。盡管食物都是別人扔掉不要的,可阿嬤卻笑稱這條河是“超級市場”。為了解決吃飯問題,阿嬤是想盡了辦法,連朋友送給昭廣的西瓜面具也未能“幸免于難”。第一天晚上還擺在床頭,早晨起來時,發(fā)現西瓜面具已經成了美味的腌制西瓜塊。從文中我們不難讀出作者在阿嬤家生活時那段時光的艱難,可是讀著讀著你又幾乎感覺不到生活的辛苦,相反,字里行間流淌著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因為島田洋七有一個樂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中最打動我的就是島田洋七的阿嬤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那么苦的日子,卻從不叫一聲苦,苦中作樂,笑對生活,有這樣一位樂觀豁達的阿嬤,誰還會對困難低頭?誰還會對生活說不呢?此時,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的外婆勤勞簡樸、性格和善、對人和藹。外婆年輕時吃過不少苦。那時外公是學校名辦教師,一個月工資才十幾塊錢,根本不夠家里開銷,家里的事都是靠外婆一雙手。冬天的早晨,天氣特別冷,外婆很早起床到山上去砍草送到窯廠賣。因為草上有霜凍,一擔草常常壓的外婆幾乎喘不過氣來,她身上流著汗,可是手卻凍得像大饅頭,又紅又腫。那么重的一擔草賣了也只能得到幾毛錢,可是外婆依舊很開心,從沒說過一聲苦,從沒喊過一聲累,她用勤勞的雙手操持著這個家。我從小也是在外婆身邊長大,外婆給予了我最無私的`關愛。小時候我體質不太好,總是感冒咳嗽,在醫(yī)院住院的日子,外婆總是寸步不離地陪著我,實在困了就趴在床邊打一會兒盹,每次醒來眼里都布滿了紅血絲。她怕我打吊針時疼,就給我講故事,盡管這幾個故事我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回了,可是卻百聽不厭。在農村上幼兒園時,我每個周五到周日都在外婆家住。那時,一到星期五的那個時間點,外婆就會到村口來接我。見到她時,我就飛奔過去,一下沖進她的懷抱。周末我像只跟屁蟲一樣跟在外婆身后,跟她一起在河邊洗衣服,跟她一起在菜園種菜,跟她一起在后山上拔竹筍……我覺得那段時光是最快樂的,F在我長大了,到城里來上小學了,因為周末要上興趣班,很少有時間回家看外婆。外婆就經常給我打電話,問我的生活,問我的學習。每當她聽到我在學習上取得了進步或是優(yōu)異成績時,她總是說外婆真為你高興。我也叮囑她在家里要注意身體,不要太勞累。有這樣一個外婆,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島田洋七有一個超級阿嬤,我有一個超級外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籍,卻都傳遞著一份對生活的執(zhí)著和熱愛,傳遞著一種樂觀和豁達的精神。
《佐賀的超級阿嬤》——我的最愛!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關于愛、關于教育、關于成長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讀著里面的一個個故事,我有時狂笑不止,有時又心潮起伏,有所感動!蹲糍R的超級阿嬤》主要講述:幼小的昭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原子彈爆炸中失去了父親因靠母親開的小酒館無力撫養(yǎng)昭廣,母親便把八歲的昭廣送到了外婆家生活。雖然外婆家的生活極度窮苦,但樂觀、堅強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方法讓日子過下去,比如:在河面上攔一根大木棒,靠上流菜場所漂下來的尾部開杈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爛菜葉以及一些賣相不好的蔬果,來決定當天的飯菜;或在腿上綁吸鐵石,靠吸廢鐵來賺錢……在外婆家居住的八年里,外婆除了把昭廣撫養(yǎng)成人,還教了他許多做人的道理,例如:窮有兩種,一種窮得消沉,一種窮得開朗。我們一定要窮得開朗!看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外婆。在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里,外婆靠著當一個普通的清潔工,連養(yǎng)活自己都成問題,更何況還要加上昭廣了。
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會對生活喪失信心,自生自滅,甚至集體去自殺。外婆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以樂觀、堅強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并教昭廣怎樣去做一個快樂的窮人。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幸福不是被金錢左右,而是取決于你的心態(tài)”的真正含義:不管身處種種艱苦的經歷中,也許只要換個角度去看事物,就能活的輕松、快樂。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3
今年十月份,我們全班同學都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書中講述了“我”小學時期的故事。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講的是二戰(zhàn)結束后,德永昭廣失去了父親,母親也因無力撫養(yǎng),把他送到了鄉(xiāng)下外婆家上學。昭廣和他的姨媽來到鄉(xiāng)下后,迎接他的卻是一間破爛的小茅屋。外婆很樂觀,也很節(jié)約。她在門前的一條小河上放了一根木棒,每天從上流漂下來的東西都能被外婆利用:木屐可以曬干當柴火,爛的`水果可以洗洗吃了,破的蔬菜可以炒炒吃……之所以會有這么多東西,是因為在這條河的上游有一個大型菜場……
書中的昭廣很貧窮。阿嬤每天上下班時,腰間總是系著一塊磁鐵,把路上的螺絲、釘子等都吸住,帶回家后再賣錢;當昭廣告訴阿嬤他想學習一種運動時,因為貧窮,只能練習跑步,為了不把鞋子磨破,還得脫了鞋子跑;當昭廣想去廣島看媽媽時,因為沒錢買車票,外婆就騙他說火車在暑假不開……
現在的我們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起昭廣,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我在電視上看了老干媽企業(yè)發(fā)展史。老干媽的創(chuàng)始人陶華碧以前也是一位貧窮的人,她最初也只是一個在學校門口賣涼粉的普通婦女,但是她很樂觀,也很善良,她對貧窮學生免費提供涼粉。她的貧窮沒有讓她消沉,她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才有機會把她的辣醬做到家喻戶曉。她和昭廣一樣,都是我的榜樣。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讓我再一次知道了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獲得真正的幸福。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4
最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喜歡昭廣的棒球隊,更喜歡昭廣。
我喜歡他們,因為他們很團結,而且昭廣棒球隊的實力很強,學校的比賽都是昭廣的球隊取得勝利。他們的球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昭廣是球隊的核心成員,他很會安排各個隊員的`位置,讓每個隊員發(fā)揮所長,從而讓球隊取得勝利。球隊這么厲害,昭廣的功勞最大,所以我更喜歡昭廣。
初一,他是球隊的優(yōu)秀隊員。初二,他們的隊長走了,昭廣來當隊長了,雖然他家很窮,但是他還是能管理好球隊。有一次他告訴外婆他要當隊長了,外婆立刻從她的寶貝柜子里面拿出一萬元到上等的鞋店買了一雙高級的釘鞋給昭廣。外婆非常支持昭廣。
昭廣當上隊長真是帥啊,昭廣很聰明,有一次在比賽中,他很靈活,一下子就把球拿到了,過了一會兒,他們球隊就得了一分。
我一會也要向昭廣學習,也要像他那么優(yōu)秀。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5
在《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中,主人公阿嬤是一個天性樂觀向上的老婆婆,她總能給貧困的社會底層生活增添幾縷明媚的陽光。
在昭廣剛剛來與阿嬤一起生活的那段時間,貧窮的現實讓他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但阿嬤用“河水送菜”、“收集廢鐵”等事件引起他的'興趣,讓他重又變得開朗活潑,能夠鼓起勇氣,熱情地面對生活、接受生活,最終愛上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樂觀的心態(tài)就像是調味劑,而生活則如同一道菜。用樂觀的心態(tài)來點綴生活,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味”。所以,我們應該像阿嬤一樣,學會尋找樂趣,不要消極地白白浪費時間。
畢竟,生命的主宰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可以一味地悲哀流淚,讓生命隨著淚水流逝;也可以盡情歡樂展顏,讓生命變得光彩動人。樂觀地享受生活,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生命只有一次,是帶著遺憾離開世界,還是帶著歡樂來到天堂,這理應是一個無需思考的選擇題。既然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樂觀的生活,就要義無反顧地去實現它。
樂觀地生活,你才能活出美好;悲觀地生活,你的結局將更加慘淡——這是阿嬤的生活座右銘,它將讓我一生受用!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6
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后,我深深地被它吸引,被它震撼。
佐賀的外婆給佐賀留下了許多遺產,但那不是金錢之類的東西,而是無盡的美好教義、幸福經。佐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離開母親跟隨外婆,常常和外婆撿河流上漂過來的蔬菜充饑,日子過得很苦,但佐賀在外婆思想的影響下,從未感到過悲傷。就算再苦,也別忘了微笑著,向前對人,要親切而溫柔;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夢。這些教誨是多么的樸實無華。所以,躺下來我就在想,如果我遇到了這些事,該怎樣去做呢?
在我們的新居,我交了個鄰家女孩做朋友,她叫紫軒,她家的困境與佐賀相似,她也是很小的時候跟著外婆過。紫軒有時候很自卑,她和我年紀相仿,而我父母雙馨,她父母離異;我家住196平方米的大房子,她媽 媽只租住7平方米的小單間。我想到了佐賀外婆講的話,決定盡我的.可能去幫助紫軒走出自卑、慢慢強大。
在暑假的日子里,我經常把紫軒接到家里。爸媽給我的東西,我總給她一份。她喜歡吃的菜,我多夾一些給她。跟她一起唱歌,讓她感到快樂。我用同齡人的愛給了她溫暖,她也做了許多回報,學會了感恩。
這就是《佐賀的超級阿嬤》給我的教義,為我?guī)淼淖兓?/p>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7
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用拿破侖先生的名言,向我心中最棒的超級阿嬤致敬!———題記
捧起《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讀懂了滿滿的樂觀和堅強。書中的超級阿嬤,像是一道光,照亮了我的心靈。讀著讀著,我感覺有一股溫暖平和的氣息在身邊蔓延,一個個簡單的故事就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交織在一起,奏出飽含力量的曲子。
一拿到《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就被阿嬤對生活的態(tài)度深深地吸引,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氣把它讀完。書中講述了作者和阿嬤一起生活八年的故事。阿嬤生活在日本戰(zhàn)敗后,她的生活極度貧困。盡管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清潔工,卻要獨立撫養(yǎng)了七個兒女,但她從不向命運低頭,從沒有被貧窮壓倒,她樂觀對待每一天,堅強地做一個開朗的窮人。阿嬤用智慧為作者創(chuàng)造了豐富而神奇的童年生活,她那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深深地教育和影響了作者,同時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超級阿嬤。
書中的超級阿嬤的這句話一直回響在我的耳旁——“要帶著笑容,好好跟人打招呼,窮人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你一笑,旁邊的人也就跟著笑了!卑呙刻於紟еθ莩鋈スぷ,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傳遞給她遇到的每一個人,讓大家都有了好心情。這種開朗的性格,樂觀的心態(tài),似乎讓阿嬤有了神奇的魔力,把艱苦的生活快樂地過下去,讓家里始終洋溢著溫暖與笑聲……
合上書后,我思緒萬千,為阿嬤的樂觀堅強所感動:這種樂觀,這種堅強是經歷無數困難磨練出來的'!再對比自己,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真是個膽小鬼。然而,那一次比賽的經歷,讓我真正體會到在挫折面前一定要學會樂觀面對。
記得那天的暑期研學營,我們分小組活動,需要合作挑戰(zhàn)完成“獨木橋”游戲——即小組成員手拉手,保持身體平衡,快速穿過架高的窄木板,通過時間最短的小組為勝利。在輔導員講解示范后,并給每個小組一次體驗的機會。體驗之后,踏上正式賽,我們小組特別緊張,個個滿頭大汗,深怕要掉下木板,每走一步都是慢中求穩(wěn),走得格外小心翼翼;只見我們的對手,一個個胸有成竹,順利通過木板,一轉眼領先我們50秒。
唉!出師不利呀,第一場比賽就輸得那么慘,我們都有些沮喪,勢頭明顯感覺有點敗下陣來。第二次,踩上“獨木橋”,身體的緊張晃動越加明顯,這個時候何教練走了過來,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事,樂呵呵地對我們說:“大家把心態(tài)放輕松啊!都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覀冎灰,即使輸了又怎樣!樂觀面對去吧,相信你們肯定行!”何教練我們做了個“奮斗”的加油手勢。這一刻,她的話仿佛是一道光,突然照亮了迷失在黑暗中的我們。霎時間,我們頓時充滿信心,重新調整心態(tài),深呼吸,面帶微笑,穩(wěn)穩(wěn)地穿過“卡點”,第二場我們贏啦!第三場,我們繼續(xù)保持優(yōu)勢,一點一點從容走完“我們的戰(zhàn)場”,沒想到最后讓我們反超,贏得比賽!耶!耶!大家歡呼雀躍,為我們樂觀面對贏得的勝利而高興。
經歷了這件事,再回頭捧起《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終于明白了樂觀的奧秘——樂觀就是在黑暗中的一束光,帶著你脫離困境,走向自信,我們可以努力改變事情的結果。每當我遇到困難時,阿嬤的話又縈繞在我的耳旁,她始終教會我: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要笑著面對人生。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8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暑假期間,媽媽向讓我的閱讀能力有所提升,所以她給我買了一些書,讓我閱讀。在這些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的故事精彩而有趣,語言生動而幽默。它像一塊磁石一樣深深的吸引著我。
《佐賀的超級阿嬤》講了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島田洋七的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被染上了“原子病”不幸去世,因作者的.媽媽無力撫養(yǎng)他,才把他寄養(yǎng)到阿嬤家。雖然很苦,但阿嬤總有辦法讓日子過得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和歡笑。
阿嬤在貧苦的生活中非常樂觀,從“阿嬤把茶葉渣曬干,再煎脆,最后灑下鹽巴,就變成了‘茶葉香松’;阿嬤把不吃的魚骨頭先讓陽光暴曬,再用菜刀剁碎,壓成粉,當做雞飼料,其它不吃的食物也是如此!本拖袼f的那樣“只有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阿嬤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很讓我感到震撼。
“窮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也是阿嬤面對貧窮的樂觀態(tài)度,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像阿嬤學習,面帶微笑,迎難而上。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19
《佐賀的超級阿嬤》講的是主人公德永在年幼的時候,因為媽媽無力撫養(yǎng)他而被帶到佐賀的外婆家生活所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這本書沒有講述什么大道理但作者用質樸純真的文筆告訴了我們用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也能過出另一種快樂的人生。
在外婆家的生活很窮苦,德永在剛剛到外婆家的時候,外婆就讓他學習如何給爐灶生火,并交給他供奉佛像這一任務。在外婆家,不需要去菜市場買菜,日常要吃的都從外婆的超級市場取回來,而超級市場指的是阿嬤家門前的一條小河,阿嬤在河中央放了根木棒。木棒可以攔住樹枝和小木塊,它們曬干之后可以當柴燒。阿嬤家的上游有一個市場,常常會有一些別人不需要的蔬菜或者別人洗菜時不小心被水沖刷下來的蘿卜啊,小黃瓜啊之類的被木棒擋住,阿嬤撿起來燒飯吃。也有不好的時候,木棒沒有打撈住任何東西,但是阿嬤也不會沮喪。家里沒有太多的吃的,德永正在成長的小身體經常會覺得餓,阿嬤就會糊弄小德永說是他產生幻覺或者騙他其實已經吃過了,當我讀到這里的時候心里有些心酸,看看我現在的生活再對比男主人的.生活,我有父母的陪伴,德永被媽媽丟在佐賀外婆家,我有程亮的住所,德永卻住在破茅草屋里面。
德永在佐賀有著愉快溫馨的生活,他遇到了一群美好溫柔的人,在小學的時候,每次到了運動會,班主任都會因為肚子疼或者吃不下來和德永換便當盒吃。因為家里窮,所以只吃得起五塊的碎豆腐,一次偶然,德永發(fā)現賣豆腐的人沒有碎豆腐了,以為自己吃不到了,沒想到那個人把豆腐捏碎了賣給德永,還和他說不要告訴外婆,我讀到這些小故事的時候,心里流過暖流,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他們不經意的善意的舉動,時常能夠讓人從心底里感受到溫暖。
希望大家都能來看看這本書,他會讓你想起生命中給你帶來過陪伴,溫暖的人。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20
假期里,我的朋友推薦了我一本書,名字叫《佐賀的超級阿嬤》,書剛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和作者迢廣一起來到了外婆的住處——佐賀。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主要說的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父親以回家看看為由回到廣島,可因受核輻射影響重病而死。母親無力撫養(yǎng)迢廣,只好將他送到佐賀的阿嬤家,和阿嬤一起度過了非常艱苦卻很快樂的八年生活,教會了作者許多做人道理的故事。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經濟、科技十分發(fā)達,夏天可以整天待在涼爽的空調房里,吃的食物都是從市場買來的,干凈而又衛(wèi)生,而阿嬤家很窮苦,她家取食的方法是用一根木棒擋住了上流漂來的分杈的水果和蔬菜,把小樹葉樹枝當柴燒,吃那些小河流漂來的不好的'水果和蔬菜,卻很樂觀地說“尾部開杈的蘿卜,切塊煮起來味道也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后用鹽拌后味道也相同!卑吆吞鰪V難得吃一次魚肉,每次吃完魚肉,阿嬤就讓迢廣將魚骨頭嚼碎,實在嚼不動的硬魚骨頭,就用開水將魚骨沖成骨湯喝掉,再將被沖成湯的魚骨用菜刀碾成粉,就成了雞的飼料。我覺得是阿嬤這樣悠閑節(jié)檢的生活方式,才讓迢廣體驗到了一段一般人體驗不到的快樂歲月!
是阿嬤讓迢廣懂得了“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這些阿嬤的經典格言不僅使迢廣受益匪淺,也讓我終身受益。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21
“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而且和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族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边@是一位既貧窮又開朗的老人的人生格言,她的這些話語不僅深深影響著她的兒女、祖孫,還讓我們深受啟發(fā)。就是這短短的幾句話,讓原本貧困的家庭充滿了歡笑。在極端艱苦的日子中,樂觀的外婆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沒錯,窮并不代表什么,只有那些用自信的心態(tài)來克服貧困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富豪”!
這是一本頗耐人尋味的書,書中存在著許多富有哲理的語句,這些句子是日本一位平凡老人在有生之年留給他的孫子的一筆“巨大財富”,正是這些句子,讓作者的一生都被人們所敬重。
“人最不了解自己,最清楚別人,因為,人都只看到自己的好。所以,不要討厭別人!边@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確實,生活中,很多人眼里只有自己,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永遠都只看到自己的好,把別人對你付出的一切都像扔垃圾一樣仍得所剩無幾,往往朋友或親友的一句叮囑都當作一陣風似的'即吹即過。還記得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么愉快呀!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也許這是一句很平常的話語,但卻凝聚著無盡的哲理,只要你有心,就不愁做不到。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雷鋒,這個名字家喻戶曉,他以自己的一顆無私奉獻心贏得了全天下所有人的尊重。從古到今,這都是一個不變的、永恒的道理……
同學們啊,就讓我們學一學這位超級外婆吧,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張開雙臂,擁抱快樂,擁抱幸福,擁抱美好的生活!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22
讀完了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昭廣和他的外婆在佐賀發(fā)生的事情。昭廣的阿嬤家里雖然很窮,但是阿嬤能以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困難與問題。她是一個抱有力量和希望的人,她并沒有因為生活的貧窮而放棄生活,反而更加的讓生活充滿了溫暖和甜蜜。
在超級阿嬤的所有語錄里,最讓我深受啟發(fā)的是:只有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在現代生活中,有的東西是可以再次利用的。然而,人們都過得太過奢侈了。不再珍惜糧食,也不再節(jié)約用水把那些原本可以再利用的東西,大多數都倒進了垃圾桶里。我想,我以后不能再亂扔垃圾了,洗過菜的水可以澆花,不要的.報紙可以做包書紙來用。
阿嬤在第九章中《小偷來了》說過一句話:一萬個人生下來,總有幾個出故障的。我在想,它教會了我們,不要歧視殘疾人,因為他們的遭遇十分不幸,他們有的一些是天生的,所以我們不要看不起他們,并要多關心他們。
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告訴了我很多道理,還讓我知道了怎樣的回收利用一些東西,真是令我愛不釋手呀!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23
走在兩排擺滿書的書架中間,手指輕輕掠過兩側的書。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從架子上抽出那本《佐賀的超級阿嬤》,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
《佐賀的超級阿嬤》記敘了作者真實的童年故事,二年級的德永昭廣失去了父愛,母親在廣島經營了一家小店,沒有時間照料他,被迫把昭廣送到了遠在佐賀外婆那里。外婆家的日子貧窮但卻充實快樂,她樂觀積極、不怕困難、勤勞善良、熱愛生活的品質和在佐賀發(fā)生的點點滴滴給昭廣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外婆曾說過一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就屬于那些窮得開朗的人!泵鎸ω毞Φ纳睿馄胚x擇了樂觀,這樣的樂觀同時也感染了昭廣。從小生活在蜜罐子中的我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又沒有工作上的壓力,為什么還是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呢?比起昭廣“以樹果為零食,自己做玩具,運動也只是跑步”的窮苦生活,我們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實在是幸福不過了。我們并不需要奢求什么,只是應當做一個陽光健康、快樂成長的少年,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天,如果你用悲觀面對生活,生活也就像你所看到的一樣,是沒有明媚的陽光和晴朗的天空的。
“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在佐賀的日子里,昭廣感受到的`是被人體貼的快樂。為了讓能吃上一次大餐,班主任常會假裝肚子痛,用自己的豪華大餐換來昭廣的甜姜、梅干配白飯;為了讓昭廣看到馬鈴薯和洋蔥的樣子,昭廣的同學竟裝了滿滿一袋的馬鈴薯和洋蔥而受到老師批評;昭廣受傷看病時沒帶錢,醫(yī)生不但免去了他的看病費,還給了他回家坐巴士的車費……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當然少不了他人對我們的體貼:每天父母做的一道菜,老師們的一句鼓勵,同學間的一句問候。關心是一種力量,當我們得到他人的關心的同時,也要學會去關心他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當別人遭遇困境或需要幫助時,我們應當伸出援助之手,盡自己的一分能力。他人獲得了被愛的喜悅,你會發(fā)現你也會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
讀完《佐賀的超級阿嬤》,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的力量的偉大。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它都能夠使生活變得美好、充盈。我們也來做一個像外婆那樣的人吧,讓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愛的天堂。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相關文章:
佐賀的超級阿嬤作文01-09
《佐賀的超級阿嬤》經典語錄50句07-31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04-19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09-28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09-23
【薦】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09-28
[實用]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02-15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3篇10-06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精選15篇)10-07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15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