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1
近日,我用多個茶余飯后的時間讀完了羅曼·羅蘭先生所著的巨人三傳之一《米開朗琪羅傳》。書是傅雷先生所譯,是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書為插圖珍重藏本,書中除了傳記原文以外,還附有米氏相關作品彩色插圖一百五十余幅。實為一書中精品。讀罷此書,心中感慨萬千。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琪羅出生在加森汀省的卡普雷塞鎮(zhèn),他父親是卡普雷塞鎮(zhèn)和丘烏西的行政官。米開朗琪羅六歲喪母,幼時被寄養(yǎng)在一個石匠的妻子那里。后來,他打趣說,皆因吃了這個乳母的奶,他才選擇當?shù)袼芗摇?/p>
1495年春天,他雕塑了的《熟睡的丘比特》,被時人評為頗具古派的狂熱。隨后,他又雕塑了《醉酒的巴克科斯》,《垂死的阿多尼斯》和巨型的《丘比特》。而在《耶穌之死》中死去的耶穌躺在永遠年輕的圣母膝上,似乎睡熟了。
1501年春,一塊巨型的'大理石交給了米開朗琪羅,碩大的《大衛(wèi)像》由此誕生。
1508年,教皇命令這位根本不懂壁畫技術的畫家,去畫西斯廷教堂的穹頂。因為教皇的固執(zhí),他只好讓步執(zhí)行。在工作疲勞與焦慮之外,還有家人那些可惡的糾纏。他們全家都靠他養(yǎng)活,濫用他的錢,拼命壓榨他。
就是這樣一個薄情寡義,充滿妒忌的環(huán)境,一邊是毫無見識,只知盤剝他的家庭;一邊是不斷窺伺他,期待他失敗的頑強敵手。米開朗琪羅只能在其間掙扎苦斗。在這段時期,他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
可他付出了何等絕望的努力!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2
我不曾親眼看見過米開朗琪羅的作品,這很遺憾。但我見過拍攝的照片,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
我細細品味斟酌照片中的細節(jié),是那么無暇。那么純潔,讓觀賞者不由地稱贊作者。這種感覺是我對米開朗琪羅產生了好感,并對其留下了藝術思想唯美的印象。
讀過了羅曼·羅蘭寫的《米開朗琪羅傳》之后,我對米開朗琪羅又有了別樣的認識。
他,是一個極其矛盾的悲劇人物。他雖然思想唯美,藝術創(chuàng)造無與倫比,對于藝術有主見,有獨到的想法而且對于美好的愛情也是虔誠的,但他卻在生活上十分軟弱無能,是個生活的弱者。當危難來臨的時候,他通常是以逃避,煩躁,甚至絕望來解決,從來沒有一絲樂觀的.精神支撐。
我贊嘆米開朗琪羅在藝術上的造詣,但我卻不得不說他在生活中,尤其是面對危難時的表現(xiàn)太懦弱,太膽怯了。
總之,“人無完人”。我要學習米開朗琪羅在藝術追求上的盡善盡美,同時也要懂得樂觀地面對生活,面對考驗!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3
米開朗琪羅,一個杰出的雕塑家,而教皇于勒二世卻讓米開朗琪羅為西斯延教堂畫頂部壁畫。可是,米開朗琪羅對壁畫技術一竅不通,但教皇卻不依不饒,堅持一定要他來做這件事情。他的敵人們甚至還近不及待的為他搭建了一個工作用的架臺,還為他召來了幾個壁畫家來幫助他。米開朗琪羅為此苦惱不已,他一看到那個架臺和那幫所謂的助手們,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把架臺拆了重建一個,把壁畫家們都趕了回去,只留了幾個工人在身邊。
“如果面對這樣的困難就畏縮不前的話,米開朗琪羅絕對稱不上什么天才或者不朽的藝術家,面對困難,面對對手們的挑戰(zhàn)和侮辱,他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把原來的計劃擴大了,他不僅要畫教堂頂部的壁畫,還要畫四周的壁畫。”
米開朗琪羅他為何給自己找來這么大的困難,他完全可以推脫掉的',但為什么他沒有推掉?因為他那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不正是我們中學生所需要、所應具備的嗎?有些同學,一聽說有困難,便嚇的退了又退,更別說硬加給他別的困難了。有點困難與挫折,便被壓地再也不起。
讓我們從現(xiàn)在起,養(yǎng)成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畏懼,樂觀接受的習慣。相信吧,陽光總在風雨后!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4
“他中等個子,肩膀和背部很寬,手腳有力,肌肉發(fā)達。由于過度勞累,背有點駝,走路的時候,抬著頭,彎著腰,挺著肚子,”“從面貌上看,他始終充滿憂傷和懷疑。”
這是羅曼·羅蘭為我們描述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雕刻藝術家――米開朗琪羅的形象。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的生命,一個真實的`米開朗琪羅。他把無以倫比的藝術天賦和創(chuàng)造力全部獻給了藝術,他追求藝術真善美的表現(xiàn)力的執(zhí)著與忠誠更是感人。但他的一生充滿了孤獨、坎坷和痛苦,他是一位孤獨的英雄。
他狂野,他不羈,他高貴。他欣賞自己,贊賞自己,他不答應別人把他當藝術家來看到,他認為,天才這個詞都不配于他。他是一位貴族,并且抱有一切階級偏見,他甚至說:“藝術應當由貴族不是老百姓去搞!彼偸巧钤跓o止境的狂熱中。他有一種駭人的生命,猛烈地爆發(fā),使他太弱的肉體與靈魂有所不能承擔!拔移v不堪,從來不曾有人像我一樣不停地工作,”“我任何事情都不考慮,只想晝夜不停地工作。”在藝術創(chuàng)造的不斷沖動中,他什么都想做:工程師、操作工、鑿石工,他樣樣自己動手,什么都想讓自己一個人完成,他除了夜以繼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他在不斷的興奮中狂熱地生活。
他孤獨,他無奈,他痛苦。因為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存在,他承載著與生俱來的痛苦。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欽佩,又是畏懼。他孤獨地生活著,他孤獨地思考著,他孤獨地工作著,他孤獨地看著這個世界,他孤獨地看著自己。他說:“叫我痛苦吧!痛苦吧!在我這一生中,我找不到那一天是完全由我自己安排的。”死對于他來說是一種解脫,一種快樂,但更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他嘆道:“我愛死亡,我的生命就在其中!彼簧铝τ谒囆g的創(chuàng)造,試圖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他在令他痛苦的折磨中完成了一件又一件有名的作品,給后人留下了珍貴的藝術瑰寶。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5
在這個假期里,我懷著好奇的心態(tài)讀完了這本《米開朗琪羅傳》。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一生是那樣的凄慘與艱苦,但是他卻不屈服于現(xiàn)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藝術。他是那樣的堅強,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被米開朗琪羅稱為《勝利者》的白石雕塑存放在福羅倫薩國家美術館里。雕塑是一個赤身露體的年輕人,他有修長優(yōu)美的身體,卷曲的頭發(fā)輕輕地覆在額頭上。他巍然地挺立著,膝蓋靠在一個滿臉都是胡須的囚人背上,囚人彎著身子。腦袋前伸,仿佛一頭負重前行的牛。但是勝利者卻根本不理他。他放下了就要伸出去的拳頭,將充滿遲疑和沉郁的眼睛和嘴巴移向別的地方。身子向后傾,轉過胳膊向著肩膀——他討厭勝利!秳倮摺分皇潜姸嘧髌分械囊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也許米開朗琪羅的化身,也是一生的象征應該是他辦公室中僅僅存放了一件作品:一個斷了翅膀的勝利者,一副驚惶的英雄之像。
米開朗琪羅的痛苦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是數(shù)不清道不盡的。也可以說是因為物質的困難、人們的詆毀……這些深埋在他心靈深處。他無法挽回,又無法使人憐惜。畢竟我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但是他有強悍的生命力,生來是個斗爭者、征服者,并且他的夢想實現(xiàn)了。但是,他不要成功,這幾乎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特式的悲!他不會樹立高尚的英雄范本,他討厭不堪一擊的理想主義。
任何不能擁抱快樂與痛楚的人,將沒有快樂,也沒有痛楚。只有體會它們,才能明白人生的真正價值與告別凡世的幸福。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6
“孤獨時,我如同月亮,只有在太陽照亮它時,人們才能在天空中看見!薄}記
翻開《名人傳》的第二篇,介紹的是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他是歐洲文藝復興的巨匠,但他的一生卻過得并不歡樂。讀著他的故事,我的心也隨之曲折不斷。
第一感——奇怪
剛開始看時,我仿佛被囚在了迷宮里,讀得迷迷糊糊,云里霧里。他胸懷寬廣,豪放不羈,卻對自己的同胞毫不留情;他激情狂熱,卻迷信野蠻;他擁有令人嫉妒的天才頭腦,卻一直被自己的“天才”所困擾;他渾身充滿過度的力量,而這卻使他不間斷地行動,一刻也不能休息;他很富有,卻活得像個窮人······
它不僅缺乏意志力,還性格脆弱,我很好奇,這樣的一個人怎么能成為一個名人呢?
第二感——無私
米開朗琪羅唯一打動人的一面就是他對家庭無私的愛。雖然他的性格十分奇怪,但他對家的愛是不可否認的。他一直對自己的血統(tǒng)與種族很是自豪,他對家庭有一種無法泯滅的狂熱,他愿意為自己的家庭犧牲一切,“為了家而被賣作奴隸也在所不惜”。為了家庭的光榮,他要去征服勝利,他一個人扛下了家庭的全部重負。他的家人總向他要錢,拼命地盤剝他,壓榨他,他卻毫無怨言。他的三個弟弟搜刮他,他們老等著他寄錢,等著他給他們某個職位,一會兒要盤店鋪,一會兒又要購置些田產。米開朗琪羅對他們百依百順,而他們卻忘恩負義,不知感激。米開朗琪羅食欲欠佳、寒冷、潮濕、過于勞累,還經(jīng)常頭疼,一邊有胸腹部腫脹。他的父親對他的生活方式常加責怪,但是這一切都是為了家,他省吃儉用,就是為了讓家人能生活得更好。
第三感——悲慘
從整個故事來看,米開朗琪羅的人生是悲慘的。28歲時,米開朗琪羅被教皇派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此后幾年,他一直受歷任教皇的差遣,攜帶著痛苦去創(chuàng)作他并不滿意的作品。1527年,米開朗琪羅卷入了一場革命的漩渦,差一點喪命。之后,米開朗琪羅又不斷地為他人創(chuàng)作。身為一個雕塑家,本該自由的享受藝術生活。認真觀察生活,聆聽生活,尋找生活中的美,追求高品質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才會激發(fā)出靈感,雕刻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而這位雕塑家呢?無休止地為別人雕刻,他的天才幾乎是為了別人而生;每天雕刻著不稱心的作品,他似乎是為別人而活。像是這樣阻攔人追求夢想的道路,應該是對一個藝術家的最殘酷的剝削了吧。
米開朗琪羅如月亮那樣孤獨無助,而他需要的太陽正是自由與歡樂,只有在歡樂的環(huán)境中生活,他才能創(chuàng)作出完美的作品。而當月亮失去了太陽,月亮就永遠都不能發(fā)光。
【讀名人傳米開朗琪羅傳有感】相關文章:
《米開朗琪羅傳》讀后感范文11-01
《米開朗琪羅傳》讀后感(精選14篇)10-21
米開朗琪羅傳讀書心得(通用5篇)10-10
米開朗琪羅傳的讀后感350字(精選6篇)11-01
《米開朗琪羅傳》讀后感1000字3篇10-07
《名人傳》有感08-07
讀名人傳的心得07-22
讀《名人傳――貝多芬傳》有感10-07
讀《名人傳·貝多芬傳》有感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