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孝女繩》有感(精選19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孝女繩》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孝女繩》有感 1
死亡是地獄,而痛苦和悲慘又是什么呢?
一個年僅12歲的小女孩,李根的童年充滿了地獄般的煎熬,但她沒有叫過一聲累和苦。一個不能聽,不能說,只能靠別人照顧的人,多么需要別人的關懷。他就是李根的爸爸。她媽媽悄然而走,這使李根的一顆幼小的心受到了一種失去母愛,失去親人的打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迫使年幼的李根成了這個家庭的頂梁柱。
一根不起眼而又極普通的尼龍繩,卻凝聚著父女之間的深深的愛,永遠都抹不去的愛。父女倆用這根尼龍繩傳遞著關懷和被關懷。正是這根尼龍繩主我感受到了李根的頑強的毅力。
年幼的李根是多么頑強。
“那天,李根意外地遲到了,為了趕去瞌睡,她竟偷偷用小刀刺自己的腿,鮮血浸濕了她的褲子,淚水則浸濕了學校師生的眼眶……”是的,她的鮮血打動了每個人的心靈,她的鮮血匯聚成了一條鮮明的“河”。然而,你可知道,它里面結晶著李根的.多少的累和多少的思念。
她媽媽離去已有一年多了,她是多么的想念她媽媽呀……讀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一首歌來《世上只有媽媽好》李根就像一根沒有人澆灌,沒有疼愛的野草。她失去了世上最偉大的母親,但她向別人展示更堅強的意志。
現在我們的經濟發(fā)達了。生活是多么富有,每個人的學習機會。然而我們卻沒有趁著這個美好的時光把書讀好。我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總想著吃得好些,玩得有趣些,一點也不重視學習。媽媽說我?guī)拙湮疫總是當作耳邊風?纯蠢罡胂胱约,我的思想是多么愚蠢,多么可笑。
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幸福。一放學,我們面對的是文具店、點心店;可她卻面對著是幾個垃圾箱。一個本應還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的女孩,她又何常不想擁有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各式各樣的玩具呢。可這一切對于一個失去父愛和母愛的小女孩,是多么奢侈的事。我是家里最幸福的人,有爸爸媽媽愛,有爺爺奶奶疼。我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要爸爸媽媽照顧,可是李根誰來照顧誰來疼呢?她只能在夢中擁有這些……
李根那驚人毅力給我做出榜樣,今后,我一定會用行動來證明吃苦和勤奮永遠是人們最大的財富。
讀《孝女繩》有感 2
雨淅瀝瀝地下著,品讀著《孝女繩》,我的心靈被震撼了。雙手似乎再也翻不開那篇文章,雙眼似乎再也無法輕松地瀏覽那字字句句,我的心仿佛沉甸甸的。
在吉林省長春市一間小屋里,一個名叫李根的小女孩是如何支撐起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就在媽媽離開的那一夜,她成了家庭的軸心,天天照顧著病重的爸爸。她的`爸爸患有嚴重的肺炎,導致雙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床不起。媽媽又離家出走。她就是家里的頂梁柱。每天,她回到家中,先喂爸爸吃飯喝湯,接著攙爸爸去散步,而后替父親擦洗身子,清洗換下來的臟衣服……等家務活干完后,她才開始做作業(yè),那已是深夜11點了。合上書本,慢慢地回想,我的心靈再一次被感染。她——主人公李根,一個具有“非同尋!毙⑿牡呐,在突然降臨的災難面前,許多成年人往往會退縮、會絕望,如李根的媽媽。 然而災難卻造就了李根頑強的性格!袄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孝”字足以體現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所孕育的博大情深的內涵!明.呂坤《呻吟語》中曾有一句話: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李根就做到了這一點。面對磨難,李根沒有退卻,卻更筑就了自己頑強、忍耐、執(zhí)著的性格。她拿回了九張三好學生獎狀。這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困難并不可怕,只要你勇于面對,勇于拼搏,像李根一樣,頑強地和困難作斗爭,照樣能夠快樂地生活。
猛然間,我想起了陳毅將軍的一件小事,他曾經為自己的老母洗尿褲的事情。當他的母親癱瘓在床,陳毅經常主動清洗母親的尿褲。一個大將軍,一個曾立過赫赫戰(zhàn)功的元帥為什么愿意為自己的母親洗尿褲?我想就是“孝”吧!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吧!
我不由自主地問自己:我現在像李根一樣孝敬我的父母嗎?沒有,我回答道。李根和我是同齡人,而我卻沒有像她一樣地去孝敬父母。每個人的生活條件都不同,所以每個人孝敬長輩的方式也就不同?傊鸵痪湓挕巴磔厬摫M自己所能孝敬自己的長輩!”
讀《孝女繩》有感 3
前不久,我讀完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孝女繩》。當讀到文章的最后一個字時,我已成了一個淚人兒。
這篇文章敘述了一個在長春市五(1)班上學的女孩,名叫李根。她的爸爸因患嚴重的肺病,導致一側肺壞死兩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床不起。媽媽不堪重負,悄然離家出走。從此,李根便成了這個家庭的脊梁。自從爸爸變成聾啞人后,他們只能通過筆和紙交流,時間長了,李根發(fā)現這種辦法并不好,于是她想出了一種辦法:她找來搬家用過的'尼龍繩,一頭系在爸爸的床頭。這樣,半夜爸爸可以拽動繩子叫李根。爸爸常常含著淚水不忍心去拽它……
在這樣的災難前,連許多成年人都會退縮、絕望,然而,小李根卻是那樣堅強沉著。災難造就了小李根頑強、忍耐、執(zhí)著的性格。不幸的遭遇使李根過早地嚼了人生中最苦的滋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像小李根那樣,只能說是很少很少。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要這樣要那樣,爸爸媽媽不給,還要撒嬌。平時,每個星期都能去公園三四次。我們有爸爸的愛,也有媽媽的愛,我們什么都有,而小李根呢?她什么也沒有,只有那饑餓、寒冷和痛苦陪伴著她。
小李根,我希望你能戰(zhàn)勝困難,來到我們美麗的世界里,來到我們這充滿愛的世界里……
讀《孝女繩》有感 4
爸爸是山,寬大的胸膛,是我們避雨的港灣;媽媽是水,柔柔的語言,是我們幸福快樂的源泉;爸爸的愛,一天天讓我們學會堅強;媽媽的愛,一天天助我們成長;可是大家是否想過,沒有父愛和母愛的小朋友是怎樣成長的?
文中講述了一個名叫李根小女孩的生活。她住在吉林省長春市一間10平方米的'小屋里,屋里只有兩張單人床,生活非常困難。李根是班長,爸爸因患嚴重的肺病,導致兩耳失聰語言喪失,長期臥床不起。媽媽離家出走。為了給爸爸治病,她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買掉了房子。是朋友借給他們的。懂事的李根早已會很多家務,但她成績依然很好。
其中,有一根尼龍繩,牽連在兩張床之間,這就是父女兩的通訊工具,在爸爸眼里,這也是“孝女繩”。
“愛心在左,責任在右”
小小年紀的我們是否付出過自己的愛心,是不是付過責任。
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我們好像一位位皇帝,全家人都要聽我們的指揮。平時我們要什么,要吃什么就吃什么,幾乎每天都穿著新衣服,還有穩(wěn)定的零花錢。
媽媽把我們當成家中的客人。省下的東西都給我用,給我吃。我聽了故事以后就改變了注意。你瞧!今天媽媽不在家,我正在做家務。開飯了,我把好吃的留給爸爸吃。晚上11點了,我還在看書……早晨,我做好了早餐,中午,我洗好了碗筷……
我們要把愛傳給老人們,長輩們,獻給為我們付出過的人。
愛,你那么神圣,帶領人們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愛,你那么純潔,賜予人們純樸的品格。愛,你那么偉大,為人們繪畫出一片天空。請賜予我們一份愛吧,我愿獻給全天下所有的人。
讀《孝女繩》有感 5
《托起心中的太陽》這本書里有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其中,《孝女繩》這個故事令我感動。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讀五年級的小女孩,她叫李根。她的爸爸得了嚴重的肺病,導致一側肺壞死,兩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床不起,為了給爸爸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媽媽不堪重負,悄然離開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從此李根的`童年浸滿了淚水。媽媽走后,李根就成了這個家庭的頂梁柱,她不但要學習,還要料理家事,照顧爸爸?伤徊贿^是一個五年級的女孩子,卻要承受比我們這些同齡的孩子大幾十倍、幾百倍的壓力,她承受得了嗎?她不但不氣餒,反而更加堅強了,她為了讓爸爸扎針吃藥叫醒她方便點,便用一根尼龍繩系在爸爸的手腕上,另一端就系在自己的腳腕上,只要繩子一動,李根便會起床,在爸爸床前噓寒問暖,問長問短……從此,就有了這根堅韌不摧的“孝女繩”。
我讀了這個故事熱淚盈眶,這個小女孩是那么堅強,12歲就撐起一個家太了不起,她頑強的意志讓我敬佩,她的精神讓我深深感動。
再說說我得家吧,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和睦溫馨的家庭生活讓我不知道什么叫艱辛,生活中雖然我也幫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更多的還是父母對我的關愛。每天早晨,媽媽總是悄悄地起床,準備好早餐,再一遍遍地催我起床;晚上,上了床,爸爸還會把他從報紙上看到的好文章給我看,與我交談……如果可以,我真想分一些我的幸福給李根;如果可以,我真想幫李根分擔一些勞累;如果可以,我真想讓李根和她爸爸也幸福,豐衣足食,生活的快快樂樂:背上新書包和同學一起去上學,過年和爸爸一起出來逛街買東西。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也是形容李根的一句話,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想李根能撐起一個家,也有能力闖出一片更加絢麗燦爛的天空!
讀《孝女繩》有感 6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尼龍繩吧!尼龍繩太普通了,即使丟在路邊也不會有人去注意它?衫罡退母赣H在一根尼龍繩上卻演繹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現在的孩子的童年應該是過得幸福美滿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都視為“掌上明珠”,然而李根的童年卻過得如此讓人同情。李根的爸爸因患了嚴重的肺病,導致她的爸爸生活不能自理。李根的.媽媽不負責任,竟不管自己的女兒和丈夫,一走了之。就這樣,李根每天放學之后,不僅要給父親做飯,而且還要陪著父親去散步……她承擔起了母親的所有家務,稚嫩的肩膀肩負起了支撐家庭的重擔。
“李根不但要照顧爸爸的起居生活,還要兼做爸爸的護士。去年夏天格外熱,爸爸身上長了瘡,李根一天幾遍為爸爸翻身擦身,一刻不停地用蒲扇替爸爸降溫……”我的眼眶濕潤了,這需要多大的毅力!我回想起自己做事總是很懶惰。記得上次,媽媽讓我灌一下水,我一再推辭,說自己在看電視,你自己灌一下。媽媽走過來對我說:“你這么懶惰,什么時候才勤勞啊?”我不但沒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反而跟媽媽斗起嘴來。和李根一比,我是多么不應該,多么慚愧。
在生活中,我經常為自己的一點安逸而放松自己,遇到困難就先想到后退,想到放棄。我能生活在這樣幸福的環(huán)境中,應把握現在的這一切,更覺得應該多為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少為們操心,努力讓我們成為他們的驕傲!
“生活的磨難并沒有阻止李根求學的步伐。五年來,她捧回了9張‘三好學生’是獎狀、9個‘優(yōu)秀學生干部’的榮譽證書……”我被勤奮的李根深深地感染了。要是一個人不奮斗、不努力,那他的人生道路是暗淡無光的。要是人人都動起手來,朝著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自己的幸福,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多姿,更加多彩!
讀《孝女繩》有感 7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根,是我們的同齡人,她的童年浸滿了辛酸的淚水。李根的爸爸身患重病,癱瘓在床,基本喪失語言能力,媽媽因此不堪重負,離家出走。從此,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李根稚嫩的肩膀上。她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無微不至地照顧爸爸,一邊更是還在繼續(xù)堅持的努力學習。為了能更加方便地給爸爸扎針、吃藥,聰明的李根就拿了一根細細的尼龍繩,一頭系在爸爸床頭,另一頭則系在自己的腳腕上。盡管李根的生活十分辛苦、家境貧寒,但她從未放棄學習。五年來,李根捧回了九張“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班干部”的獎狀。
這是一個多么孝順、多么堅強的女孩!這跟尼龍繩不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繩,這分明是李根用血汗和親情編織成的“孝女繩”啊!這根尼龍繩一頭系著爸爸的生命,一頭系著爸爸對女兒的依賴與企盼,一頭更是系著女兒對爸爸的愛心與孝心。
讀了李根的故事后,我不禁思緒萬千。為了家庭生計,李根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磨難?同是和我們一樣的花季少年,生活的道路與我們相差何遠?比起李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媽媽讓我去幫她把茶杯端過來,我嘟著嘴不干,外婆讓我?guī)退淹牒筒硕诉M廚房,我依然坐在那兒一動不動。記得那是一天放學回家后,準備先填一點肚子,就去找我沒吃完的早餐——奶酪面包。咦,怎么沒有了呢?我生氣的大聲吼道:“外婆!”也許那天是因為天氣悶熱,心情煩躁。只見外婆急忙跑來問:“怎么了?”我問:“我的奶酪面包呢?”“我把它吃了!薄鞍,你怎么能吃了它呢?”我吼了一聲,“我不管,反正我就要吃,要不餓死我算啦!闭f完,我頭一甩跑進了房間,把門重重關上,我心里還埋怨:外婆怎么能吃了它呢?她怎么能吃我的東西呢…..現在想想當時也真不應該,我們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可是看了李根的'故事后,我們是不是都該想想父母他們也是很不容易呢?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還要辛苦的工作,他們的想法是不是我們也該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應該孝順父母,站在他們的角度去多去為他們想一想。
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背弥F在雙親仍還健在的時候,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吧,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把父母想起來,但到那時我們也只能是追悔莫及了。
百善孝為先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啊,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繼承與傳承下去。
讀《孝女繩》有感 8
美國總統(tǒng)林肯曾經說過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這簡直就是對《孝女繩》的主人公李根的真實寫照.
李根的童年浸滿了淚水,爸爸得了嚴重的肺病,兩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臥床不起,媽媽受不了家里的重負,悄然離去。在突然將臨的災難面前,年幼的李根是那樣的堅強、沉著,他擔負起了連許多成年人都不能擔起的責任……
從此, 當我們還在做著香甜的夢時,李根卻早早地起床燒水做飯,服侍爸爸洗漱吃飯了;當我們在玩具店里挑選著一件又一件漂亮的玩具時,李根卻只能在垃圾桶里搜尋著一個又一個骯臟的可樂瓶;當我們靠在大人們的懷里撒嬌時,李根卻形單影只,遠遠避開那些幸福的孩子們;當我們一起圍坐在桌前吃著可口的飯菜時,李根卻還在異常忙碌著為爸爸洗菜做飯,擦洗身子;深夜,當人們都已經浸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時,她還在洗贓衣服,做作業(yè)。她為了能時刻照顧爸爸,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睡覺時用一根尼龍繩把父女的腳連在了一起……
看著李根的`事跡,想像著李根的身影,感動著李根的堅強和責任,想起了當爸爸忙碌,媽媽生病時我該洗而沒洗的碗,想起了能洗而沒洗的襪子、紅領巾,想起了能做而不愿做的家庭作業(yè),想起了碰到困難時我沒有鼓起的勇氣.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我是一個膽怯,沒有勇氣,不敢承擔責任的人. 我真是滿臉的羞愧。
劉易斯說過: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的確,我們應該從小承擔起責任,那樣在絕望面前,我們才能更加的頑強。責任心,應該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
讀《孝女繩》有感 9
讀了《孝女繩》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叫李根。她的爸爸得了嚴重的肺病,導致一側肺壞死,雙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床不起。為了給爸爸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媽媽不堪重負,悄然離開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從此李根的童年就浸滿了淚水,可她并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成為了這個家庭的頂梁柱。
讀了這篇故事我不由的熱淚盈眶。這個小女孩那么堅強,12歲就撐起了一個家。他不但要學習,料理家事,還要照顧爸爸,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徊贿^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卻要承受比我們這些同齡孩子大十幾倍,幾百倍的壓力,她這種頑強的意志讓我敬佩不已!為了讓爸爸扎針吃藥叫醒她方便點,她便用一根尼龍繩系在爸爸的手腕上,從此,就有了這根堅韌不拔的孝女繩。只要繩子一動,李根便會起床,在爸爸床前問寒問暖,問長問短……就這樣,她幾年如一日地照顧著自己的爸爸!她的這種孝心讓我深深地感動著!
想到這里,我不由得慚愧萬分。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和睦溫馨的家庭生活讓我不知道什么叫艱辛,什么叫磨難。生活中雖然我也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更多還是父母對我的'關懷。每天早晨,媽媽總是悄悄地起床;準備早餐,再一遍一遍的催我起床;晚上上了床,爸爸還會把他從書上看到的好文章給我看,和我交談……
如果可以,我真想分一些幸福給李根;如果可以,我真想幫李根分擔一些勞累;如果可以,我真想讓李根和他的爸爸也幸福,過上豐足衣食的生活……
其實不止是我,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應該看看這篇文章,尤其是當我們遇到一點點挫折想逃避時,就想想這根凝聚著一個十二歲女孩的命運的孝女繩吧!他將給我們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讀《孝女繩》有感 10
放假了,終于可以好好的睡睡懶覺了,我太高興了,可還沒等我高興媽媽就告訴我因為八月底市里有一個游泳比賽教練說要加游一場,每天早上八點下午三點都要游泳,我的懶覺泡湯了。
每天早上七點二十起床吃過早飯來到游泳館訓練,這樣我堅持了一個月。一個月后的一天,媽媽早上叫我起床,我實在不想起來,我沖著媽媽大喊:“我不要起床,我不要游泳!眿寢審堉笞煺驹谀抢镆粍硬粍,過了一會兒,媽媽轉身走了沒有讓我起床去訓練。十點多鐘我睡醒了,來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媽媽什么也沒說拿過一本書讓我看里面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就是《孝女繩》,媽媽讓我認認真真的讀三遍。
當讀到每天李根都要半夜1點睡早上5點起的時候我的臉紅了。當讀到李根為了趕走瞌睡用小刀刺自己的腿時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李根姐姐每天睡的那么晚早上起的那么早還要照顧爸爸,想到我每天七點二十起床媽媽把早餐做好等著我吃,我還要對媽媽發(fā)脾氣還不想去游泳,我為我的所做所為臉紅。讀完了三遍合上了書,媽媽問我:“寶寶你有沒有什么話想要跟媽媽說!蔽伊髦鴾I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應該向李根姐姐學習,不怕苦不怕難,這樣才能游出好成績!眿寢層终f:“明天我們演一天李根姐姐的一天,你有能力做到像她那樣嗎?”我低下了頭小聲地說:“媽媽我知道我做不到。但我能保證以后我會早起去參加訓練!眿寢屆业念^說:“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很開心!
媽媽讓我讀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我一直生活在“蜜罐”里,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吃苦,每天只是早起一會兒,那跟李根姐姐相比根本就不叫苦。所以我以后一定會改掉懶的毛病,天天早起,不浪費一點時間,把剩下假期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多學點知識。
讀《孝女繩》有感 11
孝女繩一文講述了一個令人十分感動的故事。孝女繩原是一根普通的繩子,而它現在卻成為李根孝敬父親的一種手段,并給我們同齡人留下了深深的啟示。
故事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李根的爸爸因患重病而長期臥床不起,媽媽不堪重負,悄然離家出走。從此李根只能靠自己稚嫩的.雙肩托起全家的負擔。因為爸爸半夜要咯血、扎針、吃藥。所以李根想了一個好辦法:用一根泥龍繩,叫醒她。一頭系在爸爸的床頭,一頭系在自己腳腕。這樣,爸爸可以拉動繩子。
我讀后深深地被震撼了,李根用親情,用她那稚嫩的雙肩托起了全家。李根在逆境中,不但學習好,而且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這正應了《孟子梁惠皇上》中的一句格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覺得我要向李根學習,她在逆境中把學習搞好的這種精神。何況,我現在在這樣好的學習條件下,在老師、父母的熱情關懷和愛護下,沒有理由不把學習搞上去。同時要關心像李根這樣的弱勢家庭,弱勢群體,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讀《孝女繩》有感 12
孟佩杰是一個不幸的孩子。5歲那年,父親因一場車禍離開了她,媽媽把她送給了養(yǎng)父母。三年后,她的養(yǎng)母不幸癱瘓了,她的養(yǎng)父離家出走了。八歲的她,連青菜都認不全,于是她開始了一日三餐,洗洗涮涮,開始照顧養(yǎng)母的生活。養(yǎng)母不想拖累她,想自殺,讓小佩杰發(fā)現后,抱住媽媽說:“您活著就是我的心勁兒,有媽的`地方就是家!”從此以后,她開始了貧困的生活,她任勞任怨,但她樂觀開朗,面對艱難,她無怨無悔。她成了母親的手,成了母親的腿,她是母親頭上的那片藍天,是母親床前那盞明燈。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在當家的同時,學習也取得了好成績。她考上大學后,帶著養(yǎng)母去上學。在孟佩杰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tǒng)美德——孝順。她用自己的孝心,贏得了我們的尊重。
讀《孝女繩》有感 13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李藍是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可以說李藍的童年浸滿了淚水。清晨五點,當大多數人還在夢鄉(xiāng)中時,李藍腳上系的尼龍繩就開始動起來,于是她便強迫自己睜開雙眼,熟練地燒水做飯,服侍爸爸洗漱完畢,準備好藥物和午飯,又匆匆的一路小跑去上學。
李藍是個苦命的孩子,爸爸患了重病兩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臥床不起,為了治爸爸的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李藍的媽媽不堪重負,悄然離家出走,李藍一下子成了家庭的軸心。
雖然日子過得忙碌、凄苦,但李藍的學習成績是永遠的第一名。每學期捧回的獎狀也是班里最多的。李藍用她那嬌小的.身軀支撐著這個家。
這個感人的故事我讀了很多遍,它帶給我的震撼和思考是那么的強烈、深刻。上帝雖然對李藍不公,過早地把最苦澀的滋味降臨在她頭上,在災難面前,許多成年人都選擇了逃避和退縮,可是李藍卻沒有,年幼的她并沒有因此而絕望,堅強地站了起來,在她坎坷的人上道路上畫下一個又一個驚嘆號。
李藍的故事是多么值得我們去學習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必定會有挫折,在挫折面前,我們要學習李藍不怕困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讀《孝女繩》有感 14
這種愛,感天動地。好一個孝女!她幼嫩的雙肩要承擔多大的苦難啊!她每天要做家務,要照顧爸爸的生活,要做爸爸的護士,要做三好學生,而自己睡眠的時間僅有三個小時呀!對與這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命運怎么這樣不公平!
李根姐姐是堅強的,雖然這么小就要承擔媽媽的責任,還要認真學習。但災難卻造成了李根姐姐的頑強、忍耐的性格。這是許多年輕人都做不到的呀!
每當我讀到“又困又累幾乎處于昏迷狀態(tài),可手中的扇子卻一直搖著!边@一細節(jié),使我熱淚盈眶。孝女之心可昭日月!令人心酸的是,李根“為了趕走睡眠,她竟偷偷用小刀刺自己的腿,鮮血浸濕了她的褲子!惫庞小邦^懸梁”今有“刀刺腿”,李根姐姐的.剛強感天動地!
苦難是一所學校,它讓你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李根姐姐的人生,將是不平凡的人生!
李根姐姐,你現在還好嗎?
讀《孝女繩》有感 15
讀完《孝女繩》這篇文章,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股敬佩與感動之情油然而生。
文中的小女孩李根,以她稚嫩的雙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的父親身患重病,母親不堪重負離家出走,生活的苦難過早地降臨在這個年幼的孩子身上。然而,李根并沒有被命運打倒,她用一根繩子,一頭系在父親的床頭,一頭系在自己的手腕,以便在父親需要幫助時能夠及時醒來。
李根的'堅韌和孝順令人動容。每天,她不僅要完成繁重的學業(yè),還要照顧父親的起居飲食,為父親熬藥、做飯、洗衣。在同齡人還在父母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玩耍時,她已經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承擔。那根細細的孝女繩,傳遞的不僅僅是父親呼喚女兒的信號,更是李根對父親深深的愛和責任。
想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大多數孩子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稍有不如意就會對父母發(fā)脾氣,從未真正體會過父母的艱辛。與李根相比,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又是多么的不懂事。李根用她的行動告訴我們,孝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和關愛。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如“臥冰求鯉”“扇枕溫衾”等。雖然時代在變遷,但孝道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李根就是現代社會中的孝行典范,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真諦。
在李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力量,一種面對困境不屈不撓的力量。她的故事也讓我明白,生活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我們有愛、有信念、有勇氣,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困難。
同時,李根的事跡也應該引起我們社會的關注和反思。我們應當給予那些身處困境的家庭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暖和關愛中成長。
《孝女繩》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對照出自己的不足。今后,我會以李根為榜樣,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關心父母,做一個有孝心、有擔當的人。
讀《孝女繩》有感 16
今天,我看了一個催人淚下的真實故事一一《孝女繩》,這故事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們的同齡人,她的名字叫一一李根。李根的童年浸滿了淚水,爸爸因患嚴重的肺病導致一側肺壞死,兩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床不起。媽媽因不堪重負,悄然離家出走,從此,李根稚嫩的肩膀上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李根一邊無微不至地照顧爸爸,一邊努力學習,她還把一根繩子一頭系在自己的腳腕上,一頭系在爸爸的床頭,以便爸爸在該打針吃藥時叫醒她。盡管生活十分艱難,但是她還不肯放棄學習。每個學期都被評為“新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
這是一個多么孝順、多么堅強的女孩。∵@根尼龍繩不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繩子,這分明是女兒用心血和親情編成的“孝女繩”啊!它的一頭系的是父親的生命和對女兒的依賴與期盼,另一頭系的是女兒對父親的`孝心與愛心。
讀完這篇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李根為了家庭的生計,不知道付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我們同是花季少年,可比起李根,我與她真是有著天壤之別。∮浀媚且淮,我在放學回家之后,不知是天氣的悶熱,還是饑餓難忍的緣故,我的心情有些煩躁。走進家中,發(fā)現媽媽做好了幾個蔬菜和飯,我有些不高興地喊道:“為什么只有蔬菜呀?我已經兩天沒吃肉了!眿寢屨f:“今天媽媽工作了一天,已經很累了,明天再燒給你吃吧!”我不耐煩地說:“不行,我一定要吃!”媽媽看拿我沒辦法了,只好拖著疲勞的身子去幫我燒了一盤土豆燒肉,我看到了我最愛吃的菜,立刻食欲大增,開始狼吞虎咽般地吃起來了。媽媽在旁邊不斷地說:“慢點吃,別噎著了!蔽液敛辉谝,吃完就立刻回到房間寫作業(yè)了,只留下媽媽收拾碗筷的身影,F在想起來,覺得十分羞愧,李根照顧她爸爸沒有一句怨言,可我還在媽媽面前發(fā)脾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蔽覀円獙W習李根孝順長輩,珍惜父母的愛,請牢記"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別讓遲來的愛成為終生的遺憾。
讀《孝女繩》有感 17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一樁樁感人的故事,一個個真實的事跡,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頑強的民族精神,中國人民發(fā)憤圖強,拼搏進。灰舱驗橛辛藗ゴ蟮拿褡寰,中華大地日益強大,傲立于世界。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孝女繩》中的李根,她的爸爸患有嚴重的肺炎,導致雙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床不起。媽媽離家出走。她就是家里的頂梁柱,每天,李根早起晚睡,服侍爸爸,做家務。明.呂坤《呻吟語》中曾有一句話: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李根就做到了這一點。面對磨難,李根沒有退卻,卻更筑就了自己頑強、忍耐、執(zhí)著的性格。她拿回了九張三好學生獎狀。這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困難并不可怕,只要你勇于面對,勇于拼搏,像李根一樣,頑強地和困難作斗爭,照樣能夠快樂地生活。
雨淅瀝瀝地下著,品讀著《孝女繩》,我的心靈被震撼了。雙手似乎再也翻不開那篇文章,雙眼似乎再也無法輕松地瀏覽那字字句句,心沉甸甸的。我再也無法抹掉它在我腦海中留下的痕跡,思緒在內心交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币粋“孝”字足以體現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所孕育的博大情深的內涵!慢慢地回憶,心靈再一次被感染。她——主人公李根,一個具有“非同尋!毙⑿牡呐,為了父親的病,凌晨5點,便強迫睜開自己惺忪的'雙眼,為父親做早飯……或許當我們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而不肯起床的時候,或許當我們“無情”地瞟著那父母所準備的美味早點的時候,而她卻為父親失去了幸福。為了爸爸的生命和快樂,李根用幼嫩的身軀獨自承擔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每次回到家中,她先喂爸爸吃飯喝湯,接著攙爸爸去散步,而后替父親擦洗身子,清洗換下來的臟衣服……等家務活干完后,她才開始做作業(yè),那已是深夜11點了。
慢慢地回憶,映入我腦海里的是那一幕。有一天早晨,爸爸從陣痛中醒來,剛想拉那根細繩,卻發(fā)現女兒幾乎處于昏迷狀態(tài),可手中的扇子卻一直搖著……多么孝順的女兒。≌麄夜晚,為了照顧患有嚴重肺病的爸爸,她手中的扇子一刻不停地搖著,搖著。我不由自主地問自己:我現在像李根一樣孝敬我的父母嗎?沒有,我回答道。李根和我是同齡人,而我卻沒有像她一樣地去孝敬父母。想著想著,我似乎醒悟了許多。我走出房間,來到媽媽身旁,我把那小巧的雙手輕輕地放在媽媽的肩上,揉了起來,此刻我才真正感覺到,原來向父母們盡一份孝心也是如此的快樂。孟郊在詩寫到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蔽覀兓钪,應該堅信親情是我們永恒的支柱。人類的生命在不斷地延續(xù),在這個延續(xù)中,惟有“孝”才能承載生命的意義。
用雙手向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獻上一份最真摯的愛吧!讓汗水和親情編織的結晶永遠綻放在人間!
讀《孝女繩》有感 18
5月12日的一天夜晚,我被一篇《孝女繩》的文章深深地感動了:
當大多數人還在沉睡在長春市一間10平方米的簡陋的小屋里,一根小小的尼龍繩演繹了一段真情的故事……
遇到困難,知難而退的人一定沒有好結果,文中的母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眼見得丈夫病入膏肓,自己一人擔不起家庭的重任,便放下擔子,逃之夭夭,還欺騙了沒有心機的父女倆,說是她去掙錢了。這不正意味著他把家庭的重任交給了家中唯一健康的人——年僅12歲的小女兒李根?從此,李根稚嫩的.肩膀成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的脊梁。母親呀母親,要是你知道您女兒的傷心和無奈,你還會回來嗎?
兒女那么孝順,做父母的為兒女付出一點算什么,文中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望著這根凝結著女兒許多心思的“孝女繩”,爸爸常常含著淚水不忍心去拉它……身患嚴重肺炎的他,雖然已力不從心,但仍然打心眼兒里疼愛著女兒。
然而,最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是李根。面對父親病入膏肓,母親離家出走的悲劇,她毫不畏懼。為了能和聾啞父親輕松交流,他用盡心思,終于想出了“孝女繩”的方法:找來搬家時用過的尼龍繩,一頭系在自己腳腕上,一頭系在爸爸的床頭。這樣,半夜爸爸可以拉動繩子叫醒李根。她這個想法完全沒給自己考慮,如果爸爸在半夜拉動了繩子,她只能強迫自己睜開惺忪的雙眼……令人驚奇的是,生活的磨難并沒有阻止李根求學的步伐。五年來,從第一學期到第九學期,她捧回了九張“三好學生”的獎狀、九個“優(yōu)秀學生干部”的榮譽證書……不管什么時候,她不僅要照顧爸爸的飲食起居,還得做他的護士……在李根的記憶里,連皆大歡喜的春節(jié)都是凄涼的……日復一日她堅持著,堅持著……
李根的命運讓我同情,她頑強的意志讓我敬佩,她的精神讓我深深感動,李根你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和睦溫馨的家庭生活讓我不知道什么叫艱辛,生活中雖然我也幫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更多的還是父母對我的關愛。每天早晨,媽媽總是悄悄地起床,準備好一家的早餐,再一遍遍地催我起床;晚上,上了床,爸爸還會把他從報紙上看到的好文章讀給我聽,與我交談……如果可以,我真想分一些我的幸福給你;如果可以,我真想幫你分擔一些勞累;如果可以,我真想讓你和你的爸爸也生活到我的幸福的家里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根,你12歲就撐起了一個家,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你會撐起一片更加絢麗燦爛的天空!
讀《孝女繩》有感 19
古有“頭懸梁”,今有“刀刺腿”。我讀完《孝女繩》這篇文章后,不禁地想。你肯定會感到奇怪,什么叫刀刺腿,那么讓我來告訴你吧!這是發(fā)生在長春市一間10平米的簡陋小屋里感天動地的故事。
我剛讀到“于是一個小孩醒了,她是被系在腳腕上的繩子拉醒的”,我感到很奇怪。為什么要把繩子系在腳腕上呢?于是我頗為好奇地接著往下讀:“女孩在李根,是長春市鐵路二小五一班的班長。李根的童年浸滿了淚水,爸爸李太允因患嚴重的肺病導致一側肺壞死,兩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長期臥床不起。媽媽不堪重任悄然離家出走。”剛一讀完這一段,我就從心底吶喊:“憑什么?”憑什么小小的李根,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要忍受這樣巨大的打擊,背起家庭的沉重負擔?我仔細想想,是憑著一種勇氣,一份對生活的執(zhí)著,讓李根過早地咀嚼到了人生最為苦澀的滋味。如果說生活是一本無字的大書,那么李根就比我們早許多讀懂那本書,嚼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體味人間冷暖,懂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活”。災難造就了李根頑強、忍耐、執(zhí)著的性格。他比我們生活中的人要優(yōu)秀許多。李根稚嫩的雙手承受著太多的苦難:做家務,照顧父親的起居,做爸爸的護士,還要完成學業(yè),做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她每天的睡眠僅僅只有四小時!四小時阿,同學們,你們撐得住嗎?
爸爸的病時刻折磨著自己。自從爸爸變成聾啞人后,只能用筆和紙作為交流工具,而夜晚爸爸常?妊,需要扎針吃藥。以前爸爸總是一點一點挪到李根的床前叫醒她,很不方便。李根想出一個辦法,找出一根尼龍繩,一段系在自己的腳腕上,另一端系在爸爸的床頭。半夜,爸爸有事拽一下繩子,李根就知道了。這樣方便多了。每個夜晚,尼龍繩一次次地抖動,李根強迫自己一次次起來,不管天寒天熱。這樣反反復復,李根每天的.睡眠不足四個小時,有時連四個小時都不能滿足,而李根卻從無怨言。
讀到李根“又困又累,幾乎處于昏迷狀態(tài)的時候,手里的蒲扇一直沒有停下來為爸爸祛暑!蔽业臏I水不禁流下來,李根這種孝敬父母的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說到這里,我似乎覺得李根的名字有另一個意思,像根一樣頑強!袄罡鶠榱粟s走瞌睡,竟然用小刀刺傷了自己的腿”。鮮血浸濕了褲子,也同時浸濕了多少雙師生的眼眶阿!
古有頭懸梁,今有刀刺腿,我沒有說錯吧!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環(huán)境里造就了李根頑強的精神。
這種愛感天動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繩子,而是凝聚著李根多少心血的“孝女繩”阿!
【讀《孝女繩》有感】相關文章:
讀《孝女繩》有感04-28
讀《孝女繩》有感10-03
讀《孝女繩》有感作文10-06
讀《孝女繩》有感7篇10-04
讀《孝女繩》有感6篇10-02
《孝女繩》讀后感09-14
《孝女繩》讀后感12-19
《孝女繩》讀后感4篇10-07
《孝女繩》讀后感6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