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集合10篇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1
如果說,貧窮是可拍的,是難以忍耐的,那么,你就錯了。曾經(jīng)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因為戰(zhàn)火,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去他鄉(xiāng)居住,那注定是貧窮的,但他們卻表現(xiàn)出了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她就是日本人昭廣的阿嬤。
故事是這樣的:1945年,昭廣的家鄉(xiāng)廣島受到美軍核彈的'襲擊,他的父親被核輻射殺死,母親只好把他送去在佐賀鄉(xiāng)下的阿嬤家,一段苦中有甜的旅程,開始了。
雖然他們過著貧窮的生活,但他們的日子卻過得有滋有味。這和現(xiàn)在人不同,現(xiàn)在人如果沒有錢的話會很難忍耐的,他們必須上街乞討。但這些日本人在戰(zhàn)后的危機(jī)里表現(xiàn)出了堅強(qiáng)的態(tài)度和對待生活的樂觀主義精神,他們?yōu)榱俗约旱奈磥砥床,他們沒有上街乞討,而是為了生活而努力奮斗,這樣才是最厲害的。
伙計們,向這些堅強(qiáng)的日本人學(xué)習(xí)吧,你們會學(xué)到他們的樂觀精神,這會幫助我們克服以后的困難,向著理想,前進(jìn)吧!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2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非常感人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德永昭廣在8歲時,因父親在廣島受核輻射影響,而無力撫養(yǎng)他,母親不得不把他送到在佐賀的外婆家,雖然生活很艱苦,但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他們一直用快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快樂。
在外婆家門前有條河,河的上游有個市場,外婆總是用幾根小木棒擋在湖水中間,每一次都會攔下很多小物品,小樹枝、小木塊,還有尾部開叉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等賣不出去的蔬菜,外婆慈祥的說:“開叉的蘿卜切成小塊煮出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成絲用鹽腌一腌,味道也一樣。”這個外婆可真夠英明的,這還不算,她還經(jīng)常在腰間綁著一塊磁鐵,去吸廢鐵和釘子,看到這里,我不禁一顫,想到自己的鋼筆有一點點分叉,我總會毫不猶豫地拿出零花錢去買一只好看的,真是慚愧,但是我想到了昭廣的外婆那么節(jié)儉,于是,我連忙找出自己的壞鋼筆,用鉗子捏一捏,接著寫起來,還是很好用的。我牢牢記住了德永昭廣的阿嬤說過的一句話:“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但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弊屛覀児餐涀」(jié)儉的快樂!
阿嬤雖然生活得很貧窮,但是她仍能有滋有味地生活,非常樂觀開朗。瞧!她把德永昭廣的西瓜皮面具做成了腌制西瓜皮,把吃完的`魚骨頭放在碗里,沖成魚骨湯喝,最后把魚骨頭再曬后剁碎,當(dāng)成雞飼料;阿嬤還把暖腳用的熱水袋當(dāng)成茶水壺,讓德永昭廣在秋季出游時幫助了同學(xué),得到了點心……
我在生活中從未有缺少過吃穿,偶爾還會因為穿得不漂亮而生氣,對比阿嬤的生活,我應(yīng)該感覺自己生活得十分幸福,今后,我要珍惜自己的幸福時光,不攀比,不奢侈,像阿嬤一樣樂觀自信的生活。
讓我們共同記住這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相信你也會喜歡上這位永遠(yuǎn)微笑生活的阿嬤!阿嬤說過的話,我非常喜歡,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窮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
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了!一萬個人生下來,總有幾個出故障的。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最想吃的東西,就是高級品。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zhuǎn)過身來還有一億人。
別太用功,太用功會變成書呆子……”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3
一、序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日本著名作家島田洋七寫的《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二、游泳靠的不是泳褲,靠的是實力
這本書只要講的故事是一個名叫佐賀的男孩,他的爸爸因為在廣島被原子彈不幸擊中身亡,媽媽因為無能力照顧佐賀而把他送到了阿嬤那里,阿嬤是個貧窮,卻很樂觀的人。佐賀想要學(xué)習(xí)游泳,可是他沒有泳褲,他便求阿嬤給他買,但是阿嬤告訴他,游泳靠的不是泳褲,而是實力。沒有泳褲沒關(guān)系,只要你會游,穿著什么都能游。人生靠的是實力。
三、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分,一分兩分的,就是滿分啦!
佐賀因為是男生,當(dāng)然脫離不了調(diào)皮的本性,除了體育和數(shù)學(xué)是滿分,其余都是一分兩分的,當(dāng)佐賀告訴阿嬤的`時候,他原以為阿嬤會批評他,但則相反,阿嬤反而告訴他: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分,一分兩分的,就是滿分啦!也就是說:人生靠的是綜合力,對自己有信心的人,就一定會堅持下去,得到滿分。
四、尾聲
就是再艱苦的日子,樂觀的阿嬤總會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讓家里永遠(yuǎn)充滿笑聲。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4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非常好看。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因家庭貧困,所以來到了佐賀這個偏僻的地方,與外婆生活在一起。
外婆家很窮,卻窮的很開心,很快樂。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由此可以看出外婆的心態(tài)。吃的是超級市場上,樣子稍丑的植物扔到河里的。卻被外婆用木棍攔下來了。雖然外形不一樣,但味道都是一樣的。每次外出時,外婆都在腰上旁上吸鐵石,把廢棄的東西賣掉。對于外婆來說只有該撿的東西,卻沒有該扔的東西?梢钥闯鐾馄挪焕速M的品質(zhì)。
外婆不僅有品質(zhì),待人也非常好。左鄰右舍常常照顧她。有一次,收水費的人來到家門口說:“奶奶,三個月的水費沒有交。”外婆對自己孫子說:“昭廣,三個月沒喝水了吧!”收水費的'人卻說:“那我下次來吧!弊筻徲疑崾澄锒嗟臅r候也會多分一點給她。外婆也常常把他們的院子一起掃了。外婆常常說:“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叫關(guān)懷。”
外婆對待自己的孫子,可以用教子有方來形容。當(dāng)面對經(jīng)濟(jì)困難時總是用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及教導(dǎo)德永昭廣。例如:沒飯吃的時候,常常會對昭廣說是你精神過敏了?烊ニX吧!
外婆從昭廣媽媽小時候有六個兄妹,全都是外婆養(yǎng)大的。可以看出外婆的堅強(qiáng)。外婆的品質(zhì),堅強(qiáng)以及她的人生格言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所以,快來看《佐賀的超級阿嬤》吧!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5
前幾個月我搞了個微信送書的活動,當(dāng)時送的書里有本《佐賀的超級阿嬤》。一直沒有和孩子看,直到上周日,兒子因為沒睡好鬧情緒,我拿出這本書開始讀,兒子立馬安靜了。所以,本周每天的睡前故事都是《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和它在當(dāng)當(dāng)?shù)脑u價一樣,非常不錯。讀的過程中,我和兒子一起和德廣哭,一起和德廣笑。每次都是我嗓子啞了,才不讀了。兒子會問我,"媽媽,我們有春假嗎?"因為書中的德廣是有春假。
書中的阿嬤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姑奶奶和姨媽。阿嬤生活在佐賀有一條大河邊,這條大河被阿嬤當(dāng)成了超級市場。用一根長棍子攔住從上游漂流下來的東西,有蔬菜、水果、樹枝,甚至還有鞋。阿嬤雖然很貧窮,但是有自己特有的生活哲學(xué)。在兒子看來,他們的生活很讓人羨慕。
我的外婆也生活在河邊。小時候,我的暑假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外婆和姨媽家中度過的。很小的時候,外婆外公住在船上。她有兩條船,一條用來捕魚,一條用來住。我到現(xiàn)在還能清晰的記得那種,早上醒來,清風(fēng)吹著船慢慢搖晃的感覺。船篷一般是用竹編的,刷上桐油,再和塑料布合在一起可以擋風(fēng)遮雨。船艙睡覺,船尾做飯。需要水了,或洗菜,直接彎腰到河里就解決了。
外婆外公每天傍晚,會把帶著魚餌的網(wǎng)下到河里。零晨,月亮還在天上時,劃著船出去收網(wǎng)。收網(wǎng)時要用木板敲打船,這樣魚就會嚇得游動,有些就撞上網(wǎng)了。那種場景,月光如水,你聽得到的只有木漿略過水面和敲打船舷的聲音,真的很美。沒有在水鄉(xiāng)生活過的人,估計很少能見到這種情景。
把漁網(wǎng)收上來后,首先要把網(wǎng)上的魚蝦弄下來,整理漁網(wǎng)。每過一段時間,需要煮小麥做魚餌。收獲的魚會留一點作為當(dāng)天的菜,剩下的拿去市場上賣。然后用賣魚的錢買菜。那個時候沒有工業(yè),河水都很清澈,魚也非常鮮美。外婆烹飪的調(diào)料其實很簡單,像大多數(shù)洪湖人一樣,油、鹽、醋、剁辣椒醬。但是,這樣的`魚因為新鮮特別好吃。因為一般留下來的都是小個的魚,所以到現(xiàn)在我也是喜歡吃小魚,而不喜歡吃大魚。
后來,三舅搬家了,把岸上的房子留給外婆住,所以外婆就不再住在船里,上岸了。外婆家后面有一片樹林,還有三個超級大的墳?zāi)梗偻笞≈桃患。三姨家旁邊還有一個尼姑庵。最開始我去三姨家找表妹表弟玩,經(jīng)過那幾個墳?zāi)箷r都很害怕。后來外婆說,那是祖先的墳?zāi),祖先會保佑我們的。我就不害怕了。但是晚上我不敢隨便去,因為他們說晚上有時會有蛇出來。
有一年暑假,我在三姨家見到了一個道士,他是本地人,之前曾經(jīng)在全國各地游歷。他頭上戴著那種簪子,腳上也穿著道鞋。他和我們這幫孩子一起下象棋,最后我離開時還送了一本太上老君的書給我。我覺得他叫殷理一,應(yīng)該是道士名字吧!這也是認(rèn)識的唯一一個方外之人。那本書我還曾經(jīng)研究過一段時間,黃色皮,豎版的。
因為我基本每年暑假都在外婆家過,后來我發(fā)現(xiàn),原來只有我一個孫輩在她那里過暑假。要知道,我外婆有4個兒子4個女兒,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加起來有幾十人呢!可能因為我媽媽是唯一兩個遠(yuǎn)嫁的女兒之一,而且,在媽媽沒出嫁前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之一,幫外婆分擔(dān)了很多事情,多以外婆特別喜歡媽媽。很小的時候我去過暑假,是媽媽送我去。到10歲時,我就自己一個人坐車去。那個時候坐車需要2個多小時,現(xiàn)在好像快了很多。
我記得非常小的時候,大約只有5、6歲吧,有一次,媽媽帶我回娘家,我們坐的是一個很小的公交車,媽媽暈車,我則一直問什么時候到!媽媽總是說快了快了,結(jié)果每次都是快了,但是就是不到。后來我當(dāng)了媽媽,出去坐車時,兒子也總是問我,還有多長時間?每每這時,我就想起我小時候。
外婆家在河邊種了一片竹林。我特別喜歡竹子,但是不敢自己去砍。有一次外公要做個什么東西,給我一把砍刀讓我去砍根竹子,我高興的不得了,終于可以自己砍下竹子了。外婆做飯燒的是木頭,所以有時我會幫外婆砍柴,把大木頭砍成小塊。后來在姨媽家過暑假時,只要是砍柴的事情,我都非常樂意去做,因為我熟練工了。
外婆是很獨立的人,雖然她有很多孩子,但是她還是自力更生。除了打魚,夏天早上她會去砍菱角賺錢。菱角是帶角的,很多年輕人不會也沒時間去砍,所以想要吃到菱角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6
《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說到《佐賀的超級阿嬤》看過它的人都會不自覺地想起、、、、破爛的茅草屋、阿嬤的另類超市、后面拖著一塊磁鐵的阿嬤,但不管怎么想,腦海中總會蕩漾著一個字:窮。
確實阿嬤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個窮人的形象,既沒么文化,又沒有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甚至可以說窮得叮當(dāng)響?墒俏覅s并不覺得阿嬤是窮人,她在我眼里是富有的。在阿嬤眼里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只有可以撿的東西,任何東西都可以轉(zhuǎn)變?yōu)樨敻,阿嬤總有讓人意想不到,層出不窮的生活絕招,當(dāng)然,阿嬤擁有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財富,“窮得開朗”是阿嬤的一句經(jīng)典語錄,也是樂觀心態(tài)的表現(xiàn),是一種心靈美,是一種漸趨缺憾的人性光輝。
在原始時代,類人猿常以群居的方式生活,以捕獵,打漁,采集為生,他們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成果,沒有人的等級窮富之分,隨之勞動產(chǎn)品的增多,生產(chǎn)活動的日益豐富,就出現(xiàn)了剩余的勞動產(chǎn)品,就出現(xiàn)了剩余產(chǎn)品的分配問題,進(jìn)入了奴隸社會,產(chǎn)生了貧富分化,人也有了等級差別之分,因此窮的人往往在生活上會受到很多限制,不得盡如己意,因此窮人給人的印象除了衣著飲食不大體面外,往往都是愁眉苦臉,唉聲嘆氣,駝背彎腰,一副奴顏婢膝,難以尋得一絲樂意,可阿嬤如驚鴻一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阿嬤生活很艱難,以往自己養(yǎng)育著七個兒女,住著破茅屋,可是她從不埋怨生活的不濟(jì),反而笑對人生,區(qū)別與以往的窮人,同時給人以眾多啟示。
她雖沒文化,可是她總喜歡自己編一些具有哲理性的語言,尤其是這句“窮的開朗”更是讓許多人自感慚愧。
現(xiàn)在很多人就是因為缺少這種心理樂觀,往往用欺騙自己的方式來安慰自己,隨之社會的發(fā)展,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姿多彩,攀比現(xiàn)象也日益嚴(yán)重,特別是在學(xué)校,一些學(xué)生往往用互贈禮物的貴重來彰顯自己的家庭背景,炫耀自己,個別家庭條件不好的,窮的學(xué)生,也不甘落于人后,試圖用更貴重的東西來挽回尷尬的攀比挫敗局面,不量力而行,更不考禮物貴在情誼,而非金錢,不惜一切代價去換得貴重的東西送人,以掰會局面,卻不知這讓自己陷入了落人恥笑的局面,更會讓自己因為攀比心理誤入歧途。其實就算他們的禮物再體面,也不過只能讓人看出他更窮,不僅物質(zhì)窮,精神上更窮。若阿嬤給人的印象是“窮得開朗”,那么那些學(xué)生就是“窮得猥瑣”,那種窮才是真正的窮得叮當(dāng)響。相對于阿嬤,他們是慚愧的。
其實窮不能成為愁苦的借口。昭廣搬往阿嬤家住,有時是食不果腹的。當(dāng)昭廣沒吃早飯的時候,阿嬤總會說一句:“昨天不是吃過了嗎?”這句話詼諧幽默,總能給餓肚子的人帶來幾分安慰,總比說:“早上沒米下鍋”好得多吧。所以說窮人不必愁苦,關(guān)鍵要學(xué)會如何開朗地窮著。
昭廣成績不是特別好,有時總會和阿嬤說:“我歷史不好”時,阿嬤總會安慰說:“我們不拘泥于過去”雖然這種說法不是很積極,但也總能給人以安慰,讓人開朗地面對挫折,這也正是現(xiàn)代學(xué)生所缺罕的`樂觀心里,某些學(xué)生總會因為成績的不理想而郁郁寡歡,甚至有些學(xué)生會因為成績的壓力而誤入歧途,甚至去輕生,跳樓,喝藥,如果設(shè)想他們都擁有阿嬤的這種樂觀,開朗心理,那將給世界帶來了多少的安慰。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并從阿嬤身上看到了許多美麗的人性光輝,看到了人世間最美的情感弧度,它是不加注于任何物質(zhì)、金錢之上的。阿嬤獨自養(yǎng)育七個子女的艱辛與堅強(qiáng),阿嬤的勤勞與刻苦、、、、、我雖不得不承認(rèn)阿嬤身上也有著一些缺點,但我更欣賞的仍然是她“窮得開朗”的樂觀性情:餓肚子時說:“昨天已經(jīng)吃過”,考試不好時說:“人生是力的總和”?傊邔映霾桓F的樂觀處理方式,窮得開朗的性情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里,隨時提醒自己——金錢不是所有,笑對生活才重要,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7
這學(xué)期,媽媽給我買了好幾本課外書,可我最喜歡看的還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寫得《佐賀的超級阿嬤》。島田洋七是日本的喜劇泰斗、作家。他本名叫德永昭廣,因為拜漫才(相聲)大師島田洋之助為師,而改名為島田洋七。廣島原子彈爆炸后,島田洋七的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受核輻射而去世。因為無力撫養(yǎng),母親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鄉(xiāng)下的外婆家。雖然生活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xiàn)和歡笑!那段時光雖然過得清貧,但卻令人難忘。
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阿嬤每次出門腰間總要綁一根繩子,繩子的一端掛著一個磁鐵,每次回家時,磁鐵上會粘著廢鐵和釘子,阿嬤將這些東西扔進(jìn)桶里,桶里已經(jīng)收集了不少“戰(zhàn)利品”,阿嬤說這些東西可以賣錢,不撿起掉在地上的東西,會遭老天爺懲罰。不僅如此,阿嬤還在河面上架一根木棒,這樣可以攔住一些上游漂下來的樹枝和木片,阿嬤將這些樹枝和木片當(dāng)柴燒。木棒攔住的不只是樹枝、木片,上游有個市場,尾部開杈的蘿卜、畸形的小黃瓜還有一些果皮受損的水果等賣不出去的瓜果蔬菜都被扔進(jìn)了河里,也都被木棒攔住,這些東西都會被阿嬤利用起來,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解決了他們一家的許多生活難題。盡管食物都是別人扔掉不要的,可阿嬤卻笑稱這條河是“超級市場”。為了解決吃飯問題,阿嬤是想盡了辦法,連朋友送給昭廣的西瓜面具也未能“幸免于難”。第一天晚上還擺在床頭,早晨起來時,發(fā)現(xiàn)西瓜面具已經(jīng)成了美味的腌制西瓜塊。從文中我們不難讀出作者在阿嬤家生活時那段時光的艱難,可是讀著讀著你又幾乎感覺不到生活的辛苦,相反,字里行間流淌著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因為島田洋七有一個樂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中最打動我的就是島田洋七的阿嬤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那么苦的日子,卻從不叫一聲苦,苦中作樂,笑對生活,有這樣一位樂觀豁達(dá)的.阿嬤,誰還會對困難低頭?誰還會對生活說不呢?此時,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的外婆勤勞簡樸、性格和善、對人和藹。外婆年輕時吃過不少苦。那時外公是學(xué)校名辦教師,一個月工資才十幾塊錢,根本不夠家里開銷,家里的事都是靠外婆一雙手。冬天的早晨,天氣特別冷,外婆很早起床到山上去砍草送到窯廠賣。因為草上有霜凍,一擔(dān)草常常壓的外婆幾乎喘不過氣來,她身上流著汗,可是手卻凍得像大饅頭,又紅又腫。那么重的一擔(dān)草賣了也只能得到幾毛錢,可是外婆依舊很開心,從沒說過一聲苦,從沒喊過一聲累,她用勤勞的雙手操持著這個家。我從小也是在外婆身邊長大,外婆給予了我最無私的關(guān)愛。小時候我體質(zhì)不太好,總是感冒咳嗽,在醫(yī)院住院的日子,外婆總是寸步不離地陪著我,實在困了就趴在床邊打一會兒盹,每次醒來眼里都布滿了紅血絲。她怕我打吊針時疼,就給我講故事,盡管這幾個故事我已經(jīng)不知道聽了多少回了,可是卻百聽不厭。在農(nóng)村上幼兒園時,我每個周五到周日都在外婆家住。那時,一到星期五的那個時間點,外婆就會到村口來接我。見到她時,我就飛奔過去,一下沖進(jìn)她的懷抱。周末我像只跟屁蟲一樣跟在外婆身后,跟她一起在河邊洗衣服,跟她一起在菜園種菜,跟她一起在后山上拔竹筍……我覺得那段時光是最快樂的。現(xiàn)在我長大了,到城里來上小學(xué)了,因為周末要上興趣班,很少有時間回家看外婆。外婆就經(jīng)常給我打電話,問我的生活,問我的學(xué)習(xí)。每當(dāng)她聽到我在學(xué)習(xí)上取得了進(jìn)步或是優(yōu)異成績時,她總是說外婆真為你高興。我也叮囑她在家里要注意身體,不要太勞累。有這樣一個外婆,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島田洋七有一個超級阿嬤,我有一個超級外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籍,卻都傳遞著一份對生活的執(zhí)著和熱愛,傳遞著一種樂觀和豁達(dá)的精神。
《佐賀的超級阿嬤》——我的最愛!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8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很精彩的書,名字叫《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是日本的島田洋七寫的,內(nèi)容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后,父親只身“回廣島看看”,卻因受核輻射而死去。因無力撫養(yǎng),母親只好把年僅8歲的昭廣寄養(yǎng)在佐賀的外婆家,沒想到,昭廣卻在這里度過了8年快樂的生活,雖然物質(zhì)條件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chuàng)意、發(fā)現(xiàn)和快樂!
書中令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外婆。因為外婆雖然窮,工作也很艱苦,但她有善良,積極,快樂,樂觀的精神。外婆也很聰明,總是想一些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多姿多彩。外婆這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也讓我感慨萬分:“經(jīng)濟(jì)上的富裕和貧窮并不是幸福與否的關(guān)鍵,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幸福!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在人民公園看到一位老奶奶和一個殘疾叔叔,在路邊上唱歌,兩人衣衫都襤褸,相信生活也一定窮困潦倒;但他們一個彈琴、一個唱歌,歌聲中絲毫沒有任何悲傷痛苦或自卑消沉,而是充溢了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氣息……我相信,他們的.生活雖然暫時窮困一點,但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一定是快樂富裕的,他們的將來也一定不會貧窮。
《佐賀的超級阿嬤》讓我深刻領(lǐng)會了:面對生活,始終要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幸福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過來的。。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9
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我對書中的人物感到十分的敬佩。
在文中人物德永紹廣(作者)小時,他就離開母親,與佐賀的阿嬤一起生活。雖然他們淪為“貧窮中的貧窮”,但樂觀的“超級阿嬤”卻能用一種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令作者一生受用無窮。
紹廣和他的外婆,盡管他們經(jīng)常沒米下鍋,盡管他們住著破破爛爛的小屋,盡管他們只能吃別人不要的畸形蔬菜,盡管......但超級阿嬤依舊露出笑容,依舊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難道這一點還不值得我們敬佩嗎?但在敬佩的同時,我們也要進(jìn)行反思:與紹廣和阿嬤相比,哪一位同學(xué)比他們更貧窮?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為什么我們不能與他們一樣,每天生活在快樂中呢?
這本書勾起了我腦海里的回憶:我在新聞報道中看到:一個11歲的五年級小學(xué)生,在他五歲那一年,爸爸工作受傷,從此癱瘓在床。整個家庭的.重?fù)?dān)全挑在他一個人身上。放學(xué)回家,煮飯、做家務(wù)等等繁重的任務(wù)常壓的他喘不過氣來。但是他有自卑嗎?沒有,他在學(xué)校不僅積極樂觀,而且還當(dāng)上了學(xué)校的大隊委! 與超級阿嬤一樣,我也給他“點個贊”。
除了敬佩,當(dāng)然也要反思。一定要在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不要一味的抱怨生活?蓜e“身在福中不知!笨!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10
我很喜歡看《佐賀的超級阿嬤》甲予園的夢想,其中我最喜歡看就算不能實現(xiàn),也要懷抱夢想這一章,這一章講到昭廣努力著學(xué)習(xí)棒球,可他的左臂被突如其來的棒球打傷了,他要一年的時間康復(fù)所以不能參加甲予園的比賽,他就很傷心,因此我看到這,也為他感到傷心,可再往下看,他的阿嬤說到就算不能實現(xiàn),也要懷抱夢想,我想到我們也應(yīng)該向他阿嬤說的.一樣,就算做到什么頂級的實后,卻意外受傷,也要堅持下去,我希望他的阿嬤還能活到現(xiàn)在,昭廣也是一樣,我覺得昭廣如果能活到現(xiàn)在,肯定有很多人去跟他玩。
我很喜歡看《佐賀的超級阿嬤》。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3篇10-06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400字10-12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精選15篇)10-07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合集15篇10-07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匯編15篇10-07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通用19篇)06-26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10-22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08-19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