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推薦度:
-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推薦度:
-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當(dāng)細(xì)細(xì)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著《水滸傳》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1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很早就久仰它的“芳名”啦,一放暑假,我就死纏爛打地讓媽媽買了一本,哇塞,還是精裝版的!一周內(nèi),我廢寢忘食,終于“啃完”了它,腦子里揮之不去的除了“忠”“義”還有一個字“孝”。
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毙⒌,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一枝奇葩。深受平民大眾喜愛的著作《水滸傳》中也處處滲透著孝的思想。其中,豪爽、正直的黑旋風(fēng)李逵,堪稱孝敬父母的典范。那天,公孫勝因思念父母,下山探親,李逵也觸景生情,放聲大哭。盡管宋江擔(dān)心他下山后會惹事,李逵仍執(zhí)意要去,宋江只得與他約法三章。他接來母親,背她上路,母親說自己口渴,李逵更是不顧自己一路勞累饑餓,安頓好母親便去找水。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母親被老虎所吃時,更是怒不可遏,連殺四虎,為母報仇。愛母之情溢于言表
?v觀《水滸傳》整本書,與“孝”沾邊的還有108好漢之首——孝義黑三郎宋江。當(dāng)宋江帶領(lǐng)在清風(fēng)山眾人準(zhǔn)備入伙梁山時,接到宋清托石勇帶來的父親病故速歸的假消息時,宋江顧不上其他事,馬上回家奔喪。最后又遵父訓(xùn),投案服刑,打算刑滿回家盡孝。大鬧完江州后,宋江無路可走,只能上梁山入伙,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家中老父。甚至不顧晁蓋勸說,執(zhí)意馬上回家。孝父之情躍然紙上!掩卷深思,當(dāng)今社會,我們卻常?梢栽诩彝ド钪锌吹竭@樣的鏡頭:吃過飯,孩子扭頭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著收拾碗筷;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關(guān)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作為21世紀(jì)的我們更應(yīng)該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長輩,一杯熱茶,一聲“謝謝”一次捶背,一份禮物……都足以讓他們的笑容燦爛如花!“百善孝為先”,讓孝德占據(jù)我們的心靈,讓尊老成為一種習(xí)慣,是我看完《水滸傳》后最大的感悟!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2
這段時間,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名著——《水滸傳》。這本書非常好,內(nèi)容很精彩。
《水滸傳》是一部產(chǎn)生于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生動地描寫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為領(lǐng)袖,有眾多英雄豪杰參加的農(nóng)民起義隊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跡。有被招安前的“兩贏童貫”、“三敗高三尉”等及被招安后的破大遼、征田虎、征王慶、征方臘。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造反的事。因為當(dāng)時的朝廷、官員非常敗,所以他們造反了。書中通過人物的性格來反映事件,特別的有趣。
書中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宋江,雖然宋江不會武功,但是宋江這個人比較謙虛,得人心,所以能讓眾多好漢臣服于他。他一個人造反并不一定成功,但是幾萬人、幾十萬人呢?最后雖然他們沒有成功,但是卻使一些得到他們幫助的百姓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在生活中,有許多像宋江這樣的人。這種人特別好,自己雖然能力有限,但他們遇到有人需要他的幫助時,他們是能幫的就幫,能干的就干。做什么事總是和別人商量,虛心聽取別人的勸告。即使是做錯了,也能知錯就改。這樣的人一般都有優(yōu)良的品質(zhì),修養(yǎng)非常的.高,為人處事也處理的較為得當(dāng)。
但生活中也有一些小人,口蜜腹劍,不想靠自己的勞動去爭取機會,而是想一些歪門邪道去投機取巧。這種人呢,品質(zhì)都不好,都沒有很大的成就,日久見人心,每當(dāng)和這種人相處久了,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人的真實面目,從而失去別人的信任而時時處處提防。
我們要學(xué)習(xí)一下宋江身上的優(yōu)良品質(zhì),做一個好人,而不要學(xué)習(xí)一些小人的所作所為。如果學(xué)習(xí)小人的做法,自己也就成了一個小人,那就麻煩了,別人也會時時處處地提防你,最終你會失去所有人的信任,變成一個可憐蟲。
《水滸傳》不愧是名著,雖然已經(jīng)讀完,但我還是回味無窮。我還會讀第二遍、三遍……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3
近日,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書中的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們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文學(xué)家,而他創(chuàng)作的《水滸傳》則更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端疂G傳》是我國第一部以反映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熱情地歌頌了農(nóng)民的革命斗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的害民賊,同時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擠貧、鋌而走險的好漢,他們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統(tǒng)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顯宦,下至惡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無法再生活下去,走投無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過閱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zhì)的了解,而且還讓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么讓人神往啊!他們就好比劉備、諸葛亮、關(guān)羽、孫悟空……一般,是永遠(yuǎn)存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shù)形象。全書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算是英雄好漢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話說武松離了“三碗不過岡”后,便直奔景陽岡。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覺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塊大石頭上,正閉了眼要睡,忽然從亂樹叢中躥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閃在旁邊。那老虎把兩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縱身一撲,武松急忙閃到一邊,老虎見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讓機靈的武松閃過了。那老虎正準(zhǔn)備再次攻擊,武松連忙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一棵樹上,哨捧斷成了兩截。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撲過來,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丟掉手中的哨棒,兩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勁地踢它,又用拳頭猛打它,不一會兒,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氣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樹邊拾起半截哨棒,回來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絲氣也沒有了才罷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陣,才走下岡子去。
《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遠(yuǎn)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4
當(dāng)我看到這個作文題目的時候,我看《水滸傳》已經(jīng)是3年前的事了,劇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本來就沒認(rèn)真看。迫不得已,只得從網(wǎng)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讀,竟發(fā)現(xiàn):其實水滸傳真的是不錯。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里白條張順?biāo)云婕,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shù)拔群,還有入云龍公孫勝令人聞風(fēng)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說《水滸傳》里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為了湊傳說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認(rèn)這點,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寫多少,那么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端疂G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大破連環(huán)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的眾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卻用自己優(yōu)秀的文筆將如此長的故事娓娓道來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使讀者不由得繼續(xù)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實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嘆服。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水滸傳》對于歷史的記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這樣一個類似于"科幻神話"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編,哪有什么真的歷史。的確《水滸傳》是神話故事,可他對當(dāng)時民不聊生,奸臣當(dāng)?shù),外敵入侵,軍隊(wèi)?zhàn)斗力下降的社會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jìn)行了剖析。你們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適,那么怎么會有100多好漢奮勇起義如果忠臣當(dāng)?shù),那么為什么高逑會?dāng)宰相如果國家太平,那么金朝來干嗎如果軍隊豐足,那么何必招安呢在我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說,更是一本反映當(dāng)時社會的歷史書。
我說了這么多,其實沒什么用,只不過把《水滸傳》好的地方舉了出來而已,我還依舊喜歡《三國演義》。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好書是不一樣的,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找到自己心儀的那本書。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5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編小說,也是我國最優(yōu)秀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古代文學(xué)家施耐庵寫的,而我在這個漫長的暑假中讀完了它。書中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農(nóng)名起義故事,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性格迥然不同、行俠仗義的綠林好漢形象。粗心莽撞的李逵,粗中有細(xì)的魯達(dá),忍讓的林沖,謙恭的宋江……把這些人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其中,令我最佩服的還是勇猛利落的武松,他可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一次在回家看望哥哥的途中,經(jīng)過離清河縣不遠(yuǎn)的陽谷縣,晌午時分,武松又饑又渴,來到一家“三碗不過岡”酒店里坐了下來,他一邊喝酒一邊吃肉,越吃越香,一連喝了十五碗,店家勸他不要走,前面景陽岡有只吊睛白額大虎,專在晚間傷人?晌渌擅髦接谢ⅲ蚧⑸叫,付了酒錢后,提起哨棒便往景陽岡而來,約走了四五里路,已是申牌時分(下午3點到5點)武松酒力發(fā)作,隨躺在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上歇息。突然,林里刮起了一陣狂風(fēng),樹林后跳出了一只吊睛白額大虎來,那大虎看見武松便向他撲去,只一閃,閃在青石后面,老虎又把腰胯一掀,武松又躲在一邊,老虎急了,大吼一聲,將鐵棒似的虎尾倒豎起來,朝武松一剪,武松又身體靈便地躲開了。老虎這下更急了,又向武松撲來原來老虎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這三般拿不著,氣性就先自消了一半。武松抓住了老虎的這點,和老虎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終于武松見機揪住老虎的頂花皮,沒命地朝它的.面門上,眼睛里亂打、亂踢,不到一頓飯的功夫,終于把老虎打死了。
看到這兒,我不禁被武松的沉著機智、勇猛無懼所折服,想到當(dāng)我遇到困難時,住住想到的就是逃避,不想找方法去面對他,克服它。就拿寫作文來說,見到寫作文就怕,就想逃避,除老師布置的,才會勉為其難的去完成它,從不肯主動去面對它、克服它。再看武松在遇到那么大的危險時,都能勇敢地去面對,又憑自己利落的身手,臨危不亂的機智戰(zhàn)勝了它,而我這一點困難都不想解決,真是我感到慚愧。從此以后,我要向武松學(xué)習(xí)他那種勇猛無懼的精神。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6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便是《景陽岡武松打虎》這篇文章了。
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果然名不虛傳。
《水滸》有許多 版本,京劇、評書以及電視劇,樣樣都有它的內(nèi)容。然而讀一讀施老先生的原著,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痛快淋漓呢!人物對朝廷的不滿,一百零八好漢的俠肝義膽和英勇氣魄,以及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氣正氣,真真令人佩服至極。
讀完《水滸》,令我念念不忘的,便是好漢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魄力。在現(xiàn)代社會,也有不少的”不平“吧?然而人們的態(tài)度呢?路上遇到了麻煩,只會遠(yuǎn)遠(yuǎn)地避開。尤記得小悅悅,那個可憐的女孩。她在馬路被一輛輛汽車碾過,十幾位路人卻視而不見。唯有那位收垃圾的老婆婆,好心地將她送往醫(yī)院,最終卻也沒逃過那悲劇命運。那十幾位視而不見的路人,卻比不上那位盲老人。若是人及時伸出援手,那么小悅悅應(yīng)該還在父母前玩耍吧”這個時代,人們的心仍比不上那幾百年前般的善良純凈了么?所謂“拔刀相助”,只怕已成了“拔腳就跑”了吧!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是所有水滸好漢的俠義了吧。在現(xiàn)在,這俠義,只怕也已有了變化了吧?人們都記得,一位老人被車撞傷,兇手逃逸,老人被救卻誣陷救自己的'恩人的事情。因為兇手跑了,所以老人寧可冤枉救自己的人,也要取得賠償。這也就是 “報恩”了吧?即便尋到了兇手,老人卻拒死不認(rèn)。這就是人心了吧?于是,即使“路見不平”,她難怪沒有人敢去“拔刀相助”了么?
或許,這便是虛構(gòu)與現(xiàn)象的區(qū)別了吧。但是,有人想把虛幻的美好變成現(xiàn)實么?一定有不少人看過《水滸》,并為此激動奮發(fā)敬佩過。但為什么,不用實際行動來詮釋這《水滸》精神呢?在《水滸》書中,那些背景要比現(xiàn)在差多了,處處戰(zhàn)亂,人民起義。至于現(xiàn)在,人們生活在太平盛世里,生活安逸富足。在這些熱鬧繁華的城市里,若人的心可以更暖一些,豈不更好?
我敬佩《水滸》英雄,也向往一個人人善良溫暖的社會。我會開始,學(xué)習(xí)那“水滸精神”!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7
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終于被我啃完了,啃出了替天行道的舉動,啃出了以忠義為主的理念。。
《水滸傳》是施庵耐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北宋農(nóng)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說,書中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有仗義疏財?shù)乃谓新芬姴黄、拔刀相助的魯智深,有足智多謀的吳用,還有膽大如虎的武松等等,他們組成了梁山泊的一百零八條好漢。當(dāng)然還有為非作歹的高俅,有詭計多端的蔡京和昏庸無比的皇帝,他們成了朝廷的奸臣、昏君。《水滸傳》時而讓我唉聲嘆氣,時而讓我眉開眼笑,時而讓我熱血沸騰,時而讓我傷痛欲絕。心中的感情此起彼伏,文中的故事引人入勝。
《水滸傳》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的李逵,他雖然有些野,動不動就發(fā)火,但是他還是非常忠誠,非常講義氣,還非常的孝順。記得有一次,李逵要把家里的瞎眼老母接到梁山享福,途經(jīng)小樹林時,李逵讓老母親在林子里休息,自己去為老母親找水喝,可是,等他找水回來,哪里還能看到老母親的身影啊,老母親早已被樹林中的老虎吃得一點不剩,只留下了一點的衣物,李逵一氣之下,拿起兩把斧子,使足勁,直往老虎身上砍,一連把四只老虎都給砍死,才解了他心頭之恨。
李逵的舉動體現(xiàn)了一個“孝”字,孝順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孔子也曾說過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入則孝,出則悌!被仡^想想自己,我有沒有做到“孝”?整天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有時為了得到心愛的玩具,還和父母鬧得天翻地覆,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可笑,想想都覺得慚愧?戳诉@個故事后,我決定以后改掉任性的毛病,盡可能地為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讓父母也能有時間休息休息、看看書、讀讀報,我相信,這樣一定會博得父母會心的一笑。
《水滸傳》真的使我受益匪淺,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本好書哦,一定也會讓你收獲到許多。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8
八百里水泊梁山,英雄聚義;眾豪杰一百單八,替天行道。這就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用畢生精力寫就的曠世奇書《水滸傳》。每當(dāng)我捧起這本書時,就會心潮彭湃,思緒激昂,有兩個大大“?”縈繞在腦海中:何為英雄?英雄為何?
兄弟義氣,英雄之性情也!兒女情長乃私情也;盡忠報國乃豪情也;惟獨兄弟義氣,才為英雄之真性情也。
《水滸》中得一百單八將正是抱著“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天下皆為一家人”的`信念,共聚梁山。武松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正是出于兄弟情義;魯智深野豬林救林沖,更是為兄弟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義劫生辰綱,兄弟們團(tuán)結(jié)一心,同甘共苦,終成大事;有“及時雨”雅稱的宋江,更是想兄弟之所想,急兄弟之所急,救兄弟于水深火熱之中,而從不顧己。兄弟情深如此,怎不為英雄?
一部《水滸》道出了英雄之性情:兄弟義氣。替天行道,英雄之信念也!古人曾云:“大丈夫生天地間,應(yīng)以天下為己任,終生不移!绷荷接⑿蹅兣e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殺富濟(jì)貧,乃真英雄也!梁山好漢個個集正義和公理于一身,他們疾惡如仇、除暴安良,所作所為,人們無不拍手稱快。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為的是解救金氏父女;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義劫生辰綱,為的是接濟(jì)貧困。
一部《水滸》寫出了英雄之信念:替天行道。勇往直前,英雄之本色也!
一百單八好漢齊聚梁山,但英雄們前進(jìn)的步伐并未停止,他們鏟除了前進(jìn)道路上一個又一個障礙:三打祝家莊,掃平曾頭市,二退高逑老賊……
一部《水滸》顯出了英雄之本色:勇往直前。然而宋江卻“招安”于朝廷,梁山大業(yè)毀于一旦,讀到此,我百思不解,頓生惋惜之憾!按蠛酉驏|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fēng)風(fēng)火火闖九州……”
讀完《水滸》,歌星劉歡那高亢激昂的歌聲,總會在我耳邊久久回響,回響……,何為英雄?!英雄為何?!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9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我在書里知道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個以宋江為首的英雄好漢,對自己的祖國盡忠,對自己的朋友盡義,對自己親人盡孝的故事。其中有黑漢子宋江對朋友盡義,黑旋風(fēng)李逵盡孝,豹子頭林沖對祖國盡忠……還有霹靂水秦明,玉麒麟盧俊義等諸多的梁山好漢!黑旋風(fēng)李逵,為了把自己眼瞎的`老母親帶上梁山享福,不顧官兵的通緝,一路不辭勞苦背著母親走小道。為是能早日走到梁山, 李逵累得汗如雨下也不肯歇息,可是母親口渴了,李逵二話不說就把母親安頓好,急匆匆的跑去取水,深怕母親口渴等不及!可是等李逵來到小溪邊取好水往回走時,突然聽到一聲虎叫。李逵心想不好,母親一個人在那肯定會有危險,于是急忙往回跑。但還是來遲了一步,只見母親安身的地方只剩下堆破布,卻瞧得眼熟!仔細(xì)一看是母親身上的衣服,心中悲痛萬分,得起斧子就往老虎的腳印追去。果然在不遠(yuǎn)處看到了一只老虎在撕咬著母親的身子,李逵大喝一聲就向老虎劈了過去,老虎躺閃不及當(dāng)場就一命嗚呼了!打死了老虎,安葬了老母親,李逵擦干了眼淚直往梁山奔去。
黑漢子宋江,江湖又叫及時雨,是個非常講義氣的好漢!有一天他帶著寫給晁蓋讓他快點離開此處的信,經(jīng)過閻惜婆的住處,就往里小坐一會兒?墒亲屗麤]到想到的是,他的信被閻惜婆給看到了。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曾經(jīng)被他救下的閻惜婆竟然拿些信威脅他要一百兩銀子,要不然就報官。于是兩人為了這封信就扭打了起來,在掙扎的過程中,閻婆惜不小心抓到了宋江的佩刀,宋江為了奪回佩刀不小心刺死了她。為了朋友的義,宋江背上了人命,從此也走上梁山。
《水滸傳》中那些曲折又富有生活意義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遠(yuǎn)在我們心中!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10
“只見墻缺邊立著一個官人,三十四五年級,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后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huán),身穿一領(lǐng)單綠羅團(tuán)花戰(zhàn)袍,腰系一條雙搭尾龜背銀帶,穿一雙磕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zhí)一把折疊折疊紙西川扇子,生得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
在《水滸傳》中,林沖這一形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林沖本為初宋宋徽宗時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逼上梁山后,他是36位天罡星之一,號稱天雄星豹子頭。
為教頭時,他忠君愛國,本應(yīng)過著安定的生活?珊镁安婚L,高俅義子高衙內(nèi)看中林沖妻子,林沖開始沒有反抗,不愿背叛朝廷,觸怒上司。緊接著,他便被高衙內(nèi)霸占妻室,并被設(shè)計誤入白虎堂。在眾人的求情之下,他幸免一死,充軍滄州。到了滄州,因拿銀子稍慢,便被差撥百般辱罵。林沖逆來順受,一直在忍耐。一個武藝高強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一些無名小輩面前,低聲下氣地賠笑臉,這是多么可氣又可悲啊。
林沖也有寬容大度的一面,在充軍路上,林沖被薛霸董超百般折磨,險些吊在樹上被一棒打死,最后幸好被魯智深所救。當(dāng)魯智深正想殺死兩個小人時,林沖卻選擇原諒。林沖的“仁”值得稱贊。
林沖結(jié)交了魯智深,柴進(jìn)等正義之人,吐露出“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這般腌氣!”的怒吼。滄州牢營安排他到草料場,這是個陰謀,林沖渾然不知,還以為給他一個好的差事,到那兒去過得比較安穩(wěn)。他心念著“待天晴到城中換個泥水匠修補”,“神明庇佑,改日來燒紙錢”。最后,他負(fù)責(zé)的草料場被大火燒毀。當(dāng)他在山神廟里面,聽見陸謙他們?nèi)齻人叫囂,要把他的骨頭揀回去到高俅那兒去領(lǐng)賞,他終于忍無可忍了。
草料場的烈火,使林沖看清了官場的黑暗腐敗。林沖滿腔怒火一下子爆發(fā)出來,一腳踹開山神廟的大門沖出去把幾個人殺了,然后造反上山。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 篇11
今年暑假,我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這里有許多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讀完它,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講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義在梁山,殺富濟(jì)貧,抗拒官府,打抱不平的`故事……
在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中,我最喜歡“智多星”吳用。他足智多謀,多次用計,有一次,他為晁蓋獻(xiàn)計,智取了生辰綱,用藥酒毒倒了青面獸楊志……
除了“智多星”吳用,我最喜歡的就是“花和尚”魯智深,他非常直率,脾氣非常的暴躁,性情剛烈,但他粗中有細(xì),對朋友有情有義,而且愛打抱不平,救窮苦人于水火之中,在這么多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得是他為了金氏父女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那天,魯智深等三人來到潘家酒樓上,揀個齊楚閣里坐下。正說些閑話,說得入神,只聽隔壁閣子里有人哽咽啼哭。魯達(dá)焦躁,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到地上。酒保上來看時,見魯提轄氣憤憤地,道;“官人息怒,這個哭的是綽酒座兒唱的父女兩人,不知大官人在此吃酒,一時間自苦了啼哭!濒斕彷牭溃骸澳闩c我換的他來。”不多時,一個十八、九歲的婦女和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都來到面前。魯提轄問道:“你兩個為甚啼哭?”那婦人便道:“官人不知,融奴告稟。奴家是東京人氏,父女二人流落在此生受。此間有個財主,叫做”鎮(zhèn)關(guān)西“鄭大官人,要奴做妾。誰想寫了三千貫文書,費錢實契,要了奴家身體。未及三月,他家大娘子將奴趕出來,著落店主人家追要典身錢三千貫。當(dāng)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哪討錢來還他?婦女們想起這哭出來,無處告訴,因此啼哭。不想觸犯了官人,望乞恕罪,高抬貴手!”魯提轄聽了很是生氣“什么鄭大官人。就是那殺豬的鄭屠!”魯提轄給了婦女倆一些盤纏,讓他們離開這里,自己去收拾鄭屠。次日一早,就前來刁難。先是10斤精肉,不能帶半點肥的,要鄭親自切得細(xì)細(xì)的做餡子用,再是10斤肥肉,不許有一點兒瘦的在上面。說著,又是10斤實膘實肉,切成末。又要10斤寸金軟骨,剁成末。鄭屠大怒,與魯達(dá)廝打起來。不多時,鄭屠當(dāng)不過,討?zhàn)。魯達(dá)不聽,又是一拳,太陽上正著,沒了氣,動彈不得。魯提轄打死人,一邊罵,以便大踏步去了。魯提轄回到下處,匆匆收拾了,提了一條齊眉短棒,奔出南門!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名著導(dǎo)讀教案——《水滸傳》07-26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10-18
名著水滸傳的讀后感12-06
水滸傳名著讀后感10-20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02-10
名著《水滸傳》的讀書筆記(精選43篇)04-26
名著水滸傳讀書筆記3篇10-10
經(jīng)典名著《水滸傳》讀后感大全11-05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范文09-10
經(jīng)典名著《水滸傳》讀書心得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