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后的姿勢》有感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1
5.12這個特殊的日子你們還記得嗎?相信大家也都不會忘記的,那是汶川發(fā)生8級地震的日子,在那天的14時28分,房屋倒塌了,學校倒塌了,工廠也倒塌了,四川同胞們的生命也在頃刻間被天災奪去了。在溫總理得知這消息后第一時間來到汶川指揮救援工作,后來,經過中外人民的踴躍捐錢,才使得汶川同胞們度過這次災難,這就詮釋了天災無情,人間有愛!
雖然這次災難使得許多孩子失去了父母,許多家長失去了親生骨肉……但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讓我們看見了人間處處都有情,就拿一所中學的普通教師譚千秋老師來說吧!5月12日下午,譚老師在課室上課,突然課桌搖動起來,譚老師意識到地震,馬上指揮學生撤離,但是最后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學生拉倒課桌底下,自己雙手撐在課桌上保護學生。當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譚老師時,他自己犧牲了,身下護住的四位同學卻得救了。譚老師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面對危險,譚老師根本沒有想到自己,一心只想將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無論付出什么樣的代價也不能讓學生受到任何傷害。如果現(xiàn)在譚老師站在我面前,我要對他說:“譚老師,你做得對,我支持你,你是好樣的`,你為了救四位學生,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我佩服你,你是位大公無私,忠于職守的老師!
譚千秋老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他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人們心中,他那種大愛永垂不朽。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斑@是對老師的贊美。他們是·受人尊敬的,是無私奉獻的,同時也是在危難情況下,帶給學生希望的人。
20xx年5月12日,這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在這一天,發(fā)生了高達8.0級的大地震———汶川地震。在這次地震中發(fā)生了許多感人事跡,如媽媽為了孩子犧牲自己,老師為了學生而奮不顧身。譚千秋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
20xx年5月12日早上,譚老師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正在他給同學們講”人生的價值“這一課是,地震發(fā)生了。他立刻讓同學們離開,但有四個學生還沒有跑出去,見此情況他立即撲了上來,用他的身體護住了這四個孩子,孩子們得救了,但譚老師卻再也沒有醒來。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就感慨萬千。譚老師在危急時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學生,這一點讓我十分敬佩。在危急情況下,人的本能是自救,而他卻用本能去救了他的四個學生。這是多么偉大的老師呀!他竟然用自己的身體來抵擋樓板,當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他時,他仍然保持這那個姿勢,而后腦已被砸的血肉模糊。他憑著對學生的愛,對教師職業(yè)的愛,憑著一股信念,挽救了四個孩子的性命。他的事跡可歌可泣!而同樣在這次地震中有這樣一位老師,學生還沒跑出來,他自己先跑了,其實這本無可厚非,但他居然還在網上留言,說:”這世上只有他的孩子能讓他放棄生命,別人都不行包括父母!斑@樣的人也佩做老師?他不是父母生,父母養(yǎng)的嗎?所以說有的人活著,他已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钤谖覀冃睦铩!庇⑿鄄凰,精神千秋!斑@是世人對譚老師的最高贊美。
譚老師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獻出了自己年僅51歲的寶貴生命,他的壯舉令世人銘記·在心,永不忘懷!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3
前幾天,我學習了一篇課文叫《最后的姿勢》,我被譚老師那舍棄自己,保護學生的精神所感動。他那為學生支撐起的通往生存的空間是那么的寬廣,而他的身軀成了一座豐碑,永遠的屹立在我們的心頭!
當我讀到“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沖不出去!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蔽冶蛔T老師這一舉動感到震驚,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極大的可能可以逃出這危險的地方,但是他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學生,對學生的愛讓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四位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寧可自己被碎裂的磚塊、水泥板砸得腦部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而不醒人世,也不愿意同學們受到一分一毫的傷害,這讓我十分的感動,十分的敬佩譚老師舍己為人的精神!
在網上,我看到了一位和譚老師截然不同的老師,簡直就像是一對反義詞呀!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時候,“范跑跑”老師不顧一切地往外沖,也不管教室里的同學的安全,只管自己,他實在是太自私了!跟譚老師相比實在是相差太遠了!“范跑跑”老師這一跑把老師的責任與尊嚴跑沒了,而譚老師的這一拉,拉近了與我們學生的距離,也無形間拉長了自己的光輝形象。范跑跑的行動固然可以諒解,但她完全顧社會于不顧,是純粹的`自私自利的行為,而這為社會不齒,也為我們小學生瞧不起,至少我們小學生也還知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處世準則。難道他連我們小學生也不如?譚老師雖說做的是本職工作,但當我們想想,他能在災難發(fā)生的瞬間做出這樣的決定,無疑是心系學生的,學生才是他們的全部!這樣的老師怎么能不叫人尊敬,不叫后人瞻仰!
“譚老師,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庇蒙葱l(wèi)為人師表的道德準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靈魂工程師!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譚老師的精神是永存的,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里,永生難忘。讓我們接過譚老師手中的火把,把“責任”兩個字傳遍全中國!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4
讀了《最后的姿勢》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軀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贊頌了譚老師恪盡職守,一心為學生的無私的愛的高尚品質。
20xx年5月12日2時許,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8。0級的特大地震,使許多無辜的人民失去了生命。這天下午,譚千秋老師正在給同學們講課,突然,地震了!譚老師指揮同學們井然有序地逃離教室。但是,還有四名同學還沒能跑出去,教室就開始倒塌了。譚老師飛身撲到了他們身上,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護住了四名學生。讀到這里,我被譚老師舍己救人的優(yōu)秀品質深深感動了。
其實,在這次大地震中,像譚千秋老師那樣舍己救人,一心為學生著想的人民教師還有許許多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洪口鎮(zhèn)永安壩村小學的教師茍曉超老師,在地震來臨之時,連續(xù)三次往返教學樓三樓,一口氣救出了五名學生,自己卻沒能逃出去,在被人送往醫(yī)院的途中永遠地閉上了雙眼。這樣的感人事跡數(shù)不勝數(shù),怎能不讓人潸然淚下呢?
譚千秋老師是一位舍己救人,恪盡職守的好老師,在地震來臨的那一刻,他想都沒想,就去保護學生,可見譚老師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就像人民贊頌他一樣:“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5
【評語】:文章寫的是在汶川地震的時候一位老師為了保護學生而做出的動作,人生的價值是什么?老師用他們自己的行為詮釋出來了,那就是無私。
【正文】: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課文敘述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來臨時,譚千秋老師迅速組織自己的學生撤離。但是有四名學生還來不及撤離,譚老師迅速把他們拉到課桌下。樓房就要坍塌了,譚老師立馬用自己的身軀遮住課桌,也護住了課桌下的四名同學。最后,在譚老師的保護下,四名學生都安全的活了下來,而譚老師自己卻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像譚千秋老師那樣格盡職守,一心為學生,充滿無私大愛的老師。
我們學校有一位姓付的老師。有一天,正好是付老師值日,放學后負責送學生過馬路。這天車十分多,付老師領著學生,做手勢示意讓車子停下,然后安全通過。豈知有一輛小車看見了一群學生在行走,卻毫無停下車的.意思,橫沖直撞地就沖了過來。付老師見勢,便趕快把學生推向一邊?蛇沒有等她自己躲開,那小車撞了過來。在猛烈的撞擊下,付老師的腿被撞傷了。
人生的價值是什么?老師用他們自己的行為詮釋出來了,那就是無私。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6
昨夜,雨中,誰為我們關窗?今晨,風寒,誰叫我們添衣裳?今日歡聚,誰與我們共歡笑?明日離別誰與我們心傷? 一支粉筆織定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托萬事文明。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了一篇名叫《最后的姿勢》這篇課文。文章中的譚千秋老師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獻出了自己五十一歲的寶貴生命。最后的姿勢這篇文章感人至深。在那些獲救的學生眼里譚千秋老師是神圣的,是偉大的,是純潔的,是高尚的!“在五一二大地震那天,眼看教學樓就要坍塌了,譚千秋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身上,把我們拉進講臺桌下面老師對我們說:‘孩子們別怕老師在這里保護你們呢!別怕!’
語音還未落下,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教學樓塌陷了,譚千秋老師死了!第二天救援叔叔來了,把我們從廢墟中救出來了,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按理來說每個人在臨死之前的時候應該都會有臨死的掙扎,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沒有掙扎!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千秋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時,在場的人都被震撼了! 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fā)現(xiàn)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的說。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讓他永生難忘!“其中一名獲救的學生熱淚盈眶的'說。
譚老師的這種舉動正是人生的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了譚老師那血濃于水的師生情,而且也體現(xiàn)了他與學生間的父子情深,父愛如山,譚老師就像是一座山那樣,用自己堅強的身體死死的保護了這四個孩子,他面對死亡毫不畏懼,他這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老師走了,講臺桌上沒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沒有了幽默的聲音?墒撬麤]有死!他曾經的身影,他生動的課堂,他最后的姿勢永遠留在我們心中,譚老師沒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學生延續(xù),”英雄你不死精神千秋!“譚老師做到了,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他用行動讓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無私的奉獻!譚千秋!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用自己五十一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愛的是的靈魂,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啊譚老師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師恩難忘,您在深夜點亮的燈有怎能熄滅?那是照亮前程的燈啊永不泯滅!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7
昨夜,雨中,誰為我們關窗?今晨,風寒,誰叫我們添衣裳?今日歡聚,誰與我們共歡笑?明日離別誰與我們心傷?一支粉筆織定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托萬事文明。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了一篇名叫《最后的姿勢》這篇課文。文章中的譚千秋老師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獻出了自己五十一歲的寶貴生命。最后的姿勢這篇文章感人至深。
在那些獲救的學生眼里譚千秋老師是神圣的,是偉大的,是純潔的,是高尚的!“在五一二大地震那天,眼看教學樓就要坍塌了,譚千秋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身上,把我們拉進講臺桌下面老師對我們說:‘孩子們別怕老師在這里保護你們呢!別怕!’語音還未落下,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教學樓塌陷了,譚千秋老師死了!第二天救援叔叔來了,把我們從廢墟中救出來了,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按理來說每個人在臨死之前的時候應該都會有臨死的掙扎,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沒有掙扎!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千秋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時,在場的人都被震撼了。”
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fā)現(xiàn)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的說。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讓他永生難忘!
“其中一名獲救的學生熱淚盈眶的說。譚老師的這種舉動正是人生的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了譚老師那血濃于水的師生情,而且也體現(xiàn)了他與學生間的父子情深,父愛如山,譚老師就像是一座山那樣,用自己堅強的身體死死的保護了這四個孩子,他面對死亡毫不畏懼,他這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老師走了,講臺桌上沒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里沒有了幽默的`聲音。
可是他沒有死!他曾經的身影,他生動的課堂,他最后的姿勢永遠留在我們心中,譚老師沒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學生延續(xù),”英雄你不死精神千秋!“譚老師做到了,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他用行動讓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無私的奉獻!
譚千秋!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用自己五十一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愛的是的靈魂,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啊譚老師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師恩難忘,您在深夜點亮的燈有怎能熄滅?那是照亮前程的燈啊永不泯滅!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8
今天,我們學了《最后的姿勢》一課。它講述了譚千秋老師在5.12大地震來臨時,做出的可歌可泣的壯舉。使我深受感動。
這篇課文主要說了:在5.12大地震來臨時,正在上課的譚老師當機立斷,安排大家逃離。但教室里還有四位同學逃不出去了,譚老師見了,想都沒相,便把他們拉到課桌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學生,自己卻被砸下來的磚瓦壓的'血肉模糊。
學完了這篇課文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譚老師用身軀擋住水泥板時,難道不顧自己的生命嗎?同樣是血肉之軀,譚老師為了拯救四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忘記了一切。心里只有一個目標:保護他們的生命!其實,論論條件說,譚老師離門口最近,他完全可以像“范跑跑”一樣,丟下學生,揚長而去。但他沒有,他毅然留下,拼死保護了四個學生。譚千秋,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他用自己51歲的生命,再一次告訴人們什么是愛與責任!譚老師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像“范跑跑”一樣的老師身上的污點。他用自己的生命為他的學生以及全國人民上了一課!這一課,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課。雙手撐著桌子,死死護住學生,成為他最后的姿勢!這一幕感人的場面,會永遠印在我的心里!
20xx年5月12日,是譚老師最壯烈的一天,正如人們所贊頌他的一樣: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9
落葉隨風飄去何方?只留給天空美麗一場。那飛舞的生命,像天使的翅膀,劃過我無邊的心上。
——題記
20xx年5月12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沒有人想到過會出事,譚千秋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給同學們上課。窗外,天是格外的陰沉。
忽然,地動山搖,地震了。∶鎸ν蝗缙鋪淼臑碾y,譚老師毫不懼怕,從容地指揮一個又一個學生撤離,但是,有四位學生出不去了。譚千秋老師一把拉過同學們,將他們送在課桌下,雙手撐在課桌上,護住了同學們。
時間定格了,雙手撐在課桌上,竟成了他最后的姿勢。
老師,走好。
“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老師,走好。
那一刻,他若有一絲的'猶豫,一絲的思索,一絲的留戀,就不會死?墒,他沒有。他放棄了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四個學生的生命。
老師,走好。
他在那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為了學生,永別了體貼的妻子,永別了可愛的孩子,永別了美麗的世界。
老師,走好。
他以無疆的大愛,詮釋了愛與責任的真諦;用寶貴的生命,給學生們,也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杏壇一葉,百年遺愛。千秋師表,浩氣長存!
我相信,這就是對譚老師最真實的寫照!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10
有這樣一位普通的老師,可他卻干了這樣一件不平凡的事,并為此付出了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他,就是譚千秋老師。
那是一個可怕的`下午,汶川大地震,奪去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那時,譚老師正在上課,他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疏散同學們到操場上去,可有四名同學沖不出去,譚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學生,而他,卻被可怕的地震奪取了生命。
在發(fā)生危險的一剎那,普通人只會想著自己逃命。就像“范跑跑”,在地震發(fā)生的時候,他的學生一個都沒反應過來,他卻已一溜煙竄出去老遠,這樣只顧自己的行為,真讓人寒心。而譚老師在生死存亡的瞬間,心里裝的全是學生,根本顧及不到自己的安全。樓板壓下來了,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著,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保護自己的學生。有句話說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想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會永遠刻在我們的心中。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對譚老師舍己救人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相關文章:
《最后的姿勢》教案07-22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01-11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10-07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10-07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7-23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范文10-06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范文12-20
最后的姿勢的教后反思10-06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15篇10-07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15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