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心靈處方有感》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心靈處方》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心靈處方》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心靈處方》有感1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聽著鐘表傳出的“滴答滴答”的時間的聲音,靠著溫軟的散發(fā)著太陽味道的被褥,在柔和的燈光下,手捧褐色封面的《心靈處方》,與作者一同感受人生的悲歡離合,一起體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思考身邊的小故事帶給我們的生活啟迪,予我來說,是畢淑敏帶給我的“悅讀”幸福。
我欣賞畢淑敏。她的作品總能浸潤到我的內(nèi)心深處!都t處方》《血玲瓏》是我最早讀到的她的作品。隨著她細膩柔軟的筆觸,我總能與書中的主人公一起經(jīng)歷命運的跌宕起伏。作為一位女性作家,畢淑敏以敏銳的目光描摹著人們的各種生活狀態(tài)。
《心靈處方》是一本撫慰心靈的散文隨筆集,《流露你的真表情》《保持驚奇》《我很重要》等73篇作品反映了現(xiàn)代人在生活壓力之下造成的心理傷害和精神迷惘,教人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和成長中的彷徨,讓人在困境中找回自信。
畢淑敏46歲時開始學心理學,之后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心理診所,但就在她的診所門庭若市時,她卻激流勇退,徹底告別心理咨詢師的身份,再次回歸文壇。究其原因,按她自己的說法便是:“來訪者太多,讓人產(chǎn)生了精衛(wèi)填海般的絕望”,于是她重新拿起了筆,推出了這本《心靈處方》。書中有一部分素材是源于她的心理診所接待的來訪者,它將這些故事經(jīng)過強烈的變形和濃縮,抽取了其中的典型,輯錄成冊。
我曾質(zhì)疑畢淑敏。因為畢淑敏的一些觀點乍聽起來是令人咂舌甚至是違背常理的,但細細咀嚼,卻又拍案,不禁為她超乎常人的深邃洞察力而叫絕。推開另外一扇窗口,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人的思維往往有著別樣的風景。于是,我又佩服畢淑敏了。
對于婚姻,畢淑敏在《婚姻斷想》中提到一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這樣說:“婚姻關(guān)系是人類所有關(guān)系中,最為親密和最為緊密的關(guān)系!蔽页醮慰吹竭@話,和作者的第一反應(yīng)是一樣的,覺得不以為然。因為我也以為,母子關(guān)系、父子關(guān)系甚至祖孫關(guān)系,難道不是更為親密和緊密的關(guān)系嗎?
但是作者認同了這位心理學家的看法,并且后面對她進行了大量的闡釋:“愛一個和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的個體,這在某些動物,完全可以做到,近乎是一種本能。比如一只母鹿在餓獅襲來的時候,寧愿犧牲自己,也要保護仔鹿的生命。動物界重復過無數(shù)次這樣可歌可泣的場景,向來誰都不會懷疑的。但是愛一個和自己沒有絲毫血緣關(guān)系的個體,直至結(jié)成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關(guān)系,這只在人類社會中才存在!弊x到此處,自己恍然大悟。
在《飄揚的長發(fā)與人生的幸!分,畢淑敏是這樣看待婚姻的:“其實在婚姻這件事上,絕對的好或是絕對的壞,大約是沒有或是極少的,有的只是常態(tài),只是平衡,只是相宜!液芟矚g一個詞,叫做‘志同道合’,人們常常以為這句話是指事業(yè),我覺得寫予婚姻更妙!瓚賽刍橐鍪且粋尋找對方更是尋找自己的過程。你整個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都在這種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中,得以延伸和凸現(xiàn)。”
就連平時我們覺得微不足道的煙灰,畢淑敏都能把它與人的修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她在《像煙灰一樣松散》中這樣寫道:“煙灰,尤其是那些優(yōu)質(zhì)香煙燃燒過的煙灰,非常松散,幾乎沒有重量和姿態(tài),真一個大象無形。他們懶洋洋地趴在那里,好像在冬眠。其實,在煙灰的底部,棲息著高度警覺和機敏的鳥群,任何一陣微風掠過,哪怕只是極清淡的嘆息,他們都會不失時機地騰空而起駕馭飛行。他們的力量來自放松,來自一種飄揚的本能。這些本身沒有結(jié)構(gòu),沒有動力,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粉末,在某一個瞬間卻駕馭能量,飛向遠方!
對煙灰細致入微的描述,正是為了做好向它學習的鋪墊:“在危急時刻,能保持極端的放松,不是一種技術(shù),而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長期潛移默化修煉提升的結(jié)果。我們常說,某人勝就勝在心理上,或者時候某人敗就敗在心理上,這其中的差池不是指在理性上,而是這種心靈張弛的韌性上。沒事的時候,看看煙灰吧。他們曾經(jīng)是火焰,燃燒過沸騰過,但它們此刻很安靜了。它們毫不張揚地聚精會神地等待著下一次的乘風而起,攜帶著全部的能量,抵達陽光到達的任何地方!
我總是不由自主地被她娓娓道來的敘述所誘導,就像書的腰封上所說的:“畢淑敏以她敏銳的目光,寬厚的心懷和智性的.文字,像是在月光下、小溪邊給我們緩緩地道著一個個神秘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會讓你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看到一線柔和的晨光,你將因此找到心靈的出口!倍吺缑魹槲覀兇蜷_這些出口,是通過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路徑。
創(chuàng)作基于情感!叭松星楦,遇物牽所思”,情感是人適應(yīng)生存的心理工具。喜、怒、憂、思、悲、恐、驚;愛情,親情,友情;真感,善感,美感,這些情感寄居在我們的頭腦中,流淌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運用那些普普通通的常用漢字,畢淑敏能把這些情感表露出來,能把滿腔的震撼塞進我們的胸膛,能搬走我們心頭堅硬的磐石,也能讓我們變得柔情似水。這,就是文字的力量;這,就是情感的魅力。
創(chuàng)作基于生活。每時每刻,不同的人身邊都在發(fā)生著不同的故事。書中的故事,有些是作者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有些是她所聽到或見到的!凹悍健焙汀八健钡慕(jīng)歷,共同構(gòu)成了文章的骨架,共同詮釋生活帶給我們的無盡思考。在這些樸實庸常的生活故事里,畢淑敏以醫(yī)生的獨到眼光,細致入微地一點一點地將生活的苦痛和“病因”找出并解剖,頌揚了人生的美好,但也不回避人性的黑暗。正是因為有了黑暗的存在,我們才會更加珍惜陽光帶給我們的光明。
創(chuàng)作基于思考。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畢淑敏以一個女人的細致觀察,對生命的本質(zhì)進行鞭辟入里的分析,有對人的本性進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對幸福、仇恨、苦痛進行心靈深處的探究。這些,都是在情感和生活的基礎(chǔ)之上進行的思考,是對生活素材的提煉升華,是經(jīng)過自己的“大腦兵工廠”深思熟慮概括總結(jié)出的人生哲理!坝行┦虑槲覀兡贻p的時候不會懂得,等到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而畢淑敏,使我在年輕的時候就懂得了一些我不再年輕的時候才能懂得的事情。
《心靈處方》讓我對周圍有了更確切的感知,我能夠隨著作者細膩的筆觸目光清澄地注視著書中故事每一個主人公的眼睛,傾聽心與心碰撞的清脆聲響。這讓我更加珍視與我有著“血緣之愛”的親人,因為我們共同承載著醇厚綿長的親情;我也會好好把握與我有著“非血之愛”的愛情,因為我們共同為著理想的生活和生活的理想攜手并進;我也更加慶幸自己身邊有這么多讓我時時感到溫暖的友人,他們用不求任何回報的友情為我的生命增添活力。還有師生情、同窗情,還有同事們對我的關(guān)切和包容,甚至是陌生人一句禮貌的話語,一個會心的微笑,都足以讓我感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我常?畤@自己當不了一個作家,因為我沒有畢淑敏她們那些作家那樣豐富的閱歷;也常常懊惱自己沒有她們那樣睿智的思辨,因為我沒有如此這般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他們的文字,使我的閱歷增加,使我的視野開闊,使我對人生、對生命、對生活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既然自己不能親歷祖國的山山水水,不能親自經(jīng)歷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恨情仇,那,我就從她們靈動的文字中尋找答案吧。
“悅讀”,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幸福?
讀《心靈處方》有感2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边@是著名女作家畢淑敏寫在《心靈處方》上的封面語。也是因為這一句話,讓我產(chǎn)生了讀這本書的沖動。翻開書,令我很欣喜的是,它是由一個個小故事所組成的,這大大增加了我對此書的興趣,因為長篇小說或者散文很容易讓我感到厭倦,所以我對此書產(chǎn)生了積極性,于是決定買下它。不僅僅是因為這本書,也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是我所喜歡的。畢淑敏是神秘的,她既是作家又是醫(yī)師,她的才華不是一般女子可以媲美的;畢淑敏是感性的,她的情感散文是她豐饒內(nèi)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有人這么評價她:她的筆尖飽蘸著情感的瓊漿,在行云流水優(yōu)雅的字里行間汩汩流淌,抵達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處,給人以躲閃不及的撞擊感,同時產(chǎn)生深刻而感人的力量。
不錯,的.確是如此,因此,我對她的文章一直也是抱著感性的心情,在靜靜的地方,靜靜的看著從她內(nèi)心流露出的情感。買回家后,用靜靜的方式看完了這本書,在這共七十三篇的小故事中,都是反映現(xiàn)代人在重壓之下,造成心理傷害和精神迷茫。而這些小故事也教你換一種思考方式,用樂觀,愉悅的心情直面人生。教人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困境,感情傷害和成長過程中的彷徨,在困境中找回自信。作品著重于對當今人們生活現(xiàn)狀的敘述和解剖,畢淑敏以她深邃的洞察力與細膩的筆墨,記錄和描摹著當今人們的各種生活狀態(tài)和心靈史。隨著一個個生活小故事的敘述,畢淑敏以她曾經(jīng)作為外科醫(yī)生的目光和洞察力,細致入微地一層一層地將生活的苦痛和“病灶”找出并解剖,讓你不僅看到生活的殘酷,當你的生活不幸與某個故事不謀而合時,當你還沉浸在痛苦的共鳴時,當你目光里的淚花還在閃爍時,你還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從這些小故事里看到了出路和希望。其中有一個名叫“轟毀你心中的魔床”的故事。講的是魔鬼有張床,它把每一個過路的人揪到它的魔床上,用那人的身長與魔床進行比較。
路人如果身體比魔床長,就把那人的頭或是腳鋸下來,如果那人個子矮小,就把他的脖子和肚子抻長。而往往只有極少數(shù)的一些人能夠合這個床的尺寸,不受魔鬼的折磨。當然在這個唯物的社會中,不會存在什么魔鬼,神仙之類的。但把這個故事折射到每個人的心里,他的存在卻又是那么的清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說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這么一張床,我們每天都在說自己“應(yīng)該”怎么做,“應(yīng)該”交怎樣的朋友,“應(yīng)該”怎樣怎樣。每一件是都存在衡量的標準是不錯,但是過分的衡量就會物極必反。這樣的我們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自己也越來越不開心。想想自己,何嘗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呢?小的時候,就想自己要好好讀書,當一個乖乖女,所以給你自己很多的壓力,心情也很壓抑。長大了之后就應(yīng)該好好找工作,建立一個所謂幸福的家庭。這樣的人生又是何嘗不無聊?現(xiàn)在的我們應(yīng)該學會闖蕩,年輕的時候就要多多嘗試新鮮的事物,學會挑戰(zhàn)自我,突破自我,不要生活在自己心中的“床”上!書中有一句話就可以概述我所講的“時時檢點自己的心靈寶庫,可以儲藏勇氣,可以儲藏智慧,可以儲藏經(jīng)驗和教訓,可以儲藏期望和安慰,只是不要儲藏‘應(yīng)該’。
”在《心靈處方》這本書中。類似這樣精彩又充滿智慧的文字隨處可見,這些個故事會像是你黑夜中看到的一盞燭燈,將了許久的神經(jīng)重新敏感起來,恢復你對生活應(yīng)有的感知能力。畢淑敏認為背則大悲,喜則大喜,只要從心底流露出的對世界的真實感,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經(jīng)得起歲月的推敲,值得我們久久珍愛!缎撵`處方》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就是它告訴我們許多關(guān)于愛的本質(zhì)和意義,以及來自生活的升華。看完這本書,能感覺到作者是要她的讀者更好地活下去、愛下去、工作下去。要因為愛與被愛,我們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讀《心靈處方》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心靈處方有感》有感10-06
快樂處方美文10-06
讀《心靈之道》有感10-07
讀《心靈的眼睛》有感10-07
讀《心靈的信念》有感10-07
讀《心靈的燈盞》有感10-06
讀《心靈驛站》有感10-06
讀《心靈創(chuàng)口貼》有感10-07
讀《穿越天空的心靈》有感09-01
讀《心靈雞湯》有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