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班語言教案《媽媽和寶寶》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媽媽和寶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語言教案《媽媽和寶寶》 篇1
活動目標:
比較動物寶寶和動物爸爸媽媽的外形特征,認識它們不同的成長過程。
活動準備:
1、 PPT:媽媽和寶寶
2、幼兒收集過有關(guān)動物的資料。
3、操作材料包“娃娃找媽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導入語:瞧!草地上來了兩只什么小動物呢?(播放PPT圖一)
關(guān)鍵提問:1、關(guān)鍵提問:你們猜它們在說什么呢?
小結(jié):它們說的與你們猜的一樣嗎?我們來聽一聽。(分別單擊按鈕)
小雞對小牛說:“你長得真像爸爸媽媽,可是我一點也不像自己的爸爸媽媽!
小牛說:“別著急,等你長大了就會越來越像了。你看,我也不是很像爸爸媽媽呢!”
關(guān)鍵提問:2、小牛什么地方還不像自己的爸爸媽媽呢?
小結(jié):小牛的頭上還沒有長出犄角不像自己的.爸爸媽媽。(播放PPT圖片二)
關(guān)鍵提問:3、小雞能長成像自己的爸爸媽媽那樣嗎?它一般多長時間長成大公雞或者大母雞呢?(播放PPT圖片三)
小結(jié):能,小雞通過人的喂養(yǎng)一般3個月就能長成大公雞或者大母雞。
二、觀察談論(播放PPT圖片四)
關(guān)鍵提問:1、圖片上都有哪些動物爸爸媽媽和寶寶?(幼兒觀察后表述)
關(guān)鍵提問:2、圖片上哪些動物寶寶生下來就很像動物媽媽和爸爸?哪些一點也不像?
小結(jié):梅花鹿、孔雀動物寶寶生下來就很像它們的媽媽和爸爸;小雞、獅子、小蝌蚪動物寶寶生下來一點也不像它們的媽媽和爸爸。
三、生活遷移
關(guān)鍵提問:1、還知道哪些動物寶寶和爸爸媽媽長得像或不像?
小結(jié):相像有烏龜、羊、豬等;不相像的有:貓頭鷹、魚。
2、觀看圖片進一步了解。
四、延伸活動:
出示材料包,幫助小動物們找自己的爸爸媽媽。
小班語言教案《媽媽和寶寶》 篇2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不怕涼的意志,感受在秋風中體育游戲的快樂。
2、鍛煉幼兒聽口令跑的能力,讓幼兒懂得遵守體育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音樂:風
2、樹葉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扮演風媽媽,幼兒扮演葉寶寶,一起欣賞兒歌《秋風吹》。
風媽媽請葉寶寶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圓圈里)學小蝴蝶的樣子飛一飛。
二、展開
1、教師引出新游戲《風媽媽和葉寶寶》。
今天風媽媽帶著葉寶寶們一起來做游戲,名字就叫《風媽媽和葉寶寶》。
。1)教師教授兒歌:“葉寶寶,快站好,叫到誰,誰就跑!
(2)講述游戲規(guī)則:
風媽媽和葉寶寶一起念兒歌,念完后,風媽媽隨意點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叫到誰,誰就聽口令按指定的地方跑。如:叫到童童和妞妞,風媽媽說:“童童、妞妞,摸摸大樹快回來。”兩個小朋友聽到后,跑向大樹摸一摸,再跑回原來的位置。
2、游戲:《風媽媽和葉寶寶》
。1)提出要求,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叫到誰,誰才按照風媽媽說的地方跑;沒叫到的,要站在原地不能動,否則就是違反游戲的規(guī)則。
。2)教師發(fā)令:摸摸大樹、摸摸小房子、摸摸滑梯、摸摸柵欄等。
3、加大游戲難度,要求幼兒站在圓圈上按同一個方向聽口令跑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小朋友站在圓圈上,風媽媽叫到葉寶寶時,葉寶寶就圍著圓圈按同一個方向跑。如果他們跑的方向不一樣,就會相撞。這兩個葉寶寶要按照同一個方向,圍著我們站的圓圈跑一圈,然后跑回自己原來的位置,找到你原來的小伙伴。
。2)實際游戲示范:請幼兒站到圓圈上,一臂距離散開,以順時針的方向,找兩名幼兒做示范,熟悉游戲的'新規(guī)則。
4、反復進行游戲5~6遍,在幼兒熟練的基礎上,可增加幼兒跑的數(shù)量。
三、結(jié)束
秋天可真美,葉寶寶想不想跟著風媽媽去秋游?教師帶領(lǐng)幼兒學小蝴蝶的樣子輕輕的飛,慢慢的跑回教室。
小班語言教案《媽媽和寶寶》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媽媽和寶寶的生活方式及習性。
2、能說出喜歡的小動物的名稱,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3、感受動物之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媽媽》掛圖(見教具盒)。
◎《動物寶寶》游戲卡(見教具盒)
◎《找媽媽》操作單(見幼兒操作包)
◆活動與指導
☆談話
。、出示《小動物的媽媽》掛圖,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看一看,圖上都有誰呀?
2、操作《動物寶寶》游戲卡,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媽媽。
教師:小貓找不到媽媽了,很著急,你能幫幫它嗎?
還有一些小動物也著急了,我們幫它們找一找媽媽吧。
☆辨認
。薄⒂變河^察、區(qū)分動物幼年和成年時候的不同。
教師:小貓和貓媽媽長得一樣嗎?它們有哪些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媽媽長得一樣嗎?
小雞和雞媽媽長得一樣嗎?雞媽媽的頭上有什么?
。病⒁龑в變河^察、區(qū)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教師:青蛙媽媽的寶寶不見了,你們知道青蛙媽媽的'寶寶是誰嗎?
它的寶寶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我們把它找出來吧。
小蝌蚪和青蛙長得一樣嗎?
☆交流
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動物寶寶和媽媽。
教師:你還見過哪些動物寶寶和媽媽?
它們和媽媽長得一樣嗎?
☆操作
請幼兒幫助《找媽媽》操作單中動物寶寶找到自己的媽媽。
◆活動建議
本活動在幼兒對動物有一定認知經(jīng)驗的基礎上開展的。通過辨認一些動物寶寶和媽媽,初步了解他們的不同特點,感受動物寶寶與媽媽之間的親情。
活動前,教師可通過收集圖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媽媽》等多種方式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顒又,教師應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區(qū)分動物成年與幼年的不同,如個頭大小、尾巴長短、皮毛顏色等,并為幼兒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在進行青蛙與蝌蚪時可借助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說出青蛙的特征。活動后,可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guān)動物寶寶和媽媽的圖片;飼養(yǎng)讓小動物,讓幼兒萌發(fā)愛護動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動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也可利用區(qū)域活動時間完成。還可在美工區(qū)提供《蛋寶寶穿新衣》操作單,引導幼兒進行涂畫與裝飾,完成作品。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孩子們都充滿了熱情,教學中幼兒從什么都不知道到幾乎成了一個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學習。使幼兒不僅知道動物的出生方式, 還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動物,什么是胎生動物,很好的達成了教學目標。
【小班語言教案《媽媽和寶寶》】相關(guān)文章:
媽媽和寶寶小班教案08-25
雞媽媽和雞寶寶教案小班02-15
小班語言太陽寶寶教案01-14
小班語言水果寶寶教案12-02
小班主題教案:雞媽媽和雞寶寶03-16
語言教案:太陽的寶寶_小班語言教案07-01
小班語言《貪睡的太陽寶寶》教案02-06
小班語言貪睡的太陽寶寶教案06-23
雞媽媽和雞寶寶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