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導體和絕緣體物理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導體和絕緣體物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導體和絕緣體物理教案1
教學要求:
1.理解導體和絕緣體的區(qū)別。
2.知道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
實驗器材:6V電池組,小燈泡(6.3V),硬幣、鉛筆芯、橡皮、塑料尺(各1件),開關1個,廢電燈泡芯1個,酒精燈1盞,導線6根(其中兩根帶金屬夾、兩根焊于廢電燈泡燈頭上)。
教學過程:
引人新課:
提問:連接電路的導線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用其他材料可以代替金屬線嗎?
演示課本圖4-9實驗,(電路先固定在示教板上)通過實驗讓學生回答:
1.哪些可以代替金屬線?
2.哪些不可以代替金屬線?
金屬、石墨可以導電,叫導體;橡膠、塑料不能導電,叫絕緣體。
板書:四、導體和絕緣體
(一)導體和絕緣體的區(qū)別與應用
導體和絕緣體是根據(jù)導電作用來區(qū)分的。
介紹幾種絕緣體應用實例,結合實驗以及課本圖4-10加以說明。
提問:為什么導體能導電、絕緣體不導電?
讓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后回答,教師糾正不妥之處。訓練學生的口頭概括、表達能力。
小結并板書:
導體能導電是由于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導電是由于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二)導體與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線
介紹各種物體的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課本圖4-11)。
演示課本圖4-12實驗。
演示后讓學生討論:常溫下玻璃不導電燈泡不發(fā)光。將玻璃燒成紅熾狀態(tài)后,玻璃導電,燈泡發(fā)光。說明了什么問題?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得出結論:
1.玻璃燒成紅熾狀態(tài)后能導電是由于產生了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2.在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可以轉化成導體。(結合進行辯證唯物論思想教育)
導體和絕緣體沿有絕對的界線,當條件改變時,原來不導電的物體也可能會導電。
四、布置作業(yè)
1.第四節(jié)練習。
2.“想想議議”內容,寫觀察記錄。
備注:本教案依據(jù)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四節(jié)。
導體和絕緣體物理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物體導電性能是不相同的,建立導體絕緣體概念。
2。使學生能鑒別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并向學生進行用電安全的教育。
3。在復習電流形成原因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
5。本課重點是鑒別導體和絕緣體,難點是鑒別的方法及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
6。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克服絕對、靜止看問題的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有:導體和絕緣體、導體和絕緣體的鑒別、安全用電、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其中鑒別導體和絕緣體是本節(jié)的重點,鑒別的方法及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法建議
整節(jié)課的教學應以實驗為依托,展示研究問題的'情景,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生動的感性認識,消除學生對“電”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要從演示實驗引出,可以參考課本圖4-9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現(xiàn)象,自己推知有的物體容易導電,有的物體不容易導電,進而將各種物質的導電能力和絕緣能力進行排序,建立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對于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要抓住“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中的電荷不能自由移動”這一主要原因,可結合課本圖4-13講解,如果能自制課件來動態(tài)描述物理情景,效果會更好。
對于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不是絕對的教學,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內容。一定要做好課本圖4-12的演示實驗,它揭示了自然界中量變到質變的矛盾轉化規(guī)律,物質內部自由電荷的數(shù)量,除了跟物質的本身性質有關,還與外部因素有關。正常情況下的絕緣體,當溫度升高到相當?shù)某潭,由于可自由移動的電荷?shù)量的增加,會轉化為導體。
教學設計方案
1。導入新課:
、匐姽ぴ诎惭b設備時,導線不夠長,要接一段導線,教師可以請一個學生當場演示接導線,他肯定要把導線外邊的皮剝掉,但可能不太會操作,教師應教學幫助。
、趩枺簽槭裁匆哑兊?
③注意:要讓學生知道導線皮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如橡膠、塑料、棉線。
2。演示實驗
、俪鍪静⒅v解教師制作好的導體絕緣體檢驗板,說明各電器名稱
②用裸露出金屬絲的導線接通,電珠會亮,如果是電扇就轉,是電鈴就響。
、廴∠侣懵兜碾娋,換成用導線外皮連接,電珠不亮、電扇不轉、電針不響。④交待電線外皮是什么材料的。⑤結論:橡膠、塑料不導電。
3。確立導體和絕緣體概念
、俳o兩類材料起個合適的名字,學生可能起出很多名字,應當給予鼓勵。
、谙驅W生說明導體、絕緣體是現(xiàn)正在用的科學名詞,
、垡匀粘I钪谐R姷奈矬w為例,說明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④向學生說明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也是導體。
4。安全用電教育
、僦v解課本圖4-11所表示的各種物質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引出人體可以導電,較大電流通過人體是十分危險的。
、谟秒娖鞯牡胤椒浅6啵彝、工廠、街道、公共場所),可讓學生說一說有哪些地方用什么樣的電器。
、劢Y合日常生活,總結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如:不能帶電修理電器;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不能在電線上搭涼衣物。不能用濕布擦電燈泡,要取下電燈泡再擦,水分干了以后,再安裝上。
、軓娬{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不是絕對的。
5。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
①結合課本圖4-13以金屬為例建立導體的微觀模型。
②指出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叫自由電子。
、蹚娬{金屬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還可以把本節(jié)課設計成研究性學習的課程:
1。引入新課后,各組(或個人)準備實驗裝置
、俑鹘M實驗裝置可能不大相同,但有兩點要注意,一是要靈敏,各接觸點要牢固;一是裝置中要留出兩個導線頭,以便于實驗操作。
、诟鹘M裝配好,由教師驗收。驗收時只要看電路是否接好,不必實驗,因實驗后會降低下面實驗的新鮮感。
2。分組實驗
、俑鹘M開始實驗,實驗的結果是把所有小物件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導電的,一類是不導電的。
②各級向全班報告實驗結果,其他人可以提出不同意見,最好用實驗來驗證。
3。確立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俳o兩類材料起個合適的名字,學生可能起出很多名字,應當給予鼓勵。
②最后告訴學生:導體、絕緣體是現(xiàn)正在用的科學名詞。
③教師拿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學生判別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④向學生說明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也是導體。
4。認識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和器材
、賳枺哼@些工具和器材,由哪兩部分材料組成?進行簡短的討論,要求學生要使用剛學過的兩個科學名詞。
、趩枺簽槭裁措娖饕蓪w、絕緣體兩種材料組成?簡短討論并小結。
探究活動
用金屬導線將手電筒上的小電珠、一節(jié)干電池連接起來,小電珠正常發(fā)光,F(xiàn)將金屬導線剪斷,把兩個斷頭插入一個盛有水的容器中,兩個斷頭在水中不接觸,小電珠不發(fā)光。再向水中倒如少量食鹽,隨著食鹽的溶化,小電珠又亮了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導體和絕緣體物理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物體導電性能是不相同的,建立導體絕緣體概念。
2、使學生能鑒別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并向學生進行用電安全的教育。
3、在復習電流形成原因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
5、本課重點是鑒別導體和絕緣體,難點是鑒別的方法及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
6、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克服絕對、靜止看問題的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有:導體和絕緣體、導體和絕緣體的鑒別、安全用電、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其中鑒別導體和絕緣體是本節(jié)的重點,鑒別的方法及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法建議
整節(jié)課的教學應以實驗為依托,展示研究問題的情景,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生動的感性認識,消除學生對“電”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要從演示實驗引出,可以參考課本圖4—9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現(xiàn)象,自己推知有的物體容易導電,有的物體不容易導電,進而將各種物質的導電能力和絕緣能力進行排序,建立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對于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微觀解釋,要抓住“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中的電荷不能自由移動”這一主要原因,可結合課本圖4—13講解,如果能自制課件來動態(tài)描述物理情景,效果會更好。
對于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不是絕對的教學,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內容。一定要做好課本圖4—12的演示實驗,它揭示了自然界中量變到質變的矛盾轉化規(guī)律,物質內部自由電荷的數(shù)量,除了跟物質的本身性質有關,還與外部因素有關。正常情況下的絕緣體,當溫度升高到相當?shù)某潭,由于可自由移動的電荷?shù)量的增加,會轉化為導體。
1、導入新課:
、匐姽ぴ诎惭b設備時,導線不夠長,要接一段導線,教師可以請一個學生當場演示接導線,他肯定要把導線外邊的皮剝掉,但可能不太會操作,教師應教學幫助。
、趩枺簽槭裁匆哑兊?
③注意:要讓學生知道導線皮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如橡膠、塑料、棉線。
2、演示實驗
、俪鍪静⒅v解教師制作好的導體絕緣體檢驗板,說明各電器名稱
、谟寐懵冻鼋饘俳z的導線接通,電珠會亮,如果是電扇就轉,是電鈴就響。
③取下裸露的電線,換成用導線外皮連接,電珠不亮、電扇不轉、電針不響。
、芙淮娋外皮是什么材料的。
⑤結論:橡膠、塑料不導電。
3、確立導體和絕緣體概念
、俳o兩類材料起個合適的名字,學生可能起出很多名字,應當給予鼓勵。
、谙驅W生說明"導體"、"絕緣體"是現(xiàn)正在用的科學名詞,
、垡匀粘I钪谐R姷奈矬w為例,說明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芟驅W生說明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也是導體。
4、安全用電教育
、僦v解課本圖4—11所表示的.各種物質導電和絕緣能力的排列順序,引出人體可以導電,較大電流通過人體是十分危險的。
、谟秒娖鞯牡胤椒浅6啵彝ァ⒐S、街道、公共場所),可讓學生說一說有哪些地方用什么樣的電器。
、劢Y合日常生活,總結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如:不能帶電修理電器;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不能在電線上搭涼衣物。不能用濕布擦電燈泡,要取下電燈泡再擦,水分干了以后,再安裝上。
、軓娬{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不是絕對的。
5、導體容易導電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
①結合課本圖4—13以金屬為例建立導體的微觀模型。
②指出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叫自由電子。
③強調金屬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還可以把本節(jié)課設計成研究性學習的課程:
1、引入新課后,各組(或個人)準備實驗裝置
、俑鹘M實驗裝置可能不大相同,但有兩點要注意,一是要靈敏,各接觸點要牢固;一是裝置中要留出兩個導線頭,以便于實驗操作。
、诟鹘M裝配好,由教師驗收。驗收時只要看電路是否接好,不必實驗,因實驗后會降低下面實驗的新鮮感。
2、分組實驗
、俑鹘M開始實驗,實驗的結果是把所有小物件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導電的,一類是不導電的。
、诟骷壪蛉鄨蟾鎸嶒灲Y果,其他人可以提出不同意見,最好用實驗來驗證。
3、確立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俳o兩類材料起個合適的名字,學生可能起出很多名字,應當給予鼓勵。
②最后告訴學生:"導體"、"絕緣體"是現(xiàn)正在用的科學名詞。
③教師拿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學生判別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芟驅W生說明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也是導體。
4、認識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和器材
、賳枺哼@些工具和器材,由哪兩部分材料組成?進行簡短的討論,要求學生要使用剛學過的兩個科學名詞。
、趩枺簽槭裁措娖饕蓪w、絕緣體兩種材料組成?簡短討論并小結。
探究活動
用金屬導線將手電筒上的小電珠、一節(jié)干電池連接起來,小電珠正常發(fā)光,F(xiàn)將金屬導線剪斷,把兩個斷頭插入一個盛有水的容器中,兩個斷頭在水中不接觸,小電珠不發(fā)光。再向水中倒如少量食鹽,隨著食鹽的溶化,小電珠又亮了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導體和絕緣體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精選13篇)04-27
動能和勢能物理教案07-18
八年級物理教案升華和凝華12-30
物理教案蒸發(fā)12-29
初中物理教案08-18
透鏡物理教案11-30
初中物理教案02-23
電壓物理教案11-23
測量物理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