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使學生經(jīng)歷猜測、探索、驗證的過程來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 結合具體內(nèi)容向?qū)W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在建立長度觀念時,對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間的關系易混淆,故教學時應講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比較它們的長短,使學生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或掛板)、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幣、一枚一元硬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快樂學堂——由浙江大學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有限公司提供
由學生測量的結果引入毫米;蛘哂上旅娴挠螒蛞。
測量游戲:同學們,你們每組桌上有一個籃子,籃子里有幾種東西(“一元硬幣、一分硬幣”各一枚、一張紙條、一塊橡皮),請你們看看分別是什么?誰能用尺子準確測量出它們的長度或厚度?(小組合作)然后小組匯報。
猜測:一元硬幣的厚度。測量一枚1元硬幣或1分硬幣的厚度為什么不能用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一枚1元硬幣(1分硬幣)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單位都不合適,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
二、探索新知
1.認識毫米。
繼續(xù)播放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快樂學堂——由浙江大學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有限公司提供
觀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同桌交流)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匯報交流: 1厘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用兩支筆的筆尖指著, 一毫米一毫米地數(shù)1厘米中有多少個1毫米?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格。 一厘米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
(板書: 1厘米=10毫米)。
你身邊什么物體的實際長度接近1毫米?
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 5毫米、 10毫米的長度。
練習:
量出一枚1分硬幣的厚度。
填一填: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2.認識分米。
。1)引入分米。
動手操作:用學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課桌寬是多少?(當學生用“米”做單位量時,課桌寬不夠1米,用“厘米”做單位時,一一測量很麻煩。)
獨立探索:你感覺用一個多長的長度單位量課桌的寬比較合適?
匯報交流,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有一個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像量課桌這樣的物體長度時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單位都不合適,我們就要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長度單位。
、莼ハ嘤懻摚哼@個單位規(guī)定為多長合適?學生討論(得出以“10厘米”為一個單位比較好)匯報并說明理由;從而引出“分米”。(板書,把課題補充全:分米的認識)
。2)問: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的長度,表示出2分米的長度。
。3)學生用直尺量1米長的繩子,每1分米作一個記號,問: 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板書 1米=10分米)
(4)練習
與同桌互量從手腕到指尖有多長?
三、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繼續(xù)播放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練習區(qū)——由浙江大學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有限公司提供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1.量出數(shù)學教科書的寬是幾分米幾厘米幾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
2.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投影或掛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長是1( ) 一把米尺的長是10( ) 一把米尺的長是100( )
一個墨水瓶高約1( ) 教室的門高約是2( ) 寬約是1( )
四、看書質(zhì)疑,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觀又準確地記住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五、板書設計:
毫米、分米的認識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