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語文下冊司馬光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語文下冊《司馬光》教案
《司馬光》的教學讓學生理解花園里的環(huán)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勇敢聰明的孩子。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司馬光》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庭”等7個字。
2、正確跟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等方法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4、學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富含情趣的朗讀形式,讓學生熟讀背誦文言文。
教學難點:
通過學法遷移,讓學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和其他課文在語言上的不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人的文章
2、板書課題:司馬光齊讀
3、提問:知道司馬光姓什么嗎?
他姓司馬,是一個復姓。
4、指導書寫“司”字。
讓學生觀察。想寫好這個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里邊的橫和口要寫在框外。
5、通過課前預習,你對司馬光有哪些了解?用一兩句話給大家介紹一下。
6、指名答。
他是北宋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小時候有砸缸救人的故事。
二、了解學情
1、提問:昨天預習時,你發(fā)現(xiàn)這一課和平時學過的課文有什么不同呢?
2、指名答,歸納總結。
字數(shù)比較少,內容很短,特別難讀,讀后還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這是一篇文言文,和以前學的現(xiàn)代文不一樣;有些字右上角還標有數(shù)字。
3、那你知道這些數(shù)字有什么用?
對,下面就有這個字的解釋,這是一個很大的發(fā)現(xiàn),如果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就可以往下看注釋。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要求碰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解決難讀字音,提問:你覺得哪些字音比較難讀?
出示生字,誰愿意來當小老師,帶大家來讀讀這些生字呢?
3、指名領讀
4、比較“甕”和“缸”。
出示兩者不同的圖片,解釋這兩種都是裝東西的容器,只是在形狀上有所不同,你發(fā)現(xiàn)了嗎?收口為甕,敞口為缸。
5、這些難讀的字音你都會讀了,相信這個難讀的文言文也會讀了,那么誰愿意第一個站起來展示讀一讀呢?
6、指名讀。提示:讀文言文不僅要讀得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來。指導學生根據(jù)魔法小棒讀出停頓
7、再指名讀,最后齊讀一遍。
四、理解感悟
1、了解起因‘群兒戲于庭’
2、學生試著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以‘戲’字引出組詞法
4、感悟運用“于”
提示:在庭院里嬉戲,古人說是“戲于庭”
如果在田野里嬉戲,古人會說“戲于野”
如果在庭院里學習,古人會說“學于庭”
5、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戲,你覺得他們的心情一定特別開心。指導朗讀這句話。
6、過渡:正玩得開心時,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7、學習經(jīng)過。
8、出示句子: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9、學生自由練讀。
10、思考:句中意思不懂的字怎么解決?你有什么好辦法。
11、指名答。
12、組詞法、注釋法、聯(lián)系上下文等。
13、根據(jù)這些方法自學理解不懂字的意思。
14、個人匯報交流。
15、重點學習代詞“之”
這里指甕,可以聯(lián)系上文理解。
若持石擊缸破之,那這“之”指的就是缸
若持石擊鼓破之,那這“之”指的就是鼓
小結:原來后面這個之就是指代前面的詞語。
16、不懂字的意思都明白了,那句子是什么意思就不難理解了。
17、學生自己試著翻譯這兩句話。
18、同桌相互練習講,再指名講。
19、再指名有節(jié)奏地讀。持石擊甕加快語速,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20、指導背誦。
出示提綱:
群兒( ),一兒( ), ( )。 眾( ),光( ),( ),兒( )。
六、拓展延伸
1、運用本節(jié)所學理解字的方法,同桌合作,讀懂古文。
2、出示《道邊李苦》
3、學生自學,匯報交流文
【一年級語文下冊《司馬光》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下冊司馬光教案07-16
語文《司馬光》教案07-15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17
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08-26
語文下冊教案01-31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下冊教案07-15
一年級下冊語文模板教案01-31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07
一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