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美術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畫冊裝幀設計的意義、形式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形象、色彩、構圖和文字進行設計的基本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討論合作設計,了解并掌握小書的個性化設計過程。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母校、熱愛學習,善于創(chuàng)造的良好品德與能力。
教學要點
1. 教學重點:
學習小畫冊設計的技巧與方法。
2. 教學難點:
畫冊外形及裝訂設計應怎體現本書的主題。
3. 興趣點:
、儆^賞不同類型的`畫冊、書籍裝幀藝術;
、诰帉懩鼙憩F自己個性和喜好的小書
③把形態(tài)美的小書,作為點綴室內環(huán)境的擺設品。
4. 觀察點:
①作業(yè)畫冊的外形與封面。
、谶B環(huán)畫的主人公,情節(jié)與裝訂形式。
作業(yè)要求
1. 基本要求:
能夠小組合作編繪出一本小書。
2. 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點和主要情節(jié),又注意了小書的裝訂形式美。
3. 個性探究:
書的外形獨特,形式新穎,圖文并茂主題突出。
教學活動設計
1. 學習方法: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活動方式,實施“四會”,即會寫、會畫、會講、會編。
2. 教學方法:欣賞比較研究法,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法,創(chuàng)作交流評價法。
3. 教學模式;開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動美術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過程:
1. 創(chuàng)設書店情境,導入本課課題:
課前師生共同收集趣味小書實物,布置成新書超市場景(也可提前錄像,做成課件,提高觀賞容量)。
、俳處熃M織學生分組參觀“書店超市”,請學生欣賞比較:你能觀察與發(fā)現這批書或畫冊的形態(tài)和藝術形式各有什么特點嗎?各組可推選一個代表選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書,向大家做簡單介紹。
、诿鞔_本課學習任務,是以自己編制的“小著作”作為畢業(yè)紀念獻給母校。
2. 分小組探究“備課”,推薦小教師“講課”:
。1)教師引導教材范例的觀賞,提示介紹書的結構常識與設計要素。
(2)提出問題:趣味小書外形、封面設計、裝訂形式上有什么特點?設計制作自己的美術作業(yè)集錦和自編的小故事畫冊,可以有哪些表現手法?
(3)請兩個小組的代表當小教師,分別講授上述兩個問題的內容。
(4)教師歸納點評,補充兩位小教師的講課內容,明確趣味小書的設計要求與制作方法要點。
3. 提出作業(yè)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練習:教師引導兩類作業(yè)形式的選擇(美術作業(yè)集錦與自編故事畫冊),個人創(chuàng)作或兩人合作。
4. 作業(yè)展示交流,師生評價總結:
。1)創(chuàng)設新書超市場景,教師提出購好書的評價細則,以學生模擬顧客購書的角色活動作為評價方式。
。2)通過小組互評,以“贈書”形式送給執(zhí)教教師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分析]大嘴巴
一、教 材 分 析 大嘴巴
本課大嘴巴是一節(jié)以折紙、剪貼裝飾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制作課,取材于深受兒童喜愛的傳統(tǒng)自制折紙玩具——“東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紙“東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過剪、貼和添畫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頁的折紙圖示清晰明了,折法簡單,學生一般都能自己識圖制作。通過對教材右頁范圖的欣賞,學生可以了解剪貼裝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師則需幫助學生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同時鼓勵學生不受表現對象本身色彩、花紋的束縛,從而得到生動活潑、與眾不同的作業(yè)效果。
由于本課大嘴巴從兒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親切感,難度不大,學生大都能夠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戲的過程中,氣氛尤其熱烈。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上冊:09課 大嘴巴
二、教 學 目 標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學會把握剪貼裝飾的基本要求。
*培養(yǎng)細致、耐心和整潔的習慣。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教學設計強調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從學生自己識圖制作,到欣賞范圖,分析剪貼裝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愛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學生為主體,摒棄“填鴨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
教學策略設計如下:
回憶導入——自學方法——觀察分析——自主表現——交流評析——游戲活動。
可從回憶“東南西北”這種玩具的角度導入新課,再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展示引導學生轉換思維,認識到經過怎樣的變化就可成為本課的新玩具。接著引導學生看教材左頁的折疊示范圖,自學折法,折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大嘴巴”的'制作可分兩個階段進行:折疊和裝飾。折疊階段要求按部就班,一絲不茍。裝飾階段則以激發(fā)形象思維和大膽表現為主,不可束縛學生表現力。
在觀察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欣賞教材中的范品,了解剪貼、添畫的裝飾方法來指導學生制作。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尋求豐富的表現題材。在引導學生就如何裝飾進行構思時,應突出“大嘴巴”的位置。至于學生想將之裝飾成某種動物的“嘴巴”,還是人物、怪物等的“嘴巴”則不需過多干預,只是要注意抓住其形象特征。
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大家參與評論?勺愿鎶^勇上臺,也可由教師或各小組集體推選上臺。最后評出不同標準的“大嘴巴”,如最熱情的“大嘴巴”,最特別的“大嘴巴”等。
游戲活動時,先上臺表演,再由學生在臺下自由表演,可分單人、雙人、多人等各種說話表演形式。
作業(yè)要求:按書中折法和裝飾方法制作一個“大嘴巴”,再套在手上玩一玩。
四、教 學 建 議
*本課也可用兩課時。第一課時如上,第二課時嘗試以“東南西北”的基礎形創(chuàng)造性折出“大嘴巴”以外不同的形象,再做簡單裝飾。如桌子、衣服、魚等。
*注意保持環(huán)境清潔,紙屑要集中處理,不能隨地亂扔。
(張 欣
[教案]布心小學趙愛瓊老師教案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疊和裝飾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大嘴巴”形象的構思及剪貼裝飾。
教學準備:教師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紙
學生 — 彩色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學生表演導入新課
請幾名學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 觀察分析
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學生發(fā)言,教師歸納小結:“大嘴巴”的制作可分兩部分進行。
1、 折疊 —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們常折的“東南西北”玩具。
2、 裝飾 — 根據自己構思的形象用剪貼或添畫的方法裝飾“大嘴巴”
三、 學習
1、 復習已學折紙方面的知識,指導學生自己識圖,折“大嘴巴”基本形。
2、 啟發(fā)學生想象用添畫和剪貼方法可將基本形裝飾成什么動物形象。
四、 學生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制作一個有趣的“大嘴巴”。
教師巡回輔導:幫助學生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學生注意保持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
五、 課堂小結
小結上課情況,宣布下節(jié)課學習內容。
第二課時
一、作品展示、講評
1、 請已完成作品的同學上臺表演。
2、 學生評一評、說一說最喜歡的作品。
二、啟發(fā)學生討論:用“東南西北”的基本形還可以折什么?
欣賞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學生制作
四、課堂小結
評選優(yōu)秀作品放藝術角展出。
表揚注意保持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小組。
[教案]友善的女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湘版美術教材二年級上冊的第九課,是一節(jié)以折紙、剪貼裝飾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制作課,取材于深受兒童喜愛的傳統(tǒng)自制折紙玩具——“東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紙“東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過剪、貼和添畫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課是從兒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難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學生大都能夠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則只需要幫助學生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就可以得到生動活潑,與眾不同的作業(yè)效果。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學會把握剪貼裝飾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標:
1、通過有趣的美術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和整潔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剪貼、裝飾“大嘴巴”
教學難點:
有創(chuàng)新地對“大嘴巴”進行裝飾。
課程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帶錄音機。
學具準備:
剪刀、膠水、各色蠟光紙
設計思路:
由于本課取材于兒童最熟悉的折紙玩具,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強調學生的自主的學習行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從學生自己的觀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愛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在制作結束后,設計學生的展示活動,把學生自評與互評促使學生從多方面了解自己,從而獲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導入新課(4分) 教師與手中的“大嘴巴”進行對話導入,學生傾聽教師與“大嘴巴”的對話,欣賞教師制作的“大嘴巴”。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對話”形式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并激發(fā)起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課
1、探究(4分)展示幾個制作好的大嘴巴,分發(fā)給每個小組。學生欣賞這些作品,對分發(fā)到小組的“大嘴巴”進行研究。說一說這些作品是怎樣做的。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進行自主學習。
2、制作(5分)放兩首兒童歌曲,學生在這兩首歌曲的時間內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東西南北”的折疊。
設計意圖:通過限時完成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并為下一步裝飾打好基礎。
3、談話(4分)提問:你打算怎樣裝飾“大嘴巴”,學生談談自己的打算
設計意圖:在談話的過程中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
三、學生作業(yè)(15分)
1、提出作業(yè)要求
學生對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進行設計、裝飾。即可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進行。
2、學生作業(yè)
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并在作業(yè)過程中放音樂。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學生獨立完成或合作完成兩種形式,讓學生有更多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不同對待,面向全體,通過放音樂使較長的作業(yè)時間不至使學生感到疲勞、枯燥。
四、評價
學生自愿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評價、欣賞。
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同時在欣賞別人的作品的過程認識自身不足。
五、小結
1、清理衛(wèi)生(1.5分)
2、小結(0.5分)
設計意圖: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從多方面對學生活動過程進行評價。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課題:化裝晚會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面具或頭飾和服裝。
2、鼓勵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的。
教學重、難點:如何對自己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裝扮。
教具學具:卡紙,皺紋紙,尺、鉛筆、剪刀、膠水、皮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六.一"兒童節(jié)快要到了,我們學校要舉行各種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其中有一個游戲室呢,非常有意思,要小朋友啊全副武裝,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畫故事中的形象,或自己喜歡的形象去參加化裝晚會。小朋友愿不愿意呢?
2、新授
今天我們就來為自己先設計一個有趣的頭飾和面具了,師出示面具請小朋友觀察它是怎么來做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做?你想為自己設計怎樣的面具呢?
制作方法:
。1)設計:平面額頂頭飾一般包括形象和頭扎兩部分。形象的`大小可為15厘米左右,頭扎以自己的頭圍而定。
。2)印稿:將設計好的形象復印在卡紙上。
。3)裝飾(涂色、剪貼……)
。4)組裝:將形象沿外輪廓剪下,再剪出頭扎及兩端的切口組裝而成,也可將頭扎用定書機固定。
3、有了好看的頭飾,什么還缺些什么呢?--衣服。今天我們就來為自己設計一件特別的衣服。
制作衣服我們可以用哪些材料來制作呢?皺紋紙、掛歷紙、卡紙、盒子……
可以設計瓢蟲的衣服,各種動物,卡通形象的衣服,欣賞圖例
請小朋友自學,這些形象你會做了嗎?請選擇你喜歡的來說一說,你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有趣的形象嗎?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誰的衣服最漂亮?
五、拓展:一起穿上頭飾和衣服,化裝舞會開始了。(音樂響起)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美術三年級下冊第16課
教學目標:
。、啟發(fā)學生對未來建筑的造型展開想象。
2、想象未來建筑可以建筑在哪里。
3、指導學生表現不同造型的建筑。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對未來建筑的造型展開想象。
。、指導學生將自己所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
教具、學具:
圖片、色卡、資料、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薄⒛阒朗裁词墙ㄖ䥺?(生思考回答)
。病⒛阋娺^哪些很有意思或很獨特的建筑嗎?能說給我們聽聽嗎?(學生拿出自己收集的圖片,欣賞,交流)
二、探討、研究
。、今天,老師也準備了幾幅建筑圖片(古建筑、現代建筑),比較一下,你發(fā)現了什么?[出示圖片](學生比較欣賞)
。、這樣的古房子已不多了,而且越來越少,它們被許多現代建筑取而代之,現代建筑越來越受歡迎,你知道是為什么嗎?(學生談想法)
a、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參觀一下現代建筑之城吧。鄢鍪緢D片]
b、剛才現代建筑之城的旅行中有你印象深刻的建筑嗎?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W生介紹)
3、從古代到現代,建筑也是不停(發(fā)展)變化的.未來的二十二世紀又會出現什么樣的建筑呢?你能猜想一下嗎?(學生猜想)
。、請你用簡單的線條把它表現出來?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紙上練習、表現建筑)
5、真了不起,你能根據這個簡單的建筑造型,具體想象一下這幢建筑的具體樣子嗎?(學生想象、交流)
。丁⒖磥,一個造型在不同的建筑師腦海里能建造出不同的建筑,下面就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來表現我們腦海中的建筑吧!學生表現.(可畫可做)
。、建筑雛形展示,師生共評
三、建筑與環(huán)境的研究
。薄⒛阍O計的建筑,打算把它建在哪里?為什么?
。、不同環(huán)境需要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建筑應放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你的建筑應有怎樣的環(huán)境呢?(學生思考,繼續(xù)完成作品。)
3、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展評。
1、舉辦“二十二世紀的建筑”展覽,師生共賞,交流心得。
2、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從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中認出三原色和間色,能用顏料調出間色。
2、感受三原色與間色給人的不同感覺,感受色彩變幻之美。
教學重點 認出三原色與三間色,調出三間色。
教學難點 感受不同顏色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范例
1、欣賞妮古羅莉的'《夏日》:
A、先在左邊的圖片中找一的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說出這些色彩的名稱嗎?
B、這幅畫用了多少種色彩,你看得出來嗎?
C、你能否給我幅畫取個名字,說說畫給你什么感覺。
D、看了畫家的一,你還有什么感受?
二、色彩游戲
1、師展示三個裝有顏色試管。
如果把兩個試管的顏色倒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2、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色彩的調配,看兩兩調,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3、學生匯報調色結果,師板書
三、畫一畫
1、我們身邊的物體都是什么顏色的?
2、你能用我們有的三種顏色把沒有的顏色也調出來嗎?
3、學生分小組進行調色、創(chuàng)作。
四、展示、評價
1、自由展示自己調色創(chuàng)作的作品
2、學生自由評價
3、師小結。
課后反思 教學的評價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評價:
1、能否對觀察大自然色彩及裝扮生活的色彩產生興趣。
2、是否能用色彩大膽地表達自己觀察得到的色彩印象。
3、我發(fā)現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
冰棒棍用大頭針組合有多種變化,當兩根冰棒棍的中部固定后,若再與另一組相同組合冰棒棍的兩個端部固定,就成為一份游戲冰棒棍玩具的材料。應會:參考教材中作品,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紙、剪刀、膠水、彩色筆根據預先的設計進行冰棒棍玩具制作。
2.隱性內容與目標:
。1)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2)貫徹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創(chuàng)造和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通過學習利用冰棒棍制作動物、人物玩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難點:
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觀、生動。
(三)學習材料冰棒棍、大頭針、彩色紙、膠水、彩色筆等。
二、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與方法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組織教學語言表述。穩(wěn)定學生情緒。導入新課探究式學習活動1探究式學習活動2探究式學習活動3提問:誰能說說冰棒經過組合之后有什么特點?布置學生研究教材第7頁。
提問:
(1)說說你熟悉的人物、動物的運動方式?
。2)想想開合的冰棒棍像什么動物的嘴?
學生分組觀察冰棒棍的`組合。結合手中材料,學生分析、研究,了解用冰棒棍設計人物、動物的一般規(guī)律。小組同學互相啟發(fā)談話。了解冰棒棍組合后的活動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后拓展提問:
說說制作冰棒棍的體會。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開動腦筋,制作指偶。
2、引導學生學會一起合作,模擬舞臺表演。
3、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2、能結合不同的材料和表現方法完整的制作一個有特色的指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具學具:手工紙、雙面膠、剪刀、戲臺道具、彩色筆、毛線。
教學過程:
。ǖ1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ㄒ唬⿲胄轮
欣賞木偶戲表演,并向學生介紹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芝麻綠豆官(木偶人物)。
學生與木偶人物交談,發(fā)掘木偶身上最大的特點?[必須由手來操縱]
引入: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個可以像芝麻綠豆官一樣在手上操作的小玩偶?(生答。)
揭示課題:指偶劇院
(二)探索新知
1、嘗試:介紹木偶家族的另一個成員——指偶,由各小組的組長來展示。
2、思考:小指偶跟木偶的不同和相同之處。
3、討論:各小組組長將展示的紙偶帶到小組里進行討論。
A:組長將表演的感受與組員分享。
B:討論各小組不同指偶的制作方法。
4、探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指偶。
5、:老師把小朋友的意見進行,并稍做示范、引導。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優(yōu)秀作業(yè)點評
四、欣賞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欣賞一些不同的指偶作品,學習別人的長處。
五、收拾與
。ǖ2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課堂教學
1、檢查作業(yè)情況
2、復習知識
3、學生繼續(xù)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三、作品交流
將作品展示到戲臺上表演,看看誰做得最棒,表演得最好。(強調表演時只伸出操作指偶的指頭,其他手指要收緊。)
四、師生互相交流,評選出最佳制作獎、最佳表演獎及團體協(xié)作獎
五、課堂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進行變廢為寶的環(huán)保教育。
教學后記: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表演的基本因素,我們不僅可以用紙張、彩泥進行指偶制作,還可以用布、廢棄材料等,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人偶,可以表演這種短劇,也可以表演人物較多的內容,例如,我們民間的“布袋戲”、“皮影戲”等。學生對這樣的課充滿學習興趣,但在制作過程中對于一些技法掌握和工具的使用不太熟練,教師要耐心指導。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12-29
小學美術教案11-19
小學美術的教案12-01
蘇教版小學美術教案08-12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01-31
小學美術教案【薦】01-11
【薦】小學美術教案01-12
小學美術教案【熱門】01-23
【熱】小學美術教案01-24
【精】小學美術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