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拿來主義》創(chuàng)新教案及點評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拿來主義》創(chuàng)新教案及點評,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執(zhí)教:xx市xx中學校 劉xx
點評:xx市xxx教科所副所長、研究員 余xx
一、點擊目標:
1、領(lǐng)會文章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及其現(xiàn)實意義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
3、學習形象化說理的方法
二、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1——7段。
一、激趣導(dǎo)入: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對外開放,猶如一江春水,勢不可擋。于是如何對待外來文化,如何對待中外文化之間的交流,便成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就曾專門著文,對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這就是他的著名雜文——《拿來主義》。
二、合作、探究
多媒體展示排除法解題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所以D
如果一個題有若干個選項,而要證明其中某項正確,那么只要找出依據(jù),否定其它所有的選項就行了——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從論證手法的角度看,屬于因果論證。《拿來主義》這篇文章就反復(fù)使用了這種論證思路和論證手法。
問題1:我們先看課文的1——7段。作者在幾段里面提到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幾種做法?焖匍喿x,把作者提到的幾種做法一一找出來。
明確:A、閉關(guān)主義 B、送去主義 C、聽憑送來 D、“送去”之外,還得“拿來”。
問題2:那么,作者選擇的是哪一種做法呢?
明確:作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送去”之外,還得“拿來”。
問題3:那么作者是如何排除(否定)其它做法的呢?(1)“閉關(guān)主義”是怎么做的?(2)“閉關(guān)主義”是否行得通呢?為什么?
明確:(1)閉關(guān)主義的做法是:“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也就是彼此不交流。(2)閉關(guān)主義”行不通。因為“給槍炮打破了大門” 也就是用武力逼迫,“又碰了一串釘子”。于是排除(否定)了“閉關(guān)主義”的做法。
問題4:“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 。作者這樣說有依據(jù)嗎?其論證方法是什么?
明確:有依據(jù)!跋仁撬鸵慌哦桨屠枞フ褂[”;“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 “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其論證方法是例證法(舉例論證)。
問題5: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否定“送去主義”的呢?
明確:通過與尼采的類比,作者指出“送去主義”的危害——“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我們的子孫“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也就是必淪為乞丐。
問題6:理解下面這幾個句子。
。1)“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奔狱c的詞語有什么特點?
明確:準確、生動和奚落。
。2)“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薄盎钊恕敝傅氖钦l?是不是一種進步?為什么?因此,加點的文字帶著什么意味?
明確:“活人”指的是梅蘭芳博士;不是一種進步,因為本質(zhì)上還是“送去主義”;因此加點的文字是反語。
。3)“當然,能夠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本烤故遣皇且姷秘S富和大度?為什么?因此“豐富”和“大度”兩個詞帶有什么意味?
明確:不是。因為作者在舉例的時候——句子(1)語帶奚落,而且“送去主義”會使我們的子孫淪為乞丐。因此,“豐富”和“大度”這兩個詞帶有諷刺意味。
。4)“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些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薄澳Φ恰笔鞘裁匆馑?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明確:“摩登”的意思是“現(xiàn)代的”“時髦的”。作者“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些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是因為“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作者這么說顯得語言幽默。
問題7:“送來”的都是些什么東西?作者用一個成語來給這些東西定位,是哪個成語?
明確:送來的“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弊髡哂谩皻埜渲恕边@一成語給這些東西做了定位,正因為如此,“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fā)生了恐慌”。于是對文化交流上的“送來”主義給予了否定(排除)。
問題8:模仿多媒體展示的排除法,請大家歸納1——7段的論證思路。(多媒體展示如下——)
明確:或閉關(guān)主義,或單純送去,或聽憑送來,或送去之外,還得拿來
閉關(guān)主義,實行不通
單純送去,淪為乞丐
聽憑送來,大受其害
所以,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拿來主義)
問題9:1——7段論證的是什么問題?整體上使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
明確:1——7段論證的是:為什么“送去之外,還得拿來”,即為什么要“拿來”。整體上使用的是因果論證法。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8——10段。
二、合作、探究
問題1:課文1——7段論述的是為什么要“拿來”。8——9段論證“怎樣“拿來”。文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
明確:“大宅子”比喻外國文化遺產(chǎn)。
問題2:對待“大宅子”的方法,文章擺出了哪幾種?
明確:對待“大宅子”的態(tài)度和方法有:①孱頭徘徊不敢走進門 ②昏蛋放一把火燒光 ③廢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④拿來主義者“占有,挑選”
問題3:說說前三種方法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前三種方法的意思分別是:懦弱無能、害怕繼承、拒絕借鑒的逃避主義;盲目排斥的虛無主義;崇洋媚外、主張“全盤西化”的投降主義。
問題4:拿來主義究竟又是如何“占有,挑選”的呢?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動貼切的比喻,做了形象的闡述。如果用平實的語言,可以怎么表述?
明確:有益的(即“魚翅”),要“拿來”,而且“使用”;既有危害又有用處的(即“鴉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處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煙燈”“煙槍”和“姨太太”),原則上加以“毀滅”(只留少許送博物館)。
問題5:根據(jù)上面的分析,用精練的語言,歸納拿來主義者“占有,挑選”的態(tài)度和方法。
明確: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即批判地接受。這種態(tài)度和方法,不僅適用于外國文化,也適用于外國政治、經(jīng)濟、技術(shù)和軍事等領(lǐng)域;同樣適用于對本國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以及對他人經(jīng)驗的借鑒等等各個方面。
問題6:模仿1——7段對論證思路的歸納方法,歸納8——9段的論證思路。(多媒體展示如下——)
明確:或逃避主義,或虛無主義,或投降主義,或批判繼承
逃避主義是孱頭
虛無主義是昏蛋
投降主義更是廢物
所以,對文化遺產(chǎn)要批判地接受
問題7:以小見大,運用比喻,通過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來闡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8——9段一個突出的特點。完成下面的課堂練習習題——(多媒體展示)運用人們熟悉的比喻,闡明下面的道理。
堅持對外開放,可以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但同時,我們又要加強法制建設(sh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防止腐朽落后的東西乘虛而入,對我們造成危害。
參考答案:好比一間屋子,把窗子關(guān)起來,甚至完全堵上,徹底封死,自然可以防止蒼蠅、蚊子等有害之物的侵入,但同時也擋住了燦爛的陽光、新鮮的空氣,還有悅耳的鳥語和沁人心脾的花香。那么怎么辦呢?無視危害的存在,大開窗子自然是不行的。我們的意見是,安裝一層過濾的紗窗,把有益于身心的健康東西放進來,同時又擋住了威脅我們的一切有害之物。
問題8:最后一段是結(jié)論。齊讀第10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1、“拿來主義”者首先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zhì)?
明確:“首先要這人沉著,勇敢,有辨別,不自私”。
2、實行“拿來主義”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明確:從正面說:“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會成為新宅子!睆姆疵嬲f:“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焙唵吸c說,“拿來”的作用和意義,在于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zhì)和創(chuàng)造新的文化。
【點評】 排除法,巧理思路;小練習,一箭雙雕
。ㄒ唬┡懦,實際上是形式邏輯中的選言證明,即通過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而間接證明論題的方法。這種證明的步驟是:將論證的論題作為有關(guān)問題全部可能成立的幾種假定之一,即作為選言推理前提的一個選言肢,然后找出依據(jù),否定除論題以外的其它選言肢,從而確定論題的真實性。這樣分析《拿來主義》的論證思路,應(yīng)該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是一種創(chuàng)新。但限于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我在教學中換了個學生熟悉的說法,從而使問題變得比較簡單、容易;而善于化繁為簡、變難為易,無疑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
(二)課堂小練習,具有一箭雙雕的作用。一是讓學生深入體會并初步學會使用形象化的說理方法,二是深入領(lǐng)會“拿來主義”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
【《拿來主義》創(chuàng)新教案及點評】相關(guān)文章:
《拿來主義》教案06-23
拿來主義教案01-05
拿來主義教案01-19
《拿來主義》教案(15篇)03-13
拿來主義教案(15篇)03-12
拿來主義教案四篇08-10
拿來主義教案15篇02-17
《拿來主義》教案15篇02-28
拿來主義..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