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冰小班教案

    時間:2023-01-12 08:34:21 教案 投訴 投稿

    冰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冰小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冰小班教案

    冰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冰塊,杯子,夾糖果冰塊,積木、筷子、熱水、盤子,毛巾,籃子。

      2.夾心冰制作錄像。

      活動過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么?老師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請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聽到音樂回來告訴老師冰是怎么樣的?

     。2)幼兒探索并交流。

      提問:冰是怎么樣的?

      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涼涼的,滑滑的',玩一玩,還會變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讓冰融化的方法。

      (1)師:(出示裹著糖果的冰塊)今天老師要送你們一個禮物,你們要想個辦法才能拿到禮物,想個什么辦法呢,誰來說一說?你們覺得這么多的辦法都能拿到禮物是嗎?

      師:桌子上有一些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熱水、木塊、筷子等,注意安全)請你去試一試,看誰能夠拿到禮物。

     。2)嘗試取物并分享交流。

      師: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過?你發(fā)現(xiàn)最后冰變得怎么樣了?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用熱水泡冰塊,有的用小棒攪拌,還有的用木塊敲,冰塊慢慢化掉了,越來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糖果,真開心!

      3. 觀看錄像,了解夾心冰的制作過程。

      師: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把糖果放在冰塊里面的?誰先來猜猜看。(幼兒猜想)還是請夾心冰塊寶寶自己來告訴你們吧。

    冰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各種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吹風機、錘子、餐刀、熱水袋、熱水,內含一顆糖果的冰塊若干(同幼兒數(shù))。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大冰塊,激發(fā)孩子參與的熱情,初步感知冰塊的特性。

      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覺?(教師手持冰塊讓每個小朋友先摸一摸,進行初步感知)你們能看見大冰塊里有什么呢?(糖果)

      2.教師小結:原來冰塊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顆糖。

      提問:你們想吃冰塊里的糖嗎?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來吃呢?(幼兒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辦法。)

      二、介紹工具師:老師幫你們準備了很多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重點介紹電吹風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三、幼兒嘗試1.幼兒自己取冰塊,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冰塊,進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問:你拿的冰塊摸起來有什么感覺啊?(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2.幼兒取工具,嘗試將冰塊中的糖塊取出。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來的?(對已經取出糖的小朋友進行鼓勵,請其再拿一塊冰換一種工具進行嘗試。)四、幼兒集中分享經驗1.提問: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過?

      2.小結:小朋友們很聰明,都利用工具從冰里取出了糖,我們來給自己鼓鼓掌。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和內容的設計,接近孩子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順應了孩子們的需求和興趣,所以孩子們樂于參與;顒硬牧系臏蕚涑浞,符合目標的需要,特別是活動前,將孩子心愛的玩具凍于一大塊冰中,增強了孩子主動探究的愿望和積極性。整個活動的指導,教師遵循了科學活動的新理念:幼兒是主角,他們按照自己設計的思路進行大膽的、主動的嘗試與探究;教師則更多的是鼓勵、關注、等待與支持。

    冰小班教案3

      教案目標:

      1.感知冰的各種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教案準備:

      吹風機、錘子、餐刀、熱水袋、熱水,內含一顆糖果的冰塊若干。

      教案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大冰塊,激發(fā)孩子參與的熱情,初步感知冰塊的特性。

      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覺?(教師手持冰塊讓每個小朋友先摸一摸,進行初步感知)你們能看見大冰塊里有什么呢?

      2.教師小結:原來冰塊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顆糖。

      提問:你們想吃冰塊里的糖嗎?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來吃呢?

      二、介紹工具

      師:老師幫你們準備了很多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三、幼兒嘗試

      1.幼兒自己取冰塊,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冰塊,進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問:你拿的冰塊摸起來有什么感覺。

      2.幼兒取工具,嘗試將冰塊中的糖塊取出。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來的?

      四、幼兒集中分享經驗

      1.提問: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過?

      2.小結:小朋友們很聰明,都利用工具從冰里取出了糖,我們來給自己鼓鼓掌。

    冰小班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處充滿著寒意。盡管北風呼呼地吹著,也擋不住小朋友們對冬天的熱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車等等,玩的不亦樂乎。這節(jié)課的設計是讓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冬季”這個季節(jié)。探索“冰”的'奧秘。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積極探索冰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若干干凈的冰塊、不同形狀的容器、裝飾物品:彩色顏料,毛線繩

      活動過程導入語: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那就是水寶寶。你們知道水寶寶在什么時候會變成冰寶寶嗎?

      1、幼兒了解水會結冰,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幼兒自選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的變化。

      4、教師與幼兒合作制作冰燈。

      5、分組討論,教師總結。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足夠的活動空間,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都很高。孩子們親眼見證了水結成冰,冰化成水的過程。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望。

    冰小班教案5

      設計思路:

      根據(jù)《指南》所提倡的“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好玩的冰”。通過兩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禮物,讓孩子們在與冰的親密接觸與操作中具體感知冰的特性并獲得冰融化經驗,激發(fā)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嘗試讓冰融化的各種方法,并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冬天的季節(jié)特點。

      2、物質準備:冰塊,杯子,夾心冰塊,積木、筷子、熱水、毛巾、PPT等。

      活動過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么?

     。2)自主探索冰的特性。

      師:請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會告訴大家冰是怎么樣的?

      (3)幼兒探索并交流。

      提問:冰是怎么樣的?

      小結: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涼涼的,滑滑的,玩一玩,還會變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讓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

      老師想送你們一些小禮物,可是這些禮物都藏在冰塊里,有什么辦法能拿到禮物,誰來說一說?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熱水、木塊、小棒,請你去試一試,看誰能夠拿到禮物。

     。2)嘗試取物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辦法拿到了禮物?你發(fā)現(xiàn)最后冰變得怎么樣了?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用熱水泡冰塊,有的用小棒攪拌,還有的用木塊敲,冰塊慢慢化掉了,越來越小,我們成功獲得禮物,真開心!

      3、播放視頻,了解夾心冰塊制作過程。

     。1)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把禮物放在冰塊里面的?誰先來猜猜看。(猜想)

      (2)還是請夾心冰塊寶寶自己來告訴你們吧。(播放視頻)

    冰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⒈能和同伴一起玩,學會分享玩具和物品。

      ⒉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吵醪脚囵B(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丛敢獯竽憞L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堤剿、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繪本《對不起》電子白板、銀色即時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畫面《合影》,引起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好朋友,看他們是誰?他們高興嗎?你從哪里看出來?(引導孩子看嘴角)可是就在昨天他們還發(fā)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事情發(fā)展過程ppt,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對畫面的理解。

     、碑嬅妗靶⊥迷陉柵_上用望遠鏡看……”

      師:小兔子在干嘛?它看到了什么?它一個人去玩嗎?

     、伯嬅妗靶⌒芎托⊥脺惤謻|西,仔細端詳起來”(拉幕到身體位置)

      師:小熊和小兔在哪里?猜猜他們看見了什么?(拉開幕)哦,是一個有趣的玩具。(銀色的亮光紙誰)喜歡這個東西?小熊和小兔都很喜歡怎么辦?

     、钞嬅妗靶⊥米硬桓适救,一下把那個怪東西奪了過來!

      師:呀,這是怎么了?你想對小小熊說什么?想對小兔說什么?可是他們誰也聽不進去,后來發(fā)生了什么?

      ⒋畫面“小熊和小兔子各自抓著自己手里的那一半!

      師:(他們生氣了)你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看畫面細節(jié):眼睛、手里的玩具……

     、诞嬅妗巴米由鷼狻薄靶⌒苌鷼狻焙喜

      師:小熊和小兔每人扯了一半回家了。小兔開心了嗎?小熊開心了嗎?為什么?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重新做好朋友?(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說對不起、帶點糖果給朋友等等)

      ⒍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亮閃閃的紙,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照一照,一起笑一笑,留下快樂的合影。幼兒兩三個結合玩銀色即時貼,老師給孩子拍照留念,然后和好朋友一起坐下來聽故事。

      三、總結。

     、惫适吕镄⊥米雍托⌒芤驗闋帗屚婢甙l(fā)生了矛盾,后來它們都知道生氣對自己和好朋友不好,互相道歉,說了“對不起”,又是好朋友了,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說一說這個故事吧。重播ppt

     、惨隼L本《對不起》。

      師:這個故事就在老師的繪本里,我們也要學習小兔小熊,當和好朋友發(fā)生不愉快的時候,我們就互相說聲“對不起”。

      活動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社會這個領域提到:“對幼兒與別人分享玩具、圖書等行為給予肯定,讓他對自己的表現(xiàn)感到高興和滿足!薄肮膭钣變簠⒓有∨笥训挠螒,邀請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小朋友一起玩的快樂。”因此我截取幼兒都喜歡的“巧虎”情節(jié)來引導小班幼兒學會分享,享受分享玩具和同伴一起玩耍帶來的快樂感。

    冰小班教案7

      設計思路:

      根據(jù)《指南》所提倡的“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好玩的冰”。通過兩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禮物,讓孩子們在與冰的親密接觸與操作中具體感知冰的特性并獲得冰融化經驗,最后在欣賞夾心冰塊制作過程中激發(fā)幼兒動手制作冰制品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辦法讓冰融化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冰塊,杯子,夾心冰塊,積木、筷子、熱水、盤子,毛巾,盆,PPT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發(fā)興趣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么?老師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請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來告訴老師冰是怎么樣的?

      2.幼兒探索并交流。

      提問:冰是怎么樣的?

      3.小結:原來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涼涼的,滑滑的,玩一玩,還會變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讓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師想送你們一些小禮物,可是這些禮物都藏在冰塊里,你們要想個辦法才能拿到禮物,想個什么辦法呢,誰來說一說?你們覺得這么多的辦法都能拿到禮物是嗎?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熱水、木塊、小棒,請你去試一試,看誰能夠拿到禮物。

      2.嘗試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拿到了禮物?你發(fā)現(xiàn)最后冰變得怎么樣了?

      3.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用熱水泡冰塊,有的用小棒攪拌,還有的.用木塊敲,冰塊慢慢化掉了,越來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禮物,真開心!

      三、播放PPT,了解夾心冰塊制作過程。

      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把禮物放在冰塊里面的?誰先來猜猜看。(幼兒猜想)還是請夾心冰塊寶寶自己來告訴你們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夾心冰塊送給爸爸媽。

      活動反思:

      冬天是一個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個奇特的世界。晶瑩剔透的冰,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對冰有著濃厚的興趣,可對冰的認識僅僅只是一些感性的經驗,對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開展“冬爺爺?shù)亩Y物”主題活動中,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選材設計教學方案,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冰小班教案8

      目標:

      1.能自己動手探索冰的特征。

      2.對玩冰感興趣。

      準備:

      1.觀察過室外結的冰。

      2.每人1只小碗,碗里有1小塊冰。

      3.3—4盆熱水。

      過程:

      1.感知冰的特征。

      ·提問:小碗里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的?

      ·幼兒將冰拿在手上看看、摸摸、玩玩。

      提問:冰是什么顏色的?

      摸在手里有什么感覺?(滑滑的、冷冷的)

      冰掉在水泥地上會怎么樣?

      2.感知冰的變化。

      ·提問:現(xiàn)在你們的手上有水嗎?

      ·請幼兒把冰拿在手上握緊,過一會兒看看有什么變化。

      提問:手上現(xiàn)在有水了嗎?水是從哪里來的?

      ·配班老師端來3—4盆熱水,幼兒將冰放在熱水里,繼續(xù)探索冰的變化。

      提問:冰有沒有了?冰到哪兒去了呢?

      3.討論:還有什么辦法能讓冰變成水。

      建議:

      此活動后可引導幼兒做結冰實驗。(回家用一個小瓶裝點水放在外面,第二天觀察水結冰了沒有。)

      評價:

      1.對玩冰感興趣,能認真地進行實驗。

      2.會用語言和別人交流。

      教學反思:

      但由于現(xiàn)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好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冰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場地,粉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光滑的。很冷的田,水就會結冰。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和老師到外面去尋找有冰的地方。

      2、請幼兒運冰。每人拿一塊冰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水)

      三、欣賞冰漬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筆將冰漬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教學反思:

      但由于現(xiàn)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小百科: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構一般為六方體,但因應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構。密度比水小。

    冰小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感知冰的特點,并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

      2、通過操作能夠知道解救小動物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顒訙蕚洌

      每人1小塊冰幾盆熱水積木空盒子熱水袋抹布動物冰塊每人1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冰塊,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點,吸引幼兒興趣。

      1、請幼兒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冰像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冰放在手里怎樣了?

      二、教師小結:

      冰摸起來冷冷的、滑滑的,捏在手里硬硬的,它沒有顏色、透明的,看起來像玻璃,冰化了還能變成水。

      三、通過操作知道解救小動物的方法,進一步探索冰的特點。

      1、森林里有一群小動物被一場冷風暴給冰凍起來了,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把它們從冰凍里救出來。請小朋友來說一說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們解救出來。

      2、教師提供輔助材料,幼兒進行探索活動。在幼兒操作時,請幼兒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

      師幼交流:是用什么方法救出小動物的?

      3、教師小結:

      用熱水袋和熱水的方法可以把小動物們順利解救出來。

      四、活動結束

      小動物都順利解救出來啦,但小動物們剛從冰凍里出來,全身還很冷,我們帶它們一起到外面曬曬太陽,幫他們暖和暖和身體吧。

    冰小班教案11

      活動設計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處充滿著寒意。盡管北風呼呼地吹著,也擋不住小朋友們對冬天的熱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車等等,玩的不亦樂乎。這節(jié)課的設計是讓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冬季”這個季節(jié)。探索“冰”的奧秘。

      活動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么?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教學反思:

      但由于現(xiàn)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冰小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各種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吹風機、錘子、餐刀、熱水袋、熱水,內含一顆糖果的冰塊若干(同幼兒數(shù))。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大冰塊,激發(fā)孩子參與的熱情,初步感知冰塊的特性。

      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覺?(教師手持冰塊讓每個小朋友先摸一摸,進行初步感知)你們能看見大冰塊里有什么呢?(糖果)

      2.教師小結:原來冰塊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顆糖。

      提問:你們想吃冰塊里的糖嗎?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來吃呢?(幼兒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辦法。)

      二、介紹工具

      師:老師幫你們準備了很多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重點介紹電吹風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

      三、幼兒嘗試

      1.幼兒自己取冰塊,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冰塊,進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問:你拿的`冰塊摸起來有什么感覺啊?(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

      2.幼兒取工具,嘗試將冰塊中的糖塊取出。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來的?(對已經取出糖的小朋友進行鼓勵,請其再拿一塊冰換一種工具進行嘗試。)

      四、幼兒集中分享經驗

      1.提問: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過?

      2.小結:小朋友們很聰明,都利用工具從冰里取出了糖,我們來給自己鼓鼓掌。

    冰小班教案13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樂于助人、知恩圖報,的傳統(tǒng)美德。近年來,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只知道索取。面對他人的幫助,連一聲謝謝也不說,于是幼兒園老師們想到了借西方感恩節(jié)的機會開展感恩生命的活動。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關心和幫助自己的人!用一顆感恩的心面對未來的'生活!

      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日晚7點

      活動地點:

      園內禮堂

      活動主題:

      活動工作準備及負責人員:

      1、節(jié)目準備14個

      大班組:2個中班組:2個

      小班組:1個英語組:2個

      舞蹈班:1個教師:2個

      家委會:1個電子琴班:1個

      社區(qū)節(jié)目:1個

      2、主持人:兩名

      3、教研組負責:音樂準備,節(jié)目準備情況把控舞臺布置

      4、場地布置:年級組長,后勤人員

      5、后勤負責場地衛(wèi)生、安全布置。

      6、教研組負責:教師節(jié)目的準備

      舞臺設計:彩虹橋一座桃形圖若干個字體制作

      節(jié)目安排:大班組:2個中班組:2個

      小班組:1個英語組:2個

      舞蹈班:1個家長:1個

      教師節(jié)目:2個社區(qū):1個

      電子琴班:1個

      節(jié)目指導小組:教研組

      指導時間及彩排時間:11月6日下午15:10–16:20(指導)

      11月15日下午15:10–16:20(指導)

      11月18日上午9:00(彩排)

      11月23日上午9:00(彩排)

      活動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二、主持人介紹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位嘉賓

      三、領導講話

      四、節(jié)目表演順序

      1、教師節(jié)目

      2、小班節(jié)目《親親寶貝》

      3、園一班節(jié)目《老師親、媽媽親》

      4、中一班節(jié)目《大家一起來跳舞》

      5、教師節(jié)目

      6、外教節(jié)目《哆唻咪》

      7、社區(qū)節(jié)目《和諧中國》

      8、電子琴獨奏《金鳳子、開紅花》

      9、中二、中三班節(jié)目《媽媽,你快歇歇吧》

      10、家委會瑜伽表演學二班

      11、教師節(jié)目

      12、社區(qū)節(jié)目《我和我的祖國》

      12、英語情景劇《丑小鴨》

      13、舞蹈班節(jié)目《螢火蟲》

      14、大班節(jié)目《感恩的心》

      五、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六、班級按順序退場

    冰小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各種特性。

      2、初步了解冰遇熱會化成水,水預冷會結成冰。

      3、學習制作冰花,體驗探索的樂趣。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每組一盒冰,一杯溫水。

      2、提前制作的冰花,彩紙或顏料,各種形狀的透明杯子,水、線等。

      3、課件。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感知冰的特征 。

      (1)請幼兒看一看冰是什么顏色的?摸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覺?

      (2)將小塊冰放到手心里,看看冰有什么變化,手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

      (3)觀看冰塊在溫水里慢慢融化的過程,冰是怎樣形成的呢?

      小結:冰是透明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遇到熱會化成水,水預冷會結成冰。

      2、學習制作冰花。

      (1)觀看各種冰雕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已做好的冰花,讓幼兒觀察跟之前的冰塊有什么不一樣?(heibanzhijia、com)說一說是怎樣做出來的?

      (3)教師示范并介紹冰花制作過程:在不同形狀的'透明杯子里,倒入水,將彩紙或顏料放入水中,放上一根繩(一半在杯內,一半在杯外),然后將杯子放入冰箱冷凍一段時間取出即可。

      (4)幼兒嘗試制作冰花。

      活動延伸:

      與幼兒一起欣賞自制冰花。

      活動反思:

      冬天是一個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個奇特的世界。晶瑩剔透的冰,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對冰有著濃厚的興趣,可對冰的認識僅僅只是一些感性的經驗,對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開展“冬爺爺?shù)亩Y物”主題活動中,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選材設計教學方案,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冰小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閱讀繪本,了解不同數(shù)量的圓可以變成餡餅、雪娃娃、貓頭鷹、火車、糖葫蘆等物品。

      2、通過教師提問和觀察,嘗試將環(huán)境中圓形的物品用繪本的句式進行仿編。

      3、體驗“圓形物體變變變"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生活中一些圓形的物體,會唱“拉個圓圈走走”的歌。

      2、物質準備: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有意識地在教室里擺放一些圓形的.東西。

      3、繪本《圓》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繪本封面,引起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有趣的繪本,看看封面上的圖形,你認識嗎?這本繪本的名字叫《圓》。這么多的圓形寶寶,今天要來給小朋友變魔術呢?它們會變成什么好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引導幼兒觀看ppt,閱讀故事,初步欣賞故事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集體欣賞ppt。(1—3個圓的內容)

      提問:“一個圓,孤零零",它會變成什么呢?還會變成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兩個圓,來做伴”它會變成什么呢?還會變成什么呢?

      “三個圓,正正好”它會變成什么呢?還會變成什么呢?三個圓藏在哪?(貓頭鷹和小老鼠)

      2、幼兒自主閱讀繪本4—5個圓的內容。

      提問:“接下來會是幾個圓?又會變成什么好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繪本,從貓頭鷹的地方往后看”。

      “四個圓,排成排”它會變成什么呢?還像什么呢?圓藏在哪?(火車車輪)

      “五個圓,連成串”它會變成什么呢?還像什么呢?

      三、師生邊完整欣賞ppt邊講述繪本,進一步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師:這本繪本好看嗎?我們再來看一遍,一起講講吧。

      四、接龍游戲,學習分角色閱讀繪本

      集體觀看ppt,第一次教師說前半句,幼兒說后半句。

      師:小朋友真聰明,能和老師一起講故事了,F(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接龍游戲,我說前面的“一個圓,孤零零”。寶寶說后面的“好像一個大餡餅”?凑l說得好?

      五、尋找教室中的圓形物品

      1、在教室內尋找圓形物。

      師:我們教室里也藏著許多圓形寶寶,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呢?快把它們找出來吧。

      2、把找到的圓形物用繪本的句式念出來。

      師:一個圓,孤零零,好像一個大皮球。兩個圓來做伴,變成一個望遠鏡……

      六、教師指相應的物品,進行填充式創(chuàng)編繪本

      師:寶寶們真棒!找到了很多圓形的東西,說得也很好,現(xiàn)在張老師來把你們找到的圓形寶寶編到故事里,就會變成一個新的繪本故事。

      教師一邊念一邊指向創(chuàng)編的物品“一個圓,孤零零”好像一個(引導幼兒填詞:大皮球,兩個圓來做伴好像一副望遠鏡等等)。

      七、游戲“拉個圓圈走走”

      1、師:今天圓形寶寶玩得真高興,我們也來玩?zhèn)“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吧。

      2、游戲延伸:用創(chuàng)編的句式進行游戲。

      “拉個圓圈走走,拉個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變成一個大皮球”。(變成一條毛毛蟲、望遠鏡等等)。

    【冰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冰小班教案15篇01-12

    小班科學教案:好玩的冰02-06

    小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冰教案(精選10篇)05-24

    《好玩的冰》教案10-05

    冰的魔術教案01-28

    關于冰的教案02-04

    好玩的冰教案03-05

    認識冰的教案10-08

    中班冬天教案:冰娃娃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