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蒙氏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07 18:14:11 教案 投訴 投稿

    蒙氏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蒙氏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蒙氏數學教案

    蒙氏數學教案1

      設計意圖:在傳統的幼兒園數學教學中,“0”的教學常常被忽視,而在蒙氏教學中,“0”的教育格外重視。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通過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戲方法,讓幼兒認識“0”,了解“0”的意義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對“0”的認識一定會提升一個高度!

      中班蒙氏數學活動:“0”的游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0”在自然數的概念是“沒有”。

      2、聯系生活,讓幼兒認識“0”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蒙氏教具:紡錘棒箱、紡錘棒。

      2、數字卡片;0-4各一個,豆子與數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與“0”有關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游戲:介紹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認識“0”的.意義。

      1、認識紡錘棒與紡錘棒箱。2、老師示范操作,引導幼兒認識0表示沒有。

      3、教師小結:0表示沒有。

      三、游戲:0的游戲

      1、抓豆子

      玩法:請5名幼兒分別拿數字0-4,然后拿對應的豆子,拿到0的幼兒不拿豆子。

      2、看誰聽的準

      玩法:老師任意說:小朋友跳X下,幼兒跳相應的次數,跳錯的取消游戲資格。四、聯系生活,讓幼兒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較數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認識緊急求救電話110、120,服務熱線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兒講一講,在哪兒還見過0。

      4、請幼兒尋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0。

    蒙氏數學教案2

      籌備質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別離放在三個盤子里)。

      2、形式分列卡三張:紙制卡片,繪有按必然紀律分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3、牙簽若干

      直接目標:實驗用三種差異種類的食物按必然數量舉辦有紀律地分列。

      間接目標:

      1、調查本領的造就

      2、邏輯思維本領的造就

      3、遷移本領的造就

      勾當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答復:“箭頭暗示什么?”(從箭尾到箭頭暗示一個偏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持續(xù)反復分列三組,西席用牙簽將形式圖分別為三小節(jié)(牙簽放在棗與糖之間)。

      4、請幼兒調查并引導幼兒接頭:

      他們被分成了幾組?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后?誰在中間?

      三組分列完全溝通嗎?

      5、請幼兒隨著老師將形式分列卡的內容點讀兩遍,留意每讀完一小節(jié)后要稍作擱淺。勉勵幼兒記著圖形分列紀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并按原有紀律繼承分列。

      7、分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并確認分列功效,如發(fā)明錯誤要實時調解。

      8、別離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分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縱。

      9、教具歸位時要留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分列卡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2、西席的引導及輔佐。

      延伸變革:

      1、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增的紀律反復分列。

      2、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減的紀律反復分列。

      3、進修將一個物體按數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量遞減的紀律同時分列。

    蒙氏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體驗理解單雙數的含義,能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在游戲活動中感知單雙數的排列規(guī)律。

      3、感知單雙數之間的互相轉變。

      活動過程:

     。ㄒ唬┏R(guī)活動1、走線。(要求幼兒抬頭挺胸目視前方)2、線上游戲:聽指令做動作。游戲規(guī)則:幼兒按一定順序反復報數1和2,并記住自己報的數,老師指定動作。

      師說:

      報1的小朋友蹲下,報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報1的小朋友向前邁一步,報2的小朋友向后退一步;報1的小朋友拍手一次,報2的小朋友跺腳一次。

      師說:剛才小朋友們反應很快,我們再增加點難度,請小朋友們一個一個輪流做動作,你一定記住自己是報1的小朋友蹲下,報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不許搶也不許慢呀,一定集中注意了。小朋友真棒!

     。ǘ┘w操作1、森林里召開音樂舞會來了好多小動物,他們在干什么(跳舞);他們是幾個小動物(6個出示數字卡片);他們是幾個幾個在一起跳舞(2個);哦他們是成雙成對的在跳舞,他們跳的真高興,又來了一個小動物現在是幾個?(7個出示數字卡片)你看這個小動物卻傷心的哭了,為什么?(因為他沒有舞伴,很孤單所以他哭了)總結:我們像剛才成雙成對的6個叫做雙數,而這樣的剩下一個孤單的沒伴的7叫做單數。

      2、我們認識的數字寶寶里有的是單數有的是雙數,下面請小朋友來用數字卡片和金色珠來擺一擺,來看看哪個數是雙數哪個是單數。(操作要求:①、先擺數字卡片,注意每個數字之間有一定的距離。②、數字卡片的下邊擺相應數量的珠子,珠子要兩個兩個擺在一起就像兩個小動物跳舞一樣。)師巡回指導并再次重申操作要求。

      3、小朋友擺完了請看黑板。我們一起來看看單數雙數都有誰齊讀兩遍。(單數13579雙數246810)問幼兒我有5只筆;我有8個蘋果;我有6本書是什么數。

      提高難度直接問數字是什么數。并及時鼓勵幼兒。

      4、下面我們玩一個游戲:①看到單數請小朋友拍一次手,看到雙數請小朋友拍一次腿;②看到單數請小朋友起立,看到雙數小朋友請坐。

      小朋友真棒。你仔細看看單數和雙數是怎么站隊的(一個單數一個雙數又一個單數.......)總結:原來單數和雙數字寶寶是交替重復的規(guī)律排隊的。

      5、我們再玩一個點豆子的游戲:小朋友們現在都是豆子,我來點。點豆子,點豆子,點到的豆子跟我走。點到的小朋友跟這老師上來。請小朋友看看是幾個人,是單數還是雙數。(單數)兩個兩個拉手看看是單數嗎?對了小朋友真棒。你能想一個辦法把單數變成雙數嗎?

      啟發(fā)幼兒用添和去的方法單雙數互換。

     。ㄈ┓纸M操作(請幼兒站在線上,集體講解操作要求,請幼兒選擇加老師指定)(1)組快樂的泡泡能幫小魚和螃蟹找到朋友,小魚沿這單數泡前進涂成黃色,螃蟹沿著雙數前進涂成紅色。

     。2)組涂櫻桃。把單數櫻桃涂成黃色,雙數櫻桃涂成紅色。(師示范在黑板上寫上單數用黃色示意,雙數用紅色示意)(3)貼紅花。把小紅花兩個兩個貼到數字寶寶下邊,看看哪個是單數哪個是雙數。并說說為什么。

      評價:對三組幼兒的操作進行簡單的評析。

     。ㄋ模┙Y束活動乘火車游戲: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車票(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上車拿單數車票的.小朋友來舉一只手的老師這上火車,拿雙數的小朋友來舉兩只手的老師這上火車。

      蒙氏操作活動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提導分享交流,為孩子提供大量的、新穎的操作材料和游戲,讓孩子在動態(tài)的學習過程中建構數學知識,"動"中發(fā)展數學思維。突破了原有的教育模式--老師講解為主,幼兒的操作不是孤立的,它與其他學習數學的方法有機結合。(比如一開始的單雙數定義還是有老師來講解,但是操作會讓幼兒對單雙數的含義理解更加深刻)。

      活動的設計既關注幼兒數學知識、技能的感知與理解,更要關注幼兒的情感與態(tài)度、體驗與發(fā)展(比如此次活動集體操作中幼兒擺數字卡片和金色珠時我在不斷的提醒幼兒數字卡片之間要保持距離在操作過程中,他會明白原來老師讓保持距離是為了讓自己的操作更清晰,同時也讓幼兒明白聽清操作規(guī)則很重要);既要關注幼兒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幼兒學習的過程比要求幼兒得出一個結果更為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有幼兒快樂的體驗,有幼兒深刻的思維歷程。幼兒的數學學習過程,尊重和接納每個幼兒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尊重他們的探索與發(fā)現,(如在給了幼兒單雙數的定義后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fā)現其他的數是單還是雙數。)尊重他們的解釋與表達?梢酝ㄟ^與幼兒討論或共同探索,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在幼兒玩點豆子的游戲時,在游戲中幼兒興趣濃厚。在老師提出了問題后,老師和幼兒共同解決問題突出了幼兒的主導性,使單雙數互變變的很簡單。)

      自我評價:

      在我剛開始決定上單雙數時大班的教參上是復習單雙數,可是咱們的孩子沒有基礎,所以根據孩子的經驗基礎上我及時調整了活動目標。此次活動目標結合蒙氏和畫冊制定的,其中1、2為重點目標,同時自己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蒙氏數學教案4

      第一課:沙數字板,0-4的書寫第二課:沙數字板,5-9的書寫第三課:紡錘棒箱第四課:數字與籌碼第六課:序數第六課:相鄰數第七課:數棒1第八課:數棒2第九課:彩色串珠第十課:金色串珠第十一課:塞根板l第十二課:塞根板2笫十三課:1-100板第一課第十四課:1-100板第二課第十五課:片珠(百位數的認讀)第十六課:片珠(數與量的對應)笫十七課:塊珠(千位數的認讀)第十八課:塊珠(數與最的`對應)第十九課:銀行游戲笫二十課:超市游戲

      第二十一課:千位的加法(不進位)第二十二課:千位的加法(進位)第二十三課:千位的的乘法(不進位)第二十四課:千位的乘法(進位)

      笫二十五課:千位的加法乘法游戲課第二十六課:千位的減法(不借位化)第二十七課:千位的減法(借位)第二十八課:千位的除法(不退位)第二十九課:千位的除法(退位)第三十課:郵票游戲加法第三十一課:郵票游戲乘法第三十二課:郵票游戲減法第三十三課:郵票游戲除法第三十四課:加法蛇第三十五課:減法蛇

      第三十六課:加法板(不進位)笫三十七課:加法板(進位)第三十八課:減法板(不借位)第三十九課:減法板(借位)第四十課:乘法板笫四十一課:除法板第四十二課:平方第四十三課:立方第四十四課:分數小人笫四十五課:時鐘(整點)第四十六課:時鐘(半點)笫四十七課:二項式三項式公式

    蒙氏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和游戲活動,初步了解“0”的意義。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能準確將數字0—9與相應的量對應。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紡錘棒”;10個空盒子(盒子上分別標有數字0—9)。

      2.學具準備:“紡錘棒”;小碗、豆子、繩子、珠子等若干。

      3.電腦、音樂《迷霧森林》。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互相問候。

      2.走線,線上游戲:高人走,矮人走。教師要求幼兒一會兒踮起腳走,一會兒半蹲著走。

      (二)集體活動

      1.情境創(chuàng)設:快吃午飯了,肚子真餓呀。我們10個數字寶寶也想吃東西了,他們想吃小棒餅干,數字是幾,就吃幾根餅干,我們快來給他們發(fā)餅干吧!

      2.教師出示餅干——“紡錘棒”,和幼兒一起操作。

      將標有“0—9”的空盒從左到右放成一排,數字卡片對應放置好。從“1”開始,手指著盒子上的數字“1”,念“1”,拿出1根“紡錘棒”,然后把“紡錘棒”輕輕放入標有“1”的空盒里。

      3.依次取相應數量的“紡錘棒”放入寫有數字2—9的空盒里。所有的紡錘棒正好取完。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矗處煂⑹址湃肟蘸凶又修D動,邊指邊說:“沒有就是0”。再用手指著盒子上的數字0,說:“這是0”。教師再次將手放在標有0的空盒里轉一轉,邊轉邊說:“沒有就用0表示”。

     。担堄變赫f說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見到過“0”(車站站牌、掛歷、電話號碼等),再請幼兒尋找活動室里的“0”,如尺子、計算器等。

      (三)分組活動。

      1.第一組:玩“看數取豆豆”的游戲。一名幼兒舉起0—9的數字卡片,其余幼兒根據卡片上的數字取相應數量的豆豆放入小碗中。

      2.第二組:玩“穿珠子”的游戲。幼兒根據自己抽到的數字卡片上的數,在繩子上穿上相應數量的珠子,抽到“0”的幼兒就不用穿。

      3.第三組:操作學具“紡錘棒”,感受“0”的.實際意義。

      (四)游戲活動。

      1.欣賞故事:誰的本領大(故事附后)。

      2.玩“聽音樂拍手”的游戲。幼兒看教師舉起的數字卡片拍手,如舉“3”時,全體幼兒拍3下手,舉“0”時,全體幼兒將雙手握拳。

      (五)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用謎語來小結(謎語附后),引導幼兒收拾學具。

      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家長和孩子在家里可以利用空盒和小棒自制紡錘棒,并和孩子一起操作,進一步理解“0”的意義。

      2.區(qū)域活動:在區(qū)角活動中用擺小棒、買糖果等游戲,鞏固對0—9數字的認識,重點讓幼兒理解“0”的意義。

      資料附錄:

      故事:誰的本領大

      0、1、2、3、4、5、6、7、8、9,十個數字娃娃,排著隊做游戲。

      大家都說“0”表示沒有,“0”沒有用,都不和“0”一起玩。

      這時,大象伯伯來了,他用長鼻子卷來十根香蕉,說:“哪個數字娃娃能表示?”1—9的數字娃娃沒辦法,只好去找“0”。

      數字“1”和數字“0”在一起就是“10”。

      十個數字娃娃笑了,他們終于明白了:每個數字都很重要,“0”可以和其它數字娃娃手拉手做朋友,只有團結起來力量才大。

      謎語:

      一個數,不簡單,

      它的樣子像雞蛋,

      它說自己是沒有,

      沒有它卻不能算。

    蒙氏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按數取物,進一步感知9以內數量的多少。

      2、將相同種類的物體分類擺放。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水彩筆。

      2、材料袋:二種不同顏色、花瓣數、大小不同的花的卡片。

      3、神秘箱,1-9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甯鶕竺,能按數取物,進一步感知9以內數量的多少

      1、出示裝有花朵圖片的神秘箱。請個別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卡片摸出相應數量的花朵圖片,并數一數摸得是否正確。如,摸3朵、4朵、5朵。

      2、這些花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同?你能把一樣的花放在一起嗎?數數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娼o花兒分類,將相同種類的'物體分類擺放

      1、引導幼兒將花朵分類。

      2、同伴之間交流分類的標準,說說自己把什么樣的花放在了一起。

      3、幫助幼兒明確:按不同的標準,就有不同的擺法。如,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花瓣數分。

     、绺魃鳂拥幕

      1、出示操作材料《各色各樣的花》,引導幼兒數一數有幾朵花。

      師:請你把相同的花圈起來,數一數有幾朵,然后和圓盤中的一樣數量的數字或點子連線。

      2、引導幼兒按花的數量,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或貼上數字粘紙。

      3、引導幼兒認識具體物體、圓點與抽象數字之間的對應關系,知道它們能表示同樣的數量。

      活動結束

      收取活動材料,并逐一檢查批改。

      教學反思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整個活動體現了以孩子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幼關系,絕大多數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在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教師在前面展示圖片的時候,有一部分孩子被教師遮擋了,教師沒有及時發(fā)現這個問題,如果教師改變提問策略站在左邊提問后馬上又站到右邊提問照顧到幼兒全體那樣活動效果就更好一些。

      小溫馨提示:數學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只有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育內容,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蒙氏數學教案7

      教具構成:

      紅藍間隔的長棒10根,最短的是紅色10厘米,剩余的紅藍間隔逐步遞增10厘米,最長的為100厘米。

      教育目的:

      1、直接目的認識數棒

      2、間接目的

      1)讓幼兒了解數的概念

      2)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操作過程:

      1、邀請幼兒一起工作(今天老師帶你一起去認識一位新工作吧。

      2、帶幼兒到教具柜中,介紹教具(它叫數棒,它紅色的地方放在左邊,它跟我們之前學的長棒很像,它是在地毯上工作的,現在我們去把地毯鋪好吧)

      3、老師帶幼兒鋪工作毯,并告訴幼兒:數棒的拿法跟長棒的拿法一樣,現在我們一起把數棒請到工作毯上吧!

      4、老師和孩子一起取數棒,從最短的開始取,雙手打豎握緊數棒,慢慢走到工作毯中,把數棒橫著輕輕放下。

      5、依次取出剩余的數棒,平行放好。

      6、請小朋友按長棒的.方式排序(小朋友,我們學過長棒,請你用幫長棒排序的方式幫數棒排序好嗎?)紅色一頭放在左邊,從最長的開始排。

      7、當孩子全部排好后,從中取出數棒1、2、3進行三階段教學。

      8、命名:老師手握最短的紅棒,告訴孩子1,這是1。1—2這是2,1—2—3這是3,

      9、辨別:請你告訴我,哪個是1,請你握握看,哪個是2,請你握握看,哪個是3,請你握握看。

      10、回憶(發(fā)音)老師問小朋友:“請你告訴我,這是幾?”“1”······

      11、當把三根數棒都認識完的時候,詢問孩子還想不想接著往下,如果孩子還想學,就按照學習數棒1、2、3的方式教。如果孩子不想學了,就請孩子把數棒送回去。

      12、收工作,按收長棒的方法,把數棒從最長的開始收,提醒孩子收的時候記得把紅色的那一端放在左邊對整齊。

      13、把工作毯收好。

      變化延伸:

      數棒與數字對應、數棒與實物對應

      適用年齡:

      4歲以上

      錯誤控制:

      最短的一根數棒

      吸引力:

      把數棒排整齊

    蒙氏數學教案8

      數學活動:

      《按數群計數》

      活動目標:

      1、嘗試按樹群整5、整10數數,并說出總數。

      2、能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3、樂于參加數數活動,體驗用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猴子撈月”;掛圖“猴子撈月”;掛圖“數手印”;音樂磁帶一盤;

      教室的地上畫6個圓圈(圓圈里寫有不同的數字)。

      2、學具準備:“猴子撈月”;“金色珠子①②③”中的串珠;花生1袋;顒舆^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

      2、集體活動

     、賱(chuàng)設情境:看誰數得快又準。

      教師:今天我們來舉行數數比賽。首先老師要給你們講《猴子撈月》的故事,小朋友們根據故事內容數數。(教師一邊出示掛圖“猴子撈月”,一邊講故事)有一天,1只小猴到河邊玩,看到水里有個黃黃的月亮,大叫:“月亮掉進水里了!月亮掉進水里了!”于是,許多小猴來撈月亮,大家看,先來了幾只小猴(出示5個一組的教具小猴),又來了幾只小猴(依次出示幾組),一共來了多少只小猴?

     、谝龑в變赫f出總數,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出來的。如:我是1個1個數的.;

      我是先數先來的5只,再接著1個1個地數后面的。

      ③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能數得更快呢?引導幼兒用5個一數或10個一數的方法

      數出總數。教師再依次出示教具“猴子撈月”中的若干組猴子(數量視幼兒能力定),引導幼兒用最快的方法說出總數

      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跳繩練習

      戶外活動:看書

    蒙氏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規(guī)律排序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增添的規(guī)律美。

      2、通過探索、操作多種材料,引導幼兒學習有規(guī)律的進行圖案裝飾。

      3、能有規(guī)律的排序,并能用語言表述自己排序的規(guī)律。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探索、操作多種材料,引導幼兒學習有規(guī)律的進行圖案裝飾

      活動難點:

      在操作中通過交流、探索嘗試多種方法交替重復地排序

      教學資源:

      教具:老師裝飾好的衣服、褲子、裙子大卡片、規(guī)律板:○□▽

      學具各種衣服、裙子、褲子圖案紙人手一份、水彩筆、○□▽卡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小朋友們,今天魔法森林里的小魔仙搬了新家,?請我們小朋友去魔法森林里做客。你們想去嗎?

      進入魔法森林要念咒語喲!梨蘋果

      二、基本部分:

      1、進入魔法森林,引導有注意觀察魔法森林的東西的擺放有什么特點?

      小朋友,我們到了?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嗎?(顏色、花紋、圖案很有規(guī)律)什么是有規(guī)律呢?(教師小結:按照一種方法,重復排列的方法就叫按規(guī)律排序)

      2、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出圖案排列規(guī)律:

      紅-綠-黃-藍-紅-綠-黃-藍-紅-綠-黃-藍

      3、教師小結:

      原來魔法森林里的東西都是有規(guī)律的排列的,有了這些圖案,讓這里更美麗了!

      4、魔法森林里的所有的東西必須按規(guī)律的裝飾,可是小魔仙剛搬來,所以很多的東西還沒有來得及裝飾上有規(guī)律的裝飾呢,你們愿意幫忙嗎?

      裝飾的時候必須要有規(guī)律的來裝飾。你們會嗎?(激發(fā)幼兒興趣)

      5、你想怎樣有規(guī)律的裝飾?(引導幼兒裝飾前先想-再說-再裝飾)

      6、幼兒以組為單位,開始自由裝飾。

      x裝飾盤子

      x裝飾相框

      x裝飾衣服

      7、將幼兒的作品貼到白板上,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按照那種規(guī)律裝飾的?

      8、教師小結:這些圖案裝飾的實在是太美了,有規(guī)律的裝飾真漂亮。

      9、出示一件沒有裝飾完的衣服,按照1-2-1-2、2-2-2-2結構裝飾的半成品,引導幼兒發(fā)現裝飾規(guī)律。

      還有最后一件小魔仙的'衣服還沒有做完呢。誰能幫幫忙呀。

      我們的小朋友真聰明,原來這樣重復也是有規(guī)律的裝飾。這真有趣啊。下一次我們也可以試試這樣的裝飾方法。

      三、結束部分

      在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裝飾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美,出示:ppt。

      今天回家也找一找,你還發(fā)現什么是有規(guī)律裝飾的?看誰找到的多。

      今天我們幫助小魔仙這么多的忙,所以每一個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枚魔仙獎章。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蒙氏數學教案10

      游戲“色彩娃娃站起來”。教師發(fā)出游戲口令,說到哪種顏色娃娃,貼有相應顏色點點的小朋友就站起來。如:“請紅色娃娃站起來!眲t所有貼紅色點點的幼兒都音樂游戲“找朋友”。教師放音樂′a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拍手找貼有和自己相同顏色點點的幼兒做朋友。游戲熟練后,幼兒可以互相交換不同顏色的點點再進槳

      行游戲懣鉛

      1. 分組活動。

      第一組:粘貼畫“色彩娃娃穿新衣”。幼兒將三種顏色的色彩娃娃頭粘貼在白紙上,然后給每個娃娃選相同顏色的衣服并粘貼n

      第二組:操作學具“色板”。請將相同顏色的兩塊色板放在一起,試著說出每塊色板的顏色名稱n

      第三組:操作彩色筆。幼兒將相同顏色的彩色筆找出來成為好朋友放在一起。

      2. 交流小結,收拾學具n

      具及分組操作材料收拾整齊n欣賞幼兒分組活動的成果,鞏固幼兒按顏色配對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幼兒將學

      Z 雙同求導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一種屬性找出同類或不同類的物體,并嘗試說出物體的特征。

      2. 嘗試按物體的一種特征歸類。

      3. 體驗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彩色魚”;神秘袋若干(裝人相同的幾個物品和1個不同的物品,如放5 條大魚和1 條小魚)。

      2. 學具準備:“彩色魚”:彩筆若干:神秘袋若干。

      3. 《操作冊》第1冊第3-4 頁。

      活動過程:

      1. 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幼兒和教師邊念兒歌(兒歌附后>邊在線上做相應的動作。

      2. 集體活動

      找相同。

      創(chuàng)設情境:海洋館里的熱帶魚一起出來旅游,.看它們排的隊伍多整齊!

      教師請幼兒拿出學具“彩色魚”,將一樣大的魚排成一排。幼兒找出大小相同的彩色魚

      教師請幼兒將一樣顏色的魚放在一起。找出顏色相同的彩色魚。

      紅色的魚藍色的魚紫色的'魚綠色的亙青色的魚

      囫 找不同。

      教師拿出神秘袋,將其中的彩色魚一一擺在地上,請幼兒萃中下郟同的一條魚。神秘袋可換其他物品繼續(xù)游戲,請幼兒找不同。

      3. 游戲活動。

      游戲“小魚游”。請幼兒將小魚貼在胸口,聽音樂游來游去,當音樂停,聽口令同類的小魚游在一起。

      4. 分組活動

      第一組:操作彩筆。請幼兒將相同顏色的彩筆找出來。

      第二組:神秘袋。幼兒將神秘袋里的物品一一擺出,找出不同類的物品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第1冊第3 頁的活動。

      5. 交流小結ˊ收拾學具。

      引導幼兒將學具收拾好。放進“分類袋”里。

      舉旦玉牢叫殲陽

      活動目標:能按物體的一種肥性找川同類戍不同類的物體,井嘗試說出物體的特征。

      2. 嘗試按物體的一種特征歸類。

      3. 體驗操作的快樂。

      1. 教具唯各:“彩色魚”:紅色、貲色籃子或金子各廠個。

      2. 學具準各:“彩色魚”;精呆若干i一張紙上面貼3 條大(/J、)魚1條小(大)魚月一張上面貼3 條紅色(色)魚 條黃色紅色)魚。色魚

      3. (操作冊》第1冊第3-4 頁。

      活動過程

      1. 預備活動,走線。

      教師:小朋友們好1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海底世界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舞會,節(jié)目是魚寶寶們的舞蹈,魚寶寶想情小朋友們幫它們把演員選出來。你們愿意嗎? 幼兒:愿意。

      教師:請小朋友一個一個過來排好隊,我們一起到小魚家把它IIltr出來PBI∮?寶寶告訴老師去它們家的時候一定要走這個獨木橋,走的時候要像老師這樣腳跟挨著腳尖走(聽音樂走線)。

      教師:魚寶寶家到了,請小朋友一個一個過來把我們的魚寶寶們領位幼兒一張學具彩色魚卡片川 請領到小魚寶寶的小朋友回到回去吧(每

      2. 集體活動。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寶?知道的請舉手告訴老師。

      教師:現在請你們和身邊的小朋友比一比、扌一看你領到的是什么樣的魚寶 幼兒:我的魚寶寶是紅色的。

      幼兒:我的魚是最大的。

      (1)找相同。

     、侔创笮≌蚁嗤。

      教師:請小朋友看扌老師手里的魚寶寶,(教師出示大魚)哪些小朋友手里的 魚寶寶跟它一樣大昵?埔你們站起來井給你的周圍的小朋友扌一看I

      教師:大魚寶寶都找到了。請你們輕輕地坐下。

      教師:小魚寶寶也找到了。請你們輕輕地坐下。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找到了大魚寶寶和小魚寶寶t它們說謝謝你們,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

      囫按顏色找相同n

      教師:魚寶寶們準備跳舞了,看!這里有兩個舞臺。它們一樣嗎?

      出示兩個不同顏色的籃子。指著紅色籃子:這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紅色的。

      出示黃色籃子問法同前。

      教師:紅色的舞臺說了。我要請跟我顏色一樣的魚寶寶到我這里來跳舞。黃色的舞臺也說了。我也要跟我顏色一樣的魚寶寶到我這里來跳舞。

      教師:諾小朋友們一個一個過來。把你手里的魚寶寶送到舞臺上來吧!一定不要讓魚寶寶走錯舞臺噢!

      幼兒操作。

      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紅色的魚寶寶到了紅色的舞臺上了呢?(引導幼兒驗證)同樣的方法驗證黃色的魚寶寶。

      (2)找不同。

      教師:我們選出來的魚寶寶們要表演了,快請它們出來吧!(教師出示兩組彩色魚)魚寶寶們說了,要一樣的魚寶寶才能在一起跳舞,它們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教師:請小朋友們把不一樣的魚寶寶找出來吧I?

      請2 名幼兒上來找出后,提問: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顏色的(大的還是小的) ,黑板上是什么顏色的(小的還是大的)?

      3. 分組活動。

      第一組:找相同(彩色魚)。教師:老師這里還有些魚寶寶也要來參加舞會,請小朋友們把相同的魚寶寶放到一起吧?巨

      第二組:找不同(糖果)。舞會上還有好多好吃的糖果,可是有些糖果走錯了地方,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第三組:做《操作冊>96 3-4 頁的活動。

      教師:舞會結束后,好多的物品都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請小朋友帝它們找

      蘸即可,在按手印時大聲說 “你好”!

      看一看這是什么?

      這橡樹的名字叫“班級樹”,因為我們班級的每個小朋友和老師都要“住” 到樹上去。

      2. 等班級樹上的手印千后,諳幼兒把自己的照片背面涂上膠水,貼在手印畫上。 ● 組織幼兒分享交流。

      一一你自己 “住” 在 “班級樹” 的什么地方?旁邊 “住” 了誰?

      “班級樹” 上住了全班的小朋友,大家要相親相愛,高高興興地生活在一起。

      活動目標

      . 學習運用手印,c叫地13同伴合作扒印班級樹。

      e 感受與同伴合作畫H川的樂趣。

      活動準備

      ●安全顏料 雌各一個圃定容器,內貲一塊一樣大小的海綿,在海綿里倒上預料)。 e 在大卡紙上畫一棵班級樹 (大樹) 貼到#0上。

      ● 幼兒的一寸照片或大頭照一張、膠水。

      e A4色紙,幼兒至少人手丁張。

      e 幼兒人手一條圍裙和套袖,活動開展前協助幼兒穿戴好,

      活動過程

      e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了解 “小手益手印" 和 “小手班級樹” 的做法。 首先,用一只小手味一味顏料。然后,兩只手搓一搓。最后小手用力按在紙上,再輕輕打開。詿!手印益好啦?

      書上有一棵 “小手班級樹”,這是怎么做的呢?

      小手在白紙上蓋好手印后,剪下來,再把手印背面涂上膠水,粘到班級樹上。

      我們今天也來做一棵班級樹吧。

      e 給幼兒每人發(fā)放一張白紙,教師示范手印畫方法,幼兒在白紙上拓印。

      小手出門找朋友,對春顏料說: “你好I 痹偃デ濁狀蟀字。清拈斆?只小手去輕輕葩一下顏料,再在白紙上按一下。

      e 和幼兒一起做一棵班級樹;先讓幼兒在班級樹上益手印,等手印干后,再在手印上貼照片。

      1. 幼兒分組輪流在樹上拓手印畫,教師提醒幼兒在脫取顏料時只需輕輕一

      活動舀 于無」一L√」I uL?

      活動形式:·集體口區(qū)域0日!鹩H子1 活動目標

      . 觀察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嘗試通過身體動作表達不同的情緒。

      活動準備

      e 幼兒用書: 《我上幼兒園》。

      e CD: 《我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 播放CD,請幼兒欣賞兒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與幼兒一起聽CD,聽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 C 、

      小女孩第一天是什么?第二天呢?

      ●與幼兒一起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理解圖畫中人物的動作與表情等傳達出的情緒。

      看看畫面上畫了些什么?

      第一天小女孩是什么樣子的?、內 、

      為什么說她是毛毛曳?

      一一孝一學毛毛蟲的樣子。

      一一你覺得她開心還是不開心?

      第二天小女孩變成什么啦?

      一

      一這幅畫面上都有什么?

      花蝴蝶飛起來決不快樂呢?

      __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花蝴蝶,去找你的好朋友,找到后抱一抱。

      . 再次播放CD ,請幼兒學念兒歌。

      . 請幼兒嘗試一邊跟著念兒歌,一邊配合兒歌內容模仿毛毛蟲縮起來的樣子和花蝴蝶飛來飛去的動作。

      ’◥活動目標

      e 學唱歌曲。

      e 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欣曲。

      1另動準備

      e 幼兒用書: 《找朋友》。

      e CD : 《找朋友》。

      e 幼兒人手一個鈴鼓。

      e 歌曲: 《找朋友》 r附)。

      日內過程

      e 教師播放CO 《找朋友入 確幼兒一邊欣賞砍。一一誰在找朋友?曲,′一邊行幼兒用書。 - 丁找到好朋友后怎么表示友好?

      . 請幼兒跟教師學唱歌曲。

      e 給每名幼兒一個鈴鼓,教師向幼兒示特點。范使用鈴鼓的方法,79::一一這是鈴鼓,我們一起看冒它的樣子。鈴鼓的發(fā)音——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我們一起昕一昕。

      圈,用大拇指頂在邊上,這樣可以——怎么樣讓鈴鼓發(fā)出聲音呢?小朋友們要用:. 教師向幼兒示范跟隨歌曲節(jié)奏晃,穩(wěn)穩(wěn)地拿住,不容易掉。右手4個手指握住鈴鼓,的畢動鈴鼓。動鈴鼓,請幼兒模仿教師跟著歌曲。節(jié)奏晃

      活動形式:。集體0區(qū)域口日常0逗子

      重點領域:。語言。社會0健康○藝術0科學

      活動目標

      e 學習交朋友的方法。

      . 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 掛圖: 《認識新朋友》。

      . 海報紙、筆。

      ●請一名其他班的老師作為客人朋友。

      活動過程

      . 教師引導幼兒看掛圖,了解畫面中交朋友的方法。

      一一斑上來了位新朋友,見到她要微笑。

      其次,要相互介紹自己的名字。怎么介紹呢?

      大家好,我叫xxx,你叫什么名字?

      新朋友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怎么辦呢?比如新朋友不知道水杯放在哪里,你會對她說什么? 一一假如你們正在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你會邀請新朋友一起玩嗎?怎么對她說? 我們在玩一個好玩的游戲,請你跟我們一起玩吧。

      . 請其他班的老師扮演客人朋友,和幼兒模擬交朋友的方法。

    蒙氏數學教案11

      教案目的

      1、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寬窄,積極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2、在操作中經歷對10個以內物體按寬窄排序的過程。

      3、體驗操作探索的樂趣。

      教案準備

      彩色片、不同寬窄的.積木等。操作冊、蠟筆。

      教案流程

      一、預備活動。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走線的游戲。叫過小橋!睅ьI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根據兒歌內容自編動作。

      二、集體活動。

      “今天有些客人來到了我們班,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接受嗎?”

     、倌繙y比較兩個物體的寬窄。

      “看看,這兩個彩色片誰寬、誰窄呢?”

      教師取出“彩色片”中的寬窄比較明顯的2片彩色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誰寬、誰窄。

      ②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請幼兒每人抽取一片彩色片,和同伴比一比,看看誰的寬,誰的窄。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比較寬窄:比如一端對齊比或疊放在一起比較。

     、蹖W習按寬窄排序。

      請幼兒拿好自己的操作卡片回到位子上,進行操作卡片,并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較出10個彩色片的寬窄,又是怎么排列的?

      三、分組活動。

      第一、二、三組:用多種方法比較積木的寬窄并排序。

      第四、五、六組:找找教室內外寬窄不同的物品并排序。

      第七、八組:完成操作冊第3、4頁的活動。

      四、交流小潔,收拾學具。

      “誰來說說在活動中你是怎么來進行寬窄排序的?”

      請幼兒說說自己在游戲中遇到寬窄不同的情況時是怎么比較的。引導幼兒收拾整理好學具。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椅子搬到走廊上,搬一把椅子可自由進出,但搬桌子時就卡住了,為什么?怎么辦?

      2、在室內找出寬窄不一樣的的物品并排序,再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斷出物品寬窄的。

    蒙氏數學教案12

      目地要求

      1、嘗試紅色、黃色、藍色,感知幾種常見的顏色。

      2、嘗試將相同的顏色物體進行配對,在游戲中體驗兩個物體之間的色彩關系。

      3、初步學習收拾學具的方法

      準 備

      教具色板、固體膠、幼兒學具

      二、 蒙氏數學《顏色配對》

      (一) 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游戲,教師變換兩臂動作,屈

      肘—側平舉—摸肩—上舉,幼兒跟著老師模仿。

      (二)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師:今天,我們小三班里來了三位新朋友,他們分別是小紅、

      小黃、小藍,你們想認識他嗎,

      (1) 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2) 教師出示教具“色版”拿出紅色版:小紅的顏色是紅色,小黃是什么顏色,小藍?

      的'。在依次拿出黃色和藍色色板,運用三階段教學法引導

      幼兒知道紅黃藍三種顏色,(教師命名--這是紅色,辨認--哪

      個是紅色的,說出名稱--這是什么顏色,這是紅色……)

      游戲活動--彩色娃娃站起來

      師:今天,小紅……要和小朋友來玩捉迷藏,他們的顏色就藏在小朋友的身上

     。3)游戲--找朋友

      教師講述游戲玩法,由教師拿出一種顏色的色板與幼兒進行顏色配對,例如:紅色卡片的朋友在哪里,幼兒就舉出自己手上的顏色卡片以此類推。

     。ㄈ┎僮鲗W具

      師:今天,小紅、小黃還有小藍他們除了和小朋友玩游戲之外,還是來找朋友的,

      教師依次拿出紅黃藍的另一塊色板,將顏色相同的色板并排在一起,讓幼兒感受顏色的配對,

      提出要求

      1、 自己保管好自己的學具,掉在地板上馬上撿起來

      2、學會自己收拾學具

      幼兒操作學具,教師指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操作

     。ㄋ模┭由

      在平時是可以與幼兒玩一玩顏色接龍從生活中感受顏色的多樣性

    蒙氏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兩個相同的或相關的物體放在一起。

      2、萌發(fā)初步的邏輯意識。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小豬的一家:4種顏色的彩筆,與彩筆同色的4個籃子。

      2、學具準備:小豬的一家中的鞋子、襪子和手套,4種顏色的彩筆及相關顏色的籃子,大小不一樣的暗扣若干,大小不同的鎖和鑰匙。

      3、《操作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動一動。幼兒一邊按節(jié)奏念兒歌《動一動》一邊走線,并做相應動作,走、跑、跳等交替進行。

      二、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小朋友一起來玩“彩筆對對碰”。

      請幼兒看一看桌面上的彩筆:小朋友這些彩色筆的蓋子都跑哪去了?我們把它們都找出來吧,

      教師示范:給紅色的彩筆蓋上紅色的蓋子,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紅色的筆就找紅色的蓋子,然后放進紅色的籃子里。

      三、幼兒動手操作。

      教師將幼兒分組操作。

      第一組:操作學具小豬的一家。

      第二組:操作暗扣,幼兒根據暗扣的大小,公母配對。

      第三組:操作圖片,找缺失并配成完整的圖片。

      第四組:看誰找的對。幼兒根據一樣實物,找出另一半配對。

      四、游戲活動。

      游戲“對對碰”幼兒兩人一組一邊念兒歌《對對碰》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五、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引導幼兒將學具成對放好,如將襪子配對放在一起,直到收拾完畢。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始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幫鞋子找朋友”,讓幼兒從關注自己腳上的鞋子出發(fā),通過觀察,使幼兒知道腳上鞋子有兩只,兩只鞋子是一樣的,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在“幫鞋子找朋友”環(huán)節(jié)中,請幼兒根據手里的單只鞋子到很多鞋里去找另一只一樣的鞋子。在出現問題后,及時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討論,討論使幼兒相互吸取經驗,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使幼兒接納他人的觀點,達到學習的目的。幫助幼兒解決了特征混淆的問題,使幼兒知道一樣顏色、一樣花紋、一樣大小的兩只鞋子是一雙鞋子,豐富了一雙的概念。在操作環(huán)節(jié):材料的設計考慮到了鞋子大小花紋一樣顏色不同、顏色花紋一樣大小不同、顏色大小一樣花紋不同,這幾種在操作材料中都顯示出來,由于在前面“找鞋子”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出現了問題,幼兒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在操作中都能正確成雙配對鞋子。整個活動,老師的指導有針對性,由簡到難,層層深入,有效的促進幼兒認知的發(fā)展,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

      最后環(huán)節(jié)“鞋子碰碰舞”,提供給幼兒的鞋子在顏色、款式、大小上有了帥選,方便幼兒在“碰碰舞”中快速尋找到和自己手中一樣的鞋子的朋友,游戲中并不斷和旁邊小朋友交換不同的鞋子。以游戲形式引導幼兒繼續(xù)學習配對,把數學的概念滲透于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和成長。

    蒙氏數學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識別各種特征的筆,嘗試按筆的不同的特征進行一維、二維的分類。

      2.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蠟筆,油畫棒(紅黃兩色)各4支,勾線筆、鉛筆(紅黑兩色)各40支,籃子若干,托盤若干,蒙氏架兩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一維

      1、師:你們知道制筆廠嗎?(是生產筆的地方)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制筆廠幫忙好嗎?

      工人叔叔生產的第一批筆就放在你們的凳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筆?(油畫棒、蠟筆)那跟旁邊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樣呢?(顏色、粗細、高矮、種類)

      小結:工廠里的叔叔請我們幫忙,要給這批筆分一分,你們愿意嗎?

      師:那怎么分呢?他們的第一道工序給了我們兩個標志,你們說怎么分?

      小結:剛才我們根據男孩、女孩的標志把筆分了一次?纯吹诙拦ば蚩梢栽趺捶帜?

      2、第二道工序,給我們準備了兩個筆筒請我們把筆放進去,那我們可以怎么分呢?請兩個小朋友來操作,提問:為什么這么分?

      請男孩子、女孩子根據不一樣的`一維分筆。貼上標志。

      小結:剛才我們按顏色分,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進行二維的示范練習操作

      1.你們干的太好了,制筆廠又生產了一批新的筆,你們看有什么筆?(水彩筆、鉛筆)

      他們有什么不一樣?(顏色、種類、有蓋無蓋、長短)

      2.那看看我們又能幫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員給了我們4個筆筒,他會請我們怎么做呢?(按照標志把筆分放到各個筆筒)不會回答的話,提問:筆筒上有什么?(標志)我們看看這些標志告訴我們什么?

      出示“的水彩筆”“綠色的鉛筆”“的鉛筆”“黑色的水彩筆”四個筆盒。

      一個個筆筒解說,教師示范兩個筆筒,其余兩個請幼兒操作。

      3.這個工序怎么做你們明白了嗎?那好,請你們每個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筆筒上的要求完成這道工序。完成以后請把筆筒放到貨架上。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檢驗小結:看看分對了沒有?

      (三)結束活動

      1.師:你們真棒,瞧,制筆廠的廠長要來夸我們了。(請一個老師來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給每個孩子一支筆)

      2.在給孩子送筆的環(huán)節(jié)中,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四、活動結束

    蒙氏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

      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

      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教學反思:

    【蒙氏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蒙氏數學教案12-01

    中班蒙氏數學教案《按規(guī)律排序》09-22

    蒙氏活動教案02-07

    中班蒙氏教案03-26

    小班蒙氏教案03-26

    蒙氏數學教學總結05-06

    蒙氏教育的教案模板12-13

    蒙氏工作總結07-25

    蒙氏工作總結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