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元日》優(yōu)秀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日》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日》優(yōu)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日》優(yōu)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
3.回憶春節(jié)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 屠 童 換 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出示從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蘇”的含義: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師問:如果把這里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劉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罚暇W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罚┩捞K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jié)喝的酒統(tǒng)稱屠蘇酒。(查于網絡)(這段教學有兩個目的:一是向學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具書,且查到的義項要根據具體的句子來選擇;二是向學生暗示,從《新華字典》到《現(xiàn)代漢語詞典》,再到《辭海》、網絡,功能越來越強大。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fā)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政治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板書:
元日
。ㄋ危┩醢彩
解詩題 放爆竹
讀詩文 喝屠蘇
明詩意 迎紅日
悟詩情 換新符
《元日》優(yōu)秀教案2
【目標預設】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詩中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
過程與方法借助工具書、查資料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重點難點】
誦讀古詩,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引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誰來說說咱們過年都怎么過的?(各抒己見)(放鞭炮、掛燈籠、貼春聯(lián)、拜年、收壓歲錢、包餃子、買年畫、貼倒福、守歲、蒸年糕、)
2、同學們,無論何時何地,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很注重過年。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七言絕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樣過年的。
【設計意圖】
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教者需著眼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過春節(jié)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們適度回憶,并適時引導到要學古詩上來,這樣使之有較強的求知欲,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抱有新鮮感、探究欲。
3、出示古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4、理解題目的意思:“元”是“初”“始”“第一”的意思,“日”就是指“日子”,“元日”就是指“第一天”。這一天既是指一年中的第一天,又是指正月的第一天,也是指春季的第一天,所以通常我們把農歷正月初一叫作“元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春節(jié)。我們也把這一天稱為“三元”。
5、讀課題。讀出你的感情。(老師看你滿臉興奮,你為什么這樣讀?)
【設計意圖】過春節(jié)時每個人的心情無疑都是快樂的,讓學生帶著快樂、興奮的心情朗讀詩題,這樣為全詩的學習打下一個感情基調。]
二、自學古詩。
過去我們學過很多的古詩,你是怎樣學習古詩的?說說方法: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結合工具書和資料理解詩意——展開想象,體會詩情——感情誦讀
這節(jié)課同學們繼續(xù)使用這種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不過今天老師提高一點要求,請同學們根據相關的資料自己讀懂這首古詩,你能行嗎?
1、出示學習要求:
。1)大聲朗讀兩遍,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說說詩歌中古人過年的習俗,從哪句話中讀出的?
。3)查詞典以及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理解疑難的字詞。
。4)同學相互之間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2、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要擁有自學能力,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儲備,帶著工具書、課外資料,帶著自己的學習伙伴共同學習,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屬于學生的,才是真正關注學生發(fā)展的,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檢查自學情況,理解詩歌的意思。
師:同學們剛才學得非常認真,現(xiàn)在是你們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候了。
。1)、指名讀古詩: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很好,這位同學把這三個生字都讀正確了。爆(bào)屠(tú)符(fú)。指導字的寫法,注意結構勻稱,橫筆畫較多,寫時應當平行等距。
。2)、輕聲讀一讀這首古詩,你有什么疑問?你知道古人過春節(jié)都有哪些習俗?你是從哪句話中讀出的?
。3)、質疑:屠蘇:屠蘇酒
曈曈日:太陽初生時光亮耀眼的樣子
桃符:古代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疤曳焙髞砭褪侵复郝(lián)。
交流:古人過春節(jié)的習俗有:燃爆竹飲屠蘇迎紅日新桃換舊符
。4)、說詩意:理解了詩中疑難的字詞,那么詩歌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呢?誰來說說?
詩意: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每年春節(jié)人們總要拿新春聯(lián)換掉舊春聯(lián)。
三、精讀感悟,體會詩情詩景。
春節(jié)是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期盼的節(jié)日,那么過春節(jié)時的氣氛是怎樣的呢?(歡天喜地、熱鬧萬分)
1、生自由朗讀古詩,思考從詩中什么地方我們能感受到過年時那歡天喜地、熱門萬分的氣氛。
師生交流:
。1)“爆竹聲中一歲除”
你有過放爆竹的經歷嗎?讀著這句詩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引導生觀察文中的插圖,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描述放爆竹時那快樂的情景。)
。2)“春風送暖入屠蘇”
師補充介紹: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從這我們知道喝屠蘇酒不僅是為避邪,而且還為了慶祝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同時也是為了祝愿年長者更加長壽。想一想,在酒席上人們互相敬酒時,會說些什么呢?
。3)“千門萬戶曈曈日”
看到這普照千家萬戶的光輝燦爛的陽光時,你看到的僅僅是陽光嗎?還有怎樣的感覺?這陽光還象征著什么?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4)“總把新桃換舊符”
看到家家戶戶都貼著那紅紅的春聯(lián),你有什么感受?看看書上的這戶人家門上對聯(lián)寫的什么內容?從這副對聯(lián)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過年了,你家門上都貼了什么春聯(lián)?從自己家貼的春聯(lián)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儲備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而春節(jié)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春節(jié),學生頭腦中總會浮現(xiàn)出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而詩中的放爆竹、喝酒(屠蘇酒)、貼春聯(lián),學生都有直接的生活體驗,因此結合詩歌回憶生活場景,這些生活場景通過古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體驗實際上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二者相得益彰。]
我們從過年時放爆竹、喝屠蘇酒、迎紅日、貼春聯(lián)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感受到了過年時那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氣氛,那么你能把這種快樂的滋味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同學們,古人常常以詩抒情,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jié)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xiàn)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宋人特別喜歡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哲學觀點。王安石此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fā)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心情。結合王安石當年推行新法的政治抱負,你從哪些文字中體會出他喜悅的心情呢?
師生分析討論,重點討論“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里著重體現(xiàn)王安石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過春節(jié)時那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而王安石借這首詩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則比較隱晦,學生也難以理解,因而教師直接陳述出,然后引導學生再回到詩中去體會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我們知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請根據下列提示,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展開想象: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日又到了,王安石走出家門,沐浴著和暖的春風,迎著燦爛的陽光,感受著過年的喜慶。
。1)他看到孩子們正在放爆竹,……
(2)他看到每家每戶都在喜氣洋洋的喝著屠蘇酒,……
。3)他看到新年初升的太陽……
。4)他還發(fā)現(xiàn)每家每戶的門上都……
看到這樣的情景,王安石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就象這和煦的春風一樣正吹遍了千家萬戶,吹進了人們的心田嗎?于是不由得詩興大發(fā),立即口占一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組織交流。
[【設計意圖】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所表述的情感,是詩歌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而學完全詩后提供幾個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借這些畫面的表述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走近了詩人,走進了文本,突破了教學難點。]
4、看到過年時的景象,聯(lián)想到自己的政治抱負,詩人王安石是多么開心啊。你能把過年時歡天喜地的情景,詩人內心深外的喜悅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古詩。
這么好的古詩難道不值得我們積累嗎?引導生有滋有味地背誦。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以讀為本,這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強調“讀”,正是指點學生學習語文的正確有效的方法。在讀中感知形象,在讀中感悟語言;在讀中賞詩中景,在讀中悟詩中情。
四、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結合工具書和資料理解詩意——展開想象,體會詩情——感情誦讀
[【設計意圖】古人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語文教學的“教是為了不教”,因而在學完古詩后適時的引導學生總結回顧古詩的學習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五、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元日》。
2、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搜集王安石的古詩讀一讀。
3、閱讀文章《過年的傳說》。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的學習必須得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這樣由學一篇引出另一篇甚至是相關聯(lián)的多篇,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教學首先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過年”導入新課,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接著本著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工具書等,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詩歌的大意。然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深入理解古詩,感悟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的節(jié)日景象。最后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并進行相關的知識積累。
【設計理念】
1.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試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課后作業(yè)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知識面。
【教材簡析】
本詩描寫了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本詩中王安石借元日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元日》優(yōu)秀教案3
一、教材簡析:
《元日》,作者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霸钡谋疽鉃轭^,后引申為“開始”。春節(jié)是農歷歲首,故稱“元日”!对铡肪褪且皇滓髟佫r歷元日即春節(jié)的絕句。雖然只是四句小詩,但是涉及春節(jié)期間放爆竹、貼門神和飲屠蘇酒以避鬼驅邪等民俗文化,溫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繪了一派除舊布新、歡樂喜慶的迎春景象,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時,詩歌也體現(xiàn)了王安石作為政治家除舊布新的改革精神。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相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二、目標預設: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屠,屠,符。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背誦古詩,并能弄懂詩句意思。
2、難點: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時體會王安石作為政治家除舊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設計理念:
1、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把小學生的好奇轉化為求知的欲望,力求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抱有新鮮感、探究欲。
2、重視誦讀,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學習。有效地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讀,有效地讀。
3、開放學法,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學習古詩,可以讓學生在讀、說、畫、寫、議、評等多種學法中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
五、設計思路:
教學思路大致是這樣的:激趣導入初讀感知品讀感悟讀背體會。
六、教學過程:
1、課件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喜慶的畫面,師提問:同學們,課件上的畫面我們在什么樣的日子才能見到呢?
生答:春節(jié)。
2、春節(jié)是我國最熱鬧、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正如西方圣誕節(jié)一樣。大家回想一下,我國的春節(jié)都有哪些特有的風俗習慣呢?
學生自由述說。
教師交流總結:放爆竹、貼春聯(lián)、貼“!弊,貼窗花、拜大年,領壓歲錢,吃水餃,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等等這些都是春節(jié)富有特色的風俗。這些都是我們現(xiàn)代的人過春節(jié)所具有的風俗,那么宋代的春節(jié)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同學們想知道嗎?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王安石的古詩《元日》,學完以后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板書課題。
4、大家看到課題《元日》,腦子里會產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會有同學會問:“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嗎。
學生相互交流。
教師總結:“元日”并非現(xiàn)在的一般所說的“元旦”,而是農歷正月初一,就是春節(jié),F(xiàn)在“元旦”、“新年”一般會指公歷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號。而“元日”是農歷歲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說的“春節(jié)”。
《元日》優(yōu)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
2、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
3、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
4、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指導背誦部分段落。
教具準備:
1、春節(jié)的傳說故事
2、投影
3、各地過年的'圖片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你喜歡過年嗎?我國傳統(tǒng)的過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來的,過年的習俗是怎么來的嗎?
2、閱讀《過年的來歷》
3、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過年的來歷。
4、你覺得過年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
5、學生交流。
6、無論何時何地,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很注重過年。這節(jié)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王安石所寫的七言絕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樣過年的。
二、自學古詩
1、回憶學法:
我們要學會一首古詩你有什么基本辦法呢?
。ㄗx準字音讀通詩句理解意思展開想象)
2、你們有信心讀準、讀懂古詩嗎?
三、學習古詩,交流。
1、你讀準了嗎?
2、你知道古人怎樣過春節(jié)的嗎?從詩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飲屠蘇
迎紅日
換新符
3、要讀懂古詩還要先理解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呢?
4、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嗎?告訴大家,讓大家?guī)蛶湍恪?/p>
5、在大家的幫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詩了呢?請你試著把古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自己說指名說
l理解古詩可以把用在兩部分間加上自己的話。使意思表達更通順。
6、閉眼聽老師范讀,在頭腦中想象,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結:多喜慶,多熱鬧呀。能把這首古詩的熱鬧和喜慶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嗎?如果你覺得讀不足以把熱鬧和喜慶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通過動作表現(xiàn)出來。
自己讀指名讀全班讀
四、背誦古詩,學習生字。
1、你會背誦了嗎?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2、我們來看看這首古詩的第一個字,要寫對寫好它應該注意什么?
右下角的四點書寫。師板演。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4、展示臺進行生字的講評。
爆的最后一筆
換的撇不要寫出頭
曈的左邊是日
重點指導爆的書寫。
【《元日》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元日》優(yōu)秀教案09-10
《元日》教案03-01
《元日》教案06-03
元日古詩教案06-16
《元日》教案15篇01-07
《元日》教案(15篇)01-07
《元日》教案合集15篇01-07
《元日》教案集錦15篇01-07
《元日》教學設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