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9-30 22:00:12 教案 投訴 投稿

    【精品】小班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小班教案錦集十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糖果雨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與甜蜜。

      2、能膽大想象和表達下神奇雨的愿望。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都看見過下雨,可是,有一次天空中下了一場奇怪的雨,你們猜猜會是什么雨呢?(幼兒自由猜測)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一)完整欣賞故事。

      1、到底是什么樣的雨呢,我們來聽一聽。

      2、完整欣賞故事。

      3、天空中下起了什么樣的雨?這些糖果雨有哪些顏色?

      (二)分段欣賞第一段。

      1、嘗的是什么顏色?是什么樣的味道?

      2、還可能是什么顏色?什么味道?

     。ㄈ┓侄涡蕾p第二段。

      1、誰來撿糖果?怎樣撿的?撿了放在什么地方?

      2、撿到這么多的糖果,心里很開心,還想等更多的糖果雨,可是后來還有嗎?

      三、拓展想象神奇的.雨。

      如果你下一場神奇的雨,你會下什么樣的神奇的雨呢?(請幼兒大膽想象進行講述。)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共同游戲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大膽撕畫、貼畫的手工技能。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塑料筐人手一個(作烏龜殼)。

      2、各種色彩的蠟光紙,膠水。

      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師:“噓!小寶寶們都去找張筐筐床,輕輕地睡進去!”教師輕輕地哼唱歌曲《小烏龜》

      2、師:“天亮了,小寶寶們睡醒了,揉揉眼睛,伸伸懶腰起床啦!”

      3、教師哼唱《小烏龜》的歌曲,明確“小烏龜”的角色。

      師:“小烏龜們都去爬山坡了,我們也真想變成小烏龜上山玩。我們怎樣才可以變成小烏龜呢?”引導幼兒背上籮筐。

     。ǘ┯變菏止げ僮,裝扮烏龜殼。

      1、欣賞教師的花衣裳,探究操作方法。

      師:“你們看,我的花衣裳漂亮嗎?顏色多不多?都有些什么顏色?”

      2、教師演示操作:我是用各種各樣顏色的蠟光紙,撕成一塊一塊。我們一起來撕撕。然后均勻的抹上膠水貼在烏龜?shù)谋成稀?/p>

      3、提出操作的難點,引發(fā)合作方法:“小烏龜,你們瞧!我們的殼都長在后背,要是自己打扮可困難了。你們說有什么好辦法嗎?”引導幼兒互相幫忙。

      4、引導操作:

      師:“我給烏龜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每只烏龜都去找個好朋友幫你的忙,裝扮自己的花衣裳?梢涀∫鰝講衛(wèi)生的小烏龜,把撕下的脂肪導紙簍里。小烏龜找朋友打扮去嘍!”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互相幫助裝扮,啟發(fā)幼兒相互欣賞。

      5、互相欣賞,教師作簡要評價。

     。ㄈ┏晒故荆

      1、幼兒圍圓圈,跳烏龜舞。

      2、創(chuàng)設情景,唱著歌爬出活動室:“下雨啦,小烏龜們我們趕快躲到龜殼里去,頭腳都不要露出來……雨停了慢慢地伸出我們的手腳,玩了一天,我們回家啰!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qū)W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在我園發(fā)揚、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主題的.引領下,再結合本月春天來了這一主題,我班開展了相關的教育活動,在孩子認識春天各種花的基礎上體驗到花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還給人帶來愉悅美好的心情,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孩子在欣賞馬櫻花的基礎上學習制作,進而了解春天,同時也認識了馬櫻花是彝族人民的吉祥花。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手捏的方法制作馬櫻花,嘗試小組合作完成作品。

      2、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用手捏的方法制作馬櫻花

      活動難點:

      嘗試小組合作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馬櫻花成品一副、半成品馬櫻花朵數(shù)朵、樹干四副、PPT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馬櫻花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這是什么花?你覺得怎么樣?

      二、出示范畫,幼兒再次欣賞。

      三、制作馬櫻花。

      1.教師示范,引導幼兒觀察、交流。

     。1)制作時花瓣從上往下一層一層分開捏攏。

     。2)捏攏花瓣用力適中。

      (3)提醒幼兒不能將花蕊抽出來。

      2.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與評價作品。

      活動延伸裝飾教室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熟悉故事內(nèi)容,初步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

      活動難點:學會簡單復述及情節(jié)對話。

      活動準備:各種頭飾。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1、課前導入: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公雞狐貍貓鳥的模仿動作進入教室,突然出現(xiàn)公雞的叫聲. 小朋友們,聽,誰在叫?讓我們?nèi)タ纯春脝?

      2、幼兒欣賞故事及動畫,初步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

     。1)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

      逐一出示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圖片及字卡,初步認識漢字貓、畫眉鳥、公雞、狐貍。

     。2)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過動畫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jié),了解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特征,豐富幼兒詞匯.

     。1)狐貍想抓公雞它是怎么騙公雞的.?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夸公雞漂亮,還要給它吃的,公雞上當了,探出頭,結果被狐貍抓走.

     。2)公雞被救回來后貓和畫眉鳥是怎么叮囑公雞的?狐貍一開始是怎么騙公雞的?公雞上當了嗎?狐貍見公雞沒有上當又想了什么辦法?它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用舊辦法騙公雞不成又想了新辦法騙公雞,說不給它吃的,公雞貪吃就上當了,結果又被狐貍抓住.

     。3)當貓和畫眉鳥再次出門是怎么叮囑公雞的?公雞記住了嗎?它為什么又上當了?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很狡猾,它知道公雞貪吃,用舊辦法騙不了公雞,就又想了一個新辦法騙它,結果貪吃的公雞又被抓了。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公雞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

     。4)最后貓和畫眉鳥是怎樣救出公雞的?

      3、通過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

      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故事。

      4、結束部分:集體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讓幼兒學習理解故事并進行初步學習對話,我以公雞的叫聲引入,由于現(xiàn)在很多孩子對家禽都不是很懂,然后讓幼兒對公雞的印象更加深刻,問問孩子們你們見過的公雞長什么樣?然后出示公雞的頭飾,頭飾激起幼兒興趣,再利用一體機讓幼兒觀看視屏并聽故事,一體機播放故事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電腦講的故事比我們老師講的更深動,印象更深,一堂課下來孩子們上課的激情還是很濃厚的。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故事,體驗故事的趣味性。

      2、通過觀察圖片,嘗試猜測故事內(nèi)容。

      3、能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對老鼠、鴨子、猴子、海獅、獅子、馬和大象有初步的認識。

      2、物質(zhì)準備:繪本《鼠小弟的背心》,幼兒操作游戲卡,小老鼠手偶,律動音樂,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

      1、律動導入老師帶著幼兒做小老鼠的律動入場。

      2、觀察手偶,引起興趣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新朋友,他是誰?(小老鼠)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鼠小弟,它和其他的小老鼠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它穿了一件紅色的小背心)這個小背心可是媽媽送給它的呦!鼠小弟可喜歡了。

      3、觀察圖片內(nèi)容表情和服裝你們看到了什么?你覺得發(fā)生了什么事?(請小朋友站起來充分表達?)究竟小老鼠遇到了什么,讓我一起來聽這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鼠小弟的小背心》

      4、第一遍講故事。

      鼠小弟穿上媽媽送的.小背心,覺得真神氣!這個時候來了一只小鴨子,小鴨子看到鼠小弟的小背心覺得真漂亮,也很喜歡。

      于是小鴨子說:鼠小弟,能把你的小背心借我穿穿嗎?

      鼠小弟:讓我想想,那好吧,那就借給你吧!

      小鴨子可開心了穿上了漂亮了小背心說:有點緊,但是還挺好看的。

      這個時候,剛好被小猴子看到了,看小猴子在干嘛?小猴子看到了小鴨子的小背心,它也很喜歡,你們猜猜它說什么?小鴨子會同意嗎?小鴨子說:借給你穿穿吧!咦,小猴子這是怎么了呀?(幼兒隨意回答)原來小猴子因為背心太小太緊了它的毛都豎起來了,但是小猴子覺得還是很漂亮。它說:有點緊,但是還挺好看的。接下來誰來了?

      海獅出來:(它做了什么?它怎么說?小猴子答應了嗎?小猴子也愿意跟大家分享,我們看看它穿上了嗎?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背心對他來說?但是還是?)獅子想干嘛:(誰來了,它看了看海獅的背心,它怎么樣了?它覺得也很漂亮,于是它對海獅說?我們來看看海獅借給她了嗎?獅子穿起了背心,是什么表情呢?

      馬出來:小馬也看到獅子的小背心,也很喜歡,于是它說?獅子會答應嗎?于是小馬也穿上了小背心,看看小馬怎么啦?但是它依然很開心。

      大象也看上了小馬的背心,你們覺得大象穿的進去嗎?你們看看它難受嗎?為什么?因為背心太小了,身體太大了。

      引出提問

     。1)都有誰穿了它的背心?

     。2)為什么他們穿了小老鼠的背心,小背心就壞了呢?

     。3)那有什么辦法能讓小老鼠高興起來呢?

     。4)我們來看看大象怎么做的?

      總結:小老鼠將自己喜歡的小背心借給了同伴,在你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事情嗎?你是怎么做的?

      6、第二遍講故事剛才我們一起探索了故事中小動物,接下來我們跟著老師一起再將故事回顧一遍吧!

      7、操作活動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鼠小弟的小背心",請幼兒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操作材料,給各種不同的小動物"穿"上合適的背心。

      老師:我們給小動物們也準備了小背心,大家一起來幫助小動物們找到合適的下背心吧!

     。2)教師巡回輔導,提示幼兒根據(jù)動物體型大小,配套"穿"上合適的小背心。

      幼兒分享作品,體驗成功的的快樂。活動自然結束。

      上述教案見《幼兒學習與發(fā)展課程》小班下學期教師指導用書P166面。

      活動反思:

      “鼠小弟的背心怎么了?”這個被我認為十分開放的問題,其實質(zhì)并不開放,仔細想想,這更象一個概括性的問題,如果孩子要問答這個問題,他們必須已經(jīng)完全理解了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然后用提煉過的語言來概括這個故事,這樣才算真正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孩子們像我一開始設想的那樣回答問題,不就“偏題 ”了嗎?也就是說,那些不知道如何回答問題的孩子反而說明了他們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同時也理解了問題,所以面對這樣一個超出他們表達能力范圍的問題,當然不知從何下手了。

      我們沒想到的細節(jié)孩子們卻想到了,而孩子們的想法卻總是被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忽略。在設計活動時,我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時常將自己的主觀猜測替代孩子的實際需求與想法。人們常說“教學互助”,我想這不僅指教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她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觀念中去,“教”和“學”是一個雙邊的活動過程,老師將自己認為有益于幼兒的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能力與學習水平,為他們創(chuàng)設輕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思考,而不是讓他們一味地遷就教師的想法和思路,這樣才能使每一次活動充滿快樂自主的氛圍。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5個以內(nèi)物體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

      2、簡單了解5個以內(nèi)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系。

      活動重點:

      學會比較5個以內(nèi)物體的大小,會簡。排序。

      活動難點:

      了解5個以內(nèi)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師材料:教具“猴子摘果”

      2、幼兒材料:操作卡“猴子摘果子”:《操作紙》第2

      冊第13-14頁。呼啦圈

      活動過程:

      1、兒歌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大小歌》(兒歌附后)。

      2、教師指導操作。

      創(chuàng)設情境:水果豐收了,猴子一家去摘果子啦!

     、僬J識大小。

      教師出示“猴子摘果子”中最大和最小的2只猴子。

      教師:“猜一猜誰是大猴、誰是小猴,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大猴大些,小猴小些。

     、诒却笮。

      教師出示“猴子摘果子”中的5個桃子。

      教師:“猴子摘了5個桃子,想請我們比一比這5個桃子的.大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桃子!狈謩e擺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接著用相同的辦法比較剩下的3個桃子,找出比較大的和比較小的,按順序依次擺放在中間。小結:桃子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了解排列關系)

      3、游戲:跳圈

      請幼兒將呼啦圈進行有序排列,教師說口令,幼兒跳到對應的呼啦圈里。

      4、操作游戲。

      教師發(fā)放操作材料西瓜卡片,請幼兒比較西瓜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進行有序排列。

      5、交流小結,收拾 整理材料。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小熊醒來吧》這個故事選自新教材《學習活動》(小班),故事雖短小但富有情趣,故事中小鳥、小老鼠、小貓、小象的動物形象是都是小班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我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在具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示中,在聽聽、猜猜、看看中,對小動物們形象和聲音的模仿感興趣。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2、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PPT、烘山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小熊睡覺的呼嚕聲)噓,這是什么聲音。繒钦l在打呼嚕呢?

      我們小朋友都已經(jīng)起床來上幼兒園了,是誰還賴在床上不起來呢?

      2、PPT——小熊在睡覺。

      師:太陽都升的很高很高了,小熊怎么還不起床呢?我們一起來叫醒他吧。ㄐ⌒堋⑿⌒苄褋戆桑。

      小結:哎,小熊叫都叫不醒,我們讓別人一起來幫忙把小熊叫醒吧!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

      1、PPT——小鳥(播放小鳥叫聲)

      (1)聽聽,誰來了?

      (2)真的是小鳥,小鳥的叫聲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鳥唱歌“嘀哩哩,嘀哩哩”!

     。3)小熊還沒醒,我們拍拍翅膀飛到小熊面前叫他吧!

      2、PPT——小老鼠(播放老鼠叫聲)

     。1)又有誰來了呢?(它還有長長細細的尾巴,小小的'眼睛)

     。2)原來是小老鼠來了,吱吱吱,吱吱吱。

     。3)幼兒扮演小老鼠去叫小熊!

     。4)小熊醒了嗎?

      小結: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聽不見。

      3、PPT——小貓(播放貓叫的聲音)

     。1)你們又聽到了什么聲音?誰來了?

      (2)喵喵喵,喵喵喵,是小貓來了。(幼兒扮演小貓)

     。4)小熊醒了嗎?

      小結:小熊還在睡覺。

      4、PPT——大象(出示大象的鼻子)

      (1)你們猜,誰又會來叫醒小熊呢?你怎么知道是大象呢?

     。2)大象伯伯的長鼻子是怎樣的?一起學做大象的長鼻子。模仿大象走路重重的聲音。

      (3)大象伯伯甩著長長的鼻子走來,蓬蓬蓬,蓬蓬蓬,地都震動了,小熊醒了嗎?

      小結: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5、PPT——熊媽媽

     。1)這個時候,熊媽媽回來了,你們覺得熊媽媽會叫醒小熊嗎?

     。2)熊媽媽帶回了一樣東西,你們閉起眼睛來聞一聞,猜猜是什么?

     。3)熊媽媽把烘山芋放在小熊的鼻子前,輕輕搖一搖。

      6、PPT——小熊醒來了。

     。1)小熊怎么樣了?(小熊一下子睜開眼,說“噢!媽媽!多香啊”)

      (2)小熊醒了嗎?(小熊醒來了)

      7、情感提升。

     。1)為什么那么多小動物都沒有叫醒小熊,熊媽媽一回來,拿了只烘山芋讓小熊聞了聞,小熊一下子睜開眼、醒來了呢?

     。2)你的媽媽知道你最喜歡吃什么嗎?你知道媽媽最喜歡吃什么嗎?

      小結:媽媽每天陪伴在寶寶身邊,知道寶寶最喜歡吃什么,最喜歡做什么,寶寶的每一件事情媽媽都知道,所以每個媽媽都是最愛自己寶寶的!寶寶們也要好好愛媽媽,做媽媽的乖寶寶。

      三、完整欣賞故事。

      幼兒根據(jù)完整故事情節(jié)表演故事。

      附故事:小熊醒來吧

      熊媽媽很早就起來干活了。小熊還在睡覺。

      鳥兒唱:“嘀哩哩!嘀哩!嘀哩!”

      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聽不見。

      “喵喵喵,喵喵喵!”是小貓來了。小熊還在睡覺。

      “蓬蓬蓬,蓬蓬蓬!”是小象走過。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熊媽媽回來了,帶回了一只烘山芋,放在小熊的鼻子前,輕輕一搖。小熊一下子睜開眼說:“噢!媽媽!多香!”小熊醒來了。

    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通過故事讓小朋友知道輪子是可以滾來滾去的,孩子們聽到會滾來滾去的輪子很開心。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小動物乘坐輪胎時歡樂的情緒。

      2.幼兒能夠安靜地傾聽故事,并隨著故事展開想象,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3.能夠用簡單句完整地回答問題。

      活動準備:

      1.觀察、操作過滾動物體。

      2.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照片:輪胎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什么形狀的?

      你們玩過輪胎嗎?是怎么玩的?

      2.引導幼兒根據(jù)以往玩輪胎的經(jīng)驗,完整地說出:“輪胎圓圓的,滾得特別快。”

      3.這個會滾的輪胎呀,還有一件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不想聽呀?關注點:

      預設策略:

      1.實物支持

      2.生活經(jīng)驗鏈接

      二、欣賞故事

      1.幼兒欣賞故事《快樂的輪胎》至“哎,拖也拖不動”。

      2.小松鼠遇到什么困難啦?

      3.是啊,把河里的輪胎往岸上拖,是一件沒麻煩的事。不信啊,我們也來嘗試下。

      4.在大家的合作下,輪胎終于被我們拖上來了。小松鼠在小動物們的幫忙下,也把輪胎拖上岸了。

      5.繼續(xù)講述至“真好玩!”

      6.輪胎帶著小松鼠滾到了哪些地方?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7.講述故事至“快樂的輪胎!”

      8.快樂輪胎滾呀滾,又滾到哪里?小動物們坐在上面像乘坐什么?

      9.小動物們快樂嗎?輪胎快樂嗎?為什么?

      10.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輪胎還有可能帶著小動物們?nèi)ツ膬?

      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進行想象。

      11.小動物們乘坐輪胎去這么多好玩的地方,那你們想不想變成一只快樂的輪胎呢?怎么變?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那你都想去哪兒玩呢?(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

      12.教師語言提示,引導幼兒一起展開想象做出相應的動作。關注點:

      預設策略:

      1.圖片觀察+追問,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設疑與聽前要求,利于引發(fā)幼兒認真專注地傾聽。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和快樂的輪胎做了好朋友,去了這么多好玩的地方,晚會上小朋友回到家后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問問他們想乘著輪胎去哪里玩?好嗎?

      2.一會兒我們到戶外玩“運送輪胎”的游戲,好嗎?

      課后反思:

      故事內(nèi)容簡單,情節(jié)有趣、生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利用掛圖講述故事情節(jié),幼兒更能形象的感受故事情景,活動中,很多環(huán)節(jié)用到提問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展開想象,一步一步的走入故事中,幼兒對于故事情節(jié)會更深刻,最后環(huán)節(jié),幼兒大膽想象,加上相應的動作,整個過程流利,孩子輕松學,課堂氣氛活躍。非常積極、主動。反思還有很多,我還有很多不足,如教案設計方面、過程中等,方方面面我更應該多多學習如何引導孩子,孩子...我應該在不斷的努力與學習實踐中鍛煉自己,讓自己與孩子一起收獲更多!

    小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為了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的活動,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串項鏈打扮自己”等游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物體數(shù)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建立初步的概念,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數(shù)的興趣。

      2、通過手眼協(xié)調(diào)地進行串珠,培養(yǎng)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串珠25個,串珠小棒1根,串珠繩2根)

      2、場地:山洞2個。

      3、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并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十一長假就要到了,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

      “我們?nèi)バ⌒芗医o他帶點什么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了,我們?nèi)ソo他買糖葫蘆吧!”

      2、教師帶幼兒鉆過兩個山洞,并引導幼兒點數(shù)山洞的.數(shù)量。

      二、活動開始:

      1、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fā)現(xiàn)許多“寶盒”。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里發(fā)現(xiàn)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小棒,各式串珠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串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蘆”。

      幼兒制成糖葫蘆后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復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2、穿項鏈

      教師:“我們?nèi)バ⌒芗易隹停么虬绲闷列,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漂亮呢?”引導幼兒根?jù)“寶盒”里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制作項鏈,手鏈來打扮自己。

      穿完后手口一致的進行點數(shù)。教師幫幼兒打結。

      三、活動結束:

      1、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2、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小朋友快去洗洗手,我們來吃吧……!

    小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鼓勵幼兒續(xù)編故事,激發(fā)想像力。

      2.學習詞匯:滑。

      (二)情感目標

      通過欣賞故事,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學會給予。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zhì)準備

      1.桌面教具:小象、小魚、小猴、小狗。

      2.圖片和實物投影儀。

      (二)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自制小滑板。

      2.觀看溜冰、滑雪等錄像。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利用桌面教具生動地講述故事,之后提問故事的名稱、人物和用什么當滑梯?小象有沒有滑梯?小動物們想出了什么辦法使小象也有了滑梯?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詞:滑、哧溜。

      2.利用圖片投影,結合所提問題再講述一遍故事,以使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提問:小象沒有滑梯,你能想出不同于小動物們的辦法嗎?鼓勵幼兒續(xù)編故事。(可以自由討論)

      4.提問:故事里的.小動物們在自己玩得很高興時想到了什么?引導幼兒學習關心和給予。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主題繪畫 歡樂的動物園。

      社會:幫助我們的人。

      五、生活中滲透

      在生活中教師引導幼兒在發(fā)現(xiàn)同伴有困難時,會主動去問候和幫助。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將為本活動準備的圖片和桌面教具,投放到語言區(qū),讓幼兒在操作中創(chuàng)編不同的故事結尾。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配合開展“我能為爸爸媽媽做什么”活動。

      八、活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精選)10-2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3

    (精選)小班教案08-0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小班教案03-09

    小班教案03-09

    小班教案【精選】09-1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精選)小班教案09-06

    【精選】小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