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班美術(shù)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知道過年的時候,人們有擺放糖果、瓜子、糕點等供別人來拜年的時候食用的習俗,加深對過年風俗習慣的了解。
準備:
舊糖紙、糖塊狀泡沫塑料或橡皮泥、紙碟子。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交流一下過年時自己到別人家拜年主人是如何招待自己的,引導幼兒說出:主人會擺出糖果給自己吃、倒茶等。教師把幼兒討論的話題集中到糖果擺放上,提問幼兒:家里過年時會在什么地方擺放糖果?如何擺放?
2、布置幼兒學習包糖果。發(fā)給幼兒舊糖紙、泡沫塑料若干(如果是用橡皮泥代替泡沫塑料的,要先教幼兒學習用橡皮泥搓糖果)。示范指導幼兒用舊糖紙、泡沫塑料包糖果。
3、發(fā)給幼兒紙碟子,讓他們把自己包好的糖果擺放在碟子里,供布置活動室時使用。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拓車輪花紋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拓車輪花紋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注意到車輛的`車輪花紋,加深對車輛的認識。
2、體會到合作做事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顏料液、海綿、小碟子若干、玩具車、白紙。
活動與指導:
1、讓幼兒把玩具車翻過來,看一看車輪上凹凸不平的紋路,并用手摸一摸。結(jié)合實物向幼兒解釋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兒理解后,讓他們再次用手摸一摸車輪上凸起來的部位和凹進去的部位。比一比它們摸起來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兒將海綿在顏料液里泡一會兒,取出來后反過來放在碟子里(這一步視幼兒能力發(fā)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兒能力還做不到完成這一步驟,可以由教師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兒輪流使用)。示范指導幼兒把玩具車從海綿上經(jīng)過,然后再把玩具車放在白紙上,從上面經(jīng)過,拓出不同的車輪花紋來。幼兒拓完后,幫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名字。
3、等幼兒拓出來的花紋涼干后,每名幼兒選一份作品,把選出來的作品用膠水粘連起來,組成長長的彩帶。組織幼兒比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張花紋圖案和長長的彩帶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個更好看一些,和孩子們一起把彩帶掛起來,用來裝飾活動室墻面。裝飾好后,讓幼兒去找一找哪一條彩帶是自己拓出來的。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觀察海浪的變化,運用直線、曲線、電話線、螺旋線表現(xiàn)海浪。
2、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小蝸牛指偶、藍色天空背景圖、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海浪(直線、曲線、電話線、螺旋線)藍色天空背景圖人手一張,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一天,小蝸牛呆在樹林里時間太長了,它聽小螃蟹說大?善亮,它就決定去海邊看海。
二、邊講故事邊示范
1、 師:早上它出發(fā)的時候大海還沒有睡醒呢!
教師出示2種線條 1.直線 2. 波浪線 你會選擇用哪種線條表示大海睡著呢?
幼:直線
師:從框的這一邊畫到另一邊
2、師:到了中午,海面上微微吹起了海風,有點像哪種線條呢?
幼:波浪線
師:從框的這邊畫到框的.那條邊
3、師:下午的時候,海面的風越吹越大,海面上的波浪漸漸地泛起了浪花,可以用哪種線條來記錄呢?
師:你會不會畫這種線?請個別幼兒畫一畫。 電話線
4、 師:到了晚上,海面被風一吹海浪開始跳舞啦,你有沒有見過這種線條呢?(出示螺旋線)
你會不會來畫一畫這種線條呢?繞毛線就是螺旋線。當海浪跳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這種螺旋線表示。
三、統(tǒng)一示范,交代畫畫要求,
師:你們想不想把小蝸?吹胶@说臉幼佑涗浵聛砟兀
幼:想
師:在同一張紙上畫 沒睡醒的大海,畫什么線條?
幼:直線
師:泛起小波浪的大海畫什么線條?
幼:波浪線
師:泛起浪花的大海畫什么線條?
幼:電話線
師:跳舞的時候畫什么線條呢?
幼:螺旋線
四、作品展示
五、延伸活動
師:最后海浪跳舞時候的線條是什么線?
幼:螺旋線
師:螺旋線和小蝸牛的什么很像呢?
幼:殼
師:下次我們用螺旋線來學畫小蝸牛,
到時候我們畫上一群小蝸牛一起來看海吧!
活動反思:
在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多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給予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模仿得較好的幼兒適當?shù)目隙ㄅc贊揚,同時一定不能忽略沒有完成作品的幼兒,加強對這些幼兒作品的指導工作。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2、通過玩色游戲發(fā)現(xiàn)顏色會變,紅+黃=橙、黃+藍=綠、紅+藍=紫初步認識綠、橙、紫三種顏色。
3、感受色彩的奇妙變化,體驗玩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塑料一次性杯子人手二個(教師3-6個)。
2、幼兒繪畫紙人手一張:畫好樹干。
3、水、顏料(紅、黃、藍)、棉簽、抹布。
三、活動過程:
1、游戲“變魔術(sh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猜猜(教師指蓋著顏色瓶子的`布)布里面躲著誰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教師揭開布)“看!布的里面躲的誰呀?”哦,原來是瓶寶寶,咦?瓶寶寶里面還有什么呀?
(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水有沒有漂亮的顏色呀?”
“昨天老師跟魔術(shù)師學會了一個有趣的魔術(shù),能把水變出漂亮的顏色,想不想看啊?”
2、師幼一起變魔術(shù),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我這里有3個瓶子,我要把這個變成紅色”,教師邊念魔語邊輕輕地搖晃瓶子:“小小瓶兒上下?lián)u,小小瓶兒變變變!(幼兒喊紅色)
(重復變藍色,黃色)
教師:“我們變出了幾種顏色呀?(三種)哪三種顏色呀?(紅、黃、藍)
3、教師:“春天來了,小草綠了,小樹發(fā)芽了,小花開了,大地變得漂亮了!薄皢琛ぁぁぁぁぁぁ薄罢l在哭呀?”(和幼兒一起尋找,配班教師將畫好樹干的畫紙粘在黑板上)“找到了,原來是這顆小樹在哭呢!”“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哭嗎?”(它沒樹葉)“我們來幫助它好嗎”?(好)“怎么幫呢?”(給它畫上樹葉)“小朋友們真棒,那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畫呢?”(顏色)“小樹也是什么顏色呢?”(綠色)“我們這有嗎?”(沒有)
教師:“我們剛才只變出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沒有綠色,我們能再變出綠色嗎?(能)
教師:“在色彩王國里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三原色”,除了白色和黑色,其它所有漂亮的顏色都可以用其中兩種相加變出。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試試呀?”(想)
教師:“小朋友們仔細看哦”。
教師將黃色和藍色顏料調(diào)和(要求幼兒加水時不要加太多),出現(xiàn)綠色,為小樹畫上樹葉。
配班教師扮小樹說:“謝謝小朋友讓我長出綠綠的葉子,但我是棵花樹,春天的時候我全身都長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可美了,我······我現(xiàn)在只有葉子一點也不漂亮。”
教師:“你們還愿意幫助小樹嗎?”(想)
教師用棉簽沾紅色和黃色示范為小樹點畫花朵。
教師:“有了紅花和黃花,還能不能幫小樹長出別的顏色的花呢?”(能)
教師將顏料調(diào)和紅+黃=橙、紅+藍=紫,為小樹點畫上花朵。
4、教師:“花樹現(xiàn)在變得好漂亮了,它的朋友們聽說小一班的小朋友這么棒,就都來請你們幫忙了。你們愿不愿意用桌上的顏色來為它們打扮呀?”(想)
教師交代作業(yè)要求:只能將兩種顏色調(diào)和,調(diào)和顏色時不能加過多的水,
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打扮花樹,看看誰的顏色最豐富,最漂亮。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學習用撕、貼的方法制作一片西瓜,體驗制作的樂趣。
2、會將自己撕下來的紙張放進空簍子里,保持桌面的干凈整潔。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初步探索半圓形西瓜的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半圓形西瓜的范例作品,說:“看,這是什么?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半圓形西瓜的特征。
小結(jié):這片西瓜是半圓形的,有綠色的皮,有紅色的瓤,還有黑色的西瓜子呢。
2、師:這片西瓜是怎么做出來的呢?引導幼兒探索半圓形得制作方法。
小結(jié):這片西瓜是用手撕出來的.,怎么撕?接下來可要看仔細了。
二、學習撕、貼西瓜的基本方法。
(一)重點學習用手撕出一片西瓜的基本方法。
1、教師出示紅色彩紙,說:這是什么,有什么,可以做西瓜的什么?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像夾子一樣夾住線條,另一只手撕紙,一直沿著線條撕紙。
2、師:誰也來用這種方法來撕出西瓜瓤?鼓勵個別幼兒嘗試撕紙,其他幼兒空手練習,減少等待的時間。
教師指導,提醒幼兒可以把不用的紙撕下來放進空簍子里,繼續(xù)沿著線條撕紙;鼓勵幼兒大膽撕紙。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說邊空手練習撕紙,幫助幼兒掌握撕紙的基本方法。
(二)學習貼西瓜的方法。
1、教師直接出示西瓜皮,提問:怎樣把西瓜瓤貼在西瓜皮上?(旁邊出示完整的一片西瓜,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
2、教師根據(jù)幼兒講述,邊貼邊小結(jié):西瓜瓤和西瓜皮都有一條直直的邊,兩條直直的邊在當中重疊在一起。
3、教師示范講解撕貼西瓜子:最后我們拿黑色的紙條,輕輕撕下一點,蘸點膠水貼在紅紅的西瓜瓤上,撕一點貼一點。
三、幼兒撕貼:甜甜的西瓜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先用手撕西瓜瓤,再把西瓜瓤貼在西瓜皮上,最后撕貼西瓜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四、評價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大家相互欣賞,相互交流,讓幼兒說說:你最想吃誰的西瓜,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對幼兒制作的西瓜給與表揚和肯定。
3、出示圖冊,師:我們除了可以做一做半圓形的西瓜,還可以做一做圓形的西瓜和三角形的西瓜,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區(qū)域中繼續(xù)學做西瓜。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紅、黃、藍顏料制作“花花布”。
2、感受兩種顏色交疊產(chǎn)生的不一樣的美,發(fā)張想象力。
3、初步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黃、藍顏料若干,晾干的濕巾紙,抹布,輕音樂,報紙,刷子,白布,夾子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白白手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我們跟老師們打聲招呼吧!(老師好)
師:好,請小朋友小眼睛看田老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塊小手帕,瞪大眼睛,看看手帕是什么樣子的?(方方的,白白的)
二、教師出示示范
師:今天呀,田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shù),請小朋友仔細看。我先把白白的手帕疊成正方形,將對折好的手帕紙的四角分別去親親顏色寶寶,要注意哦,在蘸的'時候不要讓顏色寶寶跳到你的身上和桌上。快看,顏色寶寶跳到了手帕紙上了,然后讓手帕跟顏色分開一下,稍停一會,再讓其他的角去親親顏色寶寶,讓顏色寶寶手牽手,兩種不同的顏色寶寶手牽手會變成另一種不一樣的顏色寶寶,一會兒,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好啦,接下來我們把手帕夾到報紙中間輕輕壓五下,最后輕輕地打開。哇!快看,顏色寶寶把手帕打扮的多漂亮呀!
三、引出顏色寶寶,讓幼兒認識顏色寶寶
師:老師剛才用到了哪些顏色寶寶?(孩子們自由說)
師:(請一個孩子)你來總結(jié)一下。(老師剛才用到了紅色、黃色、藍色)
師:你們同意嗎?(同意)給他一點掌聲。
四、幼兒嘗試作畫,教師個別指導
1、師: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想嘗試一下都等不及了,好的孩子們,現(xiàn)在把你報紙下面的白手帕拿出來,帶著你的想法把它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輕音樂起)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大膽的發(fā)揮你們的想象,相信你們是最棒的)
3、給能力弱的幼兒適宜的幫助。
五、作品展示及賞析
1、展示幼兒作品。
師:請把你漂亮的小手帕夾到夾子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說說你覺得你的花手帕哪里最好看,像什么?
師:看,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的漂亮,其實,畫畫就是這樣簡單只要你能夠大膽的試試看,就一定能做的很好。
六、師生共同合作,體驗多種形式創(chuàng)作
師:剛才我們是用小手做的小手帕,那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哪里來畫畫?(……)
師:對,我們還可以用小腳,今天呀田老師要給娃娃家的小桌子畫一塊桌布,你們可以用小腳來幫我嗎?謝謝!
。◣熒餐瑒(chuàng)作)
活動延伸:
師:畫好了,我們一起把花布立起來看一看,哇!太漂亮了!那我們一起把這漂亮的彩色花布拿出去晾干吧!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小班美術(shù):可愛的毛毛蟲
活動目標:
1。會用多個圓形畫出毛毛蟲的頭和身體,知道用半圓畫出毛毛蟲動態(tài)。
2。會給毛毛蟲涂上漂亮的顏色。
活動準備:
活動式毛毛蟲1個,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1。觀察毛毛蟲的特征。
師:看看!老師帶了什么呀?它可以變成什么東西呢?(出示圓形圖片)。師:請你閉上眼睛我要開始變魔術(shù)啦。ㄗ兂梢粭l毛毛蟲)。
師:毛毛蟲長什么樣的呀?請你仔細看一下哦!
小結(jié):毛毛蟲有圓圓的頭,頭上有2個可愛的觸角,2只圓溜溜的`眼睛,笑瞇瞇的嘴巴,由許多圓
形組成了長長的身體。
師:誰會把這只毛毛蟲畫出來呢?(請幼兒上前繪畫,教師給予適當指導與評價。)
2。觀察毛毛蟲的動態(tài)。
師:毛毛蟲肚子餓了,它要去找東西吃了,毛毛蟲要往前走啦!
(教師操作毛毛蟲,讓毛毛蟲弓起身體,變成各種不同的造型)。師:看毛毛蟲變成什么樣啦?
小結(jié):毛毛蟲身體變彎、變短了,只看到半個圓了。
師:我們一起把走路的毛毛蟲畫出來好嗎?(請幼兒嘗試畫一下)師:毛毛蟲肚子吃飽了,想要跳個舞,看看毛毛蟲是怎么跳舞的呀?
。ń處煵僮髅x,讓毛毛蟲的身體變成各種造型,并讓幼兒說一說它跳舞的形狀,并畫一畫)。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師:你們想不想畫出各種各樣的毛毛蟲?每個寶寶可以畫2只或者3只毛毛蟲,畫好了給毛毛蟲涂上漂亮的顏色,還可以在毛毛蟲旁邊畫上好多小草,小花,讓毛毛蟲呆得更舒服一點!
幼兒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4。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圓和橢圓的基本畫法,并能組成小鴨的基本形態(tài)。
2.學習用棉簽畫鴨子,鞏固用棉簽作畫的技能。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的習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各一盤。
2.棉簽,毛巾若干。
3.不同動態(tài)貼絨小鴨三只,字卡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邊出示貼絨小鴨邊朗誦兒歌。激發(fā)幼兒畫小鴨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三只貼絨小鴨,說出小鴨的基本外形和生活習性。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字卡。
3.提問:小鴨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圓圓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橢圓的)。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扁扁的)。它們喜歡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那小鴨在水里游泳的時候,兩只小腳都看不見了,它的身體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兒回答困難,再補充問:想象一下它的身體像什么數(shù)字?)出示字卡(數(shù)字2)。那現(xiàn)在我們來畫一個像數(shù)字2的鴨子好不好?
二.教師示范畫小鴨。
教師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提問:如果2字是一只可愛的鴨子,那它還少了什么?教師待幼兒回答后。示范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范邊強調(diào),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干后。用黑色畫一只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三.提問:畫小鴨時哪里畫的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鴨游泳的姿勢不一樣。
四.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要求幼兒注意畫紙的衛(wèi)生。教師注意指導提示幼兒將小鴨的身體畫粗些。
3.及時展覽,講評幼兒作業(yè)。
4.放音樂,教師扮母鴨,幼兒扮小鴨,帶領(lǐng)幼兒學鴨子游泳,游出教室。
【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07-10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18
小班美術(shù)樹葉教案03-23
有關(guān)小班美術(shù)教案01-09
小班繪畫美術(shù)教案02-16
小班美術(shù)繪畫教案02-27
小班美術(shù)糖果教案02-07
小班美術(shù)教案《彩虹》02-06